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2016-12-09 11:32
截止到发稿,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数据,及12月已上映和已定档未上映的数据,中国内地院线今年共计将上映459部电影,其中,国产电影共361部,进口片(包括分账片和批片)共98部,内地总票房不超过430亿元,相比去年全年440亿的总票房,增长不大。去年电影市场井喷式的狂欢,并没有在今年出现,时日不多的12月,全年总票房600亿宏伟目标变成了黄粱一梦。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纵观今年国内上映的电影,惊喜与失望并存,有诸多新变化的出现,也有旧病根的延续。在整体票房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动画电影的票房成绩突破较大,累计总票房已超过65亿,且目前已达3.77亿票房的日本动画《你的名字。》,更是被部分业内人士预测最终将超过8亿票房,2016动画电影总票房过70亿有望,但国产动画占比较小。

此外,青春爱情类型题材的疲软,传统好莱坞大片的乏力,进口片数量的增多,以及文艺片较之以往更多的出现在观众的视野等,也是今年整个电影市场较为明显的变化。




“一、创造惊喜的电影们

今年有一些影片在票房或者口碑上给出了一些令人始料未及的惊喜,最早要算2月周星驰的《美人鱼》,交出了33.9亿超高票房的答卷,一跃成为中国内地历史票房榜的冠军。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3月份国内上映的《荒野猎人》,让小李子结束了二十多年奥斯卡陪跑生涯,拿到奥斯卡影帝,最终也以3.77亿的票房成绩,成为在国内上映的奥斯卡获奖影片票房冠军。口碑爆棚,名利双收,一举打破奥斯卡获奖影片在国内票房不过亿的魔咒。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港式警匪片《使徒行者》在8月上映之前并不被特别看好,业内给出的票房预测大概在2亿左右,虽然口碑稍有争议,但最终却获得6.06亿票房的好成绩。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8月同期上映的俄罗斯电影《他是龙》,上映前在A、B站就被吃瓜美少女们大舔特舔,且盗版资源横飞,这部美女与野兽版的“怪物玛丽苏”爱情故事,在俄罗斯却票房口碑双扑街。在国内上映后,人兽虐恋和男主行走的荷尔蒙吸引了各种自来水的意淫和加持,最终以超过6000万的票房创造奇迹,让引进方赚得盆满钵满。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国庆档的《湄公河行动》,在上头大大们各种史无前例的支持下,从拍摄到上映都被赋予了各种“方便”,以11.8亿的票房,远超之前业内2-3.5亿的票房预测。票房与口碑齐坚挺,着实给国产犯罪题材的电影灌了好几桶鸡血,这种主旋律的新玩法也让广大观众嗨到极点,致使本片后来居上,赶超同档期电影。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另外,中、小成本的《七月与安生》《驴得水》也在不同层面制造了惊喜。前者票房表现平稳,两位女主斩获金马影后双黄蛋;后者以小博大,企图复制去年《夏洛特烦恼》的奇迹,在取得1.7亿票房的同时,也收获了复杂而又爆裂的口碑,豆瓣评分竟高至8.4。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不过,屈指可数的惊喜之余,并没有出现爆款,单片票房成绩较之去年有明显下滑。



“二、忍不住扑街的电影们

在市场风云的变幻莫测下,今年的保底影片几乎全军覆没。最典型的要数《叶问3》,保底10亿,票房7.7亿,还深陷票房造假泥潭,多个团队解散,快鹿掌门人外逃美国,背后千亿级别的集团面临瓦解,各种赔了夫人又折兵。

其他保底影片:

《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保底4亿,票房3.37亿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绝地逃亡》保底10亿,票房8.89亿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封神传奇》保底10亿,票房2.83亿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保底4亿,票房1.56亿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梦想合伙人》保底3亿,票房8100万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我不是潘金莲》保底5亿,目前3.98亿,已上映21天,保底失败没什么悬念了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保底失败的同时,多部保底影片还背负着烂片的骂名,以辣眼睛的姿态,评分多数集中在可怜的一星。

