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昱: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摄影指导
王昱,知名电影摄影师,曾与中国很多知名导演合作,合作者包括田壮壮、娄烨、李玉、贾樟柯等人。他参与摄影的第一部电影是2000年娄烨的电影《苏州河》。凭借电影《吴清源》,王昱获得2007年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摄影,并获2007年亚太电影大奖(Asia Pacific Screen Awards)最佳摄影奖提名。2015年,凭借电影《黄金时代》,王昱荣膺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奖。
在本期专访中,王昱结合电影《吴清源》分享摄影经验,在经验分享中传递如何做一个出色的摄影指导的方法。
田壮壮导演、王昱摄影的电影《吴清源》是基于吴清源本人的传记体回忆录《中的精神》改编而成,电影展现了卓冠古今的围棋大师吴清源跌宕传奇的一生。摄影指导王昱在电影《吴清源》中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摄影答卷,他用他的摄影将吴清源的精神世界娓娓道来,也用他的实际经验传递如何做好摄影指导。
step1. 了解剧本故事人物
电影《吴清源》到现在对我来说是影响很大的一件事。
导演田壮壮在开拍前找了许多资料,比如介绍吴清源先生的书、吴老先生自己写的散文和一些翻译过来的外文资料等。这里面有本书叫做《中的精神》,吴清源老先生自述由日本记者桐山桂整理。
书中有一段关于下棋放子态度描述的文字:“所谓’中的精神’,就是下子取中,不要偏左,不偏右,不偏阳,不偏阴,放子讲究调和。”吴老先生说他每放一子都是当下棋盘上最调和的一子,落子时想的不是胜负,而是最恰当最合适的一子。他的对手考虑的是胜负输赢,可能考虑了很多步,30步50步,但考虑再多终归考虑的是胜负,而吴老先生考虑的是调和,超脱于胜负,这也是很高的哲学或者是从宗教层面上在看这个问题。
从摄影角度而言,这句话太精辟了,我至今把他奉为真理和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拍摄的时候,首先追求每一个镜头中景物、人物、观念之间的调和。接下来讲究每一个镜头在这场戏中、整部电影中的调和,找到这条路就找到最根本的东西了。
在拍《吴清源》中我和吴老先生学到“调和”的精神和思维模式。调和是一个出发点,是一种世界观或态度,它以点带面,反过来以面盖点。每一件事都有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联系,你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的点。拍电影也是同样的道理,剧组中包括演员、导演、服装、化妆、道具、光线、色彩、经费、时间等等,你需要找到他们之间的调和点,假如你找到了,你就胜了;你一直找不到,就是做的不够好。
我觉得每天一起工作能到找到这些调和的点,用这种思维去工作因此在每个阶段都能找到问题最好的处理方法。“中的精神”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以及对电影对各种事情的态度。
step2. “预见”拍摄将要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解决方案
要将这种调和的思维用到具体实践中,我们需要具备一种预见的能力。
虽然我们的预见不一定就是将来的现实,但我们可以调整、沟通、转变。比如你可能预见低成本电影或者压缩的周期、很次的设备、很难沟通的同事,你唯一能运用的就是让一切调和的点成为你自己。在电影制作种摄影师也是棋盘中的一子,需要来平衡所有的关系,沟通所有问题。
没钱、设备烂这些问题躲不开,但你要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不要和不足较劲,要想用什么来弥补缺憾,寻找、利用长处。假如剧组没钱,只提供最基本设备,你就不能想着要再有个摇臂或者斯坦尼康就能拍好。你需要想办法去拍得更好,比如用轮椅、肩扛、放汽车上等办法都可以达到目的。
再举个例子,有场戏需要一个长镜头,各种移动设备都有,但拍摄时间只有一小时。这种情况下,我会选择肩扛,因为这是节省时间的最好方式。肩扛需要的准备时间最少,用10分钟看自然光、调试焦点、和演员模拟配合,剩下50分钟多拍几条,选出最好的,或者几条后期分切剪在一起,得到比较好的组接镜头。但现实很多人纠结于自己想要的画面,花50分钟来准备移动设备,只留10分钟拍摄,刚拍半条没时间了,勉勉强强抢着拍完,戏在仓促中完成,这就是一种不调和的表现。
