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女性视角、散文化改编与迷你剧的内容探索
近年来,“迷你剧”模式逐渐在国内流媒体平台延烧。
它们不同于以往电视剧动辄几十集的惯性制作套路,而是借鉴了美剧“限定剧”的模式,选择尽量抛掉“注水”的赘肉,合理分配情节点,提升摄制水平,注重“电影感”。
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电影级别的摄影、转场,开始在社交网络上被广泛讨论。一部迷你剧,质感越来越相当于一部长电影。
继近几年大火的“迷雾剧场”探索悬疑类剧集的本土化落地后,爱奇艺今年为迷你剧专门打造了“微尘剧场”。
五一长假结束之际,微尘剧场的头炮《我的阿勒泰》(以下简称《阿勒泰》)终于打了出来。
本剧开播四天后,于5月10号在爱奇艺会员收官,目前全网有效播放量突破一千万,围绕讨论阿勒泰的热搜不断升温。
《阿勒泰》继承了迷你剧的优良传统,以8集的体量,精细的制作,一开分便在豆瓣轰出了8.5的炸裂级表现,是今年到目前为止的“剧王”。
如此下去,继今年初《繁花》让上海的黄河路翻红之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旅游业也会因本剧而更上一层楼。
那么《阿勒泰》做对了什么?它又给迷你剧模式带来了什么新的改变?
视角:从女性看出去
《阿勒泰》于上个月去戛纳国际电视节展映之前,发布了一张国际版海报,海报上一众主创在草甸之上骑着马,陶醉地望向远方,下面是本剧的英文片名:To the Wonder。
这个名字明显致敬了泰伦斯·马力克的电影《通往仙境》,看着海报上美丽的自然风光,确实与马力克的风格近似。
美则美矣,但总透露着某种隐忧。
文笔优美的散文打底,壮丽的山川湖海做背景,前期确实很吸睛,但是剧集是要讲故事的,如果不提炼出一个主线故事,在后续的发展中势必流失更多观众。
导演的做法很简单,还是把创作的心思放在扎实做人物上。
大家都知道阿勒泰地区的风景壮美,导演却在前三集鲜少使用大景别,而是多用中近景,把视线更聚焦于人物。
首先,本片由李文秀的视角进入,她在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打工,第一集便是她由城入乡的过程,她对于阿勒泰地区来说和大部分观众是一样的,有一层“游客”视角。
李文秀有原著作者李娟的影子
有了这层设置,本剧便精准的在都市打工人群体中获得极强的代入感,很多网友表示本剧“看得我班味都没了”,乃至重新唤起了他们心中那田园牧歌般对生活的向往之情。
李文秀不仅是打工人的替身,甚至梦想也很中产,她渴望写作,却什么都写不出来,于是在某位作家的讲座上,她问出了自己的困惑,得到的答案是:先从自己的生活开始写起。
于是本剧的主线任务开始了征程:一位女作家的觉醒。之后出现的所有人物与事件,都是滋养她创作的养分。
为了让李文秀的作家之路“名正言顺”,导演特意设置了一个具有仪式感的情节:李文秀在学校楼梯上扶正了著名文学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画像。
伍尔夫可以说是所有女性创作者的标杆与榜样,她的那句名言,“女人要写作,就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也在之后的剧情中出现,所以说她就是本剧的重要隐藏角色。
通过李文秀的眼睛,我们看到了阿勒泰的风景,也认识了她的母亲张凤侠,失智的奶奶,以及巴太一家。
导演用李文秀作为线索,串起了原著中连不成线的散文碎片。
马伊琍饰演的女主角张凤侠,是李文秀的母亲。
她乐观豁达,什么都不能让她烦恼,与牧场上辽阔的景观相得益彰。
对自己,晚上睡觉时床榻了,也不耽误自己接着睡去。
对女儿,知道她在大城市混的不好,当妈的并不急,反而说出“一棵树、一棵草,就这样待在草原上也蛮好的,自由自在的”,这样的暖心金句。
对婆婆,女儿弄丢了奶奶,向她道歉的时候,她也轻描淡写地回道:“我经常把她弄丢了,丢了捡回来不就好了”。
只有在丈夫的骨灰顺着河水飘走时,她才会展现出一点“恋爱脑”的计较感。
夕阳下的张凤侠
可以说,如此大气磅礴的女性角色,在以往的影视剧中很少见,这样的人设通常是为了男性而设(比如《繁花》里的宝总),如今在《阿勒泰》中看到如此性格的女性,不得不说是一个突破。
而对于女性配角,导演毫不吝惜情节着墨。
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巴太的嫂子。她的丈夫喝酒过量,冻死在路边,一年的服丧期满,娘家与婆家竟然一致不允许她带着孩子改嫁,还说她丢人。
面对如此境地,她哭诉着,自己作为女人,每天就是做饭洗衣服,想出去走走都不行。
或许像她这样女人的命运,才对应了那句歌词“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主题:民族与认同
可能是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自带浓重的主旋律气质,本剧也有大量镜头对准了新疆的少数民族,尤其是之前很少有影视剧涉猎过的哈萨克族。
对很多人来说,提起哈萨克族,除了知道他们住的地方离哈萨克斯坦很近,别的也就没什么了,但是《阿勒泰》不仅深入他们的习俗与生活,也直面了这个民族在时代浪潮袭来的当口所面对的问题。
比如哈萨克族传统的消亡。
在老族人眼里,随身携带刀和猎枪,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在第一集中,巴太的父亲苏力坦就因为身上的刀过不去安检,而放弃坐火车,转而选择骑马赶路。
接下来的几集中,他对向政府上交猎枪这件事的拉扯,也是影片的诸多副线之一。
苏力坦
这里的苏力坦如同顾桃的纪录片《犴达罕》中不再打猎的鄂温克猎人,面对新时代的来临,不知所措却又无可奈何。
正如剧里那句台词说的那样:
“现在野生动物都保护起来了,这个时代不需要猎人了。”
除了对少数民族本身命运的喟叹,导演还将更多的笔墨放在地区认同与民族融合上,毕竟这才是主旋律真正的使命。
剧中最动容的一处,是李文秀趴在奶奶的腿上问她:“我是新疆人吗?”
