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芭蕾》:将感动视觉化传
转自:拍电影网(www.pmovie.com)
《两个人的芭蕾》:将感动视觉化传达——摄影自述与色彩分析
片名:《两个人的芭蕾》
编剧:苏润娟
导演:陈 力
摄影:梁 明
主演:倪 萍 奚美娟 艾丽娅 李 璐
天津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2004年出品
故事简介:
“德贵家的”是一个女人,她勤劳、好强、乐观,只是三十多岁也生不出个娃,在好友金梅的劝说下,抱养了一个女孩——仙仙。
不幸降临了,德贵在外务工摔死。为照养仙仙,“德贵家的”辞去工作,干起了既扫街、收水费、卫生费,又糊纸盒、装订书本的活。日子过得艰苦,“德贵家的”却觉得过得乐和,她有个心愿,希望仙仙能像仙女一样跳脚尖舞(芭蕾舞)。但由于“德贵家的”一直把孩子背在背上外出干活,不让她下地,所以仙仙长到四岁还不会走路。医生说,这是受惊吓造成的,也许得靠刺激才能解决……
《两个人的芭蕾》故事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母亲”在失去丈夫之后如何坚强的抚养女儿仙成长并实现舞蹈梦想的过程。故事内核里有伟大的母爱——母爱总是伟大的,母亲用坚强的内心帮助女儿和自己成长。但我个人觉得这只是这个故事内核的一小部分,最宝贵的是这个电影(剧本)传达了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
比如在女儿仙学会走路之前的一个段落,母亲为刺激女儿跳起了仙女舞。那是一个疯狂的场景,看剧本时我仿佛看到了母亲一次次倒下,一次次爬起,再一次次跳舞、摔倒的画面。这场戏里有一个满怀希望的母亲和一个不会走路的女儿,这是两个女人的斗争,也是梦想与现实的斗争。最后女儿仙被吓倒,哭着说:“妈妈不跳仙女舞,咱们糊纸盒。”这一场戏是现实暂时取得了胜利。
仙女舞与糊纸盒,跟站起来与倒下去一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选择。多数人选择了后者,比较简单容易。因为简单,因而也平庸。选择前者,那些奔忙劳碌的人不一定会得到幸福,但是我个人欣赏这种拼搏的人生态度——为梦想而努力,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需要这种顽强的精神。
既然确定了电影的内核以及我的感动之处,那么作为一个摄影师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即是:如何将这种感动传递给观众,并引起观众的感动?换句话说:我该如何将这抽象的理想主义精神视觉化?接下来,整体风格的确立,局部重点场景的构思以及单个摄影造型元素的设计,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和主题,这三个层次也是电影摄影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整体风格:蓝灰基调
《两个人的芭蕾》是一部讲述母爱如何成就女儿人生的故事,我们设计了蓝灰色调作为影片的整体基调。在色彩总谱中,蓝色是短波光,它代表清冷、忧郁,在影片的具体情景中会被赋予更多的含义。在《两个人的芭蕾》里,一开始,母亲和仙是被孤立在大众世界之外的。蓝色本来就有孤独清冷之意,蓝色在物质层面上也符合南方深入骨髓的清冷冬天——那是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伴随漫天大雪共同表达寒冷的代名词。蓝色还是一种符合地域的选择,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安徽的故事,徽派建筑的特点是粉壁青瓦马头墙,倾向于一种冷调的色彩,蓝色叠加了这种冷调色彩。在徽州,人们留恋室内光阴,街道上常常行人寂寥,这也足以解释为何街道上往往只有母亲背着仙出现,这又是一种人情之冷;徽州是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地域,牌坊上的文字表现的儒家文化是徽派建筑的核心,在如此传统封闭的小社会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千百年来一直左右人们的思想,再加上家里的大梁塌了(“德贵”的意外死亡)以及代表“吉祥平安”的缸砸了,足以使镇上的百姓认为这是不祥的一家人,足以使娘俩在镇上过着备受歧视的生活。我们不断用升降镜头来凸现母女二人弱小的身影在青苔结石、高墙耸立的建筑中穿行时那种强大的对比和压力,这也是蓝灰色在情绪上跟进所产生的效果。尤其在每个清晨,母亲爬起来逐条清扫街道时,会传达出建筑物的力量和蓝色所造成的凄冷之感。
二、有光、有色,就有舞台!
