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物料的秘密(上):预告片

2020-02-25 07:44

本文来自“伯乐电影沙龙”,主题为【电影物料的秘密】

文章庞大,所以拆分成上下两个部分:预告片和海报,此文为上部分。


主持人:

张文伯

嘉宾:

北京追踪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魏楠

天工异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 朱烨

新艺联兄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王旭

Piu影像工作室 许田 崔景涛



张文伯:今天来的嘉宾都是幕后的大腕,他们平时不经常在台前露面,但是他们的作品,在电影相关的宣传推广当中,都对电影票房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都知道魏楠是专门做预告片的,朱烨也是剪预告片的,王旭是做海报的,许田和崔景涛是做电影花絮的,他们虽然属于不同的物料系统,但是在整个营销链条当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电影物料的背景资料。在好莱坞标准营销体系里,物料素材(Artwork)是与活动(Event)、Publicity(媒介发布)、MediaBuy(硬广购买)并列的四项核心内容之一。每一张海报,每一档预告,每一支制作花絮,可能都会影响影片观众购买的行为。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在整个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物料制作团队,也在整个营销价值链条里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是我们从艺恩咨询获取的2013年第三季度发布的数据,通过数据可以看到,互联网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为观众接触电影,宣传电影最重要的途径,视频网站的价值越来越高。在互联网下面是电视、影院终端、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此外还有口碑、户外广告、手机报、广播等等其他途径。


我们再看右侧这张图,调研的结果显示,观众关注并促使其影院观影的电影宣传内容,排在第一位的是电影预告片,第二位是导演和明星阵容的信息,第三位是电影海报,第四位是有关于影片主创的独家视频,第五位是影片制作的幕后花絮。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除了导演和演员的信息,就是我们俗称的对于影片具有票房影响的这些主创人员之外,其他内容都来自于今天在座的几位幕后大腕他们的工作。



这一张图是不同收入人群对于预告片的关注。在线上途径里,互联网是最多的一个接触点,在线下途径里,中等收入3000元—5000元,选择电视接收电影信息是最多的。我们知道现在电视台里面有很多的娱乐资讯节目,有些电影剧组会参加综艺节目等等,还有一些电影会购买电视广告,这些都是电视的接收渠道,对于中等收入观众影响力是比较大的。


对于电影宣传内容的关注,预告片还是在第一位的,中高收入者第二关注的是电影海报,中等收入第二关注的则是导演和主演信息。通过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物料素材对于一个影片宣传营销价值是非常高的,不管是预告片、海报还是制作花絮,以及其他新兴的形式。



我们先请各位嘉宾讲讲,在你们各自的工作里,具体是做哪块的?


魏楠:我在我们公司的主要作用是业务人员,就是去联系客户,应该叫客户经理,这是我的第一项任务。第二项任务就是拿到业务之后,我就负责研究电影预告片的创意,包括剪辑,包括音乐的制作或者选曲,或者特效等等。我们公司大概四十多人,我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有点关系。


张文伯:我们都知道魏老师预告片剪得好,因为他在十四年前是做广告剪辑工作的,其实他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销售人员。公司的生意做得好不好,除了活儿干得漂亮之外,能不能说服客户给你多掏钱,这个其实也很重要。


朱烨:我是北京天工异彩电影公司的预告片经理,我主要负责所有全流程的预告片,包括从创意、剪辑到后期制作各方面的内容。不过我不管销售,不管做生意。


王旭:其实我们公司的形态跟魏楠老师比较像,我俩在公司的作用也比较相似。我跟搭档王大宁是公司创始人,从业务到创意策划,到最后的执行,全流程我们都会紧跟。因为中间其实有很多应该是沟通的过程,不仅仅是销售,更多是跟片方包括发行等等各个方面去沟通,这需要很大的耐心去做,这方面魏老师也很清楚,需要跟各种人打交道,去把这些东西协调好。每款预告片,每款海报都是需要做很多沟通才能出来的。


许田:我跟我先生崔景涛,有个夫妻档经营的Piu影像工作室。我们也是从前期销售到后期制作都要管,跟魏楠老师比起来,销售一直是我们薄弱的环节。我们工作的内容,除了预告片解决不了的,所有的视频物料都要解决,比如制作特辑,话题视频,病毒视频,片尾曲MV诸如此类的。


崔景涛:我主要是司机。




预告片 抄袭 VS 借鉴?


