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工业网公开课]高希希:从电视到电影究竟有多远?​|第四讲:题材选择和片场经验分享

第四讲:技术经验的分享
● 在片场是如何操作的?
● 如何做好现场调度?
● 如何调度演员?
● 如何遴选题材?



我只是在选材上,有一个通的概念,我的理解方式上,跟别人可能不太一样。我首先会关注,如果是电影,我首先看这个点准不准,有没有我展开和释放的点,因为我觉得电影就是一个很小的东西,你都把它做成一个很完整的电影,一句话的故事都会讲成一个电影,电视剧不一样,电视剧我首先得看,你这个故事是不是基本的完整架构,因为你长啊!另外人物的主题、灵魂思想,是不是结构完整,如果这个主题思想比较完整,一直在顶着这个里面走,我觉得这个可以。还有一个,你在这个人物发展过程中,它的人物个性鲜明不鲜明,有没有意思,这个是我选电视剧很重要的几个大的结构。那么其他的都可以改,都可以调。

这个主线一定要感受的,有,我们接着走,没有,就放下来,要改好了再上。电影完全不一样,我的解构在那个点上以后,我就把细节做丰富,把人物概念做清晰,就是我刚才说的那八个字,就是“压缩时间,拆解时间”,这个其实是针对类型片来谈到的话题,跟所谓的艺术片,你自己的个性化影片的表现,没有太多直接关系。我觉得类型片还是要按照类型片的模式,进入拍摄,因为我们之前谈到的好莱坞三分钟等等这些结构,这些所谓的技巧结构,还是挺受用的,它还是在影片的结构里,只是你用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技巧和方式去展开,这个是你作为导演去完善的一个过程。

我觉得最后还是一个概念,你要学就得把它吃透,就是像我在电影学院的时候,我们老师的那句话,你要学大师,就一定要把大师的感受变成你的下意识,那么你站在片长你就不会有慌的感觉,因为你是站在一个高度上控制这件事,一旦控制这件事的时候,心里是有底,心里一有底是不会慌的,这是给演员最好的定心丸,所有的演员在现场都是极其不自信的,再优秀的演员都是不自信的,因为你在审视他,你在审视他的过程中,他实际上老会觉得,我挺好的,我有没有问题呀?一旦你稍微触碰一下,就可能稍微出现问题,所以这个时候我的经验是,一定要完整的呵护和保护好他们的自信,他可能会对你的创作,会更加主动的去完成,这个可能是我们同行各种各样的风格问题,有些导演是喜欢在现场批评,或者是现场发火,我不是特别愿意做这种事情,因为大家现场面对的时候,我们进入到现场的过程中,已经要做充分的准备,否则不能匆匆忙忙进入现场,那么在匆匆忙忙准备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够理想,如何用平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我觉得会比愤怒的方式解决问题,因为肾上腺一起来,我觉得好多问题都会乱,本来应该那样处理,变成那样处理,所以我尽量克制,哪怕有天大的事情,我希望稍微能不能静一静处理,冷静的处理方式,对于我现场会更准确一点,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控制自己的过程的经验,这对我自己有好处,因为你长此以往跟演员的互动关系,你会感受到,你对它有一种信任感的时候,他会给你出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好点子,去面对你。关键看你怎么吸收了。



本文为作者 影视工业网公开课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6061

影视工业网公开课

点击了解更多
旨在集合影视制作工业化流程中最优秀的创作者,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分享传播成功的经验和最前沿的思考; 我们期待这样的分享传播能够给行业带来工业化制作的基本常识;同时期待能够在国内推动对工业化制作流程中各环节的基本认知和尊重; 以期对国内影视制作的工业化生态环境的优化有所帮助。
扫码关注
影视工业网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