影片中的安徽民居,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二重宽阔的门,我们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用各种镜头表现关门,使得关门成为一种程式,宛如舞台上的幕布。关门,使家成为一个舞台。而安徽民居的建筑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照明光源主要来自建筑屋顶上的天井。这样,一束从天而降的光线,使得家更具舞台戏剧效果。
光线不仅是一种技术条件,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造型元素和手段,在一部影片的创作之初,我们对此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和构思,根据不同题材的影片选用不同的造型手段和风格。在美学层面上,光线更多的是对造型和影像形式感的强调,是对影片整体气氛的强化。在《两个人的芭蕾》里,很多时候我们都使用大光比来照射家这个舞台。 在这舞台上,有两次大戏先后上演,都是“德贵家的”为刺激仙走路而演。 第一次,看病归来,母亲为仙学“红色娘子军”的舞蹈,跳舞过程中不停摔倒。一次次母亲倒地的特写之后,仙的哭声传来。被吓坏的仙放声器喊:“妈不跳仙女舞,妈糊纸盒吧。”倒地的母亲慢慢爬坐起来,喘息。
这场戏跟上一场舞台上“吴姨”的演出一样,是大光比的光线设计,只有主角在舞台(屋子)上,其余都隐藏在黑暗里,女主人公的形态被勾勒成一道亮边。一样的舞台灯光效果,只不过观众、演员的感觉都不相同。台上的母亲说话了:“糊纸盒就糊纸盒呗,哭啥。擦了。”由于光效带来的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光线在勾勒出人物形态的同时,使人物形象更完美,带有雕塑感,人物在画面中表现得集中而有力。仙再次说:“妈不跳仙女舞,妈糊纸盒吧。”
这是一次在家中舞台上的演出,一大一小两个穿红衣的女人,一个试图将梦想传递给另一个。这也是两次母女较量中的第一次,母亲以暂时失败告终。当然,倔强的母亲不会“善罢甘休”,紧接着是一场更为刺激的大光比的家中共“舞”。
这一次,是无预谋的。母亲因为不小心摔倒在地,刺激到仙,仙的小脚从椅子上落地。倒地的母亲见状赶紧下命令:“仙,把大门关上。”
仙脚步不稳的关第一重门。仙关第二重门。仙关第三重门。
近景。两条红色小腿的跑动,跑向另一道门。
特写。门往外关。
近景。红衣的女孩扑倒在白纸上。
近景。相似构图的母亲,颜色暗。
近景。亮的女孩,吐舌头。
近景。母亲翻身,表情幸福。
近景。女儿也翻身。
特写。女儿笑。
近景。母亲再次翻身,背对女儿,有笑声。
全景。女儿再次学,背对母亲。然后是手抓衣服游戏,红衣服的小手从背后伸过去抓妈妈的衣服,妈妈笑着不让,女儿再抓。
在这一段中不仅有感动(当仙双脚跳下,触到地,相信她脚部的特写也将观众的心击中),这里面还有美:大面积的蓝与小面积的红,是对比,再加上白纸过渡,成为和谐。几次特写之后,镜头变为俯拍的全景,大片的白色(纸铺就的人形),女儿小小的红色身影躺在上面,背后是厚重、沉稳的蓝色母亲。有光线从门缝射进来,画面呈现红、蓝、白饱满的构图和色彩(图1)。在女儿银铃般的笑声里,镜头慢慢升起来,慢慢旋转(图2),画外歌声起:“谁家两朵云彩哟,我家的那一朵哦,看得清哟。”
之后镜头接一个仰拍的天井以及直射下来的阳光(图3),会让人的情感得到停顿,而且让观众明白:这里,这个家,是关起门来的舞台,当然得有舞台追光。 天井直射下来的阳光(追光)照在母女身上,她们卧倒的身姿,就是一次出色的舞蹈演出。
“德贵家的”为刺激仙站起来走路而跳舞,一次次倒下又爬起,其实是象征大多数人的人生,只不过多数人在最后不再站立,而选择了妥协、放弃。每个人都曾有理想,这是我们被感动的原因,那些放弃或没有放弃理想的人,他们在大光比的戏里看到了自己,在蓝色的母亲和红色的女儿身上看到了曾经的妥协和坚持。所以“德贵家的”代表的是一种每个人心中曾有的理想。而这理想、这理想主义的人物,在摄影用光上,事先就被设计用大光比来表现:有光就有希望!有光就有舞台!
