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部战争电影带你看懂二战的因果

2015-07-19 14:49

说起来,二战历史应该是令我们十分骄傲的一段反法西斯战争史。中国作为同盟国军队的主要成员,在东方战场为抗击轴心国的暴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今天 的和平年代,回顾历史进程中的这次人类大浩劫,也是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但和平是我国乃至全人类共同的追求!

到目前为止,二战题材的电影已经难以计数,但在这些电影中依然不乏可以称得上“伟大”的艺术作品。而透过这些作品,你可以在非常有临场感的状态下了解到这场大浩劫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939 二战萌发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

Hitler: The Rise of Evil (2003)

超写实主义风格,为你还原了希特勒是如何从一名男童黑化成一个“男魔”。也许有不少人的三观还处在抛弃人道主义去崇拜这个“男魔”的阶段,但这部影片深刻的揭露了一个心术不正的投机主义者是如何蛊惑人心成为大独裁者,并让今天的德国都无法原谅自己曾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

维也纳的流浪汉、慕尼黑的“小透明”、啤酒馆的法西斯,希特勒用“极端民族主义”绑架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给全人类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正如影片片头所言,“恶人得逞的必经之路,就是让好人无所事事!”该片对希特勒进行了栩栩如生的解构,警醒我们不要忘记二战的惨痛教训。


1940年-1941年 防御阶段

不列颠之战

Battle of Britain (1969)

1969年的电影重现了不列颠空战—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战役,据说影片中拍摄的飞机都是真家伙。当年为了拍摄空战场景从几个国家调动了几百架飞机。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可能场面不够震撼和刺激,但是片中军械装备极其考究,真实的英国皇家空军“喷火”PK德国BF109,这足以让二战军迷们热血沸腾。唯一遗憾是片中缺少了不列颠战役中另一个重要角色,被寄予厚望又一败涂地的BF110。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

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 (2010)

本片根据二战历史上最残酷、最经典的要塞攻防战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改编。布列斯特在二战时期是苏联和波兰的边界要塞,也是德国入侵苏联的必经之路。德国最精良的第四十五师参战,并装备了能够发射重达数吨炮弹的550-600毫米的大炮。尽管如此,布列斯特要塞仅有的八千人面对十倍于自己的德军围攻,拼死抵抗月余,全部壮烈牺牲。

德军在布列斯特要塞内没有能够获取一面要塞守卫苏军单位军旗。布列斯特保卫战牵制德军进军苏联的脚步,使许多苏军能够从德军的包围圈中撤退。

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

虎!虎!虎!

Tora!Tora!Tora!

这部电影是经典中经典,它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俯视这场战争。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前部分着重渲染了大战前夕美日双方的行动:日方紧锣密鼓地做战前准备,而美国则一如既往的忽视各种明显的讯息;下半集开始战斗,影片完美呈现了太平洋战争初期海空大战的场面,即使那个年代那没有现代的电脑特效,场面依旧逼真宏伟。


影片完全遵照历史,双方在战争的重要将领和人员都陆续登场,对于不了解那段的历史的观众来说需要下一番功夫了。

1942年 远东战场

太阳帝国

Empire of the Sun (1987)

本片在中国取景,还是少年的蝙蝠侠克里斯蒂·贝尔在片中担任男主角,斯皮尔伯格指导。影片以中日战争为背景(站在欧美角度,所以不写成日本侵华战争)。故事讲述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上海租界内的英国贵族小孩杰米被迫流亡,甚至被关进上海闸北的集中营的故事。经历了战争,他从一名高傲单纯的贵族子弟,沦为集中营内滑头的小鬼,只为了能够存活下来。活下去,这就是毫无人性的战争中最美的意志。


片中小男孩杰米是位军迷,痴迷于日本的零式战机,但片子并不以战争场景取胜,更多关注战争中尚存的人性。

1942年 战争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Stalingrad (1993)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苏德双方此役共伤亡200万人以上,是近代最血腥的战役。本片特别之处在于用德国士兵角度描述了这场二战中他们最惨痛的一役。1942年,几名德国青年奔赴斯大林格勒,然而等待他们的不是胜利,而是如何应负残忍激烈的巷战,如何在苏联的严冬活下去。


战争电影的终极目的不是教导我们去战斗,而是让我们厌倦战争。武器的意义也在维持和平,而不是杀戮。

细细的红线

The Thin Red Line (1998)

