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你学画画的时候从几何石膏画起,后来画人像、人体,最根本的还是那些几何形状;学摄影的时候从开始给石膏像打光,后来到人像和简单场景的光线塑造,最终你拍的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其实处理的还是最开始的问题。”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这是一篇超级具有实操性的分享,所以,建议认真看。

《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是一个原创故事,它重新虚构了一个世界观,故事讲述身负巨债的动物饲养员袁帅(冯绍峰 饰),为了还清百万巨债,他四处与富家女相亲,却误打误撞爱上来人间报恩的狐妖白纤楚(刘亦菲 饰)。妖怪管理局局长云中鹤为阻止人妖相恋,派魔都小分队洪思聪队长捉拿违规狐妖白纤楚,袁帅为了寻回爱人狐妖,勇闯妖界……



《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预告

《二代妖精》是肖洋导演转战导演后的第二部作品,也明显能够感觉到,他已经开始适应”电影“要给观众展示什么,并且手上的资源利用的不错。电影上映之后,我们有机会和本片的摄影指导王博学聊了聊《二代妖精》的拍摄过程和想法。

这篇采访超级实际,并且很有实用性,王博学老师分享了针对项目如何去整理、转化自己的思路,所有的工作方式、方法分享的特别具体,如何处理光,如何处理色彩,相信这篇文章非常能够帮到你!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王博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本科和研究生,拍摄的《中国药神》将于今年上映,作品还包括《恋爱中的城市:捷克篇、法国篇》《盲爱》《初恋未满》《鹿晗MV:勋章》等。拍摄之余,他还是图书《灯光师入门:片场打光实战手册》的译者,闲工夫公司的制作总监。

影视工业网:针对《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的故事,如何设定的影像特点?

王博学:这个电影的类型集合了喜剧、爱情和奇幻。最早听导演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有趣,也很有新意。故事背景放在当下中国的都市中,这是一个新尝试,以及如何去构建一个让人信服且完整的世界,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现代戏很难拍,难拍的点不是说在制作上,而是拍的有特点很难。因为故事所有的场景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不像古装戏在剧本上就给造型部门提供了很多空间创造。所以,在跟导演一起探讨本片影像的时候,我们达成共识,要突出“奇幻”的部分,在现实中找到奇幻感来营造整个电影的氛围。

我习惯每个戏在最开始思考拍摄方案时,都先做一个摄影造型方面的概念树。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这个概念树从一个点出发,然后延展到摄影的各个点,它是整个思考过程的简谱,这样可以很好的梳理自己的思路,时刻让自己抓住最核心的部分。在概念树的基础上,再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人物情绪做变化。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这是一个类型化非常强的电影,除了用一些经典的类型电影处理技巧之外,还会根据不同的剧情做一些特别处理。比如,剧本中有一场戏是男女主角洞房,起初,我跟导演的思路都是按照人类的角度去思考,监制陈国富导演提出要把思路打开,谁也不知道人和狐狸精是怎么洞房的,不要太顺着人的思路走,经研讨后,就有了影片中电闪雷鸣洞房的一幕。

那场戏有一个镜头是从演员一侧升起,在人头顶划过,再到另一侧下来,过程中镜头还有旋转动作。我们使用了三轴遥控头,但它在顶部扣拍同时做旋转,经常会找不到方向,为了这个镜头,摄影组3个人每人控制一个轴向,提前练了好久,最终才配合完成好这个镜头。

影视工业网:开拍前做了哪些前期准备,和导演做了哪些沟通?前后期的工作周期是多久?