此外,被骂上云霄的《爵迹》,之前预测票房为4.5-6亿,最终止步3.8亿。《快手枪手快枪手》、《陆垚知马俐》等影片同样口碑跌倒谷底,票房不尽人意。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从多位扑街的选手来看,除了作品本身欠佳外,呈现出的是曾被高喊的IP、明星效应衰退,青春爱情题材疲软乏力等原因。观众的成长,使得他们对影片的挑剔度越来越高,明白自己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简单刷脸、蹭IP的无诚意之作已经无法继续赢得观众芳心,市场向理性回归,泡沫逐渐破灭。



“三、进口片超过以往,但硬不起来

今年的进口片数量远超往年,尤其是在下半年,但今年进口片的表现却不十分令人惊喜,不是今年进口片的质量不如往年,更多原因是观众的挑剔,对传统好莱坞视效大片产生审美疲劳,导致了进口片遇冷疲软或者上映后期票房乏力。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今年各个档期进口片的阵容都几乎都比往年同档期要强,但像《忍者神龟2》、《猎神:冬日之战》、《分歧者3》、《宾虚》等好莱坞大片也不得不面对扑街的事实。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分歧者3》在中国的票房为1.22亿,据悉,原定于2017年上映的《分歧者4:上升之势》将被降格为电视电影,《分歧者3》全球票房的溃败导致了这个系列在大银幕的终结。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耗资1亿美元打造的史诗大片《宾虚》,属于重拍经典,中国票房仅1748万人民币。

《谍影重重5》、《星际迷航3》、《独立日2》、《爱丽丝梦游仙境2》等背负较高期待的好莱坞大片续集,票房也都不如期望中那样理想,较之去年同类型影片来说,只能算表现平平。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李安采用前无古人120帧技术拍摄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之前噱头十足,但表现在票房上也是软到无力,上映28天,票房累计仅1.63亿,跟《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的1.56亿相差不大……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去年进口片冠军《速度与激情7》的票房是24.26亿,排名中国票房历史总榜第三,而截止到目前,今年进口片票房最高的《疯狂动物城》才15.3亿,中间将近隔了一部《奇幻森林》的距离(《奇幻森林》票房9.8亿)。当然,进口大片遇冷,票房不及去年,与今年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增速放缓也不无关系。



“四、文艺片的关注度看涨

观众的成长伴随着观影喜好的多元化,今年,更多文艺片进了院线,也有了更多暴露在观众视野的基础和机会,在关注度提升的同时,有的影片也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比如《百鸟朝凤》,收获了8690.7万票房,成为文艺片中为数不多的高票房作品。当然,方励直播下跪求排片这件事,对《百鸟朝凤》的票房成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此不予置评。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在《百鸟朝凤》之后上映的《路边野餐》,也是凭借自身独特的气质和多个知名电影节重要奖项的加持,票房口碑一路高歌,20万制片成本的作品最终通过10天傲娇的上映,斩获646.5万票房,成为一个奇迹。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以上两部影片的上映,和他们对媒体、观众、舆论造成的强烈影响,促使了更多人去了解和认识文艺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文艺电影的接受度。但文艺电影在大众眼中曲高和寡,甚至粗糙、太先锋的固化思维,以及多数人一直以来的观影习惯和喜好,决定了文艺电影走向大众、重回市场的过程仍然任重道远。

之后的例子也说明了文艺电影的这种境遇,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的《长江图》,口碑不错,但票房仍然低迷,在业内人士各种力捧之下,票房也仅326.6万。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同样拥有优良血统,也有噱头的犯罪题材独立影片《黑处有什么》,票房760.6万,也并没有达到期待值。近期上映的文艺片《老腔》,甚至遭到了几乎为零的排片。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这都折射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随着观众的成长和细分,文艺片今年的关注度有较大提升,但离走入市场重新崛起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今年10月份,“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顺势成立,将在全国31个省市中的重点城市选择首批100个放映厅,承诺每日至少3场,每周至少10个场次放映艺术电影。这对文艺电影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暂且不管其对文艺、艺术电影的创作或者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终于走出这一步就已经弥足珍贵了。



