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绣春刀》,关于这个未完成的暑期档

2014-08-19 14:30
《绣春刀》上映之前,我对这个电影有点了解,当时并不是特别期待,因为首先现在的国产武侠电影都是一个样子,华而不实,没什么感觉;其次主演除了张震,其他都是电视咖,阵容上比较弱。而这部电影前期的宣传卖点上,还是主打的刘诗诗和张震的爱情戏,以及武侠这个现在已经不那么讨巧的概念,而锦衣卫绣春刀这个主题,又新意不足,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好感。
上映当晚我去了电影院,上座率还是挺高的,将近两个小时的影片时长我居然一丝都没有感觉无聊,要知道和朋友看《白发魔女》时,我们吐槽根本停不下来,周围观众也都是在小声的 一边笑一边互相聊天,完全出戏。虽然感觉《绣春刀》结尾有些弱,张震百战不死最后只为了给两个兄弟报仇,故事的完结部分落入俗套又后劲不足,再安插了一个勉勉强强的哭点让人有些失望,但整个故事从整体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如今的国产电影,很难让人有什么严要求高标准。相对于一些充斥于市场上的情节残缺故事 俗套不完整的一些只靠着噱头和演绎奇观来吸引眼球的奇葩来说,我对国产电影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你给我讲好一个故事就行。如果故事讲得好,那其他方面就必然不会很差。虽然很多人挑剔《绣春刀》的影像风格像是电视电影,而它打斗场面也确实流于表面过于花哨,但我还是觉得,要求不要太高。(不想提白发魔女。)作为一个新导演的处女作,它确实缺少一些灵气,但是合格也很难能可贵了好吗。
三个男主角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周一围早就知道他的戏是不错的,所以这次的亦正亦邪并没有感觉惊艳。倒是刘诗诗,她的脸真的不适合大荧幕,完全无特点,放大了看真的很平淡,不好看。(不知道是不是化妆和打光的缘故,白发魔女里范冰冰那张脸虽是淡妆但是惊艳的像是发着光似的)而且这个人物其实还能有更多的矛盾点,但是影片里点到即止,跟张震的感情也是淡淡的,倒是真应了刘诗诗“人淡如菊”的形容,说话也是气声,让人很不舒服。
总体来说《绣春刀》做到了国产电影少有的情节紧凑故事扎实,至少观众不会出戏,是一直被带着走的(虽然也有一些小BUG,细节上还是有点忽视) 。上映前期的点映也一直都被业内人士看好,算是近段时间口碑最好的一部国产片。首日之后第二天回来看票房,有点惊到,因为票房不多,只有七百多万,这跟最近几部动辄首日票房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电影比起来未免太少了,而到今天为止,上映应该最火,热度最高的前三天,票房的增长都是极其缓慢的,尤其是过了一个周末,总票房只有三千多万,单日票房和已经上映许久的《后会无期》和上映一个多星期的《白发魔女传》差不多,这完全不应该是一部话题度不低的新电影的状态,照目前这个形势看,《绣春刀》过亿都很勉强。和那些取得几亿票房的烂片相比,质量合格的《绣春刀》遭遇了滑铁卢,观众怎么了?
