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存在一种中国式的喜剧电影?

2015-07-25 13:56

“屌丝男士”大鹏的《煎饼侠》如期上映,短短几天,不仅票房大卖,也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同当年《泰囧》一样,又一部导演处女作喜剧片征服了中国电影观众。


煎饼侠


每个成熟的电影市场都有独具特色的喜剧电影。

英国喜剧片,充满大量黑色幽默和恶作剧,看似荒诞疯癫,却展示出最天真和淳朴的人性。代表作品有《真爱至上》、《葬礼上的死亡》等。


《葬礼上的死亡》

法国喜剧片,继承了欧洲知识分子的思辨精神,借喜剧外壳探讨深刻的社会议题。对白睿智、结构巧妙,如《晚餐游戏》以及最新法国票房冠军《贝利叶一家》。


《晚餐游戏》

美国电影历史悠久,喜剧电影类型丰富。不论是早期的默片喜剧,还是九十年代的爱情浪漫喜剧,一直都是美国票房主力。两千年后,美国的性喜剧和恶搞喜剧则在世界影坛独树一帜,影响比较大的有《美国派》系列、《惊声尖笑》系列。


《美国派》

从欧美回到亚洲,韩国擅长拍摄浪漫爱情喜剧,如以温柔的暴力为主题的《我的野蛮女友》、《我的老婆是大佬》等;日本喜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日本式的荒诞和夸张,如《导演万岁!》。


《我的野蛮女友》

中国喜剧电影曾经有专属的标签。九十年代,香港“无厘头”喜剧风光一时;在大陆,陈佩斯、王朔和冯小刚早期拍摄的“京味儿”喜剧片也受到好评。不过时过境迁,英雄末路。周星驰电影越拍越严肃,而王朔和冯小刚的最新喜剧《私人定制》基本上算失败之作。


《顽主》

喜剧片一直是中国电影票房的大头,如近几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图》、《泰囧》、《心花怒放》等都是打破票房记录的喜剧片。


不仅院线电影,在网络上,喜剧类影视作品也非常受欢迎。《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暴走大事件》等节目获得了令人瞠目的高播放量。但当我们仔细研究这些火爆的影视作品时,都难以绕开抄袭的质疑。

《煎饼侠》照抄《包芬格计划》、《心花怒放》借鉴《杯酒人生》、《北京遇上西雅图》结尾照搬《西雅图夜未眠》;《万万没想到》脱胎于日漫《日和》、《屌丝男士》来自德国的《屌丝女士》。


《包芬格计划》

以上都是非常成功和出色的影片,指出抄袭现象并不是指责这些电影创作者,而是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本土喜剧电影应该是怎样的?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真得很困难,毕竟把喜剧片固定在一种形式内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然而就像“中国风”歌曲一样,应该存在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喜剧片。

翻译幽默这个词的国学大师林语堂认为中国人自古就是幽默的民族。然而“中国人的幽默多见于行为,少见于口头”。

他以中国式葬礼为例:中国中上层阶级铺张的丧葬仪仗中,常可看到一批污垢满面、身着各色绣花袍子的流浪儿窜来窜去,还有一个铜管乐队在前面高奏“前进,基督的士兵们”。假如这是电影中一个场景,那将会何等有趣!

中国人生活中的幽默无处不在,可以说中国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处处喜剧。中国人不受规则管束,闯红灯、插队、衣着不分场合等,这些都是喜剧的素材;中国人纯真可爱,做事喜欢讲感情不讲道理,这也经常闹笑话。

只要电影创作者深入观察和挖掘中国人的生活,绝对有足够多中国式的喜剧题材。

在形式上,法国喜剧电影大师雅克·塔蒂,他的电影完全契合了林语堂的见解,对白被弱化,仅凭动作和画面制造出喜剧效果。他常常把人物置身于格格不入的环境中,并不刻意去搞笑,但强烈的冲突(人物与环境间的矛盾)会产生十足的笑果。


《玩乐时间》

以《玩乐时间》为例,全片没有台词,男主角于洛是一名传统的法国人,迷失在现代化科技社会的都市之中。他只是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走,无意间就闹出许多笑话。

在形式上,中国式的喜剧也应该是表演出来的,而不是靠说笑话来逗乐。因为中国戏曲自古都是以唱为主,对白为辅,大部分喜剧效果都是通过表演来制造。


《拾玉镯》  

京剧喜剧《拾玉镯》中,小生傅朋和花旦孙玉娇一见钟情,小生故意在她家门前遗失一只玉镯作为订情信物。小姑娘在拾起玉镯前有一段精彩的表演来展现她即羞涩又激动的心理活动,甚是可爱,令观众忍俊不禁。

许多传统戏剧故事都可以作为今天我们写作和拍摄喜剧的借鉴和参考。所以一味地抄袭欧美喜剧,还不如回归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中国式的喜剧。


版权信息

本文为要有电影(微信号:Be_Cinephile)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要有电影ID

本文为作者 要有电影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7664

要有电影

点击了解更多
要有电影是一群热爱影视的年轻人创建的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立志成为海内外电影人交流的平台。我们发布新鲜辛辣的影视评论,发布最新的海内外电影资讯,推荐新奇特别的电影。
扫码关注
要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