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与诵读声音共振的差异

2015-07-09 10:02

提问:我学过美声唱法,声乐老师曾要求唱歌时要胸腔共振、头腔共振。不知道这种发声振动,与熊先生所提到诵读中循声找音的共振是否一样?
解答:
音,是否完全雷同于声后面的共振?
从经典诵读过程中的循声觅音体会中分析而言,美声唱法的声乐老师要求胸腔共振,是极为符合修身生理要求的必修过程;否则,人体气机将会浮越上躁,破坏肺气的肃降机制,久则产生病理变化。
因为美声唱法的声音高亢激越,声波波形尖锐,需要气机明显上扬而发出;若无内在的沉降引导和平衡制约,则极易破坏生理平衡。最好是以气沉下丹田相拮抗,最为理想。头腔的共振,则需要慎重把握为妥当,早期不宜关注颅内的共振。
经典诵读中的循声觅音,从共振中觅音,是一条路径,不是结果。
因为生物的光和音以及气与精,与物理性的光和音以及气与精,不完全是同一属性。
例如,太阳光与生物光中的阳光,就具有明显的不同。生理光的“阳光三现”之光和稳定的体内阳光,与太阳之光差异极其明显。
物理性的音,与藏在其后边的生物之音,也同样与声音之音有明显的差异性。
虽然我们可以顺着振动现象去发现生物之音,但是生物之音是一种韵动,并不单纯是振动。
这种音的韵动,圆润而不尖锐,圆润而非低沉。韵动的波幅,祖先们已经用“人文”的方式,记录表述在太极图的弦(玄)文上。
太极玄(弦)文,是与生命中细胞内DNA双螺旋结构弧形相似的一种韵动波。
能够在自己的音中,找到和把握住这种与DNA双螺旋波形近似的音波韵动时,是最符合修身生理的音韵。
如果能找到,并且把握住,反复长期应用,就是生命真正的福音,是长寿健康之音,是智慧之音。故老子曰:“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故,诵读是修身的密学之法,是显密圆通之径。
选自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德道行天下》2011第146页
本文为作者 德慧智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