“五、翻拍成了重灾区

上期内容我们说到翻拍(点我复习),由于去年的所谓的IP热,以及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热钱、资本、投资人进入影视行业,翻拍业已成熟或者已经经过市场检验的作品,成为很多制作公司和资方的稳妥选择。

也正因为如此,今年中国的翻拍电影数量众多,但除了《重返20岁》外,大多数翻拍神话都已破灭,不够本土化,生搬硬套甚至完全照抄,让翻拍成了重灾区。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翻拍自美国同名浪漫喜剧,由舒淇和冯绍峰等人主演,被诟病为过于西化,完全与中国社会脱节,最终票房3744万,口碑炸烂。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翻拍自日本同名电影的原著小说,票房1105.6万,口碑炸烂。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泡沫之夏》翻拍自同名台剧的原著小说,票房811万,口碑炸烂。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另外翻拍自韩国同名电影的《捉迷藏》,票房7142.1万,以及还没下线的《外公芳龄38》,截止到目前,票房6038.5万,也都面临着质疑和与比较。与原著比较是翻拍作品逃不掉的命运,如何避免进入翻拍的重灾区,完美本土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六、进口大片爆发的2017?

2017年是好莱坞大片的爆发年,外国媒体纷纷猜测明年将会是“好莱坞最强大片年”。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40部好莱坞超级大片有望引进,而且大都是人畜无害的典型好莱坞视效大片。包括《速度与激情8》、《星球大战8》、《变形金刚5》、《加勒比海盗5》、《银河护卫队2》、《终结者6》、《正义联盟》、《新木乃伊》等超级大片。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虽然今年的好莱坞大片续集表现并不特别突出,但随着今年进口片增多的趋势,以及明年好莱坞大片大规模爆发,是否会带热中国市场并对国产片造成冲击,看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国产片方面,已定档大年初一扎堆的《大闹天竺》、《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决战食神》、《健忘村》等将率先展开厮杀。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明年可以期待的有《捉妖记2》、《战狼2》、《手机2》、《杀破狼3》、《唐人街探案2》、《英雄本色4》、《记忆大师》、《三体》等。从目前已知的信息中,期待值较高的影片延续了今年的轨迹,大部分都是动作、犯罪题材,而且续集居多,新的原创较少。

明年好莱坞超级大片面临爆发,虽然个顶个的令人期待,但终归面临视效同质化的问题,今年观众已经对传统好莱坞大片续集产生了审美疲劳,2017年国产电影能否顶住这巨大的冲击,出现爆款带热大盘,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总体来说,今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呈现出放缓的趋势,青春爱情类型电影的疲软,审美疲劳导致传统好莱坞大片的乏力,进口片数量增多,以及文艺片关注度的提升是今年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的一些特点。除了年初借势夺冠的《美人鱼》,再无爆款担当翘楚引领市场。

观众的成长伴随的观影习惯和观影喜好的细分,让创作者们很难号准观众的脉。今年,不管是中国还是北美,动画类和犯罪、动作类影片都比较讨喜,喜剧类电影鲜有出色甚至烂片百出;明年,观众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你知道吗?



文 / 一亿

请尊重劳动成果,任何形式的转载,均需联系微信公众号“有我断片(ID:youwoduanpian)”,未经许可转载甚至删改的,将视作侵权!(关注“有我断片”,回复关键词“转载”即可获取转载须知)
保底几乎全败,IP效应失灵,盘点2016中国电影市场
本文为作者 有我传媒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5246

有我传媒

点击了解更多
有我慧悦是一家专业的全球电影IP运作公司,卖中国电影出去,买海外电影回来,专注于海外优质IP的投资、引进和开发。 合作请联系: business@hmf1.com (86) 010-53360650
扫码关注
有我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