所以,虽然整个电影基调是蓝灰,但是因为大光比的设计,因为母亲是一个在玻璃上也会舞蹈的女人,所以蓝灰色调并没有带给观众太多的伤感。另外,我们在这个蓝灰色调当中还加了一些红色的色彩符号。
三、红色温暖、象征符号
在看剧本之初,我觉得要将“母爱”、“精神”视觉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单个色彩意象符号的设计。《两个人的芭蕾》里,我和导演一起设计了糖包、水缸等众多视觉意象符号,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色彩符号就是红旗袍和红绸带。
1. 红绸带: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随着一个摇镜头交代了福利院,红绸带浓重登场。我当时就想用特写将红绸带详细描写,以起到强调作用。后来成片也是如此,画面呈现三个特写:从左肩绑下来,从右肩绑下来,在腰里系紧。在这三个干净利落的动作之后,红绸带从此绑在蓝花衣上,将母女情谊捆绑。
红绸带一共在电影里出现过十几次,其中给予特写的强调性重音的镜头段落列举如下——基本上都用了高速摄影强化它的象征意义,它是母女情深的比喻物:
红绸带每一次出现,其内涵都不同,都有递进的精神含义。 第一次的三个特写之后,母亲就用这根红绸带把仙背在身上三年之久,这是她们母女二人人为建立起“脐带”关系的象征。 第二次,红绸带的功能与第一次相同,但情感更进一步。 第三次,母亲早起扫街时,用红绸带把仙的小脸藏起来,放在街道的角落。在整个面积的蓝灰色调中,画面左下角那一处红色夺人眼球,好似仙破开了蓝灰色的局面,暗示观众“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第四次,红绸带将仙带到医生面前,带来了治疗的希望。 第五次,母亲用这根红绸带把仙带到了面试的老师面前,此时的红色预示了胜利。 第六次,伴随着仙的成长,红绸带以另一种方式陪伴着她。女儿从省城回家,看到用来背负自己的红绸带被母亲心思巧妙的用作练功杆,她像小时候一样伏到妈妈背上。在这间蓝灰色调的堂屋里,从没有真正的阴冷过,原因就是这份永不消逝的红色。红绸带已经无须时刻出现,因为它一直在母女的心里。
第七次,当仙终于长大成人、展翅高飞时,母亲却老了。那根红色的绸带成了母亲的裤腰带,松垮地耷拉在腰间,而母亲怠倦地睡着了。在剧场,跳配角的女儿四处寻找母亲。当她听见母亲睡梦中的鼾声,开始放松,走回来,调皮地从母亲的兜里拉出母亲慌忙之张中系不住的红腰带。一只白皙的手拉红色绸带的特写,又一只手伸过来,拉住另一头,打结。就像小时候母亲常常做的那样,镜头设计为三个动作特写,母女形象顿时换位(还记得红绸带第一次出场吗?也是三个特写)。
仙为什么不去北京?就是这根红绸带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当然不能离开。因为割不断的红绸带,因为母亲在那头。 舒婷有一首写给母亲的诗,意境与红绸带神似:“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失去你特有的温馨/呵,母亲/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红绸带的动作,是母女关系形式上的一次回归。从那以后,仙决定为母亲放弃去北京的机会。这次主导红绸带的是她而不是母亲,说明仙具备了更多的能动性。仙这一温馨的行为彰显了母女关系的互动,红绸带完成了它从母亲到仙的联结。
2. 红旗袍:母亲心中的美梦
