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亿美金到100亿美金,你的格局决定了你的公司市值

2015-04-27 21:40
产品型公司是用户思维,作坊式公司是作品思维
在回答如何从10亿美金的平台型公司过渡到100亿美金的平台型公司之前,你得首先知道什么是优秀的产品型公司!否则连产品都做不好,一上来就张口闭口谈平台战略的人应该都是大忽悠。所以先别急着做平台,首先从做一个优秀的产品型公司来做起。
影视行业分两大类,一个是作坊式的无商业模式的中小公司。所有导演思维、作品思维的电影生产模式,以及师傅带徒弟式的落后生产模式都属于这类。这种公司就算有一线的电影作品,其估值最多几个亿人民币,还谈不上10亿美金级别的产品型公司。而另一个是有商业模式的大型公司,主要三类,也就是我们说的产品型、平台型、和生态型。其中产品型只算有商业模式里的最底层的模式。但是相对个人导演或者中小公司,它仍然算是高端商业模式。
优秀的产品型公司首先是得有IP,有爆品。例如漫威有了超级英雄,迪斯尼有了米老鼠等一大批形象。也就是告别了导演主导的作品模式,以用户思维来生产电影。只有明白了做加法和做乘法的关系,你才有资格谈平台战略,否则都是痴人说梦。

为什么要转型互联网?因为互联网具备天然的平台属性
正如一个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你的格局决定了你能做到多大。如果你有机会做成平台,但是你没这个格局,你就会限制在10亿美金的产品型公司上限。这个时候你要想做到100亿美金估值,就不是横向的规模扩张去拍10倍数量的电影。这种扩张在经济学上叫“边际递减效益”,好比你很饿要吃烧饼,吃一个不够饱,两个也不够饱,但是吃了5个就开始吃饱了,以后再吃第6个效用就减弱,甚至是负担了。
做好产品型公司你更多考验的是领导人和核心团队个人的才华,你所有的思维模式是怎么做出更好的电影,取得更高的票房。而当产品型的公司提升到平台型公司,首先必须是公司领导人格局的提升。一旦你达到了10亿美金的估值,这个时候你要脱离靠出卖才华吃饭的思维,提升为靠平台吃饭。聚合更多优秀的人才到你的平台帮你一起做,可能一开始很多人没你优秀,但是你也要做平台,让大家做产品。如果你和主要团队都自负是文化精英,而天生抗拒平台,和看不起忽悠概念的行为。这个时候,你将错失从10亿美金到100亿美金的升级。
尤其是“作品思维”的人容易陷入误区。越有才华,就越自负,就越容易选择靠个人才华和努力,就能打败一线大佬。其实,这个时候你需要提升格局,转变为“用户思维”和“平台思维”。明白大成功者都是 “顺势而为”,要抓住“趋势”, “做风口上的猪”。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没有风口,你比别人再努力也没有用,更何况到了这个层面,别人也都努力,甚至更有才华。
一个平台型公司一定是水到渠成的,是从一个优秀的产品型公司蜕变而来。周鸿祎经常劝解创业者不要一开始就想做一个平台,要先从一个点做起,战术驱动战略,当你的产品成为爆品,自然而然就聚集成了平台。
就像小米手机,就是从爆品做起来的。但是小米是一开始就有平台意识,所以,其他传统的手机公司尽管比小米手机销量高,如联想、华为等国产手机公司,但估值却没有小米高。就是这个原因,产品思维的联想比不上平台思维的小米。
这也是为什么影视公司都在收购游戏、视频网站、在线售票等互联网公司。但是仍然是以产品思维的来整合。如果像成为平台型公司有一个硬性的指标,那就必须是垄断30%到50%的市场份额。这样才是别人都离不了你的真正平台,否则只是吹吹概念而已。
 
互联网应用模式中,可能对传统影业的颠覆
其实电影现在已经被互联网化了。也因为技术的改进,让电影制作的门槛降低,会爆发出一系列以前没有想到的巨大商业模式出来。
这种事情在十年前的音乐产业也发生过。当年网络音乐就是因为制作门槛的降低,加上音乐的传播和销售都转移到了互联网上,于是出现一次大爆炸,而传统音乐一蹶不振,网络音乐大行其道。当一个东西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就变成“大俗即大雅,大雅即大俗”。《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不仅是广场舞大妈的必跳曲目,也成了北上广深最时尚大公司的年会表演项目。
如果不是因为互联网,影视行业要想做成平台型公司,除了做光线、乐视这样的发行业务,好像就没有其他靠谱的模式了。但是有了互联网和影视的结合,就出现了一些新业务模式可以做成平台型公司,这就是最近流行的“互联网+”。只要你格局不局限在非要电影内容层面,那么“互联网+传统影视”的广阔空间大有所为,下面每个领域都有机会做成100亿美金的公司市值。
1、垂直视频APP。例如现在流行的美拍、秒拍等微视频平台。又例如足记这个照片应用的视频化,可以让随便一个人用手机就能拍成好莱坞大片的感觉。以后随便一个手机都是4K高清,完全达到院线播放标准。手机拍电影成为常见模式的时候,100亿美金,甚至1000亿美金的视频平台就会出现。其他的如手机直播、视频隐私分享等APP应用,都有机会做成平台型公司。
2、网络院线。例如现在的爱奇艺和优酷的电影付费频道。以及其他如在线教育、女性、育儿等垂直领域的视频应用,都是有机会成为100亿美金的种子选手。
3、互联网化的电影发行业务。例如猫眼、格瓦拉、微信电影票等在线售票网站,或者新一代的互联网发行公司。将对传统发行公司进行颠覆性的创新。
4、游戏+电影。这是一个最广阔的金矿,它有四大概念在里面,IP、游戏、移动互联网和影视。这个模式里面会出现多个100亿美金市值!如果有人解决了游戏IP和电影的互通,或者这个细分领域做到30%的相对垄断。
最后说一句,所谓“平台”,一定是天然形成的,是靠产品成为爆品之后聚集起来的用户和流量。而不是说一上来我就是做平台,这种情况下成功几率不大。

格局要放大,不要学农民起义军进城
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滴滴和快嘀两个打车软件为什么要拼命补贴烧钱用户?就是为了领先对手垄断市场份额成为老大,然后才能依仗产品的垄断,比对方提前烧出来个平台型公司。否则一旦落后,市值就不是市场份额的一两倍只差,而是产品型和平台型两个维度的十倍之差。
对于一个影视公司来说,首先要从做加法的“作品思维”转变成做乘法的“用户思维”;然后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因为互联网那个比内容天然更具备平台属性,所以更容易做成平台型公司;最后要利用破坏性创新模式,去发掘下一个“台风口”做一些传统影视业务以外的新模式。而不是继续做产品型公司的思维,去好大喜功,喊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因为按照产品型公司的路子无论你怎么做,都跳不出10亿美金估值的上限。那些美好的愿望不会把你带到能超越华谊、光线的前面,而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几笔大项目的亏损而让你壮烈牺牲。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