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手记]《推拿》阵容导演张蓉,分享创作随笔:更像是在拍一部纪录片...

※ 关于张蓉

《推拿》阵容导演,1986年生,201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导演手记]《推拿》阵容导演张蓉,分享创作随笔:更像是在拍一部纪录片...
----------------------------------------------
影视工业网专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作者:张蓉
-----------------------------------------------

《推拿》创作随笔

2011年7月某夏日,接到《推拿》制片人电话,说是娄烨导演正在筹备一部关于盲人演员的电影,问我是否想参与关于演员选角和拍摄工作,我没有一秒钟的考虑很爽快的答应了,先不说工作是否有难度,光是听到娄烨导演,我想没有谁会犹豫跟这位大导演一起工作的。

导演在南京看景,所以第一次见面就是在酒店他的房间,他人特别特别随和,随和的让我感觉像一位年长的朋友,一点也不像一位大导演,随后我告诉了他关于我的一些工作经验和拍戏选角经验等,后面的谈话我们主要围绕关于演员演员的搭配,导演说戏很重的在考虑专业演员,其他的大部分角色他坚持一定要用盲人来演,这也是他最想拍这部电影的原因。他说他跟美术现在在南京看景,主要是在看一些盲人推拿店的布置和结构等,因为那些店里也有很多盲人推拿师,导演觉得特别好,问我能不能在他们看完景后去拍一下他们,主要是拍他们的状态,能让他们放松下来聊聊就更好了,我说没问题!!!我知道,导演是想要先考验一下我,看看我能不能胜任他的《推拿》阵容导演工作。

接下来的一周,在南京盲校老师的陪同下(主要教我了解盲人的病因和交流),我用DV拍下了很多关于盲人推拿师的珍贵视频。当然在最初几天,我认为自己的表现并不好,出于面对他们的尊重与紧张,我似乎有点向记者提问他们回答的形式,这个过程没有欢笑,没有反问,只是问答。可能是我想的太多了,我特别担心他们不愿意讲自己眼睛,或者我们怎么能想朋友一样什么都可以聊?我觉得我的状态让他们感觉特别拘谨,这样的话,我也只是拍一拍他们的形象,内在的性格并不能完全张显和突出,我的这种方式对于能找到合适的盲人演员一点帮助也没有,我认为。到第三天,导演说想看看我拍的素材,我有点紧张,因为觉得自己并没有拍到什么特别的内容。但是没想到导演在看完后给了我很大很大的认可和鼓励,他说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跟盲人接触,了解盲人背后的故事,听他们自己讲述自己眼睛的情况,工作的情况,未来的想法,自己现在生活的满足与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取得他们的信任更不易,能像朋友那样聊天,更更不易,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跟他们面对面,让他们自己讲自己不愿意提起的事情,这很不容易,很了不起。他说就这么拍,感觉很快就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盲人演员了。那个画面,虽隔近两年,我仍记忆犹新,因为工作才刚刚开始,就得到导演的认可和肯定,对于我接下来的工作,帮助甚大。

回到北京后的工作对于我来说更困难,因为盲人推拿师遍布北京各个推拿店,我完全没有方向,而我能做的就只是在网上查哪些推拿店比较大和正规,然后电话前台,跟他们说我们的情况,然后得到他们的同意,才能去,这是我们唯一找演员的方式。尽管这样,我的士气十足,状态越来越来越好,8月炎炎夏日,顶着大太阳,1个多月的时间,北京和南京的来回,我跑了大概40多个推拿店,拍到了很多很多盲人推拿师,从中我们找到了小孔,张宗琪、金嫣、徐泰和、张一光和季婷婷,随着郭晓冬、秦昊、梅婷、黄轩和黄璐的档期确认并加入,我们主要演员和盲人演员的阵容在9月最终确定。

[导演手记]《推拿》阵容导演张蓉,分享创作随笔:更像是在拍一部纪录片...

筹备阶段,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几位专业演员郭晓冬、秦昊、梅婷和黄轩在南京盲校体验生活的日子,那些日子我跟他们在一起,亲眼看到了他们作为演员的敬业态度,他们每天都会根据自己想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来选择性的跟他们一起上推拿科和文化课,一起去食堂吃饭,他们纷纷选择给自己蒙上眼睛,拿起盲杖学习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下行走,吃饭,触摸和交流,他们完全没有架子,很快就跟盲校的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了朋友。

这期间他们也克服了心理上的许多障碍,因为完全没有方向感和安全感,长时间蒙着眼睛会出现眩晕恶心,但他们仍在坚持,因为有时候拍摄也是一天,所以他们说必须适应这种盲态,表演起来才能自然和零压力。在后来实际的拍摄工作中,他们也确实做到了专业演员的那种坚持和态度,我由心的佩服和尊重他们,因为真的很不易。

10月初,我们选择在南京盲校试开机,试开机原因是导演和摄影曾剑在拍摄方法上有新的想法,技术上也需要磨练几天,在南京盲校我们以纪录片的形式拍了很多关于盲校学生的生活等等,其实也是为了让全剧组工作人员更多的了解盲人,学会如何跟他们接触与交流,1周后,《推拿》正式开机。

