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怎样写一部纪录片剧本(四)下

2014-01-06 21:47
译者注:实在是抱歉,因为年底塞满了各类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一直没时间来更新剧本类的文章,从这周开始,我重新开更纪录片剧本、从剧本到电影的系列文章,并且会有新的汉化系列——好莱坞报道者网站旗下的圆桌访谈系列,之前工业网曾经做过摄影师圆桌访谈,而我会在本周四会听译+分享动画片系列的干货。

另外,本篇文章上接一个月前的田野和出版物调查篇,主要以一个新移民杀人案为例介绍了采访调查、深入挖掘问题、直面挑战问题等各方面技巧。不过对于个人来说是最后一段怎样梳理素材的小窍门最是实用,其实这个方法不少剧情片编剧都在采用,但此处移植到纪录片的剧本写作来也是很有意思。

(汉化)怎样写一部纪录片剧本(四)下

· 采访调查:

一个编剧十有八九都会被叫去写个自己一无所知的剧本,事实材料通常能很轻易地从出版物或是田野调查中获得,但编剧还需要搜集观点,不是一个,而是很多。采访与事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人是最好的搜集观点的方法。电影是人的媒介,是为人服务的媒介,因此人的观点是一部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的与人会面问问题的采访调查是每部电影必备的过程。
编剧先要决定要问谁,问什么。通常最先问到的人是手边立马能联系上的有关剧本内容的专家学者。他们不仅能给编剧提供知识,还能给他们的经验之谈。如果剧本要求写一系列发生的事件,编剧可以先去和那些与事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人聊聊。在选人时还要注意差异化,甚至对立方的说法都要采集到。编剧在问问题时必须涵盖一系列想法,典型的像是从事实到感情,从观念到洞见一应俱全。你需要仔细记录这些对话,并且在一旁记好重要的点。多听听他们对你该怎么从“概念上”开始写剧本的想法总是大有裨益的,不管你在剧本里用不用他们的观点。谁知道呀!有人可能会给你弥足珍贵的想法。
·内心小宇宙和隐喻
每个编剧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观点,因此,每个编剧都对一部电影有着独特的贡献。这也是为什么导演会和某个编剧一遍一遍地合作。想象力是一位编剧最重要的天赋和工具。虽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用,但在调查阶段有个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编剧审视内心、搜集过往有益经验,并且可以创造出对事件近在眼前的情感立场。从灵性角度讲,冥思内心世界上一个非常强大的梳理纠结于潜意识上知识的方法,还有有可能(如果一个人相信的话)集体无意识、宇宙秩序的力量。隐喻和其平行产物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有时我们会看见东想到西,或是岔到另外一种思维方式中。这可能跟原物,或者是因其引发的观念啥关系都没有,但仍然在另一个层面描绘出了事件。比如你看见上班高峰期的高速公路,想到成千上万只蚂蚁背着食物往家赶。或者是同样的情形,听见喇叭不停地响会让你联想到机器人时代机器对人的镇压。可能性和隐喻在我们身边,无穷无尽,就等着一个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编剧捡起来用呢。

·深入挖掘

每个编剧都想写出个精彩的剧本,大家都知道想要完成这么个剧本需要做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那到底什么算是深挖并独立于事实呢?一位编剧想要找什么,又怎样界定呢?
这儿有几个方法可以找到你所关心的内容。假设一个编剧想写个新移民杀人案,那我会提供以下几种可能会用到的研究材料。

·问题之首
问题之首包括着各种事实:这个杀人犯长什么样?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停在什么地方?他的行为、声音、动作以及智商是什么样的?编剧可以先去问问两位移民专家相关信息,找找相关的研究资料。来,让我们管这两位专家叫Ted和Sue,生活在哈佛的小两口。编剧能找到新移民的历史和原著居民在其间扮演的角色。Ted和Sue甚至可以带着你去跟新移民群体打交道,在那儿你不仅能亲身感受到他们的生活,还能对即将出现在电影中的内容有一定的概念。

·问题之心
编剧必须要探寻出更深层的新移民生活细节,他们的爱恨情仇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这些新移民爱抱团——那他们集体自杀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如何?是的,母子连心,那其他亲戚间的关系又如何呢?当他们因为语言障碍时怎样与社会沟通?他们对其他原住民的态度如何?他们对编剧这个外来人是怎么看的?这个编剧有没有自己“种族”的精神?

·问题之根
编剧必须要了解杀人犯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的戏剧化故事,这样的生活是源于何人?是谁将其逼入绝境?他的极端行径能否引起人们的反思?编剧可以考虑问问自己这部电影更大的角色是谁,答案可能会对你后期揭开杀人犯身上的重重谜团很有帮助,它还能帮你保持警觉。这些都是电影所需的信息,所有人都对杀人犯的罪行有着或隐或现的联系。

· 问题之枝
编剧可以提高电影价值的相关问题,杀人犯对周围的新移民生态是否有影响?这些跨越半个地球前来定居的新移民精神到底是什么?和他们直接谈谈肯定会有帮助,或者换个方向问问受害者家人的感受。编剧应该想尽办法将一个问题“开枝散叶”努力挖掘更深刻的细节,那些能增加电影分量的细节是无限的。

·寻找挑战
当你在探索一部电影时,没有碰到一些挑战那就是不完整的。比如你必须学会直面杀人犯、被害者及其双方家庭,那些血淋淋的伤害,这就够了么?是否有一些后来的问题是个体无法承受的,举个例子,因为杀人事件造成的当局政策变迁?后续的政府暴力问题呢?这时编剧应该问:“新移民是否应该承受这些挑战?”

·去芜存菁:便利法(The Post-it Method)
一旦你搜集了每一点相关信息,跟踪了每一条有趣的线索,问了每一个富有洞见的专家,要是这些事情你都做完了,那你就有了过多的材料。此时,你需要思考哪些信息对塑造完整的电影是有用的,你要无情地剔除那些对故事无益的素材了。电影容量有限,你可没那么多时间讲那么多事。
将散乱的材料组织成一部电影的过程基本包括减除、忽略以及甄选哪些材料能继续跟下去,这些留下的材料怎样互相影响。这里有个小窍门,将每条信息都简化成几个关键字,写在一张便利贴上、或是提示卡,要不干脆就是一张小纸条上。举个例子:一张便利贴上写着“新移民 集体 聚会”,另外一张写到“Sue 聊天 哭”等等, 然后在一张白板上、或是墙上随意粘贴这些便利贴。然后,编剧就要开始痛苦的撕纸条的过程了,你们要一直扔掉一些纸条,然后重新排序直到理清一条理想中讲清楚故事的信息链。此时你对故事的要求不过是让信息按照顺序“流动”起来,而冗余的部分被丢掉。这时是时候开始想想怎么写剧本了!
本文为作者 isolatedlands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28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