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圣》有三四百个特效镜头,但你不会看得出

2017-01-14 14:19
《情圣》在2016年的最后两天里上映,给了影市和观众相当惊喜。
这部2016最后的喜剧,也属于2016年中国电影惊喜的一部分。
至今影片已经破4亿票房,对于一部2D影片而言,意味着千万人次的观影。
千万双眼睛盯着屏幕,然而分得出哪些镜头有用特效吗。

影视工业网采访到魏娜老师,她在《情圣》制作中司职后期指导。
影片中三四百特效镜头,出自她的工作室二十多位小伙伴手笔。

《情圣》有三四百个特效镜头,但你不会看得出

影视工业网:老师您自我介绍一下,包括在这个电影里面做什么工作。
魏娜:我叫魏娜,是《情圣》电影的后期合成师,相当于后期指导。

影视工业网:您什么时候开始参与到这个电影的?
魏娜:应该是8月份。他们拍摄的时候,我就去过。真正到后期,拿到定剪,是在9月20号左右。

影视工业网:这部电影属于比较生活化的喜剧,所以视效在这个电影里面,承担了怎样一部分工作。
魏娜:电影大概有三四百个镜头有做特效。可能很多特效镜头,大家不太能感到。当然如果没看出来的话,那证明我们成功了。也有一些镜头,导演为了剧情需求删掉了。

影视工业网:能举个例子吗,哪些最后被剪掉了?
魏娜:比如闫妮和艾伦在办公室的那场戏。导演当时想有一个浪漫的气氛,因为艾伦一直给闫妮送含羞草。那块会讲一堆藤蔓类的花,是含羞草变出来的,然后把两个人托起来。他们都有吊威亚,要把威亚修掉。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东西,从视觉效果上看起来更好,更符合剧情。导演当时希望我在现场看怎么来烘托气氛,后来说片长已经很长,没必要烘托太多东西,就给删掉了。

《情圣》有三四百个特效镜头,但你不会看得出

影视工业网:您前期在拍摄的时候,当时有做哪些工作?
魏娜:前期拍摄,可能导演会咨询一下,比方说特效这块,需要怎么去配合,就是前期和后期的配合方式。

影视工业网:是绿幕拍的吗?
魏娜:不是,在实景里面。

影视工业网:这样对你们来说,后期不会特别麻烦吗?
魏娜:会。但是如果不是在实景里边,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还是选择实景。

影视工业网:如果在绿幕重拍,重新构造一个场景,把人加进来。对你会方便一点吗?
魏娜:从制作工序来讲,当然绿背好做一些。但是从结果上面来讲,那组镜头可能在实景里面更好。之前导演做摄影和特效合作过,所以他比较了解,特效需要提前介入沟通,对工作也是有益的。

《情圣》有三四百个特效镜头,但你不会看得出

影视工业网:肖央和克拉拉在水下那个镜头,我记得特别深,那一部分特效是有参与的吗?
魏娜:有参与。那个镜头当时在水下摄影棚实拍,它的范围和景别不是很大,上面能看到有一些人工的痕迹。最后我们把人工的痕迹修掉,保留相对真实性的海底。因为导演想呈现的是,他真的跳到海里面,但在水下摄影棚毕竟呈现不出来,所以后期做了很多。

影视工业网:马踢男主角,这个肯定是特效。然后有一部分是实拍,你怎么把两者比较好的合在一起?
魏娜:这场一共没有几个镜头,但是真得很考验合成。那个马是实拍,马腿能踢成那种角度,其实是他们拍摄想的小技巧——用绳子来扽,后期要把它修掉。然后绿背下的光和室外的光,再怎么模仿,还是有差别。所以我们一点一点调整高光暗部,只能挖出来再去追实际的光。镜头很短,我做这么多年经验的话,还是能看出很多瑕疵的。它前后几个镜头都有做,你可能没感觉到,是因为有特写部分,它其实也是合上去的。必须要从前后整个一场戏去看,而不能只看单独镜头。