在《两个人的芭蕾》里,我们给“德贵家的”设计了一件重要的红旗袍。红旗袍,是她外向、爽朗性格的外化。她一共在电影里穿过四次红旗袍,虽然出现次数不多,却贯穿始终,而且每一次出现都有意义:
红旗袍是母亲情绪的象征,是有意而为之。它首先是一种性暗示——第二次出场时(等待丈夫的归来),一个从左至右的横移镜头,充分表达了作为画面主体的母亲张扬又含蓄的爱欲。抱孩子本来就是为了开怀,开怀是为了生更多的孩子,这件红旗袍是德贵的最爱,在这里理所应当地充当了女方的求爱信号。在第三次出场时,红旗袍则摇身一变成为母亲情绪宣泄的代言人。仙的一切发育正常,就是不能走路,于是母亲穿上红旗袍,人为地进行一次冲惊吓行为。红色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颜色,母亲想借助红色在生理上给予仙更多的刺激,这也是母亲穿红衣的用意所在。另外,母亲的理想也可以说寄予在红旗袍上,虽说影片大部分讲述的是仙在跳仙女舞,但这个梦想最初的起源实际上是母亲,母亲希望仙来完成自己不可能实现的人生梦想。母亲对舞蹈的向往,也会在片中偶露锋芒。从《红色娘子军》中主要演员均着红色上衣看来,在母亲与母亲梦想的仙女舞之间,红色起到了一个巧妙而且隐约的联系作用。
与其说红旗袍是一件服装,不如说它是一个符号——红旗袍是渴望的符号,也是等待的符号。它在等待爱人,等待亲人,等待理想时恰好出现。与其说红旗袍是一个等待美梦的色彩符号,不如说它本身就是一个美梦——它让人想起《廊桥遗梦》里的一句话:“旧梦是好梦,没有实现,但我很高兴我能拥有这些梦。” 红色,当然是母亲心中的美梦,无论是八仙桌下的红色剪纸,还是重要场合都会出现的红色旗袍,无论是红色娘子军飞舞的红色身影点燃的仙女舞梦,还是世界地图上当间的那块“红”。当然,还有红绸带,母亲不也立在它做的拉杆上面过吗?母亲这些关于红色的理想与欲望,现实与梦境,在最后红色的舞台上终于得到一一释放和满足。
影片在红色中开始,也在一片红色的气氛中结束。当母亲醒来正欲离开礼堂,仙打开了各处的聚光灯,首先是黄色的,然后是红色的。在红色的光芒笼罩下,母亲完成了今生最美丽的一次舞蹈。我们用各个角度的镜头不厌其烦的分切这个舞蹈,整部电影的情绪在一个上升镜头中得到宣泄和升华。红色在这里成就了它作为影片重点色的最后任务,一种诗意的浪漫主义情怀感染着观众,既完成了叙事,又使这个段落更加具有深意和完整性,实现了色彩的首尾呼应。红色代表理想最终的实现,人生的圆满。
选自:《镜头在说话:电影造型语言分析》(插图版)
原帖地址:http://www.pmovie.com/thread-8492-1-1.html
《两个人的芭蕾》:将感动视觉化传达——摄影自述与色彩分析
片名:《两个人的芭蕾》
编剧:苏润娟
导演:陈 力
摄影:梁 明
主演:倪 萍 奚美娟 艾丽娅 李 璐
天津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2004年出品
故事简介:
“德贵家的”是一个女人,她勤劳、好强、乐观,只是三十多岁也生不出个娃,在好友金梅的劝说下,抱养了一个女孩——仙仙。
不幸降临了,德贵在外务工摔死。为照养仙仙,“德贵家的”辞去工作,干起了既扫街、收水费、卫生费,又糊纸盒、装订书本的活。日子过得艰苦,“德贵家的”却觉得过得乐和,她有个心愿,希望仙仙能像仙女一样跳脚尖舞(芭蕾舞)。但由于“德贵家的”一直把孩子背在背上外出干活,不让她下地,所以仙仙长到四岁还不会走路。医生说,这是受惊吓造成的,也许得靠刺激才能解决……