张文伯:今天各位都带来了一些他们的作品,可以结合作品分享更多的故事。先从魏楠开始吧,他今天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预告片。


魏楠:咱们先说一个比较老的,以一个特别典型的电影《特殊身份》为例。《特殊身份》我们有两款不同的预告片,但是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影近些年实在太多了,就是这种爆米花电影胡打乱砸的东西,我担心观众可能会审美疲劳,所以我们采取了不用常规的预告片制作方法,最后选择了两个模式,第一个模式就是抄袭模式,第二个模式就是抄袭完之后,按照好莱坞的做法再原创一版。先导预告片是属于借鉴+抄袭版本,终极预告片是原创版本。


魏楠:所有的电影或者预告片,你必须要去借鉴好莱坞的东西,所以有很多装逼的人就说我这是原创,其实不懂得抄点先进东西的都是缺心眼。抄袭的东西会比原创简单很多,原因在哪儿呢?因为真正看预告片的,看电影的,花钱买票的观众根本就不了解美国的电影工业,很多电影也没有看过。所以我让大家看一下借鉴版本是先导预告片,如果这款预告片大家看完,没有发现我这个预告片是借鉴哪部电影的,那这个预告片就太成功了。


张文伯:刚才魏楠提到,咱们国内的预告片,现在都是在向好莱坞的学习借鉴,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原创的情况。朱烨有没有不同的看法,你们做预告也是这样的方法吗?


朱烨:我们在制作预告片的时候,肯定会同时通过类型来区分这些影片,然后得出这些影片该有的卖点。魏老师说的借鉴或者抄袭,这是一条比较近的路,也是一条比较方便的路,因为我以前比较喜欢预告片,所以我自己在家剪预告片,我自己也会去模仿一些风格,但是有一个风险,就是会被发现的风险。有一句话叫“没有不透风的墙”,当然也许可能十个人没有看过,也许第十一个人就看过了。所以以前我作为自己一个爱好,剪辑的时候其实无所谓,这只是关系到我个人,如果上升到一个公司,甚至一种工作的时候,已经牵扯的东西非常多,那这样做需要谨慎再谨慎。


魏楠:但是我有一个关于借鉴的观点,因为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不是做这行的,玩车的,干金融的、干医生的,干什么的都有,都不是电影人士。所以我发现你去借鉴的东西,普通观众一辈子都发现不了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关注预告片,不是关注这个预告片剪得好坏,而是关注内容花哨不花哨,好玩不好玩,演员是谁,导演是谁。而且这些人看预告片都是走马观花,因为他们是把这个当做娱乐的时间,消遣的时间,所以这些人是永远不会发现你抄袭的。只有业内人士,专业影迷们会发现,这个是不会影响到电影宣传和电影票房的,我得解释一下。



魏楠:大家看这个《特殊身份》的先导预告片,这是我改编自好莱坞一个特别经典的预告片剪法,然后我完全按照借鉴它的创意,去重新排列的剪辑,但是咱们现场都是影迷,还是没人看出来,观众就更别提了,我借鉴的就是《铁甲钢拳》。


朱烨:对的,这是2011年休·杰克曼主演的《铁甲钢拳》,它第一版预告片的风格,其实刚才我有点看出来,但是毕竟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不敢肯定他是借鉴一部还是很多部。因为那个预告片非常特殊,它全片没有任何音乐,完全是靠音效把一开始的叙述推向最后的高潮,然后出标题。其实吸引我最多的是标题设计,他的音效肯定是照搬的。


魏楠:其实如果大家仔细研究近期上所有的电影,都能看到好莱坞电影的身影,因为我们比人家的功力确实少一百年。咱们现在来看《特殊身份》的终极预告片,没有任何借鉴,是我们原创的一款预告,也不比好莱坞的低端,反而我觉得我们比他们做得有意思,比较切合中国的市场。


魏楠:可能女士看这种类型的预告片确实有点厌烦,但是这种类型的电影,说白了就是卖打,卖甄子丹。因为我们做预告片都是要切合营销方案的,要跟随着宣传总监开会讨论的整个营销方案去做。所以像《特殊身份》,我们做的预告片风格,就是胡打乱砸爆米花。