step3. 根据故事设置影调
在看了大量吴老先生的书和资料之后,我们就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他的内心。吴老先生去年过世,活到100岁,他是一位内心很平静的人。他说自己一生追求两件事——真理和围棋,这部电影拍摄实际上也是在拍这两件事。他内心的感受就是我们要拍摄的影调的感受,我觉得这是内心的一种传递。吴老先生的感受传递给演员、导演、摄影,作为摄影我感受到的就是一种平静,这种平静是波澜不惊的,不是爆发的、惊涛骇浪的、明确的、强烈的,这是一种情感的暗涌。于是在影像设计的时候就力争能用镜头表现出吴老先生这种暗涌的情感。
浮世绘
以前没去过日本,前期只能从日本传统美术中的浮世绘感悟一些东西。后来到了日本才明白,那的景物,天气,阳光下给人的感受就是浮世绘的感觉,所以在那片土地上生长的人画出来的画就应该是那样。有一次我们绕着富士山看景,大概离富士山保持十多公里的距离,我一直看着富士山,不管从哪个区域、角度富士山总是那么清楚。后来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浮世绘里总有富士山,因为在东京地区生活总能看到富士山,那里空气透度好,各个角度富士山很清楚。日本景物和天气很成调子,很和谐,在这样的气氛中去表现暗涌的情感,我觉得主要需要靠画面暗部的力量。
电影中吴清源在天津和哥哥一起参加了红卍字会很多年,后来到了日本,开始时追随一位西圆寺先生做信仰上的修行,西圆寺先生去世后,他加入玺玉教。他寻找的其实不是信仰,而是真理。围棋对于吴清源而言,就像是对追求真理那般。
围棋也是一种追求。围棋和真理这两种追求是吴老先生对棋道和人道的追求,但实际上这是重合的。所以在电影中这两块的设计上没有特别的区分,只是在某些段落诸如天照大神或在海边一些仪式性的地方做了不同气氛设计。
step4. 实际操作——电影《吴清源》部分段落拍摄经验分享
段落A. 电影《吴清源》中,主人公在绝望中试图自杀这场戏,实际上这个场景是个外景。这里是一个走廊,拍出来看起来像在封闭的屋子。这场戏是主人公踩着凳子准备自杀,但没成功。我当时做的是很柔和的月光感觉,用很大的白布反射做出来,因为我觉得演员和场景气氛足了,从摄影上不需要用那么大劲,太突出反而会有画蛇添足的感觉。这个段落最重要的是戏,是演员的表演。布光单纯又很柔,但是这种柔和的布光是很有力量的。这场戏的布光相对比其他场戏大,画面暗部完全靠自然反射,没有打灯,这个画面要靠反差做出力量感。
段落B.还有一场戏吴老先生和他老师说要放弃自己挚爱围棋,这场戏和其他部分的戏无论在电影中的地位或是在摄影上都很不同。这场戏是个雪景,很多从地面的反射光,场景有一个小天井,做的都是反射光,人物脸上比较白,天空有许多落叶,我记得那天在下雪,可惜拍的时候雪停了,在画面中落着的雪是真的。故事背景是当时主人公处在战争期间,社会很动荡,人物遭遇了一些事情,镜头方面做了一些形式性的处理,增加了不稳定的感觉,有一些镜头推进来加强表演的心情,这在全片是少有的。
段落C. 吴清源在动荡时局中处于人生迷茫、困扰的阶段,有一天他忽然收到妻子退出玺玉教重新要和他见面的信,这个事件点在他生命中很重要,这镜头我印象很深,并且这场戏的气氛表现的也很足。我们当时找到这个海边,画面后面都是海,所以有这样蓝的调子。拍完全景后大家觉得很好准备收了,但后来张震希望再拍个近景,我们就开始跟着他,他自己带着情绪演。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很暗,带着密度拍摄但是密度很适合这场戏。因为场景后面的树和海对当时人物心境很有帮助的,因此这场戏在最后表现得也很满意。
影像会根据故事、节奏调整,如果故事紧,我就会控制影像根据这个节奏走,让反差、色彩、光影更激烈一些。很多时候也会根据人物命运进行调整影像。
当时服装和田惠美老师很让我们感动,我们到日本第一次和她见面说剧本,她说给她一周时间让她看一看剧本再谈。过了一周后,我们在会议室见面,她带了两大包的书,她的剧本上密密麻麻夹着各种小条都是笔记。那个情形我看着很感动,翻开剧本和她带来各种参考书,还有两个色谱,每种颜色做成窄长条,像我们常用的ROSCO样本。她做了一个西洋色谱,另一个是日本色谱,颜色都很纯,色谱上也是贴满小条。然后她开始根据剧本讲述,根据什么年代和情节,她设计的演员服装的感受和设想。在服装和造型上和田惠美老师给的情绪是很足的,给了这个戏很多的推动和辅助。色彩也是这样,整个影片的色彩反差构图也是根据戏的年代、氛围一点一点连贯和推动。
报名须知