饰演奶奶的黄晓娟
根据剧中的设定,李文秀的奶奶来自东北沈阳,母亲来自江苏,她这样的“汉三代”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里,依然只会普通话,听不懂少数民族语言,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依然是新疆人。
剧里的新疆包容、开放、热情,处处体现着“来了就是新疆人”的感觉。
就像骑着摩托的高晓亮行驶在草原上,老乡们并没有对他有任何的排斥,反而得到了热情的接待。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演出哈萨克族青年巴太的于适,他在前期的演出令人十分出戏。
主要是于适的哈萨克语适配度不高,每个音节都发音用力,蹦字的感觉明显。
另外他甫一出场时,仿佛《封神》电影训练营的结业展示一般,骑马、射箭全来一套。
虽然青春飘逸,但也制式化明显。
好在随着剧集的深入,于适也渐入佳境,第五集结尾抢羊的那场戏,他在马背上纵情欢呼之时,终于跳脱了姬发时期的训练营气质,彻底融入了哈萨克族大家庭。
形式:限定剧的胜利
国内短剧集的概念脱胎于美剧的“限定剧”,“最佳限定剧集”还是美国电视艾美奖中的主要奖项之一,可见这一类剧集的重要性。
据悉,按照艾美奖的规定,一部限定剧的总时长不得少于150分钟(一部电影的长度),集数不能少于两集,故事必须在一季里讲完,不能再有下一季。
限定剧更接近于一部电影,它们大都叙事紧凑,影像质感爆棚。
上个月网飞出品高分限定剧的《雷普利》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整部剧都是黑白摄影,且大多为固定镜头,极具导演个人风格。
可以说,因为限定剧是“一锤子买卖”,没有长度以及制作下一季的压力,所以便是风格化的试验田。
去年年初迷雾剧场中6集长度的《平原上的摩西》同样把风格化做到了极致。
它可以说是一部长镜头拼起来的电视剧。
贯穿全剧的中远景景别,类似于侯孝贤《童年往事》一般的调度,伴随着人物的走位、出画入画,镜头缓缓移动,像清明上河图一样,将失落的北方工业城市众生相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
《阿勒泰》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调度。
镜头有时会顺着角色,慢慢摇向一边,接着雪山、草地、溪流映入眼帘,庞大的风景,渺小的人,仿佛在这样纯净的环境面前,任何戏剧冲突都是多余的。
以往短剧集都是以悬疑题材为主,这回《阿勒泰》反其道而行之,独辟蹊径地改编散文集,用最慢的节奏、最小的场面,成功做出了只属于自己的独特韵味。
值得注意的是,《阿勒泰》之后,微尘剧场的下一部作品《在人间》也已经提上日程,该剧由徐兵执导,赵丽颖、尹昉、张一山主演,集数也为8集,讲述一个近未来的软科幻故事。
据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介绍,“微尘剧场”主打精品短剧,讲述普通人的故事,探索新审美、新视听。
虽然《阿勒泰》叫好叫座,未来对迷你剧的探索仍然需要时间。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剧集仍然是几十集的长剧,很多观众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看剧节奏。
微尘剧场比迷雾剧场的12集模式更短,对观众的挑战性更大。
当前几天《阿勒泰》的追剧日历公开时,就有人在评论区说道:“这是我看过最短的追剧日历”。
如何通过短而精,获得长期的影响力,还有待未来的创作者们解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