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红毯先生》,如何在热闹的春节档凭差异化生存?

2月18日 10:16

截止今天中午,2024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已经达到34亿,《红毯先生》票房第五。话题不够劲爆,豆瓣评分也不高,这部优雅的喜剧却是一部比较独特的电影。喧嚣过后,也许我们会更清醒地觉察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不仅是源于它给普通观众带来的共鸣和反思,影视从业者们也可从中体会到电影市场多样化的重要性和差异化生存的可能性。



因荒诞而优雅,细节处处有高光

今年的春节档依然是喜剧的主战场,主打欢笑过年。在一众热闹的电影中,这部电影的喜感却有点不一样。从《疯狂的石头》到《疯狂的赛车》到《疯狂的外星人》,宁式喜剧的荒诞风格一直有一众拥趸。相比疯狂系列,《红毯先生》的喜剧风格还表现出了一些新变化,最明显的是它少了一些疯狂和躁动,基调更冷峻简约,节奏不急不缓。看完电影,也便理解了它“优雅喜剧”的定位,宁式喜剧已经由“疯狂”变得佛系优雅,不强行灌输给观众想法,更多关注自己的表达。

首先就电影的节奏来说,从开头不疾不徐铺开的红毯开始,到结尾刘伟驰踏上了平衡车,在长长的镜头里,出现,消失,再出现,他慢慢学会了平衡,有点欧洲艺术电影的冷峻克制的基调。在煽情已经成为标配,情节高潮迭起成为基本要求的春节档电影中,倒成了异类,能让人舒缓下来,觉察、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时代:科技介入生活,资本异化人性、城乡差异变大、关系疏离感加深、网络众生喧哗、炒作成为日常,人们只关心自己的角度和立场。这时候倾听一部电影独特的表达,不失为它的价值所在。

这是一部广义上的元电影,近年来类似的电影,有在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不过那部电影的核心人物是一个“小演员”,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大明星——红了四十年的“刘伟驰”,刘德华的刘,周星驰的驰,梁朝伟的伟,影帝级人物,有刘德华的影子。导演宁浩自己也亲自出演片中的导演林浩,他们冷静地拿娱乐圈开刀,拿自己开涮,当然,那也不全是他们自己。

该片对现实的讽刺批判用的不是杀猪刀,而是冷静克制的手术刀。这刀不仅指向自己,也剖析现实。比如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多次出现的扫地机器人,现代生活与传统农村生活的对撞。可以看到导演像《寄生虫》一样,展示出了一些不同阶层的冲突。故事里也有很多真实事件的影子,比如主角在颁奖现场被主持人戏谑;用真实动物拍摄而遭到动物保护组织的投诉;也有一些自我调侃,比如刘伟驰的太太叫他影帝,“结婚时不宣布,离婚也不宣布”,比如他定时锻炼身体,像个机器。有时候观众会分不清哪部分是真实,哪些又是虚构。

自嘲制造了一种荒诞的幽默感,有点冷,懂的人觉得高级,不懂的人觉得莫名其妙。不管怎样,它独特的内涵表达还是让人耳目一新。

与影片内在表达相适应的,是影片形式的变化,色彩不花哨,音乐不喧哗,情节也不那么“刺激”。故事基本上围绕刘伟驰的“真实”生活展开,在拍摄电影的前前后后,与周围一些人互动,发生的一些类似“日常”的事件,组成了主人公的生存境遇。经纪人、导演、妻子、儿女、投资人、采风遇到的影迷和“猪”,都是他的环境。

片中只有两场群戏是热闹的,一场是投资人参与拍摄,指手画脚,不尊重创作,导演于是借剧情暴打投资人,现场一片混乱狂飙。另一场是刘伟驰被网暴后公关危机团队帮助处理,刘伟驰却执拗地坚守自己的“真相”,冲动下打了同事,激起众人的愤怒,这时剧组的那头猪闯了进来,上了桌子,大闹会场,最后却意外身亡。这两场群戏,产生混乱荒诞的狂欢意味,尤为令人记忆深刻,也是宁式喜剧疯狂印记的又一次显影。

弃用喜剧人,宁式喜剧反而不再拧巴

《红毯先生》在春节档一众喜剧中的差异化生存还体现在演员上。《热辣滚烫》里的贾玲、《飞驰人生2》中的沈腾、《第二十条》中的雷佳音都擅长喜剧。刘德华也演过喜剧,但他肯定不算是标准的喜剧演员。

但刘德华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并不违和,首先这部喜剧不是靠“搞笑”的表演来逗笑观众,而是靠大明星想要体验普通人生活的身份错位,来制造荒诞,靠自嘲和讽刺现实来制造冷幽默和荒诞感。

宁浩上一部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用的恰恰是“正牌”喜剧演员黄渤和沈腾。那部电影虽然票房尚可,但是观感有点不伦不类的尴尬。这次宁浩放弃了明显的逗笑观众的企图,用了刘德华做主演反倒效果比那次好。

众所周知,宁浩最初是刘德华扶持的新人导演,刘德华一句“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放手让宁浩拍摄了《疯狂的石头》(2006年),获得口碑和商业的双丰收。这次宁浩专门为刘德华量身定制了这部《红毯先生》,说是报恩,却歪打正着,让宁式喜剧不再拧巴,变得流畅和舒适起来。也许是人到中年的宁浩也不再那么执着于商业和艺术表达之间的平衡,反倒达成了某种平衡的和谐。

在营销上,贾玲靠暴瘦话题,《飞驰人生2》靠含腾量,沈腾在春晚嘴瓢了,登上热搜。刘德华的粉丝也有很多,但在刚刚过去的元旦档就有《金手指》、《潜行》上映,再早前还主演了《流浪地球2》《莫斯科大劫案》,一方面让人感叹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另一方面频繁的曝光,也必然减少大家对这部新电影的观影期待。虽然刘德华每年春节都会在超市加班,关注度一如既往,但真正为刘德华电影买单的观众还是会受到一定因曝光过多造成的影响。

在内容方面,《红毯先生》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影片并没有给主角一个明确的结局,主角与其他人的关系多点到即止,缺少一对贯穿始终的深度关系,甚至主角人设也不够讨喜。

同时,精致的镜头、多意象的隐喻,一方面增加了影片的表现力和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影片的观影门槛,有些信息和表达很难让观众明确GET到。

人很难做好平衡的,就像大明星刘伟驰依然要面对自己的“问题”,电影想完成自己的表达,也必须有所舍弃。艺术和商业,真实和荒诞,有时候很难绝对达到平衡,但也许我们和电影中的刘伟驰一样,都在学习,都在习惯。

作为春节档一部独特的电影,这种独特应该值得尊重。即便是合家欢的春节档,也需要差异化的电影。毕竟有热热闹闹的大菜,还得有冷盘,有饺子,荤素搭配,电影市场百花齐放,观众才有更多选择。


本文为作者 Vlinkage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51757
数据解读娱乐产业
扫码关注
Vlin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