进组后,我的另外一大任务就是敲定剧中的特约演员(电影里除了主要演员和盲人演员外其他有台词的重要角色)。《推拿》里的演员特别特别多,所以我除了协调盲人演员的拍摄时间和生活上的琐事外,就是利用每天收工后在宾馆房间面试和拍摄特约演员。这时候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就来了。

南京并不像北京和上海一样,因为常年有众多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所以演员资源根本不用发愁,而南京不同,除了话剧团和几所不错的专业学校,其他的全是表演爱好者,不够专业,所以能选择的演员少之又少,再者,娄烨导演不像其他的导演,在演员的选择上他更偏重表演要特别生活,长相一定不能符号化的演员,也就是长得不像演员的演员才是他想要的演员,什么都一定要以生活为主,这样表演才有力量。这是我在开机后半个多月悟出来的。

但是,刚开始我不了解,我给导演看的视频全是一看就长得特别有气质的或者专业学习过表演的演员,所以导演的选择性特别少,我特别着急,因为随着拍摄,需要的特约演员每天都有,而我给导演的选择性又很少,所以我觉得刚开始确定的一些特约演员并不是导演特别满意的,但是因为没有更多的选择,所以也只能这样。我感觉他特别相信我,他总是说已经很好了,慢慢来,我们都需要适应彼此对于演员的审美,这需要一个过程。

最初半个月,我顶着压力长了一脸的痘痘,每天特别焦虑,想着明天万一又有特约演员的拍摄该怎么办。某天,我终于爆发了,我主动找导演聊了一下关于我的问题,他可能从我的皮肤上看到了我的压力,哈哈,他说第一次看我的时候脸上挺干净的一姑娘呀,怎么没两个月成这样了,什么情况。我说是被导演逼得,哈哈,玩笑话!

后来他跟我说,他从来就不觉得业余演员和学习过表演的演员有什么差别,业余演员因为喜欢表演才想做演员,只不过南京这样的城市没有特别多的机会让他们发挥,所以只能成为他们的兴趣爱好,反之特别喜欢用这样的演员,长相和表演都特别生活,而有些专业演员倒是有气质或者长着一张演员脸,然后实际一拍摄,一切都反生活,不好,只要能够生活的表演,一切以生活出发,能够准确的表现出导演想要的状态就可以了。

[导演手记]《推拿》阵容导演张蓉,分享创作随笔:更像是在拍一部纪录片...

我一下没压力了,其实就跟我们的盲人演员一样,他们形象上并不突出,甚至都没有学过表演,但是他们的表演都特别生活化,完全不用走戏,生活里怎么样,镜头前就是怎么样,反倒是我们现在的专业演员才有压力,他们总想着去设计一些动作或是盲态,这样反倒会觉得假,因为他们的对手盲人演员太真实了,刻意的表演才没有意思,这也是我们的专业演员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随后的近两个月,我们选择了大量的业余演员,有饰演郭晓冬父母亲的,有金大姐,有推拿店的前台,角色都很重要,他们的表演也得到了导演特别大的肯定,我也一样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皮肤慢慢好了起来……

《推拿》让我对盲人有了更多的认识,当我们在蒙上眼睛的那一刻,我们恐惧,我们无助,害怕前面就是万丈深渊,我们甚至不敢向前再走一步,哪怕我们知道我们是站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对比我们,现实生活中,他们无比坚强,他们也不想让我们把他们当做特殊人群一样看待,甚至很多生活细节都比我们正常人做的还要好。我曾经看到很多人歧视盲人,认为他们看不到一切就鄙视他们,甚至说一些不尊重的话,甚至当人们说到盲人时都会称为“瞎子”,曾经,在没有接触过他们,我可能会参与他们的话或是也会这么称呼他们,那时候自己确实是下意识没有想尊重不尊重的问题,而现在,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时,我总会帮这些盲人出恶气,我经常跟我的朋友说,请不要称呼他们“瞎子”,盲人只是看不到,他们的听觉没有问题,想想如果我们盲人,你愿意听到这样的称呼吗?所以我们不要歧视残疾人,因为他们也有自尊;不要鄙视残疾人,因为他们也有资格活在这个世上;不要嘲讽残疾人,因为他们也会笑你的无知……

从筹备到拍摄,长达5个月,《推拿》像个大家庭,从导演到演员,再到工作人员,我们似乎不是在拍电影,更多的是在拍摄一部盲人纪录片,记录他们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他们真真正正的给我们上了一课,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让我学会了如何积极的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我特别感谢和感激《推拿》让我遇到这些可爱的盲人演员,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以后的日子少些阻碍,多一些选择。

最后特别特别感谢娄烨导演让我参与《推拿》,他也是我迄今合作的导演中最最最最欣赏的导演,没有之一,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作为文艺片导演的不易和坚持,他只是想拍好电影,所以在中国没有电影分级制度的现阶段,请多给他一些创作空间和支持吧,我们需要这样的好导演,需要这样的好的文艺片导演。

最后希望《推拿》顺利过审,票房大卖!

本文为作者 中国声音制作者社群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3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