《两个人的芭蕾》故事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母亲”在失去丈夫之后如何坚强的抚养女儿仙成长并实现舞蹈梦想的过程。故事内核里有伟大的母爱——母爱总是伟大的,母亲用坚强的内心帮助女儿和自己成长。但我个人觉得这只是这个故事内核的一小部分,最宝贵的是这个电影(剧本)传达了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
比如在女儿仙学会走路之前的一个段落,母亲为刺激女儿跳起了仙女舞。那是一个疯狂的场景,看剧本时我仿佛看到了母亲一次次倒下,一次次爬起,再一次次跳舞、摔倒的画面。这场戏里有一个满怀希望的母亲和一个不会走路的女儿,这是两个女人的斗争,也是梦想与现实的斗争。最后女儿仙被吓倒,哭着说:“妈妈不跳仙女舞,咱们糊纸盒。”这一场戏是现实暂时取得了胜利。
仙女舞与糊纸盒,跟站起来与倒下去一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选择。多数人选择了后者,比较简单容易。因为简单,因而也平庸。选择前者,那些奔忙劳碌的人不一定会得到幸福,但是我个人欣赏这种拼搏的人生态度——为梦想而努力,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需要这种顽强的精神。
既然确定了电影的内核以及我的感动之处,那么作为一个摄影师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即是:如何将这种感动传递给观众,并引起观众的感动?换句话说:我该如何将这抽象的理想主义精神视觉化?接下来,整体风格的确立,局部重点场景的构思以及单个摄影造型元素的设计,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和主题,这三个层次也是电影摄影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整体风格:蓝灰基调
《两个人的芭蕾》是一部讲述母爱如何成就女儿人生的故事,我们设计了蓝灰色调作为影片的整体基调。在色彩总谱中,蓝色是短波光,它代表清冷、忧郁,在影片的具体情景中会被赋予更多的含义。在《两个人的芭蕾》里,一开始,母亲和仙是被孤立在大众世界之外的。蓝色本来就有孤独清冷之意,蓝色在物质层面上也符合南方深入骨髓的清冷冬天——那是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伴随漫天大雪共同表达寒冷的代名词。蓝色还是一种符合地域的选择,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安徽的故事,徽派建筑的特点是粉壁青瓦马头墙,倾向于一种冷调的色彩,蓝色叠加了这种冷调色彩。在徽州,人们留恋室内光阴,街道上常常行人寂寥,这也足以解释为何街道上往往只有母亲背着仙出现,这又是一种人情之冷;徽州是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地域,牌坊上的文字表现的儒家文化是徽派建筑的核心,在如此传统封闭的小社会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千百年来一直左右人们的思想,再加上家里的大梁塌了(“德贵”的意外死亡)以及代表“吉祥平安”的缸砸了,足以使镇上的百姓认为这是不祥的一家人,足以使娘俩在镇上过着备受歧视的生活。我们不断用升降镜头来凸现母女二人弱小的身影在青苔结石、高墙耸立的建筑中穿行时那种强大的对比和压力,这也是蓝灰色在情绪上跟进所产生的效果。尤其在每个清晨,母亲爬起来逐条清扫街道时,会传达出建筑物的力量和蓝色所造成的凄冷之感。
二、有光、有色,就有舞台!
