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有机会做成生态型影视公司?

2015-05-01 09:35
(接上一篇《阿里影业能成为生态型公司吗?》)
如果把“产品型公司值10亿美金,平台型公司值100亿美金,生态型公司值1000亿美金”的关系打个比喻的话,地球和九大行星就是一个一个的“产品”,而太阳系就是一个“平台”,银河系则是由多个太阳系这样的恒星“平台”组成的“生态”。

生态型公司一定是由一个或多个垄断地位的平台型业务组成的
一个生态型影视公司的建立,首先必须要有一个真正能垄断影视行业30%份额以上的平台,才有资格谈生态。要么是发行票房占到30%,要么是在线售票占到30%,要么是视频网络院线占到30%以上,要么是强势IP占到30%以上的票房。否则连平台都不算,就直接建生态的都是在炒作概念。
为什么是30%?这个是市场营销学的基础定义,达到行业30%叫做“相对垄断”,例如可口可乐等;达到行业50%叫做“绝对垄断”,例如微软、英特尔等。只有达到行业垄断地位的“平台”,才能让所有做“产品”的公司离不开你。
真正的生态型”公司一定是有多个“平台型”业务矩阵组成,例如百度之所以是“生态型”公司,就是有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百度手机输入法、百度视频、91桌面等十多个用户过亿的“平台型”的APP组成。

生态型公司成功的关键是具备能留住海量用户的社交基因
一个生态圈除了要有各种渠道和各种内容以外,最关键的是要有海量用户留在这个生态圈里,而留住用户的关键因素是社交。所以你要有社交基因!
百度的搜索缺乏社交基因,阿里的电商也缺乏社交基因。所以百度做贴吧、做知道、做各种垂直应用,就是要把人留在你这个平台。而电商也是用户只有在想购物的时候才上来,用户买完东西后没有人想跟淘宝店主去闲扯交朋友。像优酷这样的视频网站也是这样,用户看完片以后就走,也留不住。
所以,陌陌能估值这么高就是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有微信之外的另一个社交平台活了下来,活着就是成功,就有上百亿美金的估值。
要想做成生态型影视公司,除了能留住海量用户的社交基因。还必须有一个核心的平台业务,所有的人、所有的公司、资源都依附在此核心业务上面生存。例如腾讯是即时通讯,百度是搜索,阿里是电商,那么除了BAT外,其他还有没有业务足够大到能建立成生态圈的?
有,游戏就可以!另外网络金融也可以,大健康也可以。这些也都是BAT正在布局的业务。
国外生态型互联网公司有苹果、GOOGLE和微软,中国是BAT,后补梯队有360、小米和京东。对于影视生态圈来说,网络金融和大健康业务离的比较远,我们暂且不表。最接近的是游戏,所以一些大型游戏公司也有机会。早期有完美、麒麟,近期有游族、蓝港等游戏公司就在积极布局大娱乐业务,游戏公司其实更接近腾讯的泛娱乐生态圈模式。

谁最有可能做成生态型影视公司?
BAT布局娱乐产业的战略各有不同。阿里的方式是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并购,例如投资优酷、华谊、光线等。阿里所有的收购围绕着一条:把内容和自己的电商模式融合起来,给电商找更多的流量和渠道入口。百度更多是延续长期以来流量变现的布局模式,例如强推百度糯米电影网票业务,以及基于搜索的大数据营销。在内容上更多是通过旗下爱奇艺视频网站成立的爱奇艺影业,以及与华策成立合资公司来实现。而腾讯互娱是基于IP的开发,用大IP模式把泛娱乐的游戏、文学、动漫、电影等各项业务串联起来。
目前看来,还没有谁有绝对是生态型影视公司的卖相。
最有可能形成生态型影视公司有可能是腾讯。但并不是说腾讯比阿里或百度强,而是大型游戏公司更容易实现。其实网络迪斯尼的“娱乐生态”概念最早就是做游戏的盛大最早提出的。所以是包括腾讯在内的其他大型游戏公司从IP切入、靠IP串联起来生态链的方向更有机会成功。而像阿里这样散弹式的,靠不同渠道拼接的生态概念,其实并不太容易成功。第一个原因是阿里不具备微信或游戏这样的能黏住用户的核心娱乐业务,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参差不同的各个渠道业务无法串联起来。
但腾讯互娱想组建成一个生态型影视公司也不容易。必须把互娱部门(游戏、文学、动漫、电影+)和腾讯视频,以及O2O业务中的QQ电影票和微信电影票三大板块合并,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全新的影视生态托拉斯。大家可以想象在BAT这样的超级大公司,跨部门整合是多么的困难。并且腾讯相对于阿里的激进式的布局,也略显保守。
阿里也一样,也必须把阿里影业(偏影视业务)和数娱部门(偏互联网业务)来一个终极整合,才有机会形成另一个1000亿美金市值的大公司。否则阿里影业和数娱也就分别是两个100美金的小平台型公司或板块而已。
优酷和乐视也是能成为生态型影视公司的种子选手,尤其是乐视一直是独立于BAT之外傲娇存在,它是视频网站唯一没有找干爹的。但是乐视缺用户,比优酷还缺。而优酷要想做成生态型影视公司,就必须收购像光海量线或博纳这样的一线影视公司,或者有妖气这样的动漫平台,然后建设网络院线,并逐步架空传统院线才能实现。不过,网络院线是大势所趋,相信这个风口过不了几年就会吹过来。
我们期待,未来中国出现以娱乐基因为核心的,即人与人社交(腾讯)、人与物电商(阿里)、人与信息搜索(阿里)之外的,“人与娱乐”模式的生态型公司。
说了这么多,好像没有影视公司什么事!因为影视公司缺用户,也很难具备平台性质。影视公司更像一个模块,可以在BAT的生态圈上利用它们的用户和资源赚钱。不一定谁都非要去做生态、做平台,你也可以等待被生态型的BAT收购或整合。 BAT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可以卖个高价。
总之,最有可能成功的应该BAT、小米,还有视频网站和游戏公司中的某一家。
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