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引退了,但还有细田守。 专访《怪物之子》导演细田守

2016-02-26 13:26
宫崎骏引退了,但还有细田守。 专访《怪物之子》导演细田守

这是来自去年金马电影节名师大讲堂的文字实录,非常详细,讲解了细田守的创作思路想法。

横看当前日本动画圈,细田守是被寄予厚望大师,有“宫崎骏接班人”美誉。他小时候受《银河铁道999》、宫崎骏的《鲁邦三世》启发而爱上动画,比起这些理想型的崇拜,他认为自己动画学习之路的导师,其实是进入动画产业后遇到的前辈。

细田守入行时在东映电影公司服务了很多年,东映电影公司过去的主力在电影,当日本国产电影没落后,很多人转入动画部门。当时有位跟宫崎骏前辈同样资深的角田紘一先生(2014年1月过世),就是作电影出身的。东映动画部门有作电影,也有作电视,角田先生一直告诉他们,作电视没出息、无趣,不要浪费时间作电视,快做电影!细田守对电影的坚持正源于此。他也指出,角田先生教导严厉,类似电影里熊彻对九太。除了动画产业的前辈外,他也受西班牙导演Victor Erice、台湾导演杨德昌影响。细田守最喜欢杨德昌的《一一》,他认为这部片以婚礼开场、葬礼结尾,反映人生从起点到终点,也详细描绘小孩到老人周围之事的宏观视野,对他在创作上影响巨大。

提起讲故事的方法,细田守分享过一个有趣的点:在日本动画界,我们会在做故事之处,就把服装设计加进来讨论。”起初他们为角色拉出一个暂定的形象与服装概念,之后导演画分镜时,可能会发现根据剧情,主角会露出不一样的表情,于是在设定上做更改,甚至角色的服装也会随故事的情节而改变,整个创作过程中角色是不断浮动的,直到慢慢长出确定的样貌。细田守说“角色要活出来,常常是透过他的外观,而服装设计不只是选择角色穿什么才酷帅,更应该思考用什么样的外观呈现,才能符合角色个性。”此外,细田守也以绘制详尽的分镜表著称,“分镜就像电影的使用说明书一样,要够清楚详尽,制作才不会有误差,如果分镜模糊,整部动画就会没有方向。”细田守说。在制作期间,他会设定每个礼拜要画完几张分镜表的目标,“似乎不太像艺术家的作风,但没有截稿压力也不行。”

面对当年的挫折、是否要当“宫崎骏接班人”,他坦然以对:“拍电影,不一定非得在吉卜力。如果我今天想成为第二个宫崎骏,想尽办法也得待在那儿。可是我今天不想成为宫崎骏,我只想画我想画的动画。”细田守对宫崎骏的复杂态度,在一部NHK制作的纪录片也可以看到,细田守大学毕业后面试吉卜力失败,宫崎骏曾亲笔写给他的鼓励信;这封信曾在他一怒之下扔掉,但如今已经裱框珍藏。来回于挫折与鼓励、承受过“江郎才尽”的标签与“新世纪日本动画大师”的期望,细田守以一部部票房破亿、观众热泪盈眶的作品,走出自己的动画之路。
宫崎骏引退了,但还有细田守。 专访《怪物之子》导演细田守
导演小学六年级时,写作文《我的志愿》就是“当动画导演”,一定是有动画或漫画作品影响到你,是什么样的契机呢?

细田守:原来我小学六年级的作文在网络上找得到啊,这太让人吃惊了!我记得那一年正好是1979年,日本的动画世界被誉为黄金巅峰,因为4月时《机动战士高达0079》初次在电视播放,8月的时候又有《银河铁道999》电影版,9月《网球甜心》电影版,12月《鲁邦三世》电影版,日本名导如手塚治虫、宫崎骏等人都在同一年推出人生代表作,这也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觉得当一个动画导演是非常伟大的事,所以才会在作文上写要当动画导演。

听说您曾经试图参加过吉卜力工作室的征选,但最后收到宫崎骏亲笔写的拒绝信,这件事对您有什么影响?