【主题】大峰学院王昱电影摄影大师班2.0
【讲师】王 昱
【开课时间】2017年8月28日-8月31日(4天全实战)
【地点】北京 大峰实景影棚
【学费】11800元(7月20日前报名优惠2000元)
【学员人数】35人
【咨询电话】18612531050(微信)高高老师
在本期专访中,王昱结合电影《吴清源》分享摄影经验,在经验分享中传递如何做一个出色的摄影指导的方法。
田壮壮导演、王昱摄影的电影《吴清源》是基于吴清源本人的传记体回忆录《中的精神》改编而成,电影展现了卓冠古今的围棋大师吴清源跌宕传奇的一生。摄影指导王昱在电影《吴清源》中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摄影答卷,他用他的摄影将吴清源的精神世界娓娓道来,也用他的实际经验传递如何做好摄影指导。
step1. 了解剧本故事人物
电影《吴清源》到现在对我来说是影响很大的一件事。
导演田壮壮在开拍前找了许多资料,比如介绍吴清源先生的书、吴老先生自己写的散文和一些翻译过来的外文资料等。这里面有本书叫做《中的精神》,吴清源老先生自述由日本记者桐山桂整理。
书中有一段关于下棋放子态度描述的文字:“所谓’中的精神’,就是下子取中,不要偏左,不偏右,不偏阳,不偏阴,放子讲究调和。”吴老先生说他每放一子都是当下棋盘上最调和的一子,落子时想的不是胜负,而是最恰当最合适的一子。他的对手考虑的是胜负输赢,可能考虑了很多步,30步50步,但考虑再多终归考虑的是胜负,而吴老先生考虑的是调和,超脱于胜负,这也是很高的哲学或者是从宗教层面上在看这个问题。
从摄影角度而言,这句话太精辟了,我至今把他奉为真理和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拍摄的时候,首先追求每一个镜头中景物、人物、观念之间的调和。接下来讲究每一个镜头在这场戏中、整部电影中的调和,找到这条路就找到最根本的东西了。
在拍《吴清源》中我和吴老先生学到“调和”的精神和思维模式。调和是一个出发点,是一种世界观或态度,它以点带面,反过来以面盖点。每一件事都有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联系,你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的点。拍电影也是同样的道理,剧组中包括演员、导演、服装、化妆、道具、光线、色彩、经费、时间等等,你需要找到他们之间的调和点,假如你找到了,你就胜了;你一直找不到,就是做的不够好。
我觉得每天一起工作能到找到这些调和的点,用这种思维去工作因此在每个阶段都能找到问题最好的处理方法。“中的精神”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以及对电影对各种事情的态度。
step2. “预见”拍摄将要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解决方案
要将这种调和的思维用到具体实践中,我们需要具备一种预见的能力。
虽然我们的预见不一定就是将来的现实,但我们可以调整、沟通、转变。比如你可能预见低成本电影或者压缩的周期、很次的设备、很难沟通的同事,你唯一能运用的就是让一切调和的点成为你自己。在电影制作种摄影师也是棋盘中的一子,需要来平衡所有的关系,沟通所有问题。
没钱、设备烂这些问题躲不开,但你要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不要和不足较劲,要想用什么来弥补缺憾,寻找、利用长处。假如剧组没钱,只提供最基本设备,你就不能想着要再有个摇臂或者斯坦尼康就能拍好。你需要想办法去拍得更好,比如用轮椅、肩扛、放汽车上等办法都可以达到目的。
再举个例子,有场戏需要一个长镜头,各种移动设备都有,但拍摄时间只有一小时。这种情况下,我会选择肩扛,因为这是节省时间的最好方式。肩扛需要的准备时间最少,用10分钟看自然光、调试焦点、和演员模拟配合,剩下50分钟多拍几条,选出最好的,或者几条后期分切剪在一起,得到比较好的组接镜头。但现实很多人纠结于自己想要的画面,花50分钟来准备移动设备,只留10分钟拍摄,刚拍半条没时间了,勉勉强强抢着拍完,戏在仓促中完成,这就是一种不调和的表现。
step3. 根据故事设置影调
在看了大量吴老先生的书和资料之后,我们就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他的内心。吴老先生去年过世,活到100岁,他是一位内心很平静的人。他说自己一生追求两件事——真理和围棋,这部电影拍摄实际上也是在拍这两件事。他内心的感受就是我们要拍摄的影调的感受,我觉得这是内心的一种传递。吴老先生的感受传递给演员、导演、摄影,作为摄影我感受到的就是一种平静,这种平静是波澜不惊的,不是爆发的、惊涛骇浪的、明确的、强烈的,这是一种情感的暗涌。于是在影像设计的时候就力争能用镜头表现出吴老先生这种暗涌的情感。