影片中的安徽民居,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二重宽阔的门,我们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用各种镜头表现关门,使得关门成为一种程式,宛如舞台上的幕布。关门,使家成为一个舞台。而安徽民居的建筑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照明光源主要来自建筑屋顶上的天井。这样,一束从天而降的光线,使得家更具舞台戏剧效果。
光线不仅是一种技术条件,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造型元素和手段,在一部影片的创作之初,我们对此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和构思,根据不同题材的影片选用不同的造型手段和风格。在美学层面上,光线更多的是对造型和影像形式感的强调,是对影片整体气氛的强化。在《两个人的芭蕾》里,很多时候我们都使用大光比来照射家这个舞台。 在这舞台上,有两次大戏先后上演,都是“德贵家的”为刺激仙走路而演。 第一次,看病归来,母亲为仙学“红色娘子军”的舞蹈,跳舞过程中不停摔倒。一次次母亲倒地的特写之后,仙的哭声传来。被吓坏的仙放声器喊:“妈不跳仙女舞,妈糊纸盒吧。”倒地的母亲慢慢爬坐起来,喘息。
这场戏跟上一场舞台上“吴姨”的演出一样,是大光比的光线设计,只有主角在舞台(屋子)上,其余都隐藏在黑暗里,女主人公的形态被勾勒成一道亮边。一样的舞台灯光效果,只不过观众、演员的感觉都不相同。台上的母亲说话了:“糊纸盒就糊纸盒呗,哭啥。擦了。”由于光效带来的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光线在勾勒出人物形态的同时,使人物形象更完美,带有雕塑感,人物在画面中表现得集中而有力。仙再次说:“妈不跳仙女舞,妈糊纸盒吧。”
这是一次在家中舞台上的演出,一大一小两个穿红衣的女人,一个试图将梦想传递给另一个。这也是两次母女较量中的第一次,母亲以暂时失败告终。当然,倔强的母亲不会“善罢甘休”,紧接着是一场更为刺激的大光比的家中共“舞”。
这一次,是无预谋的。母亲因为不小心摔倒在地,刺激到仙,仙的小脚从椅子上落地。倒地的母亲见状赶紧下命令:“仙,把大门关上。”
仙脚步不稳的关第一重门。仙关第二重门。仙关第三重门。
近景。两条红色小腿的跑动,跑向另一道门。
特写。门往外关。
近景。红衣的女孩扑倒在白纸上。
近景。相似构图的母亲,颜色暗。
近景。亮的女孩,吐舌头。
近景。母亲翻身,表情幸福。
近景。女儿也翻身。
特写。女儿笑。
近景。母亲再次翻身,背对女儿,有笑声。
全景。女儿再次学,背对母亲。然后是手抓衣服游戏,红衣服的小手从背后伸过去抓妈妈的衣服,妈妈笑着不让,女儿再抓。
在这一段中不仅有感动(当仙双脚跳下,触到地,相信她脚部的特写也将观众的心击中),这里面还有美:大面积的蓝与小面积的红,是对比,再加上白纸过渡,成为和谐。几次特写之后,镜头变为俯拍的全景,大片的白色(纸铺就的人形),女儿小小的红色身影躺在上面,背后是厚重、沉稳的蓝色母亲。有光线从门缝射进来,画面呈现红、蓝、白饱满的构图和色彩(图1)。在女儿银铃般的笑声里,镜头慢慢升起来,慢慢旋转(图2),画外歌声起:“谁家两朵云彩哟,我家的那一朵哦,看得清哟。”
之后镜头接一个仰拍的天井以及直射下来的阳光(图3),会让人的情感得到停顿,而且让观众明白:这里,这个家,是关起门来的舞台,当然得有舞台追光。 天井直射下来的阳光(追光)照在母女身上,她们卧倒的身姿,就是一次出色的舞蹈演出。
“德贵家的”为刺激仙站起来走路而跳舞,一次次倒下又爬起,其实是象征大多数人的人生,只不过多数人在最后不再站立,而选择了妥协、放弃。每个人都曾有理想,这是我们被感动的原因,那些放弃或没有放弃理想的人,他们在大光比的戏里看到了自己,在蓝色的母亲和红色的女儿身上看到了曾经的妥协和坚持。所以“德贵家的”代表的是一种每个人心中曾有的理想。而这理想、这理想主义的人物,在摄影用光上,事先就被设计用大光比来表现:有光就有希望!有光就有舞台!