细田守:(大笑)那封宫崎骏老师寄给我的信,应该没有在网络上流出吧?我有好好的收好哟!当时我还是个大学生,找工作时就去参加吉卜力工作室的征选,确实我也落选了,但宫崎骏老师亲笔写了一封信,大意上是写:“希望你好好地加油,就算从小小的作品开始也没关系,总有一天我们会再见面。”就这样,没有想到十几年以后,我们真的在动画业界里见面了。

导演好像漏讲一段,宫崎骏好像还有写“你不要进吉卜力比较好”,你怎么看这句话?

细田守:嗯,其实吉卜力工作室就是个职业动画师的社会,每一位都是专业的画师,我想宫崎骏老师的意思是说,这对创作力强的人来说反而是种阻碍,当然老师没有写得这么清楚,但我猜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参加吉卜力工作室的实习生考试时,考官要求考生交出两张画应试,但细田守却交出一百五十张画作,在吉卜力内部引起骚动,落选后,宫崎骏提笔写信给细田守,信中写著:“你如果进入吉卜力的话,你的才能一定会被磨耗殆尽,所以才不让你通过测验”。收到信后的细田守打电话至吉卜力,表明就算打杂也无所谓,但电话给的回复是:“这次的测验中,只有两个人收到宫崎骏写的信,其中一个人就是你,这是无上的光荣,请你死心吧。”)

后来你进了东映动画公司,这家公司专门改编畅销漫画,连宫崎骏都待过东映动画,我记得导演甚至画过《美少女战士》跟《幽游白书》,这些经验怎么影响你?哪些作品是你觉得发展最好的?

细田守:在我当画师时,当时东映动画每一部经手的改编漫画作品都很有人气,要说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灌篮高手》,让我自己选的话,它可能是《周刊少年JUMP》里历代最热血的作品了!后来我跟原作者井上雄彦老师见面时,我也当面跟他道谢,让我在这部作品里学到很多。
宫崎骏引退了,但还有细田守。 专访《怪物之子》导演细田守
后来你自己成为动画导演,也一度有机会跟吉卜力工作室合作,执导《哈尔的移动城堡》,但最后仍然合作失败了,这件事对你来说造成什么影响?

细田守:刚刚有提到大学时征选失败的事,所以后来吉卜力主动问我要不要导《哈尔的移动城堡》,我心里确实是很雀跃,也觉得这是个扳回一城的机会,也很用心地去促成合作,但进行到一半时却喊停了,我是觉得再次尝到落选、被踢掉的滋味,是蛮苦涩的一段回忆。

但就像宫崎骏老师写给我的信,他劝我最好从事自己的创作,而不要执意进入吉卜力工作室,那句话对我影响很深;当《哈尔的移动城堡》终止,也印证了我其实不需要进吉卜力,我也很仔细思考:“我究竟是想进吉卜力呢?还是想当一个动画导演?”答案当然是当动画导演,所以我也想开了,到现在为止,我都在实践我的梦想,总而言之拍自己的创作。

还好导演没进吉卜力,今天我们才有《怪物之子》可以看。在《哈尔移动的城堡》失败后,导演还导了《海贼王》,然后就开始自己的原创之路。

细田守:我拍《祭典男爵与神秘岛》,正好就是跟吉卜力合作失败的隔年,我确实有把自己的心境投射到故事里,一个人在吉卜力的岛上,一切都落空、梦想也没有实现,要怎么活下去、怎么面对敌人,这心境跟祭典男爵是很相似。
宫崎骏引退了,但还有细田守。 专访《怪物之子》导演细田守
导演开始走自己的路,第一部《穿越时空的少女》,其实是取材自筒井康隆的原著小说《穿越时空的少女》,但与原作有相当大的差距,或说是根本不同的两部作品,当初导演跟原作者之间怎么沟通?

