使用ALEXA艾丽莎拍摄剧情长片的感受分享

2011-06-08 16:38

#创作手记#

关于ALEXA:作为摄影指导,最近我参与一个名为《稍安毋燥》剧情长片的拍摄。我们采用的是ARRI新近推出的第一代数字高清电影摄影机艾丽莎拍摄,我想把个人使用过程的心得和经验和大家分享。

首先,关于摄影机选择,真是个一波三折的过程:

使用ALEXA艾丽莎拍摄剧情长片的感受分享

电影《稍安毋燥》是一部文艺结合商业、荒诞结合“粉色幽默”类型的高清数字电影,制作成本不大,制片方希望能在院线推出,技术符合高清数字院线的放映标准,预计制作周期30天。在拍摄前,制片方跟我沟通用什么机器拍,我建议用ARRI新出的数字电影摄影机艾丽莎, 因为我刚刚使用它拍过一条广告,它的操控性和稳定性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租金较高,大约人民币五千多一天),但制片主任告诉我,我们只有RED ONE的预算(一天三千多), 所以只有放弃艾丽莎,选用RED ONE,但在开机之前的试片拍摄后,让我们对前期拍摄摄影机的选择发生了改变。

我们试片拍摄的主要内容是有花期限制的桃花和村庄空镜,这天使用RED ONE拍摄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我们租用的是北京银河星光的一台一代升级版RED ONE,这台机器开机需要两多分钟,机身重量大(加上硬盘的重量和ARRI 535B差不多),“漫长”的开机等待,频繁地更换电池,经常需要死机后关机重启,抢光线象是在撞大运,取景和操作都不能很快适应(这可能和它地主机运算速度慢,机器老化有关),使得整个拍摄似乎都在围绕摄影机的状态进行,这台机器完全象是控制现场拍摄节奏的“主宰”,完全没有工作效率,更无须说灵活运用它进行即兴创作,总之是机器不给力。

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我们下面的项目《稍安毋躁》是30天的拍摄周期,如果是说要用RED ONE的话,每天很难完成安排的计划,创作热情会大打折扣,周期要拖延至少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且我们有3天演员陈冲(女二号) 的戏需要双机抢拍,我建议制片方选用艾丽莎数字摄影机,通过压缩拍摄周期,不增加预算的方式来拍摄这部影片,最终制片方认可了我的建议。电影《稍安毋躁》的实际拍摄周期是27天(包括转景到烟台),大约完成700多个镜头的拍摄。

使用ALEXA艾丽莎拍摄剧情长片的感受分享

关于艾丽莎的记录方式的选择和预算:

ARRI ALEXA数字电影摄影机有两种的记录方式:一种使用单独的硬盘记录单元进行4K拍摄, 摄录单元体积庞大,由于单位时间内纪录的数据量庞大,且需要独立后期团队进行数据磁带备份,前期设备的花费大约是一万左右一天, 而且后期还要增加几十万人民币的用于4K数字的处理和扫描,这种记录方式更适合大的商业片制作; 另一种是使用记忆卡/记忆棒SxS进行2K拍摄,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强,一天大约是五千多的设备和人员费用, 适合低成本电影的制作,也符合当今高清数字影院的放映效果。结合本片的预算,我们选取后者/记忆棒式最高2K的拍摄方式,和目前数字电影制作后期的工艺流程有效衔接。 

使用ALEXA艾丽莎拍摄剧情长片的感受分享

艾丽莎和灯光的关系:

艾丽莎的感光度非常高,设计的基础感光度是800度,什么概念呢,你可以点一根蜡烛在全开光孔的条件下进行拍摄,而不用担心曝光不足,比如我们有很多农村街道的夜外戏,我们的大灯不是很多,更没有吊车的预算,灯的亮度和光面都不足,但我仍然希望有后景的层次和纵深, 我把感光度调到800,UP定焦镜头全开光孔拍摄,借助城市反射的天光和街道的路灯照明,另我惊奇的是,画面上天空和后景的景物有了层次,也就是说在800度的时候天空不会是黑色一片,因为城市的灯光反射,天空有了密度,和远处的树梢拉开了关系,而画面的纵深完全依赖村里路灯的照明。这是以前胶片也无法做到的,800度感光度情况下,在近景人物表演区内我们最大使用2.5K的高色温灯, 近景用的灯的功率很小,4K和6K很少用,需要时,只用来往纵深打。


一般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数字高清摄影对灯光要求和胶片相比没有特殊之处,首先取决于你的摄影立意和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供参考,每个摄影项目都不同,在预算和效果之间、在进度和精细之间,你必须取舍。ALEXA本身的技术设计给低成本、高效率、灯光数量少、进度要求快的电影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