最痛苦的是片方不满意


张文伯:下面我们请朱烨给我们分享一组他剪过的电影《太极》的预告片,对比看就能看出意思来。 这个预告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它用了一个河南话的配音。而有一次我去台湾出差,在台北出租车站也有一个移动的屏幕,它也在放这个预告,也用了这一款预告的画面,但是它换成了一个非常像愤青的台湾配音,我就觉得印象非常深刻。



朱烨:其实这个电影在美国上映的时候也用了这版预告片,然后换成了美国的配音方式。这个预告片其实比较老了,但是我可以说一下它的特殊性。


因为《太极》的预告片其实制作周期比较长,毕竟是陈国富监制,他对预告片比较看重,甚至于在影片拍摄中期就开始制作预告,我们也是剪了很多版。我的创作信念,始终就是把它当成一个很正规的投资大片去做。一般大片的预告大家都知道,之前叙述然后后面配一个咏叹调的音乐,然后节奏大涨最后出片名。每次做出来他们都不满意,但是也说不出哪儿不满意,每次都说再想想吧,再看看吧,或者说没事,再迟一周给我看,就不断说出这样的话,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直到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无意中说出以这种画外音的形式来做。一开始我们的画外音是找了一个给电影里面配音的演员,他说得很标准,有点像朗诵版的画外音效果,结果我们就说那不如干脆搞一个河南话的,这个故事也发生在河南。大家听了河南话就觉得挺好笑,就搞笑到底,所以就加上了后面所谓的亲嘴、萝莉、高科技这样一些比较搞笑的词。


当时我还挺担心,我认为如果一部大片以这种方式来剪,会不会让人感觉很差,但是结果反而比我想象要好很多。这个预告片其实是在调侃很俗的剧情,让大家以为它不是这个剧情,结果去电影院看了,发现的就是这个剧情,用这种比较反打的方式,也算预告片的一种。这个配音的人就是电影里面演六爷的梁小龙,是一个专业的配音演员。


张文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刚才朱烨讲了一个事情,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会有共鸣。我们在提供一个物料创意,一个设计方案的时候,可能经常会从导演、制片人那里听到一种反馈,他们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好,但是我觉得这个还不够好。他不会给你指明一个方向,但是会否定你提供的这个方案,这是非常痛苦的事。


说到配音的问题,我也是深有感触,其实除了像《太极》这样的配音,配音可能在一个预告片当中,能够发挥非常奇妙的功效。




配音有奇效



张文伯:2013年,当时我在的新丽传媒做了一部电影叫《101次求婚》,也是魏楠帮着剪的预告片。我们当时在正规的预告片之外,还另辟蹊径通过配音的方式,做了一款有点不太一样的预告。这款预告魏楠老师不承认是他的作品,他觉得这种东西有点像病毒视频。


魏楠:我自己认为预告片这种东西是不能有调侃性的,要不然就叫病毒视频,绝不能叫预告片。因为电影预告片是一款正规的能反映电影真正品质的物料,这种原则是必须要讲的。所以文伯说我不承认这是我剪的,其实我也承认,但是对外就不拿这个当做是我的作品,因为预告片和病毒视频是有区别的。

当然这种类型的电影预告片,或者这种传播量比较高的电影病毒视频,其实都不是我们做剪辑的功劳,这些都是宣传公司的文案和宣传总监的功劳。因为这里面所有的旁白,全部都是张文伯编的文字,然后请到赵忠祥老师来读这个文字,其实我们这种类型的公司,对于这种病毒视频都是拼执行力。


张文伯:刚才朱烨的预告片《太极》里,除了配音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就是文案,他也是为这个预告片专门编写了一套文案,文案在预告片里的作用和功能也是非常强大的。我们再来看一个《致青春》的预告,这也是以文案取胜的预告。



魏楠:这款预告特有故事,我说这款预告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但是我想跟大家聊聊这个事。当时这个电影宣传方和赵薇找到我的时候,就跟我聊,说魏楠你做了这么多年预告,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青春题材的电影,做一个以前大家没有看过这种风格的预告。当时我看了这个电影,因为这个题材比较好宣传,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影票房应该会比较高。但是如果第一款视频物料,就是大家想象到的一个青春的东西,那我觉得就没有意思了。


所以我回去琢磨了两个月的时间,和很多这个行业宣传的大咖们,一块探讨怎么能做出一个不是小清新电影的清新电影的预告片,就出现了这个有点悬疑色彩的预告片。结果这个预告片投放之后,就遭到了业内人士的唾骂,但是得到的所有普通观众的喜爱,一晚上微博转发量是一百多万,而且还不是说玩水军,都是自然转发,那时候还是流行微博。所以我们就觉得这个预告片确实是一个非常有传播性的话题性视频。


张文伯:我个人觉得音乐对这个预告,在风格的掌控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是让你跳脱了电影本身的风格,我听到一个八卦,说当时因为预告出来后争议太大,赵薇导演直接不跟你搭档了?