所以,虽然整个电影基调是蓝灰,但是因为大光比的设计,因为母亲是一个在玻璃上也会舞蹈的女人,所以蓝灰色调并没有带给观众太多的伤感。另外,我们在这个蓝灰色调当中还加了一些红色的色彩符号。
三、红色温暖、象征符号
在看剧本之初,我觉得要将“母爱”、“精神”视觉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单个色彩意象符号的设计。《两个人的芭蕾》里,我和导演一起设计了糖包、水缸等众多视觉意象符号,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色彩符号就是红旗袍和红绸带。
1. 红绸带: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随着一个摇镜头交代了福利院,红绸带浓重登场。我当时就想用特写将红绸带详细描写,以起到强调作用。后来成片也是如此,画面呈现三个特写:从左肩绑下来,从右肩绑下来,在腰里系紧。在这三个干净利落的动作之后,红绸带从此绑在蓝花衣上,将母女情谊捆绑。
红绸带一共在电影里出现过十几次,其中给予特写的强调性重音的镜头段落列举如下——基本上都用了高速摄影强化它的象征意义,它是母女情深的比喻物:
红绸带每一次出现,其内涵都不同,都有递进的精神含义。 第一次的三个特写之后,母亲就用这根红绸带把仙背在身上三年之久,这是她们母女二人人为建立起“脐带”关系的象征。 第二次,红绸带的功能与第一次相同,但情感更进一步。 第三次,母亲早起扫街时,用红绸带把仙的小脸藏起来,放在街道的角落。在整个面积的蓝灰色调中,画面左下角那一处红色夺人眼球,好似仙破开了蓝灰色的局面,暗示观众“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第四次,红绸带将仙带到医生面前,带来了治疗的希望。 第五次,母亲用这根红绸带把仙带到了面试的老师面前,此时的红色预示了胜利。 第六次,伴随着仙的成长,红绸带以另一种方式陪伴着她。女儿从省城回家,看到用来背负自己的红绸带被母亲心思巧妙的用作练功杆,她像小时候一样伏到妈妈背上。在这间蓝灰色调的堂屋里,从没有真正的阴冷过,原因就是这份永不消逝的红色。红绸带已经无须时刻出现,因为它一直在母女的心里。
第七次,当仙终于长大成人、展翅高飞时,母亲却老了。那根红色的绸带成了母亲的裤腰带,松垮地耷拉在腰间,而母亲怠倦地睡着了。在剧场,跳配角的女儿四处寻找母亲。当她听见母亲睡梦中的鼾声,开始放松,走回来,调皮地从母亲的兜里拉出母亲慌忙之张中系不住的红腰带。一只白皙的手拉红色绸带的特写,又一只手伸过来,拉住另一头,打结。就像小时候母亲常常做的那样,镜头设计为三个动作特写,母女形象顿时换位(还记得红绸带第一次出场吗?也是三个特写)。
仙为什么不去北京?就是这根红绸带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当然不能离开。因为割不断的红绸带,因为母亲在那头。 舒婷有一首写给母亲的诗,意境与红绸带神似:“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失去你特有的温馨/呵,母亲/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红绸带的动作,是母女关系形式上的一次回归。从那以后,仙决定为母亲放弃去北京的机会。这次主导红绸带的是她而不是母亲,说明仙具备了更多的能动性。仙这一温馨的行为彰显了母女关系的互动,红绸带完成了它从母亲到仙的联结。