王博学:我与肖洋导演是在要拍《少年班》时认识的,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经常一起聊电影。这个故事的创意很早就听过了,每次聊到都会探讨一些影像和拍法方面的东西。这个电影正式开始筹备是16年5月,于8月中旬开机,拍到11月中旬,周期80多天。

对于这类题材制作要求来说,前期筹备的时间很紧张,在与导演确定影像风格之后就开始分镜。因为导演做过多年剪辑,很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镜头,所以我们首先把动作和视效部分的分镜做完。分镜是我和导演与各个部门间沟通的基础,通过分镜与物理特效提前沟通物理狐狸和云中鹤翅膀的实现方式,然后视效组提前做一些测试和资产。与此同时,美术部门可以从分镜中确定一些搭景的数量,动作组也很清晰每段动作的方式和时长。除了跟其它部门进行大量沟通之外,摄影方面也做了很多功课,做各种技术测试,比如要提前跟MOCO团队沟通镜头的想法,然后再请视效组做一些技术的动态预览等等。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影视工业网:确定风格和诉求之后,如何建立拍摄现场的工作方式?

王博学:在筹备期间,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很频繁,动作段落和CG段落有明确的分镜脚本,动作段落在开拍前,动作指导要拍一些demo,拍这些戏都是以分镜为基础。如果有调整,现场会跟导演与视效指导一起商量。比如文戏段落跟导演沟通一下想法,明确视听调度的镜头会按照镜头设计拍,剩下看演员走位、打光。我会尽量先拍一个能照顾到所有位置的全景,然后再分切,这样比较清晰,利于建立人物和环境的关系,镜头间的衔接也会比较好。DIT会把每天的素材转码后交给剪辑,同时发给监制陈国富导演、制片人和导演一份,有时陈导会反馈一些建议,我们再做调整。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影视工业网:电影是3D,这是在什么时候定下的?是实拍3D还是后期转制,对拍摄计划有什么影响或改变?

王博学:3D是开机前1个月左右定下来的,通过与导演和制片人探讨实拍3D的各种利弊后,最终决定用后期转制的方法。因为这个片子有大量的特技和合成镜头,实拍3D并不能发挥它的优势,后期转制更加方便而且效果更加可控。

之前拍过一个实拍3D的电影,我觉得对于摄影来说,不论实拍3D还是后期转制都要考虑最终影片的3D效果,不光是技术手法的变化,整个思维过程都要有变化,要带着3D空间思维去思考每一个镜头。技术上,针对最终3D的呈现效果做了一些改变,比如镜头要稍微广角一点,景深要大一点儿,主体的边缘最好都留出来等等,尽量保留场景和人物的空间信息。在整个拍摄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纠结,因为用广角大景深会让2D画面显的实和锐,数字感会增强,看2D画面会不完美。在调色过程中,直到最终看到3D的画面才放松心态,确定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影视工业网:如何选择器材和搭配镜头、附件?很多场景都是低照度、大光比,在器材的使用上,要考虑哪些因素?是否做了相关测试?

王博学:这次摄影机我选择了ARRI的 Alexa XT系列,一台XT Plus和一台XT M,录制的ARRI RAW格式。之所以选择ARRI,是因为我很喜欢它的色彩和质感,录制RAW,是因为我想获得更大的宽容度,同时这个电影的夜戏很多,给后期多留一些调整的余地。镜头搭配的是ARRI的Master Anamorphic镜头,我想使用变形宽银幕来拍摄这个电影,MA镜头体积小、重量轻,光孔很大,而且畸变很小,它是目前所有变形宽银幕镜头里面性价比最高的,对于新摄影师想尝试使用变形宽银幕镜头拍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为数字摄影机的特性不同,我会把每款摄影机当作不同的底片来看待,虽然现在它们的各项技术指标差不多,后期看似能调的很接近,但我更想把它们区分开来使用。比如,一些采访和手机视频通话的内容,用的是SONY的A7S拍摄,当电影中想插入一些电视画面的时候,我就会选择SONY缩小光孔来拍,如果想换一种质感,就会选择RED,我拍的另一个电影《中国药神》的印度部分,就是选择RED拍摄的。

影片的夜戏很多,我记得好像连拍了20几个大夜。说明一点,低照度和照度低不是一个概念,要想获得低照度的效果可以有好多方法,但照度低的情况要想获得正常曝光,要考虑的是机器感光元件的宽容度、在高感光度下暗部的状况,以及考虑镜头的最大光孔等。

