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的幻觉
首先回答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拍了烂片《无极》、《道士下山》的陈凯歌真得曾经导演了经典电影《霸王别姬》吗?”
答案是肯定的。然而一位普通观众,如果不了解陈凯歌的导演历史,只看过《无极》和《道士下山》,的确很难把它们和举世无双的《霸王别姬》联系在一起。在直观印象上,我们更容易找到前两部电影的共同点:精致的画面、戏剧化的对白、深奥宏大的主题以及支离破碎的故事。
而《霸王别姬》作为华语电影巅峰,讲述了两位京剧名伶五十年的爱恨情仇、生死别离。虽然片长达3个小时,却一气呵成,没有一分钟累赘。在好好讲故事这一点上,《霸王别姬》要远远超过《无极》和《道士下山》。
讲好故事,这是观众对于中国电影导演的最低的要求,讲好道理反而退到其次。一个好的故事能够使观众与角色产生共鸣,从而被电影打动。这种本事陈凯歌导演毫无疑问是具备的,而且是大师级的。
《荆轲刺秦王》
陈凯歌早期电影,《黄土地》和《孩子王》,故事清新淳朴,但能以小见大,深沉悲怆;亦或是九十年代后期的《风月》和《荆轲刺秦王》,戏剧感强烈,故事曲折往复,引人入胜,这些都是能够抓住观众的作品。
《黄土地》剧照
从《黄土地》开始,陈凯歌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和电影语言:视觉色彩强烈的摄影、宏大绚丽的场面调度、对于中国文化的反思性叙事等,这些特征一直保留在他的电影中。不过近几年,这些特点越来越模糊,陈导逐渐“泯然众人矣”!
按照法国新浪潮提出的“作者论”,在一系列影片中坚持自己题材和风格一贯特征的导演,就可以称作是自己作品的作者。从这点出发,我们重新审视陈导的一系列作品,很容易发现他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
《道士下山》发生在民国,《霸王别姬》也大部分发生在民国;《道士下山》中有京剧表演,《霸王别姬》整部电影就是戏;《道士下山》说“不改初心真英雄”;《霸王别姬》说“说好的一辈子,差一个时辰都不算”;最后这两部电影都有美轮美奂的摄影画面。
《霸王别姬》与《道士下山》的差距
但为什么《道士下山》和《无极》会如此被吐槽呢?
在第五代导演集体商业化那一刻,陈导就迷失了!电影商业化首先要讨好观众,而这意味着导演要克制自己的某些艺术表达方式,使之转化为观众更接受的形式。在第五代导演中,陈凯歌是最不善于迎合观众的,因为他的影片立意孤高,主题又过于悲伤。换句话说,他没有张艺谋理解农民和土地,他没有冯小刚草根和市井。
商业化的道路中陈凯歌拍不出张艺谋的《归来》,拍不出冯小刚的《非诚勿扰》,他只能抛弃以前的自己,从头开始,只是过了创作巅峰的陈导已经没有重新开始的可能。所以在他商业化的影片中我们看到只是不断地重复和模仿。
《道士下山》就是这么一个模仿大杂烩。电影开始,小道士王宝强来到世俗世界,有一段在大街上躲避汽车的功夫戏(可以称作杂耍),是导演对于默片喜剧的模仿,有成龙电影的影子。
房祖名与王宝强磕了有毒的肉,产生了种种幻觉,包括看见死人、相貌改变、时空扭曲等等。早些时候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也有类似嗑药的情节,而且后者更加天马行空。
至于郭富城讲解猿击术时,导演特意设置了一段动画。这段卡通非常华丽,从猿猴的形象、动画转场以及配乐可以看出明显的迪斯尼特征。
而元华出场后,不论是和陈国坤的师徒对决,还是与郭富城和张震的打斗场面,都让人不禁想起周星驰的《功夫》。张震对决黑帮就是周星驰对打斧头帮的翻版,而张震吸取太阳精华秒杀元华的功夫难道不是另一版本的如来神掌吗?
回到2005年的《无极》,这也是一部糅合了希腊悲剧、莎翁剧、黑泽明历史剧、武侠剧以及奇幻剧的实验性作品。
《无极》剧照
陈凯歌的问题在于他的眼界和心界奇高,但通过商业电影他却无法表达这些想法?直白刺耳地说,陈凯歌想表达的主题过于宏大,而他现在完全没有能力驾驭。对,你没有听错,这个曾经拍出了最好华语电影的导演没有能力驾驭。
宏大的主题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撑,就意味着空洞。期望通过一部电影把道家思想、善恶之争、出世入世讲清楚,恐怕没有导演能够做到。所以《道士下山》只有一个架子,本质是一部空洞的作品。
陈凯歌这样拍《道士下山》,证明他对自己的才华太过于自信,自信到那些显而易见不合理的情节设计、做作的对白也都堂而皇之地扔给观众。他把自己当做影片的上帝,不考虑观众是否买单。这种态度在创作艺术电影时或许值得赞许,但制作商业电影就不那么可取。
李安
正如有评论称陈凯歌与李安的差别在于陈只是“见自己”,而李则“见众生”。同为大师,境界不同。
事实上,现在的陈凯歌可能连自己都没有见到。因为一个充分认识自我的人也必然能够以小见大,看见众生。陈凯歌见到的可能只是自己的幻觉,就像王宝强和房祖名吃了毒肉,一定要做坏事偷功德箱,陈凯歌也要做坏事,也要偷功德箱,只不过那功德是观众的票房而已。
版权信息
本文为要有电影(微信号:Be_Cinephile)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要有电影ID
要有电影
点击了解更多要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