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美食纪录片的炼成之路——深圳卫视《宅人食堂之赣南记忆》导演手记

2016-12-09 00:25
新一代美食纪录片的炼成之路——深圳卫视《宅人食堂之赣南记忆》导演手记

文/卓扬

为赣州之行打包行李的时候,我思前想后,终于还是往箱子里放了一本《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虽然后来拍摄紧张,未必多看了几页,但与其它影视制作、纪录片拍摄的专业书相比,这本写作书在我眼中有着更重的分量,可以算作是此次拍摄的安心石。

在我国大多数观众眼中,“纪录片”的职责就是“纪录”下一切真实发生的事物,从而容易对纪录片的“导演”产生一种误解:凡是有外力参与的,就是“摆拍”,就是“不真实”。

我在美国接受纪录片教育,接触过形形色色手法的纪录片,自然对这样的观点是不认同的。相比起“纪录片”,我认为“非虚构叙事影片”更符合它的本质。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只不过故事的性质并非虚构而已。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叙事性写作是要为读者创造出一个合适的、由精神的与情感的体验或者经验组成的前后相机的序列。”换言之,在《宅人食堂之赣南记忆》开拍之前,我一直在问自己:“作为导演,我究竟要给观众一种怎样的情感体验?”毕竟对于生长在城市、又在海外学习工作过几年的我来说,乡村美食和赣南客家,都是相对比较陌生的概念。而一部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导演本人的世界观——我担心“不接地气”的自己,会无力表达《宅人食堂》秉承的乡土人情。

新一代美食纪录片的炼成之路——深圳卫视《宅人食堂之赣南记忆》导演手记

话虽如此,我和赣州好像是有一种缘分,7月为了帮Kingston University的朋友拍他的MFA毕业作品,去赣州帮他做了次制片,还在拍大夜的时候一脚踩空掉进了坑里。那时我就见识了赣州客家人的热情,还有客家古村落的青砖古道、宏伟祠堂。于是当制片让我选分集地点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里。所以事先的踩点和拍摄经验,也为《宅人食堂》的拍摄带来了一些方便。

我们的主角筱霓姐,是一名生活在赣州市的普通白领,希望学会当年奶奶拿手的客家菜,中秋时节回到乡下为家人们张罗一餐晚宴,重温旧日的美味与乡情。与第一集版纳主角的辞职回乡、第二集金华主角的周游世界相比,乍一看似乎平平无奇,属于“低情感化学阶”的故事。但在拍摄中,我很快就找到了她故事的主旨——城乡发展背景下的亲情传承。

新一代美食纪录片的炼成之路——深圳卫视《宅人食堂之赣南记忆》导演手记

这和我自己的经历也有关。虽然从小生长在城市里,但我父亲的老家在乡下,每年过年时我们都会回去。对童年的我来说,“乡下”代表着一个新奇的世界,有亲情,有除夕宴,有可以拔萝卜的农田,这都是城市中鲜有的体验。这么多年来,我们离那样的乡情越来越远,甚至奶奶一家也从乡下搬到了县城、又搬到城里。但亲情总能在逢年过节的家宴上延续,长辈们坐在一起回忆过去的故事,而小辈们在忆苦思甜中获得新的家族体验。筱霓姐一家人如今四散在赣南各个乡镇,而她自己进入了环境上更为殊异的城市;但他们的节日家宴、尤其是客家习俗,仍然是一家人感情连接的纽带。

而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像这样家人分批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家庭并不少见,无论是在大城市落脚的小白领,还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思乡和团圆都是他们的节日主题,家的味道也自然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情结。

于是后期剪辑时,我最先写下的却是最后中秋晚宴场景的唱词:“无论城市发展让人变得多么繁忙生疏,只要家家户户还在做家常菜,祖先的遗产就会随着味觉流进我们的血液里。奶奶做给孙辈,父母做给儿女,通过亲情和乡情的羁绊,千百年来生生不息。”

