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oer】杜比学院(Dolby Institute)主任 Glenn Kiser 的电影声音建议

2014-09-01 10:54
【SounDoer】杜比学院(Dolby Institute)主任 Glenn Kiser 的电影声音建议

@SounDoer:来自 IndieWire 的一篇文章 Insider Tips for Creating the Best Sound Design for Your Film http://www.indiewire.com/article/insider-tips-for-creating-the-best-sound-design-for-your-film-20140801,杜比学院(Dolby Institute,http://www.dolby.com/us/en/dolby-institute.html)主任 Glenn Kiser 向电影制作者们讲解了在影片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声音设计有何了解和准备。


"Use the tools developed by the big guns to your advantage." - Glenn Kiser, Dir. of Dolby Institute

拍电影是一场与一系列永无止尽的妥协相斗争的过程,最终结果往往不会像你事先构想的那么好。但如果足够幸运的话,当你在剪辑室里将合适的音乐音效贴合到画面上时,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画面变得生动有机了,你不再纠结于当时你无法确保的完美机位和影响主演情绪表现的寒冷天气;故事情节不再是令人厌烦的流水账(A Maddening Litany),而真正有了电影的质感。
我是从以下的个人经历中真切体会到了声音对于电影的重要性:我在大学时曾经拍过一部短片,讲述了一个风流男子(Philanderer)在通宵超市门口等载单身女子的故事。影片最后一场戏是,在一个孤寂的停车场,太阳刚刚升起,男主角像往常一样,钻进他的车准备出发行动了,但是车子却没有发动起来。这时他正在追求的女人可怜他并送他回了家。
拍摄当天,男主角跑来问我,“我该如何让车发动不起来?”当时,我拍着他的肩膀说,“没事,我们会在后期制作时处理的。”这句话成了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大笑话。
但是当我剪片子的时候,却发现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汽车未能成功发动的音效。我不得不去寻找之前录在磁带上的大约二十多遍汽车成功发动起来的声音,然后把对应的胶片剪成1到15帧不等的各种片段,再把它们打乱并调整位置,最后拼贴到一起听效果时觉得还不错。汽车的状态通过声音表现出来了。这时我才真正领悟到,声音是讲故事的重要手段。
我在1999年至2010年间负责运营 Skywalker Sound(译者注:Skywalker Sound,属于 Lucasfilm 集团,http://www.skysound.com/),期间我们团队获得了25次奥斯卡最佳声音和最佳声音剪辑提名,并成功赢取了两次大奖。而现在我的工作是负责杜比学院(Dolby Institute),这是杜比公司新的教育和拓展项目,旨在鼓励更多的电影制作者们来思考故事叙述中声音与画面之间的创意结合。

以下是我觉得电影制作者们应该牢记于心的几件事:

首先,写剧本时就要考虑声音。
声音是一种非常简单、高效、低成本的表现方式。比如你在拍“Beasts of the Southern Wild”时却没有足够的预算来制作飓风场景怎么办?让演员躲在防风的地窖里,画面里是他们惊慌失措的表情,然后就到了声音尽情发挥的时候了。正如 Walter Murch(译者注:声音设计师,http://www.imdb.com/name/nm0004555/)所说,“Sound comes in the back door”,声音是一种非常讨巧和高效的讲故事的手段。Skywalker 的声音设计主管 Randy Thom 也非常提倡和热衷于用声音来讲故事。

优秀的后期混录师是值得花重金聘请的。
在 Skywalker Sound 之类的地方做 Tentpole(译者注:简译为大制作电影,详细释义参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Tent-pole_(entertainment))类的电影时,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是,大型爆炸、枪战等场景的声音设计工作最终往往能掩盖同期录音的很多问题。所以不要在后期声音制作上压低预算。通常对白剪辑师(Dialog Editor)和声音混录师(Sound Re-recording Mixer)要面对的大多数挑战是,处理两个人走在街头对话之类的复杂场景。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素材,并最终获得一条干净可用的声轨。

同时确定并雇用你的画面剪辑和声音剪辑团队。
很多时候我都会接到来自制作人的电话说,他们已经确定了影片的导演剪辑版本,现在要准备开始做声音后期制作了。其实在这个时候,声音团队的工作介入往往已经不能对影片本身起到更多有价值、有创意的帮助了。在今年的 Tribeca Film Festival(译者注:翠贝卡电影节,http://tribecafilm.com/festival/)上,杜比学院专家组做了一次有关于电影声音设计和音乐的主题讨论会,其中声音设计师 Skip Lievsay(译者注:http://www.imdb.com/name/nm0509792/)提到了他是如何跟 Coen brothers(科恩兄弟)合作的。Skip Lievsay 的团队人数非常精简,声音剪辑师在画面剪辑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一同呆在剪辑室里工作了。而当画面剪辑完成时,Skip 和他的团队就可以直接进行最后的声音制作了。有些制作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方式不太经济,因为雇用声音团队的工期被拉长了。但我保证,从长远来看,这绝对要比在最后时刻请几个声音剪辑师来匆匆完成项目划算得多。另外,这样的工作方式也让画面剪辑和声音剪辑有更多的交流时间,分享各自对于影片的想法和观点。

不要羞涩,主动联系那些你崇拜的声音专家。
即使是在 Skywalker Sound,也会有项目空档期。如果你崇拜的声音设计师对你的项目感兴趣,那这绝对是一个好时机,也会他会派一些团队内热心积极的成员来和你一同工作,并在费用上打个折。

不要害怕尝试新技术。
导演 Mike Cahill 在他的影片《I Origins》(http://www.ioriginsmovie.com/)中尝试了杜比全景声声音制作(Dolby Atmos Format),证明了即使是低预算的独立电影也是有机会使用到最先进的电影技术的。
来自 Soundworks Collection 的关于独立电影《I Origins》的全景声声音制作幕后:
http://soundworkscollection.com/videos/the-sound-of-i-orgins-with-dolby-atmos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2NTAxNjY0.html

(译者注:更多有关于该影片的情况请参见文末的相关阅读)

最后,大胆放手做。
当我接手负责管理 George Lucas 的声音公司时,这是他对我说的第一件事。“Be Bold”,至理名言。

相关阅读:
Dolby Family Sound Fellowship Provides First-Ever Grant to Mike Cahill\'s "I Origins"
http://www.indiewire.com/article/dolby-family-sound-fellowship-provides-first-ever-grant-to-mike-cahills-i-origins-which-will-debut-at-sundance
Dolby Institute inspires and learns from young filmmakers
http://blog.dolby.com/2013/08/dolby-institute-inspires-learns-young-filmmakers/
The Keys to Music and Sound Design from the Sundance Lab
http://www.indiewire.com/article/the-keys-to-music-and-sound-design-from-the-sundance-lab-20140805
Indie film "I Origins" chosen for first Dolby Family Sound Fellowship at Sundance Institute
http://blog.dolby.com/2013/12/indie-film-i-origins-chosen-for-first-dolby-family-sound-fellowship-at-sundance-institute/


SounDoer - Focus On Sound Design
@SounDoer 编译,若有错误请不吝指教。转载烦请告知并注明出处。
本文为作者 SounDoer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4086
【SounDoer】关注声音设计!不定期撰文并搬运国内外声音资讯。转载烦请告知并注明出处。 更多内容请戳: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soundoer 博客网站 soundoer.com
扫码关注
SounD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