影视工业网:您来列举一下片子里哪些地方用了特效镜头?
魏娜:开片就有,大概十个镜头。当时拍摄的时候,他们的人员没有占满整个场地,其实很多人是后加上去的。但是也在这个里面的时候,还有很多真实的人,所以当时这个镜头很头疼,原因是如果三维去做,电影屏幕那么大,会很容易发现它是假的。这个时候我就跟导演去讲,咱们是不是重新按照这个角度拍一些。导演也支持我,为了真实,那我们去拍。后来有一次导演会说,那个人你是不是合得有点大了。我说导演,这个是真实拍摄的。导演说,那你成功了。当时很开心,特效这种属于大家都看不到的一些小细节。

《情圣》有三四百个特效镜头,但你不会看得出

再比如说,最后克拉拉和肖央在酒店,当时并没有脱光。她起床的那一瞬间,床后边反射可以看到她有一些裹胸、内衣。为了更真实一些,就把后面的反射也都修掉。

影视工业网:如果有搭建实景,你怎么把实景和模型去结合的?
魏娜:三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做反射球,然后采集当时真实的光源,再去通过模仿打光,做一些它的质感,包括光源的位置。马踢的那个镜头,有一个问题是它很短,你要真的三维去做的话,会很花时间,效果还不一定有真实的好。所以这些所有特效,尽量奔着真实的方向去走。

影视工业网:现在特效公司这么多,您这种工作室,一般怎么去维持?
魏娜:我们有很大一部分的广告量,电影我之前零零散散也做了几部,但工作量没有这个多。《情圣》几乎是一整部电影所有特效,都是我们一个团队来做。做电影只能靠团队,个人是不可以的。
有的人就会说,大家做到30岁以后,就觉得干不下去了,因为太累。这是肯定的,但是我觉得,热爱会支撑我一直走下去。这个行业还是很好玩的,很有意思,收入我倒觉得不是很高。只是说热爱的话,你就会对它有不同的感觉。其实电影最难的是,对合成师或者特效三维部门个人的艺术修养和技术能力的考验,它是一个很综合的东西。
我觉得,如果都认真去做事情,不管大和小,大家都会有市场。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的态度,对待片子的感觉。也因为这些东西存在,所以有的导演才会继续来找我们。

影视工业网:从你的角度来说,做特效怎样的工作流程是比较合理的?
魏娜:工作流程来说,如果脚本先都定好,按照每个镜头分好,再分给每个人强项的地方,去做每一个人最擅长的东西,那这个片子出来就会很好。有去做跟踪的,有的去做模型,有的做运动、打光,再有一个合成师,去把控整个结果。大概二十五六个人,一起去完成。他们按照这种方式流程去做,我来统筹把握最后的结果。

《情圣》有三四百个特效镜头,但你不会看得出

影视工业网:很多特效画面是偏想象的部分,你怎么和导演去沟通这些?
魏娜:我们先会给导演出一些效果图,导演确定了,我们再按照这个效果图去分配这些工作。

影视工业网:是视觉预览那样子的吗?
魏娜:因为这不是一个大特效的电影,我说的三百多个镜头,不是大家看到能知道是特效的那种,都不太容易看得出。一般我们只是出效果图,如果真的需要,比方说删掉那场,我们做了很多真正的预览,模型是做的简的,然后先有一个动式,再做到导演满意的结果。导演说OK,那就出一个效果图,再按照这个效果图,每一个镜头这样去追。

影视工业网:这次整个后期剪完之后,又做的话,花了多久时间?
魏娜:因为档期提前了时间很紧,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们第一稿剪完的时候,还要去审,审完以后还要修改,我们再继续。大概是用了三个多月。

影视工业网:像你说的,现在很多画面被剪掉了,这种东西对你们来说是一种浪费吗?
魏娜:这个时候,我们尽量满足于导演的剧情需要。现在很多东西特效都可以做,我倒没觉得什么遗憾。符合剧情,对整个片子来讲是最重要的一点。
后期修修补补的东西,反而比真正做东西还要难,这是我认为的。真正做东西能提升你的创造力,特效可以提升你的技术层面。

本文为作者 王同才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61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