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工业网公开课]孔劲蕾: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谈艺术电影的剪辑(文字版)

[影视工业网公开课]孔劲蕾: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谈艺术电影的剪辑(文字版)

◎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关于艺术电影的剪辑

作者:孔劲蕾

-----影视工业网专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观看课堂视频 』

大家好,谢谢影视工业网,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也要谢谢杨瑾导演,借用他影片的名字作为今天的题目。

一 、黄金时代

我不是学院派出身,只在北京电影学院念过两年制的导演进修班。在1990年的时候进入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剪辑车间做剪辑助理,完全是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学的剪辑。周新霞老师和周影老师刘芳老师都是我的授业恩师。非常幸运的是我赶上了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开始做助理就参加了《霸王别姬》、《四十不惑》、《阳光灿烂的日子》、《有话好好说》等大导演和大制作的片子。而且我的老师们也是非常愿意授业解惑的好师父,让我把剪辑这门手艺的基本功磨练的很扎实。到1997年的时候我刚刚成为独立剪辑师,就和滕文骥导演合作了《春天的狂想》,他教会我很多关于音乐段落的剪辑方法。

1998年又有幸遇到了贾樟柯导演,第一次看《站台》的素材时就特别震惊,因为在这之前我参加的都是北影厂的主流制作电影。(主流电影)在开拍前就有了严谨的剧本,每场戏也都有很细致的分镜头,拍摄时、剪辑时都会根据分镜头剧本工作。但是贾樟柯导演基本是现场分镜头的方式,有时在现场有灵感了就随时再写一场戏,准备一下就开拍。我从北影厂那种制作流程切换出来,突然间看到那么现实主义的画面,听到整部电影的台词都是山西话,以及那么多魅力无穷的长镜头。一下就觉得这是跟第五代导演们完全不同的美学追求的电影。《站台》前后拍了一年的时间,剪了半年多,边拍边剪。见证了独立电影的各种艰难困苦,也经历了一群爱电影的年轻人的欢乐苦痛,这是我第一次有这样的工作经验,从此也开始了和第六代导演们的合作,路学长、朱文、管虎、娄烨、杨超、张一白、盛志民,我和他们一起成长。

二、从素材出发 重新编剧

1.从剪辑师到文学师

其实我本想说的是,剪辑师应该是一个后期编剧的角色。但因为编剧更伟大,因为他们是从无到有,而剪辑师毕竟已经是手里有了大量的素材在创作,所以就姑且称为文学师吧!我理解就是在文本上的一个再创作。

提到艺术片,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素材量超大,而且几乎都是脱离了原来的剧本,在剪辑的时候形成新的故事。《三峡好人》是贾导演第一次用数字技术来拍摄,再也不用为片比担心。大家知道在胶片的时代,每一尺胶片都要精心计算,镜头的条数直接影响到整部影片的制作经费。我是从胶片时代过来的人,亲身体会了那种连打板都要控制在几格以内的精打细算,但是到了数字时代就可以不受限制。《三峡好人》摄制组一共去四川拍了六次,片比达到了1:50。而管虎导演的《斗牛》,一部电影相当于一个三十集电视剧的素材量。去年剪的娄烨导演的《推拿》,在没压缩的情况下是三十个T的素材,片比达到了1:100。

面对如此海量的素材,我们剪辑师无疑已经变成了后期编剧,担负着重新结构故事、梳理人物关系、确立影片主题的重任。相比那些剧本很成熟,制作流程很工业的商业片而言,艺术片的导演更像是一个画家,他在拍摄时可以更加随心所欲的创作,挥洒自如,到后期剪辑时再考虑怎么整合那么多素材。有句老话说剪辑是三度创作,艺术片的剪辑师就更需要具有编剧的本领。

我自己的习惯是,准备一块一米高,一米二宽的软木板,然后把每场戏起一个几个字的小标题,做成小卡片,每剪一个版本就把这些小卡片按顺序钉在木板上,这样一目了然的能够看到全片的结构。每剪一版就把这些小卡片重新排列一遍,删掉的戏就是剩在手里的小卡片。犹如一把扑克牌,时刻考虑着,如何把好牌再出手,或者永远弃之不用。这种土办法尤其适用于,场次特别多,人物关系特别多的片子。比如《三峡好人》,除了主要的两个男女主人公,每一个支线人物都拍了很多场戏,到底谁的线索保留多少,一个考虑不周,就有可能变成另外一部电影。比如那个小旅馆的老板,他自己有一条非常完整的线索。情节是他去找负责拆迁的小干部理论,小干部不耐烦,用两瓶别人送的酒把他打发走,而这两瓶酒正是三明千里迢迢从外地带来送给他老婆的哥哥们的,老板把酒拿回小旅馆,给三明和他的工友喝。至此,这两瓶酒形成了一个非常戏剧化的圆环,勾连起了四组人物关系。但是经过反复权衡,最后老板的戏基本都拿掉了。因为如果情节跟着他走,主角的视点就会跑偏。

