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大破天幕杀机》拉片笔记——上海为何被拍的如此惊艳?
看了《007大破天幕杀机》,感觉里面的上海是如此的惊艳,既熟悉又陌生,和以往国内电影影像里的上海完全不一样。为了琢磨明白,我对这段10分钟的上海戏进行了拉片。几乎对每个镜头做了截图和文字分析,以下是我的拉片笔记,纯粹是一个自我梳理和学习的过程,发出来和朋友们共享。
上海部分的上一段戏是在伦敦,下一段位置是在澳门,通过下面的几张截屏我们能明显感觉导演和摄影师用不同的基调性色彩分别展示了这三个城市的不同气质:怀旧消色,冷峻的伦敦;蓝色与黄绿交织,现代、神秘而又充满杀机的上海;暖黄暧昧的澳门。蓝色和绿色构成了上海这段戏的主要基调。
夜景航拍黄浦江、外滩开篇,这奠定了这个城市繁华和大气。值得注意是摄影师在摄影机上选择了低色温设定,使整个画面呈现一种偏冷的调子,同时用高感小光孔实现了全景深,使夜景显得很通透,很高级。连续的几个航拍镜头都有带到黄浦江,灯光在水面上泛着波纹,画面一下子有了生气。
在航拍大全景时,直升机靠近一座锥形、光亮的建筑物使其成为前景,既在构图上更均衡也突出了空间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飞行视角接近一个高楼顶上的游泳池,接下一个007在游泳池里游泳的镜头,这种剪辑方式帮助观众快速的建立了清晰的空间关系概念。游泳池的底部做上了幽蓝的光,和楼下远方城市灯火拉近了亮度反差,这幽蓝低照的光成了下一个镜头中人物身上的现实逻辑光源依据。
007在酒吧,在低照的环境里,巧妙地利用了光洁的大理石吧台面反射出窗外楼体星星点点的灯光,它恰好完美地破了画面下部的闷黑。
哪怕是一个手机地特写镜头,也拍地如此讲究。后面高亮度大面积的一片低色温灯泡平衡了背景和手机屏幕的亮度反差,在色彩上冷和暖也形成了对比。
007尾随枪手从浦东机场出来时的大全景,找了一个能带到水的机位,同样是为了要水面的反光,从构图来讲用了s形构图方式,画面很有韵律。白平衡同样设置了底色温,汽车的灯光呈现出耀眼的蓝。
立交桥拍的极为华丽,桥下的蓝光极好的勾勒了桥的轮廓,同时和桥上的汽车灯流形成了对比。这样,桥下汽车车身和车内人物的主光就合理的成了蓝色,而这蓝色既华丽又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不安。
接下来的镜头中,地面上突然出现了水,有水的地面反射着建筑物灯光和汽车尾灯,它平衡了和画面上方的反差,也营造出了一种光怪陆离的气氛。当然这地上的水是有意设计洒上去的。
接下来的是本段落唯一一个升降摇移的长镜头,既交代了空间关系和又不间断的延续了叙事,很巧妙。广角镜头先从仰拍的大楼上摇下,枪手从出租车上下来向远处大楼走去,镜头向右横移、摇、升,007开车入画,透过玻璃人物近景。007身后一大块黄绿的光斑,和他脸上的暖光形成对比。
007乘坐扶梯上楼,扶梯边沿用蓝色的小灯勾出边沿,与背景的黄绿形成反差。
007悬在电梯下的那个镜头用大广角仰拍,强烈的透视既显示楼的高,也被广角镜头极大的提升了电梯的纵向运动感,加快了视觉节奏。
枪手走出电梯时,走廊里蓝、绿两色的硬光交替闪烁,大反差正侧光效显示了枪手的恐怖和冷血。
007走进大楼后,整个大厅里层层的玻璃反射和边沿折射的蓝绿光,既突出了空间感,也营造了让人喘不过气的紧张气氛。同时,玻璃幕墙外的大型led广告屏上不断的变幻着广告。这些广告不是视频而是汉字,这部电影是给全世界看的,对于华人之外的观众来讲,这些汉字广告很巧妙的提醒了这场戏的故事发生地。用汉字还有一个好处,它是线条状的,不至于像视频那样大面积亮的背景而喧宾夺主。相信我,这些元素不是原本就存在那里被剧组恰巧碰上的,我们在画面里看到的一切元素都是制作者设计和经营出来的。
当拍摄枪手近景时,摄影没有选择长焦镜头,而是用广角镜头靠上去,这样就完整的带上了后景的四个汉字,以后景定光,人物被拍成了黑色的剪影,诡异、邪恶。
在007与枪手厮打时击碎了钢化玻璃幕墙后,外面的led屏上升起了一大片高亮度的大水母,逆光透射过满是裂纹的钢化玻璃,把紧张的气氛提升到了千钧一发的巅峰。
在枪手从007手中脱落跌下楼时选择了广角俯拍,给观众一种正义战胜邪恶的快感。
本文为作者 杜昌博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