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那些教科书式的电影画面构图
我们都知道,所谓电影构图,主要是指电影画面中物体的布局与构成方式。虽然电影是一种“活动影像”,它的画面时刻都处于运动中,但在时间的流程中,如何通过每一帧画面中各部分的布局和安排,来达到视觉上的愉悦感并传达出创作意图,则是每个导演都要斟酌的艺术问题。 面对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很多电影导演迸发出了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世人奉献了很多构图精妙的电影作品。在蒙太奇理论诞生之前,电影只不过是一种“活动照相”或“银幕戏剧”,自然也无法奢求这个时期的导演在构图方面有什么追求。只有从苏联电影学派开始,导演才开始探索电影所独有的美学特性,构图自然也是其中一部分。
西方电影中,有无数经典电影画面让人印象深刻,集聚美感和震撼力。国内也不乏一些大师级电影画面为我们提供了电影构图的教科书式的典范。
● 《大红灯笼高高挂》 张艺谋 ●
这个画面是电影前段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画面。从摄影专业上分析,整个画面及其的和谐,色彩的层次及其的丰富。除此之外,整个画面在气质上,比较完美地展现了一种不张扬、不夸饰的民国风。整个光线的处理是偏光,人物和家具具有明显的明暗对比,色调基调为黄色,除了图中几个鲜艳的红灯笼之外,没有过多的光源。色彩温和,质感饱满,像是一幅油画。
有人认为这部电影是张艺谋早期作品的高峰。相较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显得十分内敛。在气质上也反映了民国时代,大户人家,家规严谨,“食不言寝不语”的氛围。
在剧情张力上,其实充满了悬疑感。例如,女人们争风吃醋的对象——老爷,一直都没有露脸。而贯穿剧情的“红灯笼”,也成为了很多画面的主角,增添了电影的诗意和神秘气息。
李安曾经称赞张艺谋的电影最会使用“红色”,而红色是电影技术里十分难表现的颜色。除了《红高粱》之外,《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红也制造了一种美学的巅峰。
这种大面积红色的使用,可以说是毁灭性的,但在剧情的要求下,是合理的。这种红色,代表了欲望、嫉妒、谋杀、神秘,可以说是整部电影要展现的人性中的罪恶。而在这个镜头里,红色的铺天盖地,简直是一种恐怖效果。女主角仿佛走进了一个红色的、血腥的噩梦里。
再来看看,导演对于空间和建筑的表现。
这种对称的,画中画、景中景的构图,难道不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美学结构吗?
在这个角度上讲,张艺谋作为一个中原汉子,对于传统的、黄土地的中国特色的美,是很有感知力和表现力的。
他的大红大绿就是能够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学里的张力和生命力。这一点事很多其他中国导演不能超越的,他后来拍的《英雄》、《十面埋伏》包括《黄金甲》,无论剧情和故事内容如何,对于画面的表现力和“大中国”之美的展现程度,是不能被否定的。
下面来看看人物的画面:
论人物的描绘,画面中无论是服装、姿态还是构图、用色、明暗,油画感十足。巩俐当年也是美丽的清新脱俗,不加粉饰也落落大方。
这张的构图可以和上面一张可以对比起来看,在对称的建筑框架下,人物的不对称重心布置,服饰色彩的和谐处理。关键是整体的和谐,发型,眼神,手势,在完美的光线下显得韵味十足。
还是“毁灭性”的大面积红色的布置,充满了神秘的气质,预告了暗藏玄机的氛围。
《大红灯笼高高挂》拍摄于1991年。是张艺谋个人导演的第四部作品,也在第64届奥斯卡上入围了最佳外语片奖。
那个时候的张艺谋电影语言已经形成,还没有被商业化的操作支配,电影还是比较忠实于艺术的表现力和人性的挖掘上,艺术处理也着重从色彩和构图渲染人物内心和剧情张力。
这种画质和手法下的人物形象真实、有力,细看巩俐脸上和衣服上的光线,隐隐约约的红色主线,唯美而内敛。这种对称的,直白的,真实的打光和构图也成就了张艺谋早期的现实批判主义的叙事风格。
人物脸上的斑点都看得清楚,头发的凌乱和衣服的褶皱,都是一种真实和谐的美。活脱脱一个纯粹的民国风情画。
布景,构图,光源,人物的位置,由远景拉入近景。从场面走入人物内心。
场景的空间感,明暗对比的把握,人物布局的线条比例。包括墙壁上的光影,天花板上的细节,无一不展现着美感。
图中的三房太太和丫鬟都站在自己的屋外,望着同一个方向——她们都在盼着同一个男人,同一个耀眼的红灯笼。
古宅子的格局层层叠叠,一砖一瓦都流露出有钱人家的讲究,也看到传统家族的规矩。几个女人的衣着,姿态,眼神也各显风采,并在气场上显露出自己的个性和地位。
《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这一个画面正好应了这个主题——女人们看起来平静如水,其实内心各有所想、心怀鬼胎。
在一个密不透风的背景里,一个绝对对称的空间布局里,几个女人参差不齐的出现打破了视觉的平衡,但是在色调上、光线上、画面的质感上又是那么的和谐。气质上犹如陈逸飞的油画,民国风真实可信,细节处透露玄机。这几个女人就这么一直站着,望着,盼着,算着,最后一个个都香消玉殒。
这个“妻妾成群”、盼君而归的画面是多少中国男人的梦想,这个镜头展现了这种传统文化里的和谐与不和谐,几个女人这么一致的、一直的望着你,望的你反而不敢靠近了,头皮发麻。
如何培养能力,转型成为一名电影导演?