所以我想特别强调一下视点的问题,因为艺术片的情节相对不那么强烈,节奏相对缓慢,更需要紧紧扣住一个主要的人物视点来引领观众,带动观众。一旦观众跟住了他的视点,就能够接受相对散漫的情节,也有兴趣探究导演内心的表达。但是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指的是心理时间,他跟丢了这个主人公,那就会丧失观影的兴趣,或者觉得疲惫。当导演有太多想表达的东西的时候,剪辑师要帮助他理清思路,替导演抓住那个焦点。我们是需要帮导演下决心的那个人。

这种工作习惯也让我在平时刻意的对自己有一个训练。比如说,我看去年在戛纳得大奖的《阿黛尔的生活》,全片三个小时,而且基本以特写镜头为主,本来很容易让人有疲惫的感觉,但是它的节奏掌控的非常精准,整个片子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但是我会思考,如果让我剪一个两小时的版本,我会保留哪些戏。因为艺术片的剪辑工作,有百分之四十是在做取舍。一部戏的后期往往是加加减减,减减加加,反复很多次,才能把全片的脉络打通。

比如《斗牛》这部片子,管虎导演是出了名的会拍很多素材的人。我们挥汗如雨的剪了一整个夏天,最后长度还是在两个半小时居高不下。黄渤的表演非常有份量,剪掉哪场都觉得很可惜,但是因为整个影片每一场戏都有他,两个半小时下来还是会有审美疲劳。最后经过痛苦的抉择,就干脆拿掉了整个一个单元的戏,但这个决定是在几乎快定稿的时候才做出的。往往是这样,曾经在几个月都割舍不下的戏份,突然有一天就悟到了它的问题。在这种时刻做决定才觉得是没有辜负原始的剧本,没有辜负所有的拍摄者,没有辜负演员。

2.永远做一个清醒者

到现在我剪了将近二十部艺术片,最长的一年多,正常也要六七个月,这需要巨大的耐力和高度的清醒。

先说说我和不同导演的工作方式。贾樟柯导演是先让我自己整个把片子顺一遍,粗搭起来结构,然后和我一起再从每场戏开始精剪;《夜车》的导演刁奕男是从选条开始就和我一起工作共同商量;娄烨导演习惯自己也剪,我们就分成两组同时工作,每隔几天就互相交换个人的版本,然后开会讨论。但是不管哪种工作方式,我都要在最开始花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去熟悉素材,就像认识一个人一样,去感受它的气质和风格。然后我会做大量的笔记。在看素材的同时我会开好几条时间线,作为备用素材的分类整理。比如说,除了正戏以外的男主的状态镜头,女主的状态镜头,次要角色的状态镜头。我非常重视演员没有台词的状态镜头,在我看来那是一种万能镜头,在剪辑时会发生承上启下或者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因为艺术电影很讲究留白,我们需要给观众一个走神的片刻时间,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那些表演很含混意义却很宽泛的镜头,让观众自己去延伸前后场的情绪,由此,观看的开放性也打开了。我甚至恨不得希望发明一个软件,就是在海量的素材里能把一个人物的喜怒哀乐的表情,自动挑拣分类出来的软件。而且在浏览素材的过程中,经常会有灵光一现的时刻,觉得某两场戏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这种时候我就会先把这个剪辑点保留住,至于前后服装是否接戏,光线是否接戏,再慢慢想办法。我合作过的好导演都有一个共同的工作习惯,就是在全片基本剪定的情况下,会再从头浏览一遍素材,不管是几天、几个星期, 都要很认真的带着完成片的眼光重新审视素材,一定会找到更适合的镜头,有时甚至会替换掉全片十分之一的镜头。这些沧海遗珠似的素材,往往在漫长的剪辑中被忽略了,但必须重新挖掘出来,让它们熠熠发光。

漫长的周期带来的煎熬还有一点,就是在剪辑工作进行到四五个月的时候,需要隔几天就通看一遍全片。尤其是长镜头居多的片子,哪怕是在四十分钟的时候修改一个点,也一定要从头看起,而不能只看这个修改的片段。开始看十几次还清醒和兴奋,到后来就有些麻木了。要永远像一个初看全片的观者那样保持新鲜感,话虽如此,谈何容易。

3. 艺术片不等于长镜头

有些人觉得艺术片就是由长镜头组成的。但是在我的概念里,艺术片和商业片最大的区别在于,如果是通过外在的故事来锁定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展开,就是偏重艺术片;如果是人物描写点到为止,主要以故事为看点,就偏重商业片,和镜头的长短并无直接关系。还有一个要经常提醒自己的就是,即使全部是由长镜头组成的片子,也不能所有的镜头都保持在一个缓慢的韵律里面。在影片的某些重要节点,需要有那种戛然而止的力量,相当于在横断面上剪掉这场戏,一下子和全片的那种沉稳的节奏有了反差,反而让观众更注意这个情节的转换,这有可能通过音效,但更多的是通过剪辑点来实现。

