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何以》的争论,是时候谈一谈“烂片”的科学定义了!

2015-05-04 09:38
最近朋友圈都在吐槽《何以笙箫默》,认为它是一个比《小时代》还要烂的电影。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它还不错。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左耳》身上,只不过争议没有前者大而已。所以问题就来了,究竟什么算是是烂片?烂片有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和依据?

什么是烂片?
真正的烂片的标准是不仅是专业人士,连大部分的目标观众都在骂,并且票房也比预期差,剧情弱智的连普通观众也看不下去了。例如凯奇大叔这几年演的都是烂片,尤其是《绝地逃亡》。又例如张艺谋《三枪拍案惊奇》、陈凯歌《无极》、甄子丹《冰封侠》、刘德华《富山春居图》、高希希《露水红颜》等都属于这一类。
而有一些影片严格来说还不能称作烂片。例如玛丽苏电影《五十度灰》,很多男性观众都觉得很无聊,离《3D肉蒲团》差远了。但是它不能算是烂片,因为它是女性的A片,本来就是为了满足女性观众的审美需求而来的。
举个例子,这类片就跟榴莲、鱼腥草、臭豆腐等特殊口味的食物一样,很多人都厌恶这个味,但是并不能说这些食物就是烂食物,因为有小部分人专喜欢吃。只有以上几种食物变质了,或做的很差连喜欢的人也不吃了,才算是烂食物。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叫烂片
例如同志酒吧,例如成人私密派对,很容易被主流道德观点谴责。但是这里面没有受害者,大家都是成年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所以,一些电影的低级趣味的B级片也好,或者是玛丽苏式的女性A片也好,还有一些综艺电影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都不能算是烂片,它们本来就是只满足特定观众需求的。所以一些粉丝电影也不能成为烂片,例如《小时代》、《匆匆那年》、《左耳》。甚至也包括《何以笙箫默》,虽然有逆光柔光加磨皮,画面搞的好像90年代明星贴纸的粗劣感觉。但因为它是玛丽苏电影,PPT式的剧情、霸道总裁等元素也都正符合了小镇女青年们的口味。所以《何以》严格来说,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烂片。

烂片的标准有大众标准和专业标准
评论一部电影是否烂片,一个是少数专业人士的烂片标准,这个是专业标准。另一个是大众观众的标准,这个才是真正的标准。
就好像道德有“普世“的道德和“崇高”的道德一样。普世的标准是大家都要尊重的道德,例如孝敬父母。而崇高的道德只适合律己,不适合律人,例如你要求他人去不顾自己安危去与歹徒搏斗,或者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家庭。
影评也一样,只要符合大众标准即可。尤其是一部商业片只要剧情还算合理,并符合大众审美观就OK了。而一些苛刻的要求,专业的要求,则不必去较真,否则会两头不讨好。

“坎普邪典”电影:就是在很认真地去拍一部烂片
坎普(camp)是个舶来词。指的是物极必反,烂到极致也就烂成了一种经典。片子里没有一个镜头不拧巴,没有一段情节不弱智,没有一个桥段不糟心。真正“坎普”的人为造作,必然是认真的、卖力的、雄心勃勃的,而且最好是华丽的、夸张的、过渡铺张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属于坎普,他们都是一本正经的。
很多男性观众和资深影迷会惊呼!《何以》不就是最典型的坎普邪典电影吗!黄教主真的是在很认真、很努力地去拍一部烂片,全世界都知道、但只有他自己不知道。但是对于三四线小镇女青年来说,则是乐在其中。
可以这样说,《何以》在影坛的历史地位应该和《大闹天宫》差不多,都是取得了超出某些人意料之外的高票房,但是院线经理和一些明白人都知道它必然会卖座。从商业定位上来说是成功的,从艺术层面来说是失败的。它满足了三四线小镇女青年的对男性的幻想,这些就够了。管其他男人怎么想!男人在看A片的时候又何曾顾忌过女人的感受?
尽管很多男性观众会认为本片侮辱了自己的智商,但是它天地良心没有侮辱目标女观众的智商,否则也不会有这么高的票房。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