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专访奥斯卡提名摄影师顾长卫

2015-03-12 10:08
洛杉矶专访奥斯卡提名摄影师顾长卫

这是一篇98年的陈年采访,作者是黄茂昌,不知为何,阅读的时候感觉挺惆怅的,那种时间的流逝的感觉浮上心头。

也许是互相提携,也许真是「东风西进」,华人演员及导演纷纷转移阵地至好莱坞,期待在这块资源丰富的沃土上开创出一片拥有自己特色的天下。李安、吴宇森、王颖、成龙早在主流片里当家;杨紫琼、发哥也已家喻户晓;李连杰、邬君梅、洪金宝(CBS电视影集)、陈可辛、白灵、唐季礼、徐克等人也逐渐崭露头角。好莱坞的眼睛是雪亮的,延揽这些亚洲的天字号人物毫不落人后。然而,除了导演、明星这些明显的猎物外,杰出的摄影师也悄悄的来到了新大陆,拓展自己的创作领域。

说也奇怪,这些导演、演员没有一个获得奥斯卡的青睐(李安两次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不算的话),倒是中国的两位杰出摄影师超凡的视觉美学震惊了好莱坞,分别在93年和96年获得最佳摄影的提名:前者是「霸王别姬」的顾长卫,后者则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吕乐。

顾长卫在好莱坞奋斗了几年之后,已经完成了两部作品:第一部片”The Gingerbread Man” 乃由大师劳勃阿特曼执导,年初已在全美上映,颇获好评,专业摄影杂志”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更以本片当作封面,对顾长卫的美学与技巧有著精彩的分析;第二部片”HurlyBurly”更是巨星云集(梅格莱恩、西恩潘及老婆RobinWright-Penn、金奖得主Kevin Spacey等),目前正处于后制阶段,制片公司在坎城影展后告诉我,台湾的版权已由春晖取得。至于吕乐,我也辗转得知有重量级的导演正在与他洽谈拍片事宜。

三月的洛杉矶笼罩在起伏不定的圣婴潮里,我好不容易逮到了机会做了一篇顾长卫(Gu Changwei, ASC.美国的报章杂志提到他的名字时,后面都会加上ASC: 美国摄影师协会的缩写。这不是工会,而是个经过邀请推荐才能加入,代表最高荣誉的组织)的专访。在他家巷口的店里,伴随著咖啡香,他亲切地领我进入到他的电影世界里。

黄: 劳勃阿特曼是怎么找上你的?
顾: 他担任坎城影展评审团主席的时候对「霸王别姬」印像深刻,尤其是该片独特的打光技巧。当初宝丽金公司拿这个案子给阿特曼时,他就表示要采用不寻常的方式来创造一种特殊的视觉感受,而我正是他的首要考量人选之一。(阿特曼曾说:「『气氛』对这个故事非常重要,我觉得顾长卫的风格会给这部电影带来许多新的东西,即使一开始让不熟悉他的工作人员对这个决定感到讶异。」)

黄: 什么原因让你决定去拍这部电影?
顾: 我对这个剧本很感兴趣,觉得在影像上有宽广的可能性,对摄影师来说,也就是有许多可以玩、可以发挥的地方。另外,我看过阿特曼的「超级大玩家」、”Short Cut” 与 ”M.A.S.H”等,都非常喜欢。

黄: 哪一类的剧本特别引起你的兴趣呢?
顾: 越能够凸显视觉风格的脚本,越是吸引我。譬如说如「恐怖角」之类的惊竦片、史诗类的题材等。相对而言,喜剧片给摄影指导发挥的空间就小多了。”The Gingerbread Man” 故事发生在乔治亚州的沙瓦纳,整部电影全在那附近拍摄。这个南方城市本身幽暗、不安的特质也给了我很大的吸引力。然而,好剧本、好故事、丰富的角色始终是我决定参与一部片子的最高原则。

黄: 据我了解,阿特曼有著非常独特的个人风格,你跟他工作起来的经验如何?
顾: 大家都知道阿特曼喜欢伸缩镜头 (zoom),拍的时候也习惯一个镜头带到底 (long take),而摄影机操作手是它的儿子Bobby Altman,他们两合作多年,有一套既定的工作方式。我最大的挑战是把整场戏每个角落的光打得非常仔细,甚至最细微的部份也都得照顾到,好让他随心所欲的在拍摄过程中告诉他儿子如何移动摄影机。阿特曼是一个喜欢即兴的创作者,我的工作就是在掌握视觉风格之余,给他最大的即兴挥洒的空间。观众也许在看片子时并没有发现太多的zoom或long take,乃是因为阿特曼在剪接时,把每一个镜头都拆开来使用的缘故。他非常尊重我的意见,他之所以请我担任摄影指导,就是希望在他的风格外能有些其它的元素。至于阿特曼的美学思想、工作投入的精神(阿特曼已年高七十有余),对细节琢磨的态度,我则是由衷的佩服。

黄: “TheGingerbread Man” 和你从前的电影比较起来,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顾: “TheGingerbread Man” 可能是我拍得最暗的一部电影,主要也是基于阿特曼的要求。制作人与明星都希望我能拍亮一点,好让观众看清画面及演员的脸。制作人与导演间总有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但因为阿特曼的威信使然,如果他对毛片表示满意,工作人员的疑虑也就烟消云散了。

黄: 在美国拍片,摄影指导并不掌镜,也不能掌镜(工会规定),你在大陆都自己操机吗?
顾: 一直到「霸王别姬」才改变。因为「霸」片里有太多的灯光与摄影机工作,我必须将运镜的职务交给操作手。自此之后,大陆拍片好像也就跟随著这个模式了。