细田守:筒井老师在日本小说界里可以说是个异端,他不走正统路线,平常的行事作风跟创作风格都喜欢跟别人不一样,所以他在我心中也是个英雄般的存在;决定要改编《穿越时空的少女》时,当然也是有受到老师风格的鼓舞,试着跳出原著,但心里当然是很惶恐,后来剧本是从原著里延伸的内容,写完后立刻拿去给筒井老师看,他看完后,用了一个很严肃的表情对我说:“这跟原著完全不同。”让我大为紧张,但老师又接着说:“我觉得这样做很好。”我才送了一口气。

有一个传言说,当初是筒井老师来找细田导演的,不知这个传言真实性如何?

细田守:完全不是这回事,我在东映动画时期就已经写过相关的企划书,说我想要翻拍《穿越时空的少女》这部小说,但当时不符合东映属性,直到我独立出来进入MADHOUSE,才终于通过这个方案,我也拿著方案去恳求老师让我翻拍的,绝对不可能是老师先来找我。
宫崎骏引退了,但还有细田守。 专访《怪物之子》导演细田守
谈一下最近的三部作品,导演自己担任编剧、监制、导演,而时间也刚好跟导演的人生经历完全重叠,好像将人生经验画成作品内容,比如说《夏日大作战》面对一个大家庭,而导演自己生在小家庭,但太太那边却是知名大家族;结婚生了小孩后,就创作了《狼的孩子雨和雪》;请问《怪物之子》是因为面临什么样的人生体验呢?

细田守:《怪物之子》刚准备开始拍摄时,我的小孩才一岁,是个男孩,而他现在已经三岁了。对小孩来说,母亲在出生的一瞬间就已经是母亲了,但父亲的存在到底是什么呢?这很微妙,我觉得是小孩在生长过程中才慢慢摸索,而小孩的成长历程中,有许多影响都不会来自于父亲,也许在学校、社会有其他的心灵导师,他的功用会比父亲重要。就像这样有许许多多多的疑问,在我作为一个父亲之时才浮上心头,所以才会去创作《怪物之子》,来解答我的疑惑。

对于当父亲这件事,我确实有一种“今天没读书,隔天要考试”的焦虑感,老实说,我到现在还没有当父亲的实感,我觉得我还是“太太的助理”而已;有时候也会想说,如果小孩长大一点点,跑来问我:“爸爸,人生是什么呢?”有些只有父亲才能回答的人生道理,我该怎么回答呢?我似乎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好好准备,才能回答我的小孩。

导演一直以来的作品,主角都会面对两个选择,会有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状态需要选择,导演在创作时,为什么要一直抛出问题给主角做选择,安排的意涵是什么?

细田守:我觉得人生就是连续不断的交叉点,做了A选择,B路线就会断掉,但说不定选哪一边都是正确的,也可能选哪边都是失败的,而我觉得在选择的当下不会知道对错,没办法立刻印证,必须站在选择后的未来,回头看,才知道当初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就像我之前没能去吉卜力,现在看起来好像是对的;或是失恋被女朋友甩了,但也受到一点启发,所以我的作品里并不是要说对或错、成功或失败这种选择,我想强调人生其实存在许多选择,非常丰富,要随时保持积极的心情,去印证当初的选择。

导演每部作品都有一个个性鲜明的男主角,而且也几乎都有一位温柔、多情、坚强、智慧的女主角与之相伴,个性与时下流行的日本动漫女主角都不一样,导演是否有一个原型人物?