2. 红旗袍:母亲心中的美梦
在《两个人的芭蕾》里,我们给“德贵家的”设计了一件重要的红旗袍。红旗袍,是她外向、爽朗性格的外化。她一共在电影里穿过四次红旗袍,虽然出现次数不多,却贯穿始终,而且每一次出现都有意义:
红旗袍是母亲情绪的象征,是有意而为之。它首先是一种性暗示——第二次出场时(等待丈夫的归来),一个从左至右的横移镜头,充分表达了作为画面主体的母亲张扬又含蓄的爱欲。抱孩子本来就是为了开怀,开怀是为了生更多的孩子,这件红旗袍是德贵的最爱,在这里理所应当地充当了女方的求爱信号。在第三次出场时,红旗袍则摇身一变成为母亲情绪宣泄的代言人。仙的一切发育正常,就是不能走路,于是母亲穿上红旗袍,人为地进行一次冲惊吓行为。红色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颜色,母亲想借助红色在生理上给予仙更多的刺激,这也是母亲穿红衣的用意所在。另外,母亲的理想也可以说寄予在红旗袍上,虽说影片大部分讲述的是仙在跳仙女舞,但这个梦想最初的起源实际上是母亲,母亲希望仙来完成自己不可能实现的人生梦想。母亲对舞蹈的向往,也会在片中偶露锋芒。从《红色娘子军》中主要演员均着红色上衣看来,在母亲与母亲梦想的仙女舞之间,红色起到了一个巧妙而且隐约的联系作用。
与其说红旗袍是一件服装,不如说它是一个符号——红旗袍是渴望的符号,也是等待的符号。它在等待爱人,等待亲人,等待理想时恰好出现。与其说红旗袍是一个等待美梦的色彩符号,不如说它本身就是一个美梦——它让人想起《廊桥遗梦》里的一句话:“旧梦是好梦,没有实现,但我很高兴我能拥有这些梦。” 红色,当然是母亲心中的美梦,无论是八仙桌下的红色剪纸,还是重要场合都会出现的红色旗袍,无论是红色娘子军飞舞的红色身影点燃的仙女舞梦,还是世界地图上当间的那块“红”。当然,还有红绸带,母亲不也立在它做的拉杆上面过吗?母亲这些关于红色的理想与欲望,现实与梦境,在最后红色的舞台上终于得到一一释放和满足。
影片在红色中开始,也在一片红色的气氛中结束。当母亲醒来正欲离开礼堂,仙打开了各处的聚光灯,首先是黄色的,然后是红色的。在红色的光芒笼罩下,母亲完成了今生最美丽的一次舞蹈。我们用各个角度的镜头不厌其烦的分切这个舞蹈,整部电影的情绪在一个上升镜头中得到宣泄和升华。红色在这里成就了它作为影片重点色的最后任务,一种诗意的浪漫主义情怀感染着观众,既完成了叙事,又使这个段落更加具有深意和完整性,实现了色彩的首尾呼应。红色代表理想最终的实现,人生的圆满。
选自:《镜头在说话:电影造型语言分析》(插图版)
原帖地址:http://www.pmovie.com/thread-8492-1-1.html
本文为作者 后浪出版公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655
后浪出版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 年,出版类别包含人文社科、电影、摄影、艺术、经管及生活等。后浪出版公司具有二级批发资质,设有选题策划、编校加工、设计制作、营销发行、电子书出版、读者服务与销售、媒体与公共关系、物流仓储、拍电影网、培训、电影书店等围绕图书出版的各个业务部门,建立了一支人才结构合理、年轻高效的专业团队,现拥有各类专业人才70 余人。
扫码关注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