一部看剧照就知道导演有文艺情怀的反思电影,也因此导演用了一句美国谚语来形容战争——“在理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虽然节奏似窝心的“韩剧”,但却用非常生活化的镜头语言烘托出了战场上美国大兵的内心真实写照。战场如生活,生活似战场,人类为了功名利禄互相抢夺,而人性的光辉却渐渐失落。西恩·潘、约翰·特拉沃尔塔、阿德里安·布罗迪等多位大影帝系数亮相这部战争巨片,本片获7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导演,最佳剪接,最佳电影音乐等多项提名。

1943 反击的号角

孟菲斯美女号

Memphis Belle (1990)



这是一部让我看了又看的电影,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恢宏的战场,没有过分的煽情,它就这样默默的用画面的自然感染力带你走近了“孟菲斯美女号”上每个士兵的身旁。真实、很真实、非常真实!

“我们”是一群苦中作乐的士兵,“我们”喜欢番茄汁,“我们”爱搞怪,“我们”忙里偷闲做飞机模型。“我们”也可爱,“我们”也打仗,“我们”也牺牲,你瞧“我们”的青春就是死亡。这就是影片中呈现给观众的战争生活,不得不令我反复回味。

1944年 胜利在望

最长的一天

The Longest Day (1962)

本片群星闪耀,可能汇聚了当年最强大的演员整容:肖恩·康纳利、亨利·方达、约翰·维恩…….这一个个传奇人物集合在一起为了重现战争史上最伟大的登陆作战。所谓“最长的一天”不仅表明了战争的残酷,度日如年,也在全景上对战争进行了表现。本片如纪录片一般手法朴实,场面逼真,从盟军和轴心国双方角度重现 了传奇的诺曼底登陆。

1945年 抵抗无效

硫磺岛的来信

Letters from Iwo Jima (2006)

硫磺岛血战是太平洋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日军在几乎完全孤立的岛屿上进行抗登陆战。为了这个地处战略要冲的弹丸小岛,美军付出了近7000人阵亡,19000人负伤的代价!

作为一部日本视角的反战题材影片,提到它中日影迷都会再提及中日关系。虽然我一直固执的认为“弹丸岛国”上的国民都“不可理喻”,但看过这部电影我发现在美日两军的家书中,来自母亲的叮咛都是相似的。恰恰是这一点触动了人性里最柔弱的一层防备,战争并不是人民的战争,战争只是一群毫无人道的“极端分子”的变态私欲。

遥远的桥

A Bridge Too Far (1977)

詹姆斯·凯恩、迈克尔·凯恩、肖恩·康纳利、德克·博加德、吉恩·哈克曼、埃利奥特·古尔德、爱德华·福克斯、安东尼·霍普金斯、劳伦斯·奥利弗、罗伯特·雷德福……这些令我打字到手抽筋的名字,告诉我们这又是一部全明星阵容的史诗级二战巨片。

雨滴般的伞兵跳伞、大桥上的激烈战斗、渡江上的刺眼火拼,你要的大场面统统在这里!我非常喜欢影片用全景叙事的方式去拍摄战争片,在没有CG特效技术的70年代实属上乘之作。相比斯大林格勒战役等知名战役,影片着眼于“市场花园行动”着实冷门了些。这是战争史上最失败的空降计划,没有周密的部署,没有默契的协同,大批无辜士兵的生命被白白的葬送在冷血的战场之上。

1945年 二战结束

帝国的毁灭

Der Untergang (2004)



《元首的愤怒》鬼畜视频在网络爆红,好像比原片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事实上这是一部非常严肃的电影,讲述了希特勒人生最后12天的的生活状态。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何尝不仍主导着我们的行为?我们对于希特勒的反思不应该仅仅限于把他定位为恶魔而已。我更应该反映自身,如何保持独立的人格,不会盲目地跟随某个人,陷入集体的狂热!

还有一部电影!

红一纵队

The Big Red One (1980)

本片的红一纵队是“兄弟连”的原型,讲述了二战初期,1938年,一支美国步枪连在一个不知名的中士的带领下,辗转于北非、意大利西西里、法国、德国和捷克等国,与德国纳粹及轴心国军队展开了生死决战。本片以连队5个人的视角将北非,法国,比利时,德国的主要战役都呈现出来,可以说是一部了解二战欧非战场历史的优秀娱乐电影。




版权信息

本文为要有电影(微信号:Be_Cinephile)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要有电影ID

本文为作者 要有电影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7372

要有电影

点击了解更多
要有电影是一群热爱影视的年轻人创建的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立志成为海内外电影人交流的平台。我们发布新鲜辛辣的影视评论,发布最新的海内外电影资讯,推荐新奇特别的电影。
扫码关注
要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