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2012-03-01 14:38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时光相册》由松下AF103拍摄完成的。AF103是一台可更换镜头的摄录一体机,通过各种转接环,可与市面上的各类相机、电影镜头结合。我们这次选用了arri的ultra系列定焦镜头,机身后端的记录单元为aja的记录仪,SD卡记录的是松下AVCHD编码格式。最终通过松下为final cut pro 开发的插件,可转换为Proress 422 HQ,所以后期编辑工作也很简单。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制定测试工作流程
当拿到一台新机器的时候,我们要为机器的拍摄/记录,制作一个良好的工作流程。测试前,制定一个完整的测试计划,包括所需器材和大大小小的附件。需要做哪几项测试,以及到后期对应的是那些内容,都做了表格。这样一来测试便会很从容,不会有遗漏。
首先我们要对摄影机的宽容度以及机内的曲线做一个标定,这样可以在拍摄中更好的掌控高光和暗部的处理。使用AF103拍摄tiffen的光楔卡,要保证卡纸布光均匀,卡纸各部分曝光一致。还要注意卡纸不能有反光,要调节卡纸和灯光方向之间的夹角。开始拍摄之后,打开松下监视器的示波系统,我们立刻能看到光楔构成的一条曲线。
这部完成之后,还需要测试机器的高光和低光处理到底如何,极限宽容度在哪里。我以1/3级光圈为步长,分别正负几个1/3级光圈的变化。极限达到+3又三分之一/-4级光圈的测试条件。最终我们得到的结果是AF103达到上3下7构成的10档宽容度。
除了对于宽容度要有更多了解,我们还对机内的色彩模式进行了分析。有的色彩模式偏平,有的偏黄,为了方便后期较色。我选择了相对正常的,没有倾向的模式进行拍摄,给后期较色保留更多的可能性。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具体拍摄场景解析
拍摄的第一天,是内景,主人公的家。这场戏讲的是主人公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强迫自己去整理思路,寻找事发的原因。在灯光上,我选择了很大的光比,不仅如此,我还设置了窗帘分不同区域档在落地窗前面。这样一来光线落到墙壁上的时候是一块亮一块暗的,想用这种光效体现人物的一种压抑,复杂的状态。由于,我们租的拍摄场地是一个别墅样板间,四周的墙壁都是白色的,旁边是一个高4米多的大落地窗。来自室外的天空的散射光、打的灯光反射在墙面上的光都会反弹到人物身上。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灯光师用几块大黑布把房顶和几个会反光的室内的墙壁都包上了。另外,在室外,用了两个12*12的框架上面包上大黑布,在落地窗外面做了一个巨大的“屋檐”,用来把天空中的散射光全部挡掉。灯光直射照射进来,却照不到主人公的心里。所以基本上设计他的动作的时候都是背光或者侧光的。没有一个镜头是他面对阳光的。

接下来这是一个有趣的特技镜头的拍摄。导演想表现人物的忙碌,让他同时出现在这个场景中的三个位置做三件不同的事情。我们计划把机位固定,然后拍三遍,演员分别在画面中纵向分割的三个区域里。我们原以为拍摄会很顺利的完成,幸亏把素材交给了现场剪辑,让他马上在计算机里做一下画面切割,看看画面有没有问题。结果发现切割画面之后,最右边的画面中的光很明显被切掉了,最终只能是放弃电焊的这个动作。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整个片子我们充分的使用了逆光去刻画主人公压抑的内心。在这场戏中我们用了长长的轨道,镜头慢慢的推向跑步机上的主人公。透过摄影机的运动,把观众带向男主人公的内心。对面的窗帘拉了一条缝,12K的灯从外面稍微高一点的方向直接打进来。我们在人物背后的光区淡淡的放了些烟,让光线出现体积感明亮的背景中人物处在暗处,更能表现人物的情绪。在后期较色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沿用了现场的灰灰的调性,因为那样看起来会真实一些。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其实这段戏大部分都是用了AF103的升格拍摄完成的,为了捕捉人物真实的状态,有几个镜头都是在偷拍的情况下完成的。我们让演员自己找找感觉,并没有告诉他开拍,于是很多镜头很简单的就拍完了。