首先我要悲哀的承认,以票房论成败,虽然是个很扯淡的观念,但是至少在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很不幸,事实就是如此。一部高票房的电影,对于导演也好演员也好电影公司也好,就是一个金灿灿的广告。有了票房,才会有未来,才会有投资,才能有钱继续拍电影,这是一个简单粗暴的现实问题。 我们没有像北美或是欧洲那样的艺术环境,低成本文艺片或是独立制片的电影基本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小打小闹,偶尔去欧洲或北美电影节打打酱油,捞一两个奖项,也完全改变不了什么,因为这些影片进入不了市场,难以成为主流的一部分,懂得欣赏它们的人只有一小撮圈内电影人。而进入商业电影的圈圈,票房是一道过不去的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觉得国产电影已经有那么多烂片,烂片还是越来越多。因为很多烂片票房高,观众手里的电影票就是投票。你们选择看什么电影,你们就会看到越来越多那样的电影。
说回《绣春刀》。基本上现在就可以断定,《绣春刀》 在票房上,失败了,但为什么口碑这么好的一部电影在票房上失败,才是后期应该思考的问题。
简单来说,我觉得是它的宣传营销没有到位,直接造成了票房的失利。不要看圈内人给的口碑,对于远离电影圈的广大观众来说,圈内人的评价他们看不到多少,他们也不会想要了解,电影的营销宣传还是要靠娱乐性来搏出位,打硬广、微博大号网络营销,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
这个暑期档,由于《小时代》《后会无期》的直面竞争,以及《京城81号》的乱入,包括其他几部引进片或者国产电影的上映,可谓十分精彩。这里面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分手大师》《小时代》《后会无期》《京城》甚至《白发魔女》,由于它们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所以都有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成功经验。而像《绣春刀》以及雷声大雨点小的快男电影《我就是我》,则要分析它们的失败教训。做到哪些可以成功,没做到就面临着失败,以及为什么相同的营销方式放到两部电影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分手大师》上映前,宣传一度搞的满城风雨,不管是现实还是网络到处可见邓超的影子。不管这部影片的质量怎么样,是烂片还是佳片(至少我很喜欢,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不可否认邓超以他勤奋的宣传带出了高票房。在邓超像个神经病一样到处乱入,还在街头大跳蛇精病之舞之时,这部电影的知名度也在蹭蹭蹭往上涨。其实这样的宣传传达的内容很简单,演员邓超拍了部电影,里面还有杨幂,快来看吧。大众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到了这样的信息,有了看这部电影的打算,这样的宣传就达到了目的。利用导演及演员的知名度打响电影,将物料与广告撒的无孔不入,这就是《分手大师》的经验。(至于拉不拉低下限,要不要有点节操这个问题,看情况。)
而《小时代》和《后会无期》虽是主打的所谓粉丝电影,但也有很多人承认,单靠粉丝根本撑不起多少票房,粉丝之外的营销,才是《小》与《后》的精明之处,就是开发一切边角料,并与大品牌开展深入合作。
《小》主打俊男美女,各款小鲜肉轮番上阵,颜值爆表,海报与其他各种物料都是极尽精美华丽之能事,对于养眼的东西,想必没人会拒绝,看看总还是好的。而《后》主打金句,紧紧抓住了文艺青年与伪文艺青年的心,即使不喜欢韩寒的人,看到那几句人生哲理般的金句,想必都无法拒绝,自然也会对电影生出几分期待。再加上主演们都是脸熟的明星,好奇心一旦产生宣传的目的便达到了。其次《小时代》和乐视电视进行合作,广告满天飞,而《后会无期》与大众汽车的合作,也很好的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相反,同样标榜自己是粉丝电影的《我就是我》则惨遭失败,在上映一个多星期揽收六百多万票房之后默默的退出了市场。虽然很多看过该片的人都是一边倒的给予了好评,但是预想当中的粉丝火热观看该片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可见粉丝并不是一剂万能良药。所谓粉丝电影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吸引粉丝外的观影人群,而不是单靠粉丝吃饱肚子。(当然粉丝特别强大的时候除外,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的那部纪录片,以及之前五月天搞得演唱会3D电影,几乎全靠粉丝买单。)
虽说现在的国产片市场烂片成灾,却依然能豪取上亿票房,我觉得自有它们可取的地方。虽是烂片,但抓住了观众的心理,让观众心甘情愿能掏钱进电影院欣赏,多少也算是一种能耐。而好的电影也能达到名副其实,取得与它能相应的票房成绩,比如《白日焰火》、《催眠大师》这种口碑与票房都不错的电影,这些都是电影市场的合理现象。如今《绣春刀》票房惨到这个程度,我第一次真正感到了悲哀,也第一次开始痛恨那些票房与质量不符合的烂片。
人们总是在问,为什么中国电影现在烂片那么多,为什么好多人明知道剧本很烂还是要拍出来。原因很简单,因为能赚钱。观众手里的电影票就是投票,你选择看什么样的电影,你就会看到越来越多那样的电影。所以以后仍然会有像《小时代》《白发魔女之明月天国》这样的电影出现。烂片赢得票房,而好片被票房埋没。
也许能改变这种局面的,除了呼唤电影人的良知,还有为好电影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宣传营销手段,为好电影赢得票房。我们还在思考,还在努力,不要悲观,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互相指责与谩骂中,不要总被市场上出现的小小现象吓倒,传统电影没有死,停止思考,才会死。

本文为作者 胡丽萍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