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不是上帝——冯小刚批“跑男”对吗?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到底是因为观众的素质和欣赏水平偏低导致影院电影一味地拉低格调去媚俗,还是因为电影本身的格调和水平就不高才培养了如此的观众?这实在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无法回答。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电影目前有一个趋势,那就是电影制作者和电影观众互相拉低水平,其结果就是一片火爆的市场氛围下,中国院线电影一步一步走下坡路。
冯小刚
所谓的下坡并不是指制作水平降低,而是指电影在艺术,美学以及内容上水准降低,甚至类似电视真人秀节目等综艺节目也可以大肆进军影院。虽说此举丰富了中国电影类型,但其制作模式会损害中国电影的发展。正如最近冯小刚导演所言“六天就拍摄完成,还获得很高的票房,这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
奔跑吧!兄弟
最近的一条消息是电影《奔跑吧!兄弟》(改编自同名真人秀)在本周国际总票房榜上排名第一,获得了3500万美元的票房,击败了《霍比特人3》和《飓风营救3》等同期大制作电影。而排名第五的是国产动画片《熊出没之雪岭熊风》,该片获得了1450美元的票房,超过同期克林·伊斯特伍德的新片《美国狙击手》。
票房的胜利似乎是在打笔者的脸,然而问题并不是出在票房上。获得第一的《奔跑吧!兄弟》和获得第五的《熊出没》都只有中国大陆上映,其票房是建立在国内庞大的观众基数和昂贵的票价基础上的。相反,另外几部电影都是在全球超过四十个以上的国家放映。正如上面所言,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其实只是国人自娱自乐而已。
接地气,还是愚乐观众?
“接地气”电影《分手大师》
愚乐观众,也愚乐电影人。我们经常要求一部电影“接地气”,意思是电影不论题材,选角等各个方面都符合当地观众的普遍审美需求。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到现在不论是制作电影还是电视节目,大家都以“接地气”为首要目标,好像只要接上地气,作品就能大买。
《英雄》
经过几年的“接地气”,中国电影培养出了一批“忠实的观众”为其买单。对比两千年后清高做作的第五代导演,他们拼了命拍摄大片,企图扬名海外,现在中国电影已经不需要走出中国,也走不出中国了,这都是托“接地气”的福。
经营电影可以和卖“瓷器”类比。摆地摊卖瓷器肯定薄利多销,但是拍卖行卖掉一个古董就获利不菲。中国电影制作人都是摆地摊买瓷器的,因为顾客多啊,而且进了影院,不论是看得是艺术品还是垃圾都是一个价钱。笔者不是在否定电影人的努力,任何一部影片,不论好坏,都是电影人辛苦工作制作出来的,都应该尊重。
《小武》
实际上,所有的电影从根本上都是艺术作品,它的艺术价值决定了它的商业价值,反过来不成立。例如《奔跑吧!兄弟》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但是它总的商业价值绝对不会超过贾樟柯的《小武》。因为后者是一部在任何历史时期都能够盈利的艺术电影,现在大批经典电影重映,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然而国内一些电影人没有任何艺术追求,一上来就开始研究观众喜好,想鼓捣出一部“接地气”的影片,实在是舍本逐末的暴发户心理。
票房,还是电影人精神?
《大白鲨》
所以是什么在指导和推动电影人拍摄影片呢?在早期默片时代,电影理论尚未明确,应该是一股冲动和探索精神在鼓励电影人的创作,到了五六十年代,电影理论变革,新电影和新导演层出不穷,应该是自我表达的欲望在支持电影人的创作,到了七八十年代,《大白鲨》开启了商业电影的时代,制作电影就必须得考虑票房因素了,这也无可厚非,但国内这种唯利是图的电影制作方式稍显极端。
面对电影人,观众从来都不是上帝,观众只有在电影院消费时才是上帝。制作电影的过程中包含了太多个人创作,这决定了电影首先是作品,是电影人的表达方式,就像画家的画,作家的小说一样。观众选择看电影就必须接受导演的叙述方式。侯麦的影迷绝对不会嫌他的电影枯燥,戈达尔的影迷也不会叫苦看不懂,而王家卫的影迷也不会介意影片缓慢的节奏。
戈达尔和特吕弗
淘金热,还是电影艺术?
这个时代,在中国还有哪个导演把自己当成艺术家呢?当下中国电影市场是“淘金场”,《小时代》系列和《后会无期》就是成功的淘金者。大家都出来捞一把,艺术的问题还是等到捞到金子之后再说吧。
还有其他淘金者,如《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回忆青春类影片;如《爸爸去哪了》和《奔跑吧!兄弟》等真人秀改变影片,如《心花怒放》,《分手大师》等喜剧电影。应当感谢这些影片,因为它们真实得反应了中国观众的喜好,也说明电影人急需跟观众互动,提升观众的品味。
国内的环境是电影人不能自由拍摄想拍摄的影片,观众也不能自由选择想观看的电影。在这种拘束的氛围内,如果电影人不积极开拓,安于貌似繁荣的现状,那么未来大家将面对中国电影艺术的消亡。
版权信息,本文为要有电影(微信号:Be_Cinephile)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要有电影ID
要有电影
点击了解更多要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