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流人才,在三流市场,做个一流公司(终极篇)

2015-03-12 23:09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行业都是粗放式发展,各个公司之间也是粗放式竞争。大家都奔着一线大腕一线大片去,尤其是一些中小公司和新进入者由于经验和资源不足,盲目投资成为炮灰。最终导致低水平重复投资的传统大片市场恶性竞争,尤其是从今年春节档更是明显看出,大片拥挤,每一家都吃不饱,多部大片最后都是亏损的。
电影票房的高低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今天的中国电影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方面就是大片投资过度拥挤,而另一方面则是三四线城市观众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没有人去服务他们。所以但凡有适合他们的影片,例如《泰囧》、《大闹天宫》,《澳门风云2》,则票房动辄就10亿起步,反而那些投资几个亿的传统大片却只能拿到几个亿。这正是证明了一个经济学的原理,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而不是价值决定。水和空气对人类的价值最大,但是因为太多了所以价格很低。同样,对于电影票房来说也是这个原理,并不是投资越大,拍的越好,票房就越高,而是市场对你稀缺不稀缺?如果市场对这个类型需求很大同时又很稀缺,这类影片票房就会出奇的高。
数据可以说话!例如喜剧是国产电影最大的市场,观众奇缺喜剧,但这一市场竟然严重缺乏竞争。所以国产电影前五名:1、《泰囧》12.67亿,2、《西游降魔篇》12.46亿,3、《心花路放》11.69亿,4、《大闹天宫》10.46亿,再加上即将接近10亿的《澳门风云2》,都是喜剧片。而其他爱情片、动作片都是传统模式的大片,太多了,观众反而不稀罕了,所以票房也就低了。但是喜剧却没有人能拍好,之前可能大师们都不屑于去拍,中国也就宁浩、徐峥、黄渤这几个人,因此他们的电影都是10亿起步。原因只有一个字:缺!所以香港的周星驰和王晶也是如此。所以如果有更多的喜剧片,让观众司空见惯了,自然也就回落了。另外青春怀旧片也是,拍的人少,自然票房就高,比周迅、黄晓明等大腕主演的爱情片还要高,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郭敬明不是一个好导演,但绝对是一个好的电影产品经理。他明白他的观众是谁,要的是什么。然后承认自己不是大师,而自己要做的是给他的粉丝所希望看到的电影。所以即便他是一个外行,但只要遵守市场和创作规律,也能成功,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照样比很多大导演大公司的电影卖的好。最重要的是,他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就是十几岁少女市场,不要小瞧这个力量,日韩娱乐产业的消费主力已经变成这个群体,内地娱乐市场的消费主力也在向这个群体过渡转型。
三四线城市未来会成为电影市场的新票仓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占比是一线城市20%多,二线城市50%,三四线城市20%多。三四线城市已经超过一线城市,其中,二线城市的口味偏一线也偏三四线,而一线城市跟三四线城市差异较大。
这世界人人平等!欧美发达国家会有各种高端需求,中国三四线城市人发展起来后也需要这样的服务,也一样会慢慢复制这些曾经在欧美或一二线城市已经发展过的历程。这里面只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所以你只要抓住大趋势,掌握好这个时间差,就能在三四五线城市这个神奇的“国度”建设出一个新的影视帝国!
小米手机就是赶上了智能手机像三四线城市普及的这个风口,才飞了起来。而投资阿里巴巴的日本软银CEO孙正义的投资策略也是这个“时间差”: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或互联网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一般会先从美国兴起,快一段时间会先传到日本,再过一段时间会传到中国,再过一段时间再会传到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所以你只要按照这个时间差,提前去下一个发展中国家布局美国所出现的新模式,等待几年时间这个窗口到来,自然就发达了。
一流公司身陷“创新者的窘境”,而无法掉头与你竞争
有人说,如果你好不容易把三四线城市市场培育起来了,那么大公司反应过来模仿你怎么办?
其实不用着急。一个公司规模越大,传统业务越成功,他在面临互联网冲击的时候就越保守,庞然大物内部都有太多的既得利益,要割自己的肉重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在这样的左右为难中,往往就丧失了自我革命的机会。诺基亚、柯达等传统巨头的倒下无不如此。传统影视大佬们在全新的商业模式面前,他们之前的优势,行业资源、体系架构,反而都成了包袱。等到大公司转型过来的时候会发现,你已经尾大减不掉,早成为行业新贵了。
所以,现在的电影市场其实是一个乱象。一方面一流公司一流人才都拥挤在一流市场,严重过剩;而二流三流市场一片蛮荒,遍地机会。所以,二流人才去三流市场做个一流公司吧,就像小米、唯品会、哇哈哈等成功企业一样,那里才是你的机会所在。你不需要有一流的能力和一流的人才,毕竟天才只是极少数人,有当然更好,没有也不必沮丧。因为大格局的成功已经和个人能力关系不大了,而是你抓住了趋势,遇到了台风口飞了起来。这个社会,这个产业,更多是一种趋势和另一种趋势之间的竞争,或者说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竞争。
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就出现了一大批80后和90后新贵,他们就迅速超越了还在传统门户网站的同龄人。他们跳出了传统门户时代的台阶式的升级步骤,抓住了整个社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大趋势,做微商、手游等新业务实现了逆袭。如果按照传统大互联网,这个年龄只是初入职场的菜鸟,最多混到经理级别,连总监都做不了,年薪30万就不错了。但是在移动互联网上创业,很多人都可以轻松秒杀这个数字,百万级别大有人在。
当然这些是主动抓住机会的聪明人,其实还有很多人是被动选择,不小心混到了一个靠谱的公司或靠谱的行业。公司起来了,行业趋势到来了,自己也做梦般跟着过山车飞了起来。例如前几年去了阿里的人,或者十年前买房的人,又或者这两年做手游的人。
总之,小成功在于个人能力,大成功在于个人选择。个人要服从趋势,小逻辑要服从大逻辑。影视行业在未来几年的机会都在于大趋势。所以去选择你要走的路吧!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