浮世绘
以前没去过日本,前期只能从日本传统美术中的浮世绘感悟一些东西。后来到了日本才明白,那的景物,天气,阳光下给人的感受就是浮世绘的感觉,所以在那片土地上生长的人画出来的画就应该是那样。有一次我们绕着富士山看景,大概离富士山保持十多公里的距离,我一直看着富士山,不管从哪个区域、角度富士山总是那么清楚。后来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浮世绘里总有富士山,因为在东京地区生活总能看到富士山,那里空气透度好,各个角度富士山很清楚。日本景物和天气很成调子,很和谐,在这样的气氛中去表现暗涌的情感,我觉得主要需要靠画面暗部的力量。
电影中吴清源在天津和哥哥一起参加了红卍字会很多年,后来到了日本,开始时追随一位西圆寺先生做信仰上的修行,西圆寺先生去世后,他加入玺玉教。他寻找的其实不是信仰,而是真理。围棋对于吴清源而言,就像是对追求真理那般。
围棋也是一种追求。围棋和真理这两种追求是吴老先生对棋道和人道的追求,但实际上这是重合的。所以在电影中这两块的设计上没有特别的区分,只是在某些段落诸如天照大神或在海边一些仪式性的地方做了不同气氛设计。
step4. 实际操作——电影《吴清源》部分段落拍摄经验分享
段落A. 电影《吴清源》中,主人公在绝望中试图自杀这场戏,实际上这个场景是个外景。这里是一个走廊,拍出来看起来像在封闭的屋子。这场戏是主人公踩着凳子准备自杀,但没成功。我当时做的是很柔和的月光感觉,用很大的白布反射做出来,因为我觉得演员和场景气氛足了,从摄影上不需要用那么大劲,太突出反而会有画蛇添足的感觉。这个段落最重要的是戏,是演员的表演。布光单纯又很柔,但是这种柔和的布光是很有力量的。这场戏的布光相对比其他场戏大,画面暗部完全靠自然反射,没有打灯,这个画面要靠反差做出力量感。
段落B.还有一场戏吴老先生和他老师说要放弃自己挚爱围棋,这场戏和其他部分的戏无论在电影中的地位或是在摄影上都很不同。这场戏是个雪景,很多从地面的反射光,场景有一个小天井,做的都是反射光,人物脸上比较白,天空有许多落叶,我记得那天在下雪,可惜拍的时候雪停了,在画面中落着的雪是真的。故事背景是当时主人公处在战争期间,社会很动荡,人物遭遇了一些事情,镜头方面做了一些形式性的处理,增加了不稳定的感觉,有一些镜头推进来加强表演的心情,这在全片是少有的。
段落C. 吴清源在动荡时局中处于人生迷茫、困扰的阶段,有一天他忽然收到妻子退出玺玉教重新要和他见面的信,这个事件点在他生命中很重要,这镜头我印象很深,并且这场戏的气氛表现的也很足。我们当时找到这个海边,画面后面都是海,所以有这样蓝的调子。拍完全景后大家觉得很好准备收了,但后来张震希望再拍个近景,我们就开始跟着他,他自己带着情绪演。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很暗,带着密度拍摄但是密度很适合这场戏。因为场景后面的树和海对当时人物心境很有帮助的,因此这场戏在最后表现得也很满意。
影像会根据故事、节奏调整,如果故事紧,我就会控制影像根据这个节奏走,让反差、色彩、光影更激烈一些。很多时候也会根据人物命运进行调整影像。
当时服装和田惠美老师很让我们感动,我们到日本第一次和她见面说剧本,她说给她一周时间让她看一看剧本再谈。过了一周后,我们在会议室见面,她带了两大包的书,她的剧本上密密麻麻夹着各种小条都是笔记。那个情形我看着很感动,翻开剧本和她带来各种参考书,还有两个色谱,每种颜色做成窄长条,像我们常用的ROSCO样本。她做了一个西洋色谱,另一个是日本色谱,颜色都很纯,色谱上也是贴满小条。然后她开始根据剧本讲述,根据什么年代和情节,她设计的演员服装的感受和设想。在服装和造型上和田惠美老师给的情绪是很足的,给了这个戏很多的推动和辅助。色彩也是这样,整个影片的色彩反差构图也是根据戏的年代、氛围一点一点连贯和推动。
报名须知
【主题】大峰学院王昱电影摄影大师班2.0
【讲师】王 昱
【开课时间】2017年8月28日-8月31日(4天全实战)
【地点】北京 大峰实景影棚
【学费】11800元(7月20日前报名优惠2000元)
【学员人数】35人
【咨询电话】18612531050(微信)高高老师
本文为作者 北京大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9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