黄: “TheGingerbread Man”拍摄进度的规画与你在大陆拍片的情况比起来如何?
顾: 这部片的前置作业两个月,实际拍摄则花了45天,算是一般的进度。在美国,成本与进度都要求的非常准确,每天都得按部就班的完成既定的工作量。在大陆,由于规模小,工资也便宜,张艺谋拍一部戏花两个月来慢慢琢磨是很正常的。美国的技术人员都很专业,训练有素。我刚来的时候,英文还不溜,有一个翻译陪著我作为沟通的桥梁。然而,我发现电影的语言是超越词汇的,很快的,工作团队就有了默契,沟通也就不成问题。

黄: 谈谈你的新片”HurlyBurly”?
顾: 这是一部低成本的独立制片(7百万美金),全片在旧金山拍摄。我当初想参与的原因是它有一个非常好的剧本(由舞台剧改编而成),可能比”The Gingerbread Man”要好,而我也非常欣赏这个年轻导演的才华。

黄: 听说西恩潘脾气火爆,你与他工作起来的经验如何?
顾: 他脾气好的很,而且是我看过最敬业的一个演员。片中有一场他被掌耳光的戏。通常一个演员在镜头没带到他的时候,都由替身演出,但是西恩潘求好心切,全程自己演出,连对方的特写镜头他都要求来真的,以求戏剧的真实感。结果几个角度拍下来,他被很狠的打了四、五十个耳光。

黄: 越来越多的电影在强调特效,譬如得奖希望浓厚的「铁达尼号」(访谈的时间是三月初,尚未颁奖),这种趋势会不会影响你的创作方式?
顾: 对摄影指导来讲,基本的要求是一样的。对于新科技,我们不需要全懂,电影是一个合作的艺术,重点在于能否想出好点子,想出来之后,就看技术上能不能克服;而不是徒有复杂的电脑仪器,却想不出具有创意的内容。

黄: 什么样的启发让你走上电影之途的?
顾: 我生长在西安。中学时代正值文革时期,我替戏院收门票。当时我看了很多电影,大部份是些思想正确,来自苏联、罗马尼亚、东欧的作品。那段经验让我熟悉并感觉到有「电影」的存在。我在中学时学画油画,练习对形象、光线、构图的掌握,尤其是肖像,让我对人的结构、神态与质感有了深刻的体验。画画的训练对我的摄影有绝对的影响。后来我就进了北京电影学院,与张艺谋(顾替他拍过「红高梁」和「菊豆」)、陈凯歌(与顾合作的电影有「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都是同学,我就在那儿花了四年的时间专学摄影。

黄: 似乎你一毕业就开始干摄影师。
顾: 在大陆要成为摄影师较容易些,不像美国的新人需要经过摄影助理、操作手等过程。当时,西安片厂给了我们很多机会,「红高梁」与「孩子王」都是在那里完成的。

黄: 你为什么想来美国发展呢?
顾: 为了一个新的挑战。

黄: 有没有特别想跟那个台湾导演合作?
顾: 我很欣赏侯孝贤与李安的电影。虽然得过金马奖最佳摄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我还没去过台湾,希望有机会去看看。

黄: 张艺谋原本也是学摄影的,你打算跨行导戏吗?
顾: 我正在发展一个剧本,是个跨越40年的传奇爱情故事,场景发生在大陆,希望由我内人蒋雯丽主演(蒋雯丽在「霸王别姬」中饰演张国荣的母亲,也在连续剧「日落紫京城」里担纲。)

黄: 自己掌镜吗?
顾: 不会,导演的工作已够繁重,不太适合兼顾摄影的职务。

黄: 真的很喜欢你在「霸王别姬」里的摄影,当年抱走奥斯卡的是「辛德勒的名单」,你觉得公平吗?
顾: (犹豫一下后笑着说)不公平,应该是我比较有资格得奖的。但是奥斯卡的产生是靠每个影艺学院的会员的投票,比较多人看过「辛德勒的名单」,所以投给该片的机率也就大了。

黄: 你也是影艺学院的会员,今年你会投给谁呢?
顾: 我大概不会去投票,因为看的片子不够多。”Kundun” 的摄影蛮好的;「铁达尼号」的技术层面一流,就是故事太商业,太公式化。我自己则蛮喜欢「心灵捕手」与「爱你在心口难开」。

访谈之后,我有个蛮深的体会:最好的导演都与最好的演员、最好的编剧、最好的摄影及最好的班底合作。原来,他们职务虽不同,但都在寻找相同的美学创作的基础:好故事与好角色。

------------------------------------关于OH,4K----------------------------------------

洛杉矶专访奥斯卡提名摄影师顾长卫
OH,4K! 是 HOMEBOY Cine Studio 电影调色公司的微信订阅号。

我们提供电影、广告、纪录片、宣传片、MV的后期调色,贯穿其后期的现场色彩管理,以及跨地域的远程实时调色服务!

调色业务联系:13911101120
远程调色联系:13810380807
实时调色联系:17701313693
调色培训联系:13911101120
企业微信号:homeboycinestudio

更多调色作品详见:http://homeboycinestudio.diandian.com/
本文为作者 HomeBoy Cine Studio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61596

HomeBoy Cine Studio

点击了解更多
HOMEBOY 电影数字洗印厂是一家专注创意、品质、技术流程的后期调色公司,调色业务涵盖剧情片、广告、MV;前期DIT;最终合片、影院DCP打包。 更多作品及信息,请查看官网: http://colorgrading.cn
扫码关注
HomeBoy Cin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