在筹备期做了一些技术测试: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照度低的暗部测试: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上图:镜头比较的测试,同时用LED屏幕打光,最终在大屏幕上检测)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影片中一些场次,我使用了LED屏幕做主光,想在棚里模拟更加真实的光线变化,前期对屏幕的颜色和频闪也做了一些测试

影视工业网:如何考量故事和色调的关系?在实现上主要依靠哪些手段?怎么和美术以及服装组匹配。

王博学:所有的创作来源都基于剧本,创作者如何理解剧本,剧本中的哪一部份刺激出创作理念,你就要牢牢把握住那个想法。《二代妖精》的类型是奇幻,所以不用太拘泥于现实,色彩可以鲜明些。

对于色彩,我会考虑几个层面。首先,先区分一下大区域,比如剧本的一、二、三幕我会先设定每一幕色彩的大方向;然后,从剧本结构考虑,抓住剧本中的转折点;其次,从单一场次考虑,比如这个景在第一幕和第四幕都有出现,那这两场戏应该有什么区别;再就是,从人物考虑,他的喜怒哀乐应该怎么呈现。基本上,从这些角度考虑完以后,整个电影的视觉就很丰富了。

对于执行我会先找一些图片color key作为色调的基础,然后跟美术、服装部门进行探讨,以及与概念设计和CG部门进行沟通,大家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最终做一些取舍。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影视工业网:室外夜戏的布光采用混合色温,整部戏在布光上如何考量?如何营造“奇幻”的氛围?

王博学:在电影的大环境上,我把剧本分为人类环境和妖界环境两个气氛,想做出两个环境的区别,即人界魔都的“奇幻”气氛和妖界的纯净气氛。当然,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可以把妖界做的更加光怪陆离一点儿,但我先选择了在人界做的夸张一点儿。剧本中妖精很保护自己的血统,也给我提供了把妖界环境作成统一的基础。我希望不同的环境做出不同的处理,如果人类奇幻了,那妖界就一定要反着做。

剧情天然带有奇幻色彩,银狐都是在夜晚出现,我带着“光怪陆离”的思路找了一些日本街道的图片与导演沟通,他很喜欢这个感觉,最终就这样执行了。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为了实现这种多样性的色彩,我使用ARRI的SKYPANEL,它可以调出想要的任何颜色,方便快捷,导演后来都学会如何使用这个灯了,想加点颜色就喊上SKYPANEL。如果没有它,这部戏真不知道要使用多少色纸。

影视工业网:如何与CG部门合作?面对绿幕拍摄的时候,摄影师如何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比如银狐在楼顶夜跑的戏。

王博学:在现场拍摄虚拟角色是我的一个新经验。在前期,导演跟概念设计、CG部门等确定了最终狐狸的大小和它的活动方式,然后物理特效部门做了一只1:1大小的物理狐狸。我们都很清楚最终这只狐狸的大小,在分镜的时候也都考虑到了狐狸大概的高度、角度之类的。最终,在拍摄实景时,比较清楚狐狸的位置,也会多拍几种方案备用,比如狐狸拖着袁帅在弄堂楼顶跑的镜头,我们用航拍拍摄背景,按照狐狸的高度贴着楼顶飞,但速度很难确定,于是,我们就会拍几种速度,最终拿到视效部门挑选。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摄影师要非常了解后期的流程,我很喜欢的一个摄影指导是克劳迪奥·米兰达Claudio Miranda(代表作《少年派》《本杰明·巴顿奇事》《明日世界》《遗落战境》等),他经常拍有大量CG合成的电影,同时他“拍摄”的CG画面,有很强的真实感,而摄影师就要非常清楚,如何达到最终的真实感。

美国视效工会协会奖(VES)的各类奖项中经常会看到一个词是Photoreal,即摄影真实感,后期CG很看重摄影真实感,这个真实感除了模型、材质、运动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光线的真实感。光线的匹配对体现摄影真实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摄影师在前期拍摄合成画面的时候就要非常注意,在打光时,要去想象最终画面的光效,同时要多跟CG部门沟通并配合他们采集现场光源的信息。