怎样才能突破瓶颈,快速成为业内导演?
银熊奖得主杨超传授你电影导演的修炼秘诀!
课程内容
一、电影表演
1. 为什么电影演员的片酬是舞台演员的很多倍?
2. 怎样选择电影演员?
3. 怎样指导电影演员?
4. 电影中只有人在表演吗?
二、故事的奥秘
1. 你想说什么(为何要写一个故事)
2. 极简的剧作法
3. 不讲故事的电影
三、影像的美学
1. 怎样才能拍得像电影(什么叫电影感)
2. 影像之美与美术之美的区别
3. 那些最美的影像中蕴含电影的秘密和本质
四、视听语言(电影的本质)
1. 为什么说电影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艺术
2. 为什么说视听语言是导演的小无相功
3. 从视听语言角度看华语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的位置
4. 我如何运用视听语言
五、电影实务
1. 创作和制作的基本流程
2. 类型、文艺和艺术的三分法
3. 最容易犯的错误
六、剧本工作坊
重磅:杨超导演帮你修改剧本,直接提升创作level
报名须知
招生对象
有理论基础或实战经验的从业者
想要转型电影导演的同行
志愿从事电影导演的伙伴
教学场地
北京
课程周期
4天
招生人数
30名
开课时间
2018年1月5日-1月8日
报名费用
限时优惠:11月18日-11月20日
优惠价格7300元/人
(标准价8500元/人)
报名方式 大峰学院nana:18500408829(微信同步)
西方电影中,有无数经典电影画面让人印象深刻,集聚美感和震撼力。国内也不乏一些大师级电影画面为我们提供了电影构图的教科书式的典范。
● 《大红灯笼高高挂》 张艺谋 ●
这个画面是电影前段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画面。从摄影专业上分析,整个画面及其的和谐,色彩的层次及其的丰富。除此之外,整个画面在气质上,比较完美地展现了一种不张扬、不夸饰的民国风。整个光线的处理是偏光,人物和家具具有明显的明暗对比,色调基调为黄色,除了图中几个鲜艳的红灯笼之外,没有过多的光源。色彩温和,质感饱满,像是一幅油画。
有人认为这部电影是张艺谋早期作品的高峰。相较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显得十分内敛。在气质上也反映了民国时代,大户人家,家规严谨,“食不言寝不语”的氛围。
在剧情张力上,其实充满了悬疑感。例如,女人们争风吃醋的对象——老爷,一直都没有露脸。而贯穿剧情的“红灯笼”,也成为了很多画面的主角,增添了电影的诗意和神秘气息。
李安曾经称赞张艺谋的电影最会使用“红色”,而红色是电影技术里十分难表现的颜色。除了《红高粱》之外,《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红也制造了一种美学的巅峰。
这种大面积红色的使用,可以说是毁灭性的,但在剧情的要求下,是合理的。这种红色,代表了欲望、嫉妒、谋杀、神秘,可以说是整部电影要展现的人性中的罪恶。而在这个镜头里,红色的铺天盖地,简直是一种恐怖效果。女主角仿佛走进了一个红色的、血腥的噩梦里。
再来看看,导演对于空间和建筑的表现。
这种对称的,画中画、景中景的构图,难道不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美学结构吗?