新一代美食纪录片的炼成之路——深圳卫视《宅人食堂之赣南记忆》导演手记

筱霓姐一家的故事,由于他们的客家身份而更为特殊。客家人即是古时中原的汉族人,从唐代起就为了避免天灾人祸而逃亡到南方蛮夷之地,建立起了一套上承华夏文明、下融当地土风的生活方式。如今我们在片中看到的客家堂屋,其实就是汉族的传统建筑,只不过在更为发达的大城市里,早已在拆迁大潮中变作高楼大厦。客家人的传统美食腐竹、荷包胙、米果、灰水板等等,也是在艰难求生的过程中利用身边条件,改造中原菜谱而成。

当“中原”已经遗失传统时,偏偏是“蛮夷”维持了“正统”,这在更长远的历史跨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回归与寻根。

但落脚在个人身上,这些时代变迁都只是背景,能打动人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本身。当筱霓姐和妹妹、侄子一起在阳台上,说起小时候在奶奶家在屋顶上睡觉,醒来时身上都被露水打湿时,我站在摄影机后面屏气凝神,心仿佛也跟着回到了那个童年夜晚——小女孩们叽叽喳喳地钻进被窝,在奶奶的照拂下看着星光入眠。故事讲完时,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我最喜欢这些有光芒的瞬间,完全出于主角自身,照亮我们的内心。筱霓姐身上这样有感染力、能让普通观众产生代入感的瞬间还有很多。

新一代美食纪录片的炼成之路——深圳卫视《宅人食堂之赣南记忆》导演手记

《宅人食堂》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美食可谓是片中的另一位主角。在拍摄这部片子之前,我还没意识到食物和乡土的关系对中国人如此重要,在已播出的两集评论中,也有很多观众因为自己的家乡食物被提及而兴奋不已。可以说,食物和家乡是中国人的两大身份认同来源——我们和熟人打招呼的时候总爱问,“吃了吗?”;和第一次见面的朋友则会问,“你是哪里人?”

而食物本身也有地缘关系,很多食材只是某地的特产,而当地的气候与水土也潜移默化地塑造了饮食习惯。不难解释,赣南客家人的食谱具有典型的内陆菜特点,也因为地形多山而偏咸辣。

新一代美食纪录片的炼成之路——深圳卫视《宅人食堂之赣南记忆》导演手记

最有特色的应该是赣南特有的一种根茎:板薯。它状如脚板,薯肉有紫和白两种颜色,富含黏液。煎炸后的薯饼可以做咸口的炒薯饼,也可以做甜口的板薯酒,是江西特有的一种主食,据说可以追溯到赣南当地畲族人的饮食习惯,可谓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

除了食物,我们还特地捕捉了当地的传统客家民俗:围屋、木偶戏、赶圩、烧瓦塔……赣南独特的风土人情,一定能让观众了解进而爱上这片土地。

新一代美食纪录片的炼成之路——深圳卫视《宅人食堂之赣南记忆》导演手记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中还说,一个成功的叙事,需要里面有改变,就是说,需要有一种曲折的故事线。而筱霓姐从一个厨房新手、城市白领,要在十五天中走遍四个家庭、四个乡镇,寻回奶奶的味道,还要找到一间传统客家堂屋作为中秋晚宴的地点……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这是个平淡的故事吗?

《宅人食堂》要表达的是一种回归乡土的情怀,在这个日新月异、摧枯拉朽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所谓“田园生活”、“慢文化”,其实也是对多样生活方式的鼓励,符合城市人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而非单纯的小清新而已。

西方国家的乡村和城市,其实只是不同的区域分工,而非阶层或贫富的分野;而我国因为特殊的发展轨迹,城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甚至形成割裂。印象最深的是,在白鹭协助我们拍摄的爷爷询问在哪个台可以收看到这个节目,结果在自家电视上一看,却找不到深圳台。

作为导演,我最希望的是观众看完这集以后,能被感动而想到自己的家乡,和久未联系的亲人打个电话,甚至回乡看看,那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了。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乡村也能是一个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桃花源。

12月9日周五晚9:25,请锁定深圳卫视《宅人食堂》,和我们一起体验“赣南记忆”吧!


本文为作者 上海PINTA工作室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85230

上海PINTA工作室

点击了解更多
上海新锐影像工作室,旗下有Miou Li Studio的平面摄影品牌,以及PINTA Productions的动态视频品牌。PINTA Productions致力于用国际接轨的美学与品质,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纪录片与商业作品。
扫码关注
上海PINTA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