我在电影学院摄影系的研究生方向是视觉效果研究,当时跟着屠明非老师做了一些影像真实感方面的研究,屠老师出过一本书叫《技术艺术互动史》,里面有章节用了大量的实例去阐述如何做到摄影真实感,推荐给大家有时间看看。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上图:左下LED屏幕用来模拟狐狸跑动过程中的运动光效)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上图:采集空中云中鹤翅膀的现场灯光信息)

影视工业网:详细谈谈袁帅、白纤楚、洪思聪三人夜晚在巷子里的戏份是如何拍摄和打光的。

王博学:这段是全片里拍摄最复杂的几场戏。实景是我们选择了一个上海的弄堂区,那里的结构和基础特别好,每家都有很多晾衣服的杆子伸出窗户,有很浓厚的上海特色和市井氛围。因为弄堂里面住了好多人,我们实景只能拍到10点左右,基本上从天黑到10点也就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但这几场戏里面有大量的CG合成,还有动作戏,所以不得不做很多拆分。白狐追着袁帅在弄堂跑是实景拍摄,然后袁帅上了天台之后的镜头是棚里搭的天台。袁帅坠楼也是棚拍的,洪思聪赶来的出场是实景拍摄,后面他跳来跳去的动作戏都是在棚里拍的,因为实景的晾衣杆非常不利于吊威亚。由于场地时间的问题,洪思聪接住袁帅落地后,就改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里找了一个相似的街口重新陈设拍摄。

主要就是分了实景和棚里两个部分拍摄,实景的弄堂非常昏暗,跟美术组商量之后,在里面重新做了很多光源基础,然后棚里面的光线设计都是基于实景而来。洪思聪在巷子里面的动作戏,威亚部分都是在棚里面拍,为了让光线匹配的更近自然,我们是先拍的背景,然后到棚里根据实景的光线气氛去拍摄前景的人物。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影视工业网:如何与DIT部门合作?现场是否有预设LUT,后期与调色师是如何配合?

王博学:DIT的工作除了素材管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色彩管理,但目前在国内应用的并不多。色彩管理现场至少要用P3色域的监视器监看和后期DI部门的配合等技术和资源的支持,只在机身上挂LUT用709色域的监视器看其实没什么用。

前两天看到曹郁老师的访谈还在感慨他能把色彩管理这个流程用起来真是挺棒的。我现在的做法是,前期做试片时就跟DIT沟通,把试片素材拿到调色棚里做一些基础的色彩方向设定,试验几种LUT,然后DIT在每天转素材的时候会套上这个LUT给剪辑。我在拍戏间歇会去DIT那里看一些转出来的素材,如果色彩偏差太大,就会在达芬奇上做一些调整重新输出。这样的做法为了给导演或其他看粗剪的人看到一个色彩基调。后期调色,从预告片阶段就跟调色师一起碰,也是用原来前期的LUT做基础,最终再根据不同画面做一些调整。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摄影面对的问题不会变! | DP访谈49期

影视工业网:拍摄这部电影,面临了哪些之前未曾遇到的困难,怎样克服?

王博学:这是我拍摄的第一部所谓大戏,很多问题都是之前没有经历过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点儿感受。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大家都是从小片拍起,都是低成本,每天要应对各种制作问题,常常抱怨说制作条件不够好,也经常畅想说以后拍大戏就什么都有了。但后来发现,在每个制作体量下大家应对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大体量的制作需要应对的问题会增多,你要不断提升自己大脑的CPU来快速运转。

同时,在摄影方面,你处理的最根本的问题没有变,你学画画的时候从几何石膏画起,后来画人像、人体,最根本的还是那些几何形状;学摄影的时候从开始给石膏像打光,后来到人像和简单场景的光线塑造,最终你拍的戏越来越大,制作越来越复杂,其实处理的还是最开始的问题。

本文为作者 胡萝北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8071

胡萝北

点击了解更多
影视工业网编辑 关于人类一切&*%¥……&*语言,我都喜欢码成字 电话:15524145505 邮箱:chenyiyao#cinehello.com
相关文章

王博学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