在这个角度上讲,张艺谋作为一个中原汉子,对于传统的、黄土地的中国特色的美,是很有感知力和表现力的。
他的大红大绿就是能够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学里的张力和生命力。这一点事很多其他中国导演不能超越的,他后来拍的《英雄》、《十面埋伏》包括《黄金甲》,无论剧情和故事内容如何,对于画面的表现力和“大中国”之美的展现程度,是不能被否定的。
下面来看看人物的画面:
论人物的描绘,画面中无论是服装、姿态还是构图、用色、明暗,油画感十足。巩俐当年也是美丽的清新脱俗,不加粉饰也落落大方。
这张的构图可以和上面一张可以对比起来看,在对称的建筑框架下,人物的不对称重心布置,服饰色彩的和谐处理。关键是整体的和谐,发型,眼神,手势,在完美的光线下显得韵味十足。
还是“毁灭性”的大面积红色的布置,充满了神秘的气质,预告了暗藏玄机的氛围。
《大红灯笼高高挂》拍摄于1991年。是张艺谋个人导演的第四部作品,也在第64届奥斯卡上入围了最佳外语片奖。
那个时候的张艺谋电影语言已经形成,还没有被商业化的操作支配,电影还是比较忠实于艺术的表现力和人性的挖掘上,艺术处理也着重从色彩和构图渲染人物内心和剧情张力。
这种画质和手法下的人物形象真实、有力,细看巩俐脸上和衣服上的光线,隐隐约约的红色主线,唯美而内敛。这种对称的,直白的,真实的打光和构图也成就了张艺谋早期的现实批判主义的叙事风格。
人物脸上的斑点都看得清楚,头发的凌乱和衣服的褶皱,都是一种真实和谐的美。活脱脱一个纯粹的民国风情画。
布景,构图,光源,人物的位置,由远景拉入近景。从场面走入人物内心。
场景的空间感,明暗对比的把握,人物布局的线条比例。包括墙壁上的光影,天花板上的细节,无一不展现着美感。
图中的三房太太和丫鬟都站在自己的屋外,望着同一个方向——她们都在盼着同一个男人,同一个耀眼的红灯笼。
古宅子的格局层层叠叠,一砖一瓦都流露出有钱人家的讲究,也看到传统家族的规矩。几个女人的衣着,姿态,眼神也各显风采,并在气场上显露出自己的个性和地位。
《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这一个画面正好应了这个主题——女人们看起来平静如水,其实内心各有所想、心怀鬼胎。
在一个密不透风的背景里,一个绝对对称的空间布局里,几个女人参差不齐的出现打破了视觉的平衡,但是在色调上、光线上、画面的质感上又是那么的和谐。气质上犹如陈逸飞的油画,民国风真实可信,细节处透露玄机。这几个女人就这么一直站着,望着,盼着,算着,最后一个个都香消玉殒。
这个“妻妾成群”、盼君而归的画面是多少中国男人的梦想,这个镜头展现了这种传统文化里的和谐与不和谐,几个女人这么一致的、一直的望着你,望的你反而不敢靠近了,头皮发麻。
如何培养能力,转型成为一名电影导演?
怎样才能突破瓶颈,快速成为业内导演?
银熊奖得主杨超传授你电影导演的修炼秘诀!
课程内容
一、电影表演
1. 为什么电影演员的片酬是舞台演员的很多倍?
2. 怎样选择电影演员?
3. 怎样指导电影演员?
4. 电影中只有人在表演吗?
二、故事的奥秘
1. 你想说什么(为何要写一个故事)
2. 极简的剧作法
3. 不讲故事的电影
三、影像的美学
1. 怎样才能拍得像电影(什么叫电影感)
2. 影像之美与美术之美的区别
3. 那些最美的影像中蕴含电影的秘密和本质
四、视听语言(电影的本质)
1. 为什么说电影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艺术
2. 为什么说视听语言是导演的小无相功
3. 从视听语言角度看华语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的位置
4. 我如何运用视听语言
五、电影实务
1. 创作和制作的基本流程
2. 类型、文艺和艺术的三分法
3. 最容易犯的错误
六、剧本工作坊
重磅:杨超导演帮你修改剧本,直接提升创作level
报名须知
招生对象
有理论基础或实战经验的从业者
想要转型电影导演的同行
志愿从事电影导演的伙伴
教学场地
北京
课程周期
4天
招生人数
30名
开课时间
2018年1月5日-1月8日
报名费用
限时优惠:11月18日-11月20日
优惠价格7300元/人
(标准价8500元/人)
报名方式 大峰学院nana:18500408829(微信同步)
本文为作者 北京大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6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