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是安邦定国之本
道德文化,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也是中华民族衍生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后世各家学派诞生形成的生命源泉。道德文化这个基因,主宰着中华民族两千五百年以前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同时她的升降浮沉、残缺重拾也决定和影响着两千五百年以来中国历史社会进程的跌宕起伏。
老祖宗曾告诉世人和子孙:“不信自然无以明。”这个“自然”的本义即“自燃”,就是要教化每个人,内修外行德与道,内证信、智、礼,把握后天之本的信德、信仪和先天之本的智德,立信去愚,摆脱愚昧进入明智,就能用道德能量将人心点燃,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周围。不做到“明明德”,心灵光明,每个人的前途就没有光明可言,民族就没有光明可寄,社会就无光明可谈。通过教育而教化民众用信、智、礼在身中实现质变,在行为上任用义与仁而安身立命规范言行,让道德能量自燃人心,将私欲人心转化成奉献之心,治心的处方,才是大道天地的法则和秩序,是根治世间一切病根的仙方良药,且万古千秋疗效不变。加强法制观念虽然是必需,但心治是根本。刑治只能是辅助治心的工具,且只能作用于前识六根,对生命浅层和表层的有为而治系统产生作用,难以直接作用于身体内境深层的无为治理系统,刑治用于治人心则是典型的方不对症。心治就是运用信、智、礼、义、仁全面修养于脾、肾、心、肺、肝,五德形质改变于内,义与仁规范行之于外。心治用圣,无为而治修身教育;刑治用王,义仁规范秩序与行为,主次要分明。我国历史上,以秦朝为典范,刑治严峻的朝代不可谓不多,但是一旦离开“心治”,则无一例外地很快崩溃。史实无情,道德的规律无移,本末倒置有害无益。我们民族只有尽快从“人治”状态转向以“德治”为根本、以法治为主导、以人治为辅助的状态,不离修身治世中以修身为前提的法则,才能进入治世的良性循环之中。
道德文化是民族的灵魂,道德教育是安邦定国之本。高层次的治世,就是用道德精神来治理社会。无论是执政者,还是老百姓,如果都尊道贵德、遵行道德,如同《大学》中所指出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以及老子所言“修之身,其德乃真”,就能实现世风和人心的根本治理。大道不行,民众就会心生邪恶,人人为“利”而竞争奔忙,只会导致世风日下;而用道德教化百姓,保持民风淳朴,国家就容易长治久安,和平稳定。
选自红旗出版社出版《德道教育贵修身》2014第6、11页
来源:道德教育是安邦定国之本 | 德慧智文化传媒官网
本文为作者 德慧智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