魏楠:音乐不用说了,因为我们做预告片,基本上都是能原创的就原创,尤其音乐不能抄袭,音乐抄袭就是法律责任了。这里面用的音乐也是我们买的音乐版权。


后来是因为一个所谓的艺术家发了一个微博,赵薇导演就说魏楠老师,您这个预告可能对我们电影宣传不是特别理想,后面的预告咱们能不能商量一下,咱还是走点清新路线,但是我的下一款预告没带来,因为那个是被导演毙掉的,但是我也有自己的性格,你既然毙了我,对不起,我不能按照你的意见做那我就不做了。


另一款预告我剪的是什么呢?音乐是小清新,那款预告我是从头到尾,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是倒着走的,然后一直到结束。赵薇觉得这个太怪异,这不是卖青春的小清新电影,等于最后是不欢而散的结果。




文艺预告片的商业化



张文伯:《致青春》从类型定义上来说,我觉得是一个青春文艺片,今天正好朱烨也带来了另外一款作品,就是《白日焰火》,它也是今年非常有代表性的文艺片,不仅年初在柏林拿了金熊奖,在国内也有过亿的票房。


朱烨:这个预告有点特殊,因为当时我们做预告的时候,它已经拿了奖,而且差不多已经定了在国内上映的日子,这个时间是短得可怕。我当时从来没有想过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预告,其实我们做预告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想着创意,剪的时候可能不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那么《白日焰火》的预告片创意,其实片方要求也很明确,他们不想走文艺路线。因为在这个片子之前,大家可能也知道,凡是在国际上拿奖的一些片子,总会带给观众一种看不懂的感觉,里面演员都很装。


所以当时片方很明确,就是把这个片子最大化地商业化,所以我们这个预告,不管从节奏还是叙事方面,尽量往商业化上靠。当然同时也不能丢掉它基本的素质,比如说这是一个关于犯罪和爱情的电影。


其实预告中最吸引观众的两个东西,一个是暴力,一个是情欲,所以在预告中,必须要把它表现出来。大家如果看过片子就知道,这里面动作戏少得可怜,就是那场枪战,国内版本言情线止于男女主角的接吻而已,所以我们都要尽量表现出这是一个犯罪、情欲方面的故事。


张文伯:我们知道国际版本和国内版本,在一些关于表现情爱的镜头还是有差异的。为什么没有把一些在正片中没有看到的内容放进来呢,这样能更好地吸引观众?


朱烨:因为片方认为这种情欲画面也许会带给人比较深刻的印象,最后到影院发现没有,可能观众会觉得“坑爹”,所以最后他们决定取消了。其实我一开始认为无所谓,因为我认为吸引观众,哪怕用一些没有用过的场面也可以,但是因为片方对这个比较看重,所以他们只拿了原来国内发行的版本让我去剪。




成功的预告片有哪些特点?


张文伯:刚才分享了几个经典案例,我想请魏楠、朱烨给我们简单总结一下,你们认为一支成功的预告片从诞生到完成,应该具备哪些共同的特点?


朱烨:我认为关键是它能最大程度地表现出这个影片的特色或者是风格,而且这个特色和风格,需要去吸引观众,哪怕这个影片不是这种风格,但是你把它变成吸引人的风格,吸引大家进影院。当然一切特色风格是要建立在各方面表现形式上的。


魏楠:我跟朱烨老师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是我跟他的目的不是特别一样,我从98年开始做广告,我觉得一个预告片就是一个广告行为。所以我觉得除了品质在以外,主要还是卖东西的行为,不应该存在艺术感的东西,这就是很多业内人士讨厌我做的预告片的一个初衷。但是普通观众还是比较喜欢我们公司做的广告性质的预告片。