4、重视声音但不依赖音乐

艺术片早已不是粗糙影像和声音的代名词,艺术片也有严谨的制作和精致的声画结合。

比如说,我们经常会遇到如何处理非职业演员表演的问题。众所周知,作者电影的导演偏爱选择非职业演员,这些演员,不懂得什么走位、光影,台词也大多是即兴而为。首先我觉得剪辑师要特别认真的看每一条素材,可能长达两分钟的镜头,在中间有几秒好的表演,也要记录下来。然后不能有猎奇的心理,就是即使他的表演很地方化,很鲜活,但是如果超出了他所扮演的人物,也不能采用。这一点要有精准的判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如何把非职业演员的台词重新整理好,在不破环他的原生态的表演前提下,又要不啰嗦、不抢戏,就要想各种巧妙的办法来声画互相借位。有时候甚至需要两个字,两个字的拼出一句台词来。这不能等到对白剪辑的时侯来做,这就是剪辑师的工作。

说到这里我强调一下,剪辑的设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尽量用投影仪来剪片,只有大屏幕才能让你有更准确的更全面的判断。包括影像上的,包括节奏上的。

说回声音我们剪片时一定不要怕麻烦,尽可能要把所有该贴的声音元素都贴上去,比如台词,我们的方法就是用手机先录下来,然后贴到片子上。这样就不用非得等到演员有档期才能配音,随时可以看到补台词后的效果。包括动效也会尽量的多贴一些,总之越接近完成片越好。但是有一点,音乐一定要很谨慎的很节制的使用,尤其是粗剪阶段,不能太早的把音乐都贴好,不能让音乐左右画面的节奏,音乐犹如华美的衣服,不要过早的给素材穿上衣服。

三、功夫在诗外

1.纪录片是艺术片的灵感密码

如果有机会,每一个剪辑师都应该去尝试着剪一部纪录片。因为它是对剪辑这个电影元素的最大的考验和挑战,纪录片的素材量更是浩如烟海,而且在只是有个脚本或提纲的情况下,剪辑师要变成从无到有的创造结构者。这方面我要特别感谢贾樟柯导演和赵亮导演,贾樟柯导演的《二十四城记》让我学会了如何建构一个精致缜密的纪录片结构,如何把拍摄场面和记录场面结合起来。而赵亮导演的《上访》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接触到那种犹如岩石般质地的有力量的纪录片。我把他的九个小时的粗剪版,压缩成了五小时版本,片子的魂魄都在,但是更精炼,更令人动容。

2.文本的反复关照

如果是由原著小说改编的影片,我会尽可能地阅读原作,之后再重新看一遍影片,从文本和影像的对照中找到重新建立故事脉络的诸多可能性,尤其是人物众多线索庞杂的文本。文学是艺术电影的母体,阅读会带给剪辑师文本上的训练。

3 一切的时间艺术都是启示录

每年由孟京辉主持的青年戏剧节,我都会尽量抽时间观摩。对于我来说,一切的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戏剧、舞蹈、当代艺术中的录像装置,都是能够带来启发的来源。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会有游离与思考。时间艺术中的节奏因素是相通的。所以,对其他作品节奏因素的感受与评价,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种借鉴。

4.我的小理想

我希望做一个类似剪辑训练营那样的平台,就像柏林电影节的天才训练营。因为我们有很多优秀的艺术电影的素材,剪完了就放在那里太可惜。当这些电影上映几年之后,这些宝贵的素材,如果能放在一个公众的网络平台上,让剪辑爱好者能够自由的练手。比如一个片子,一百六十场戏,十个T的素材,不同爱好者来剪,肯定有无数的新版本,说不定有比导演版更牛的版本。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这个片子的版权所有者,愿意把素材捐献出来,然后这些练习剪辑的人只是出于热情和爱好,剪好的东西只是内部交流,完全不做商业用途。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不知道未来能不能实现。

谢谢大家。

影视工业网专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为作者 影视工业网公开课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0416

影视工业网公开课

点击了解更多
旨在集合影视制作工业化流程中最优秀的创作者,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分享传播成功的经验和最前沿的思考; 我们期待这样的分享传播能够给行业带来工业化制作的基本常识;同时期待能够在国内推动对工业化制作流程中各环节的基本认知和尊重; 以期对国内影视制作的工业化生态环境的优化有所帮助。
扫码关注
影视工业网公开课
相关文章

孔劲蕾

查看更多 >

影视工业网公开课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