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优秀的导演,是如何一步一步打开创作思维的?
一位优秀的导演,如同“造物者”,除了创造真实世界,更需要构建与观众的思想交流,给予观众丰富的情感体验,最终牢固持久地抓住观众的心,这,应是每一位导演一生都在追求的终极目标!
那么,如何抓住观众的心?——对导演来说,养成“导演思维”是起点。
01
导演思维第一步,一切皆有“动机”。
电影的本质是“呈现”,向观众呈现一个可信的、真实的世界。
1895年上映的,路易斯·卢米埃尔执导的记录短片《婴儿的午餐》,堪称是"日常生活即景小诗",是标志电影正式诞生的影片之一。
即使是黑白画面,但导演所呈现的场景,静谧晴朗夏日中一家三口的花园午餐,仍能让观众感受到真实、温馨、亲切、感人。
《婴儿的午餐》路易斯·卢米埃尔执导作品
这是一帧让人身心倍感愉悦的画面,前景中精致的茶具餐盘,中景中慈爱的母亲、开心的父亲、可爱的婴儿,后景中的豪宅与花园,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理所当然。
但,这些都不是偶然,而是导演精心安排的结果,豪宅与花园的位置,父母亲、婴儿的情绪表现,茶具餐盘的摆放,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一切,实则都是导演精心安排的画面。
所以,“导演思维”的本质,就是用影像来吸引观众的眼睛、耳朵,并影响观众的情感和思想。
掌握电影技术、摄影机的“推拉摇移”、灯光的使用效果、演员的调度、素材的拼接组合都固然是相当重要的基础素质,但真正优秀的导演是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明白自己的每个镜头语言、灯光设计、场面调度的动机以及这些动作执行后所呈现的将是怎样的影像效果,将为观众带来怎样的视听感受,将给观众带入怎样的情绪体验。这就是导演思维的第一步,一切皆有动机,一切都有因可循。
02
导演思维第二步,利用一切视听要素叙事和共情。
专业的导演,不会浪费银幕上的每一帧,因此,“导演思维”是贯穿电影拍摄全周期的。
如何运用景别、角度、运动、光色、声音、焦距六大视听语言要素,按照不同维度、不同情境下的组合方式协力完成电影的叙事,是导演结合自己的创作感受与情感,协同视听语言要素运用技术,通过创作影片所呈现的。所以每一部影片都是独一无二的视听代码组合。
以“运动”为例:
从视听上讲,运动不仅是摄影机与人物(演员)本身的运动,还涉及到通过被摄人物动作表现内心心理活动等。好莱坞常见的摄影机运动方式也非常多:横摇 (The Pan)、快速摇摄 (Whip Pan)、直摇 (The Tilt)、推摄 (Push In)……
对专业的导演来说,熟练掌握运动理论和技巧只是第一步,更重要、核心、关键的是要有“运动思维”,要明白: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运动,到底想为观众呈现什么?
除了在运动中要有“ 导演思维 ”,对景别、角度、光色、声音、焦距等视听要素的运用,都需要在“导演思维”的指导之下。
在创作全周期,导演都要有“动机”,要有所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它能给影片和观众带来的是什么?
如影片《杀人回忆》中,导演奉俊昊就利用了摄影机运动的速率、景别的变化、背景音乐的改变、光色等,共同来制造稻田中杀人场景的恐惧。
《罗马》中, 导演阿方索·卡隆设计一场冰雹雨,让女主人和女佣内心的悲伤被外化出来,让看到这一幕的观众在自然界氛围的烘托下被触动。导演想要呈现一个人心里的难受,不一定非要去拍她掉眼泪,雨水就是眼泪的外化。
《小丑》中的这一段,导演想呈现愤怒,并没有选择让演员撕心裂肺地表演或者砸东西,而是让演员静静地出现在镜头前,用光色暗示、摄影机运动、景别、声音来辅助呈现,甚至用微笑来呈现强烈反差,给人更气愤、心疼的感觉。
这些在“导演思维”影响下的视听语言的综合设计,更全面地拓展了叙事空间,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更能共情。
03
导演思维第三步,从剧本构建开始,和观众共同完成灵魂互动。
观众走进电影院,用眼睛和耳朵去感受导演设计的一切,但观众走进电影院,又不全是为了探索电影中的世界,而是为了心灵与情感的完整体验,甚至追求久久不能忘怀的感受,找到内心的精神力量。要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就需要导演从剧本阶段就开始下功夫。
一位优秀的导演,必须要会写剧本。即使是不用自己写剧本,但也需要知道如何写剧本。
在写电影剧本的时候,导演就像一位建筑师,已经规划好了要建设的房子的草稿,而导演思维就是贯穿整个剧本的创作核心,比如拥有“导演思维”的导演,在写剧本前,首先会有这些意识:
在具备以上所说的时空意识、类型意识等意识后,真正在写的时候,所有的剧本构建都需要以可拍、可呈现、能表达出导演想呈现的和让观众信服的世界与情感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去深究电影的主题、电影人物与角色的冲突、故事戏剧化的关键、故事情节层次、对观众情绪的调动…… 再去学习利用Story Circle(故事环) 、“救猫咪”节拍器等剧本工具,才是真正的言之有物。
同时在此过程中,也要有自己的专业判断。以主题为例,尤其对电影初学者而言,很容易跟着自己崇拜的某个大师或某部大作的节奏去了,而忽略了有的主题在自己这里其实是很难被延展开的:
从认识电影开始,到编写剧本、创建视听,在电影创作的不同阶段,“导演思维”无所不在。一部让观众过目不忘的电影,每一帧都渗透了一位优秀导演的“导演思维”。
摄影机捕捉的影像,本质上是机械的,但观众对于影像的感知和需求,往往是想越过摄影机镜头,触碰到影像创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与情绪体系。
因此,导演的工作就是找到一切的可能性,用电影的语言,让观众和自己共情、共振,努力让自己构建的影像作品充满可被感知和共情的灵魂,这,才是一个导演需要竭尽所能为之努力的。
小爱聊电影导演思维成长集训营已举办8期,第9期于2024年2月2日-2月4日开课,仅剩少量名额。
2024年1月31日24点前,购课可享受惊喜特惠。
小爱聊电影·导演思维系列课程
「 导演思维系列课程」,是由小爱聊电影与影视工业网共同出品的助力导演及所有电影从业者、视听爱好者成长的专业系统课程。从导演、视听、剧作、观众心理学四个核心维度提高导演思维能力。
截至2023年12月:
小爱聊电影·导演思维系列课程,累计直播190节、32400分钟。其中:
拉片精读大班课,累计拉片86部,累计时长258小时、15480分钟
导演思维成长集训营,累计8期,48节课时 ,144小时、8640分钟
导演思维写剧本集训营,累计6期,36节课时 ,108小时、6480分钟
电影创作心理学课,累计20节课时,总时长30小时、1800分钟。
课程上线来,已有超 5000+ 学员(包括但不限于导演、摄影师、剪辑师、美术师、灯光师、制片人、编剧在内的电影从业者,高校电影专业教师,各大电影学院的电影相关专业本硕博学生、电影专业备考生,资深影迷等)相互陪伴走过 1000 多个日夜。
诸多学员通过学习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剧本、长片、短片,越来越多的学员经过学习后,作品在海内外各大电影节获得优秀奖项。
* 添加助手,抢占课程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