我觉得朱烨老师说了一个挺逗的事情,就是情欲镜头没有放在预告片里,我觉得片方是错误的。你看不管是方便面还是必胜客的广告,拍的镜头里披萨这么好看这么好吃,方便面里面鱼、肉、虾那么多,但是当你真正吃的时候,根本没有那些东西,但是你还是吃了,而且也没有发现说这个广告投放之后,大家都不吃必胜客和方便面了,所以电影预告也是这个概念。


今天我还拿来了一个我认为全世界最简单的预告片,就是我今天拿到素材,明天就剪完了,可以给大家看一看,就是《无人区》。



张文伯:《无人区》有一个背景跟大家讲一下。这个片子被雪藏那么多年,从它拿到电影局的通过许可,到最后上映,中间也就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做出一整套的宣传方案,其实是非常难的。所以当时在一个非常紧急的情况下,魏楠的确是在一周之内把这两个预告片剪出来了,但是我个人真的没有觉得它有多简单,不知道你说这个简单是从何而来?


魏楠:我说的“简单”其实就是类型片,因为越是类型鲜明的电影,预告片越是好做。宁浩的电影就有非常强的个人风格的东西,当然还有昆汀和其他国外老前辈的影子,我说的“简单”,就是剪辑风格确定很容易,不需要研究这个电影到底卖什么,《无人区》的预告,抓住黄渤、徐峥就足够了,是这么一个概念。一个电影预告片,其实执行很快,如果确定创意,明确了所有的想法,执行基本上一两天就可以解决。《无人区》加上时间赶,再加上黄渤和宁浩导演跟我们沟通很明确,所以做得很快。


张文伯:我的理解是,物料制作不管预告片也好,花絮也好,海报也好,简不简单,其实更多还是取决于产品本身。如果是一个非常遵循商业规律去创作的电影,从演员选择、剧情、影片卖点都目标明确,其实可以为将来的工作降低难度,如果你在一开始没有考虑到这么多东西,到后面的营销工作其实就非常困难了。为什么他们很多工作都是在前期就开始介入了,不是等到这个影片全部完成之后才介入,就是在前期阶段可以和创作者有大量的沟通,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我们整个电影工业在往前走。



观众提问


观众:怎么看《一步之遥》的国际版预告片?


魏楠:非常华丽,非常“了不起的盖茨比”。刚才滕华涛还给我发了微信,我们俩探讨了半天《一步之遥》的预告。我就调查了一下《一步之遥》预告片的问题在哪儿。我觉得这个预告片,无论剪辑、音乐、画面等等这一系列都非常完美,我没看出任何瑕疵,但只有一件事,它的传播出现了问题。


如果要做电影营销的话,你身边必须有特别多不是干这行的朋友。我的微信朋友圈,有一半是做电影的,还有一半是其他行业的,每一个业内人士都转发了,但是我干别的行业的朋友都没听说这个事,所以我觉得它的问题出在哪儿,可能是出在推广和传播上。


朱烨: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预告片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这个预告片本身有它自己的考虑,因为它是在戛纳上发的,就像刚才的海报一样,它主要是面对国外的片商和发行商,所以有它专门的特定渠道。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看到它中国版的预告,这是它选择在戛纳发主要面对的观众的原因。


张文伯:我跟大家说一个小八卦,我跟索尼哥伦比亚海外发行的人沟通过这件事,因为之前的《让子弹飞》也是在海外有发行,但是坦白来说,它在海外的成绩和影响远远不如在中国大陆,为什么呢?搞发行的人说,国外的观众可能觉得姜文的电影台词太密了,话太快了,因为本身就是外国电影,他们外国人必须要通过字幕来看,台词信息量太大就接受不了。他们都知道姜文导演的作品是好作品,但其实是挺头疼姜文作品的发行。


其实在戛纳发布之前,负责这个影片海外发行的索尼哥伦比亚公司,已经看过了这支预告片,他们感觉要比《让子弹飞》要惊喜,为什么?这部片子估计台词肯定还挺多的,但是从画面上,起码从这支预告画面上,有那些跳舞、绚丽的场面,从视觉的部分,已经比上一部要好很多,这个八卦跟大家分享一下。



下期将介绍电影海报:https://cinehello.com/articles/2626

本文为作者 陶渊明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2403

陶渊明

点击了解更多
一千个人里就有两千个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