细田守:其实我在设计角色时,并没有特别去塑造女性或男性的角色,比如说《狼的孩子雨和雪》里花儿的角色,虽然她是母亲,但我就是想说一个父母、一个亲属该怎么面对孩子;又像这次《怪物之子》里的高中女生枫,本来设定是一个男生,枫之于九太是一个“学习之父”,通常这样的角色都是年长、成熟、伟大的男性,但我又觉得不一定要依循固有的形象,当九太回到人类世界时,他会需要一个师父,也许是一个同年龄的人,很热爱学习,也可以是女生。
一般来说,师父角色都是很厉害的人,但未尝不能做角色上的变化,既然要改成女生,个性上必然也会具备聪明、坚强、温柔等特质。
宫崎骏引退了,但还有细田守。 专访《怪物之子》导演细田守
导演为什么选择“涩谷”当作《怪物的孩子》的故事舞台?

细田守:涩谷是一个非常时尚、新颖的都市区,而《怪物之子》描写传统价值,讲述父与子间的情怀,像这样一条时髦的街道,人与人之间虽然总是擦肩而过,但心的距离却很遥远,涩谷甚至可以象征着冷漠的都市人形象,人们在街区当中不容易变成朋友,在这种地方刻意地摆上“父与子”,反而能浮现出核心价值。

在《怪物之子》背景是怪物世界,也画入了许多世界各地的名胜,似乎也明显看到了《西游记》的影子,是有做参考吗?

细田守:在怪物世界“涩天街”里看到的建筑,大部分都是涩谷中心街本身就有的原型,比如九太一走进涩天街的牌坊、霓虹灯,遇到的药局与大型建筑,其实都跟涩谷的街道、药局、109百货很相似。

另一方面,涩天街的街道跟住宅区展现了地中海风情,这是因为涩谷在做城市规划时,就是模仿地中海来规划的,所以有西班牙坂,而PARCO百货在意大利文中就是广场的意思,所以是故意模仿涩谷搞得很时尚,虽然我自己住在东京,但我觉得涩谷真的太时尚流行了,要踏进那片区域实在需要一点勇气。如果今天《怪物的孩子》背景设计在新宿,景观可能就会更贴近亚洲区,因为新宿有小韩国,也有一些宗教建筑,但因为我选择了涩谷,所以就展现地中海风情。

至于有些怪物形象跟《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孙悟空、沙悟净相似,其实我是引用了中岛敦的小说《悟净出世》,这是一本幻想小说,内容描述沙悟净在遇到唐三藏跟孙悟空之前,对自己产生了疑惑,寻访各地来找寻自己,而在故事最后遇到唐三藏跟孙悟空,从取经的旅程开始才身为沙悟净。这样一个故事,其实跟九太的故事重叠,九太也是在小时候进入怪物世界,对自我认同产生疑惑,不知道自己是怪物还是人类,还是超越怪物与人类的存在,这样的设定跟小说互相呼应;《悟净出世》真是很棒的短篇小说,十分推荐大家阅读。
宫崎骏引退了,但还有细田守。 专访《怪物之子》导演细田守
您的三部影片中,兽人形象的角色都有相当分量,为什么您偏好兽人形象,而且动物都不像人类一样有黑暗面,为什么?

细田守:我本来在思考《怪物之子》应该要呈现怎样的世界比较好,当时我家的小朋友要我念画本给他听,我念了很多本后发现,几乎每一本绘本内容都是动物跟小孩对话,几乎没有人与人、大人与小孩之间的对话。我想对于小朋友来说,跟动物交流比起人类更好沟通;或者在爸妈不知道的地方,小孩跟动物之间有好好地交流,这也变成《怪物之子》里的世界观。另一方面,当我把动物变成兽人时,其实也能反映人类的形象,就像电影里演的,虽然是“怪物的世界”,但当人类进入这世界,会发现所谓的“怪物”反而是人类,像个镜子一样可以反射,所以动物的存在,在电影里也有比喻的作用。
本文为作者 电影大看客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76294

电影大看客

点击了解更多
国内院线放映电影的观影服务平台,抢票-观影-评价-社交互动的观影社区,从这儿你可以获取最新鲜的院线资讯,票房数据,观影动态,结交相同爱好的影迷,加入电影大看客,享受最好的观影体验。
扫码关注
电影大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