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王国正在从导演独裁过渡到民主时代

2015-05-06 23:17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都是导演中心制。现在也是从导演中心制向制片人中心制和产品经理中心制转型的过程中。眼前这个王国的格局是一场混战,短期内将有多种制度形式并行存在。
中国电影还没来及向西方好莱坞看齐,就面临和好莱坞一样的敌人——互联网这个洪水猛兽的革命。就跟民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一样,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三大阵营的混战,让中国形成了形成半封建,半殖民主义,半资本主义的混合形态。
但总的说来,中国电影王国的体制是从导演独裁体系向制片人或产品经理的民主政治过渡。

导演中心制是电影王国的独裁时期的必然产物
为什么把导演中心制比作是独裁政治?
是因为导演中心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围绕着导演一个人,核心知识和技能都垄断在导演一个人手里,没有制衡。所以行业运转也自然而然变成为以导演个人为中心,并强调导演个人权威,所有资源和权力的运转也是围绕独裁方式运行。虽然也有制片人和监制,但都是人大或政协这样的摆设,实质上都约束不了导演。
在剧组带过的人都知道,在一个剧组里,以下几个人相当于“常委”级别,有着实权。导演、制片人、监制、出品人,还有制片主任。导演相当于总理,制片人相当于CEO或总书记,监制相当于人大主任,出品人相当于国家主席(名誉上),制片主任相当于常务副总理,替制片人管钱和现场调控。
而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制,制片人是代表着投资人们的权力,相当于整个项目的CEO,代表董事会来监控一切,也包括导演完成创作。制片人是好莱坞工业体系下另外一个掌握电影核心专业知识的人,所以对导演可以进行有效的制衡。但是制片人中心制也只是让电影王国顶层的政治格局变得相对民主化,仍然没有解决跟王国的每一个公民,也就是和电影观众通畅沟通的互动机制。
产品经理中心制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解决了上层权力阶层和下层公民之间的信息互动问题。所以它比制片人中心制还更民主,更扁平,也更科学。总之,制片人中心制和产品经理中心制相对导演中心制,都实现了民主宪政。都是相对的进步!

独裁体制是单向传播,而民主体制是互动交流
在信息传播体系方面,独裁国家是单向传播;而民主国家是互动的双向传播,例如又选民投票机制,选民投票给你,你代表选民的利益行使权力。不用说,这种互动的效率更高。只有把人都动员起来了,才叫“重度用户”,重度用户多了,王国发展才更迅速。否则都是沉默的僵尸用户,互动性必然不强,这个王国的效率和盈利也必然低下。
以前,我们学校的传播学传授的都是单向传播,所以长期以来受这个体系教育的传统电影人的思维也是“我播你看”的单向传播思维。所谓的宣传,也一切都是为了尽可能扩大媒体的传播范围。例如倾向找覆盖全国性的电视台、电台和报纸去报道宣传。这种思维仍然把互联网当做传播工具,是传统媒体的一种补充。却不知,互联网是一个完全的新思路!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人传人的传播特征,以前传统的那种单向传播正在被瓦解。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人与人,人与信息的自由连接、依靠口碑传播的时代,强调的是互动性。所有内容必须有能让观众能互动起来的元素,才能传播开来。否则观众不互动,影片传播寸步难行。这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学的根本原理!
所以,新时代下的电影创作者必须有与观众互动的思维。要了解用户,他们就是你的选民,你是他们利益的代言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想当然地认为他们需要什么或不需要什么。

技术进步瓦解了精英垄断的门槛
必须承认,在电影王国的社会初级阶段,必然容易导致政治精英的独裁。因为导演这个精英更容易集各种才能、信息和权力为一身,这样才更有效率。所有类似朝鲜、伊拉克这样的落后国家,更容易需要政治强人。铁腕手段去领导民众向前发展,但是随之也带来独裁政治。
但是,当一个王国发展到高级阶段,民众的觉醒,经济的发展,让各个领域逐渐变得规范。这个时候,以前独裁政治必然限制发展,这个王国必然要向民主政治转型,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才更有效率。这个是社会客观发展规律,不以人为意志而转移。
并且,由于科技的进步,电影产品的供应已经由原来的稀缺,变成了现在的过剩。尤其是进口好莱坞大片更是让观众涨了见识,口味提升。以前的观众在独裁者眼里,都是屁民。由于信息相对封闭,所以观众不需要太聪明,导演给什么就看什么,也聪明不起来。而现在观众信息来源以及娱乐方式多元化,电影不再以前那样重要,那样精英,那样时髦。并且观众有了进口大片和源源不断的国产片挑选,这个王国的公民开始变得不那么好管了,也不那么好骗了。

电影观众的公民意识的觉醒
以前的政治精英们不愿意去主动了解这个王国公民们的需求,都认为“主动迎合”是掉价的事。也都是一厢情愿去生产一些假大空的项目,就像很多地方政府官员的一些形象工程,例如举办一些大型活动,运动会、国际展览、春节晚会等等。并希望在国际上获奖,有面子。但是现在民众已经觉醒,这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大片变得亏多赚少,就是民众传达出来不满的信号。
尤其是现在的90后网生代观众,他们成了电影王国的中产阶级,中坚力量。他们接受信息和知识更自由更全面,也没有像上一代60后、70后和80后一样被灌意识形态的狼奶。他们有见识,知道什么是好的电影。所以他们更是不屑于50后、60后导演们所生产的落后的电影产品,而有了更高的政治诉求!

电影王国由精英政治过渡为平民政治
互联网大大降低了知识的传播和学习门槛,削弱了垄断知识生产者的地位。让原来的电影精英们的权力被稀释,地位也下降。也让成为政治精英的门槛大大降低,让一些跨界精英也可以加入到这个行列。例如韩寒、郭敬明这样的作家,他们以产品经理自居,除了给这个王国带来新的思想,还给这个王国带来新的权力运营模式。他们比上一代独裁精英们更加亲民,更加愿意去主动了解有投票权的选民们的心声,所以市场给予他们的电影以高票房的奖励。
产品经理中心制模式更倾向于用IP化运营,用经过少量选民验证过的IP来提供电影服务,所以更容易获得选民们的青睐。这种模式承认政治领袖只是少数人,并且不可复制,所以用验证过成功的、可复制的IP模式来提供服务,风险更小,选民们更满意!
互联网对电影王国带来的不是改良,而是革命。电影王国就像当年大清王国的命运,保守派们认为的改革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学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学西方的先进制度。但是这种自欺欺人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吧!
今天的电影王国保守派们也都是想只取互联网的技术和渠道,对传统电影产业进行一些改造。殊不知,互联网根本不是一种工具,它是一种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政治和商业模式,会全面革命掉以前由政治强人主导的独裁模式。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