拍摄的第二天,还是在同样的内景地,要拍摄男演员各种查阅资料和在电脑前奋战的镜头。查阅书籍的这场戏,我们设定的是下午,我们在T12的钨丝灯前面加了张麦秆黄的色纸,整个光线看起来就是金黄色, 很戏剧感,而且这个颜色看起来会觉得特别的油润 。而不会是通常所说的暖光的那种有些发红的调子。这段内容我们只拍了两条,一条是景别稍大32mm,一条是景别很紧85mm镜头。 因为我们在之前已经商量好,这段是跳剪组成的一个快速段落。 我们让演员在规定的区域自由的发挥,摄影机跟随着人物的动势,在轨道上自由的抓取。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同样在这个下午,我们还要拍一场夜间戏。我们用很多小光源去照明,背景尽量的处理的暗一些,看起来更真实。我们用了一个台灯,一组暖光华氏12头,一组冷光华氏12头。华氏12头就是在一个横杆上固定了12个磨砂灯泡的阵列。这种光源发出的冷暖光看起来不会象kino那么干净,但是会更真实一些。在后期的时候,我们故意把反差略微做小了一些,尽管,现场拍摄的画面是很透的,但我们觉得整个感觉应略微忧郁一些。如果,色彩反差都很正,这场会变的特别科技感,过于科技感,就会削弱对人物情感的描述,对塑造人物是不利的。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最后主人公穿越的这场细,我们用了一个冷光12头在很低的位置给一个低角度的散射光,然后从顶上用了一个特图例向下打了一个圆形的光区,来体现整体神秘的气氛。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第三天,是整个拍摄最辛苦的一天。先是在中关村拍摄男演员和女演员的镜头,天气很冷,但是大家还是坚持完成了拍摄。晚上我们回到电影学院开始电梯的拍摄。这场戏有很多奔跑的镜头,我们把摄影机上能拆卸的附件都拆掉了,用最简单的装备。因为aja的记录仪,在机器发生剧烈震动的时候开始不稳定了,外接的sdi线总是会松动,导致数据丢失,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于是我们采用原生AVCHD直接记录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第四天是所有的男主人在中关村各种奔跑的镜头的拍摄。为了拍摄更方便,我们去掉了aja和up镜头,这样在上斯坦尼康的时候会更轻便。我们的机位被固定在面包车上,从正面和侧面跟拍男主人公。有些地方为了更接近前景我们只能直接跟着演员跑。因为我们没有请专业的斯坦尼康操作员,所以就常会有摔倒之类的情况发生。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由于前几天的拍摄很辛苦,第四天开工很晚,刚开始没拍几个镜头,太阳就消失了。又因为是剧烈的跟拍,不能把光圈开的太大,不然焦点就会出问题,于是我们采用提高iso的方法。印象很深,AF103当时的iso已经开到了2000多了,但是画质还是比较理想的。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但这个画面还是给后期带来点麻烦,首先这里的情绪应该是很紧张的,把观众的心提的很高的那种。但是由于阳光已经没有了,画面中也没了反差,后期调色时候尝试了很多色彩方法都觉得不理想。于是,我们大胆的采用把画面调的曝光过度一些的方法,同时把色彩略微调的发青一些。立刻有一种抽离的感觉,仿佛是一种即将出事的前兆的一种不稳定的,一种残酷的状态。这个方法,虽然损失了画面的质量,但是从叙事上来说还是有帮助的。

《时光相册》拍摄技术部分解析
拍摄微电影《时光相册》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难忘的过程,我们也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我们希望可以和热爱创作的朋友有更多的交流。
2012年,与坚持梦想者同行。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