使用ALEXA艾丽莎拍摄剧情长片的感受分享

拍摄技术参数的选择:

ALEXA的画面修饰菜单非常简单,这次我用了LogC的拍摄模式,它的纪录特点是低反差,类似数码图片的RAW文件特点,是适合后期电影调光用的拍摄模式,纪录监看输出用的是更还原现场影像的709拍摄模式,这可在监视器上监看到还原到影院放映效果的画面。

纪录方面,我们使用SxS卡记录最高MOV Pro ress 4:4:4 HQ的文件(码流大约是300Mbps左右),这种格式的文件保证了高画质和纪录更多的画面信息,同时可在苹果工作站上直接导入,不用再做任何文件转换,后期工艺流程非常方便,另外, ALEXA实现了双卡槽热插拔无间断的拍摄,充分满足对连续纪录有严格要求的数字电影的拍摄要求。录音方面,本片录音采用独立一个专业数字录音机,同时给了摄影机输入一轨声音做参考,艾丽莎有一个专业数字声音输入接口,通过一条转换线,声音就直接接入艾丽莎,这个声音的质量可能达不到专业声音的技术要求,但它给现场监看及后期剪辑提供了方便。 另外,我们一共准备了8张16GSxS卡,后期公司还排了一个技术携带苹果电脑、读卡器、移动硬盘在现场做数据的储存和备份,以确保现场的拍摄需要。

使用ALEXA艾丽莎拍摄剧情长片的感受分享

关于镜头:

ALEXA用的是16:9、电影超35mm尺寸的CCD, 镜头卡口是传统ARRI的PL卡口,所以传统35mmPL卡口的镜头都可在ALEXA上使用,我们这次使用了五个蔡司的UP定焦镜头(基本组16mm/24mm/32mm/50m/85mm),和一个蔡司12mm广角镜头,一个安琴10倍变焦镜头。为保证通片影像的一致性,保证画面的锐度、色彩的衔接, UP定焦镜头用的比较多 。

拍陈冲的戏用了2台艾丽莎:

演员陈冲在这个影片中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戏有30多场,但她经纪人只给了剧组三天的拍摄时间,另外,陈冲加入了美国的演员工会,她的工作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比如规定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这时间是从宾馆出发开始计算,回宾馆的时间也都算在内的。这样,除去路上2个小时和化装的1个小时,她到现场拍摄时间很有限,而且经纪人要求剧组给她安排夜戏不能超过9点。这给各个部门都很大压力。如果说摄影机这一块出问题,那不仅影响整个周期,也会影响各个部门的创作。为保证拍摄进度,拍陈冲的时候临时增加了加一台艾丽莎,并增加了一组摄影人员。集中拍摄开始后,ALEXA高效、机动的特长显露出来,当3天的计划顺利完成后,全组都认为当初更换摄影机的决定是正确的。

使用ALEXA艾丽莎拍摄剧情长片的感受分享

ALEXA的使用体会:

ALEXA给我最突出的使用感受就是它的操控性好,它的机身很小、重量轻( 几乎是ARRI 535B二分之一的重量,和SONY F900R机身重量相当), 延续了ARRI胶片摄影机的设计传统,光学、机械和电子操控界面保留了先前胶片摄影机的布局,卡口、镜头座、还有它的取景器、取景目镜、跟焦系统、还有延长杆、机顶的监视器、无限遥控单元、供电系统都和操作ARRI 535、435胶片摄影机感受一致或接近,让初次使用的摄影师在最短时间里掌握和熟悉。另外,技术参数界面设置简洁、方便, 拍摄的频率、感光度、色温、叶子板开角等数据都实时出现在取景器、监视器上,这样可以帮助你监控曝光和图像质量,如果你使用带电子数据点的镜头(例如:蔡司MP、Cooke S4i镜头)的话,景深、物距,还有光孔的参数都可以实时显示出来。

关于ALEXA数字电影摄影机的总体感受:

作为专业高清数字摄影机,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评价参数之一,这次使用下来,我觉得艾丽莎在这两方面做的很出色,ALEXA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开机时间短(大约是20几秒,这在现场拍摄中更换电池时,体现明显);感光度、拍摄频率等参数调整速度快,能够更快地捕捉到演员的情绪;适合拍摄运动画面,把换机位、移动拍摄和手持摄影时从调整(准备)到拍摄的时间大大压缩;数据纪录准确、安全,在20多天的拍摄过程中没有因为天气、长时间使用而很少出现死机,没有丢桢、丢文件等系统运转问题。 所以说ALEXA是数字时代的新型的电影媒介的影像载体,它继承了传统摄影机的工艺传统,又把数字技术完美地应用到电影摄影的各个环节当中,是帮助导演和摄影指导实现影像创意和效果的给力工具。


本文为作者 刘勇宏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