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现代电影技术》2023年第9期
本期导读
编者按
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精准研判时代特点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坚持深化科技自主创新以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文化自信自强作为核心工作任务。本期“以自主创新支撑电影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华文化自信自强”专栏刊发《基于视觉画面的空间音频合成及电影行业应用研究》,运用深度学习算法获得与视觉信息相一致的更具沉浸感的空间音频,该研究有助于促进电影沉浸式音频制作。同时,特邀暑期档影片技术创新分析文章《全面复苏背景下的电影技术创新与市场生态衍变——以2023 年暑期档为例》《〈长安三万里〉:中国古典诗歌的视觉探索和特效呈现》。本期遴选了LED虚拟摄制、元宇宙赋能动画创作制作技术革新、VR 影像技术、人工智能电影创作等文章,欢迎感兴趣的读者予以关注。
——本期责编
专家点评
近年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人工智能预训练大模型等智能科技在影视行业的发展与应用持续深化和不断泛化。高品质、沉浸式、真实感是电影视听技术发展不懈追求的永恒目标。数字音频空间化在影视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开展音视频联合学习与整体优化是实现数字音频空间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基于视觉画面的空间音频合成及电影行业应用研究》一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信息的数字音频空间化方法,通过实施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声源分离定位和空间音频重构,可实现根据给定视频帧直接将单声道音频转换为沉浸式空间音频,并经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方法对于电影沉浸式音频制作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但目前尚存诸多技术局限性,在电影行业应用仍需在训练数据集构建、系统并行化设计、模型泛化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新时代新征程,人民群众对高品质视听文化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格式电影的需求持续增强,立足自主创新,推进自立自强,充分运用现代智能科技手段推动电影作品提质升级和创新发展,对于服务社会主义电影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刘达
正高级工程师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总工程师
《现代电影技术》主编
电影技术创新是个永恒的话题,虚拟摄制、高新技术格式和云化协同制作生产是当下最主要的发展趋势。2023年的这个暑期档,正是我国电影在电影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的全产业链创新,创造了暑期档历史最好票房成绩的火爆现象。在制片环节,数字资产生成、虚拟人、虚拟预演、云协同等关键技术,使虚拟摄制的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极大节省。在发行环节,移动App售票平台和数字拷贝的网络传输等技术的发展,使电影宣传、发行更为精准。在放映环节,中国巨幕、CINITY、高清LED大屏等高新技术格式的电影放映技术使观众的沉浸感临场感更加强烈。在电影的产业链拓展环节,还有人工智能创意、IP衍生转化、影视器材硬件生产等诸多领域,都出现了技术创新的生长点。这些都是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发展和电影强国建设的强大支撑。《全面复苏背景下的电影技术创新与市场生态衍变——以2023年暑期档为例》一文,以2023年暑期档为例,梳理分析了电影视效技术进步、中国电影市场新产业范式、电影产业政策促进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内容,为我们科学认识电影市场繁荣背后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颖的视角。
——刘军
研究员
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
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
LED虚拟摄制作为近几年国际上新兴的影视特种拍摄技术,在“现场实时可视化创作”“高精度透视匹配”“沉浸式环境光照”等优点的推动下,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技术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LED背景墙的定义很好地说明了该技术在实际拍摄中的物理局限,虽然LED屏幕内容结合数字引擎技术可几乎无限拓展后景空间,但屏幕实体物理的属性使得该技术在摄影机运动、演员表演、灯光角度等方面还是受到一定限制。同时,高质量实时影像对算力、高速传输的需求,也一定程度上带来延时、细节闪烁、拍摄成本上升等问题。相关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现场经验的不足,更是带来了导演、摄影指导现场创作的不适应感。因此,只有将LED虚拟摄制提升为虚拟制片这个更高的维度,在合适的题材中全流程地贯穿运用该技术和理念,一方面在技术上不断成熟和突破,另一方面在现场拍摄中更好地融入制片体系,才能真正将虚拟拍摄技术良性地运用到影视创作中。《LED 虚拟摄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较深入地剖析了LED虚拟摄制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各个环节现存的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对于该技术的推广有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
——陈奕
浙江传媒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
电影视效指导
本期目录
专栏:以自主创新支撑电影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 基于视觉画面的空间音频合成及电影行业应用研究
——李思佳 刘世光
产业发展
◎ 全面复苏背景下的电影技术创新与市场生态衍变——以2023年暑期档为例
——郑泽坤 刘汉文
视听科技教研
◎ LED虚拟摄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耿天乐 赵建军 常一孜 陈 军
◎ 元宇宙赋能三维动画影像创作制作技术革新
——赵伟然 孙妍妍
研究与开发
◎ 点播影院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崔 强
高新技术应用
◎ AIGC技术在人工智能电影创作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陈焱松
◎ VR影像信息可视化与空间叙事融合方式探析
——高 锐
技术与艺术
◎ 电影虚拟摄制“再探析”:历史溯源、演进趋势与艺术互动
——郭蕴辉
◎ 《长安三万里》:中国古典诗歌的视觉探索和特效呈现
——靳丽娜 于小凡
科技动态
◎ 《中国电影数字制作规范》正式出版发行
文章概要
基于视觉画面的空间音频合成及电影行业应用研究
【摘要】新时代电影强国建设对电影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创新视听算法和更优模型的自主研发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部分早期影片存储时仅包含单声道音频,不能提供良好的听觉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视觉画面和已有单声道音频合成空间音频的方法,重构音频中的空间信息。该方法首先对单声道视频进行声源分离和定位,将其拆解成多个单声源及其位置信息。之后再对其进行空间音频重构,得到与视觉位置信息相一致的更加逼真的音频。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得到与视觉位置信息相一致的更加逼真的空间音频,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沉浸体验。
全面复苏背景下的电影技术创新与市场生态衍变——以2023年暑期档为例
【摘要】在电影行业全面复苏的宏观环境下,2023年暑期档票房创中国影史新高,以数字技术创新为驱动引擎的视效大片成为热议话题。本文从技术创新视域出发,分析了部分暑期档电影中的视效技术升级亮点。通过观察电影技术发展态势,深入剖析了技术引发市场生态衍变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探讨了技术升级如何影响观众审美,如何刺激生产链量质同升和产生供需双振效应。最后结合国家最新政策,提出数字技术驱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LED虚拟摄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近两年,基于LED背景墙的虚拟摄制技术为影视制作带来了新的创作可能性,但由于该技术目前在影视行业尚未广泛使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制作流程需要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参与的LED虚拟摄制创作实践,将该技术在实践中各个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应对策略。
元宇宙赋能三维动画影像创作制作技术革新
【摘要】近年来,元宇宙、人工智能已逐渐成为热点话题,两者及其衍生概念促发了三维扫描、动作捕捉、实时渲染等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相关技术的革新。尽管当下已经出现了能够有效简化与改善三维动画影像制作技术的解决方案,但就整体创作制作过程而言并没有形成完备的技术流程体系。本文通过虚拟资产、动画绑定、视觉特效等方面的新旧技术流程对比,在阐释元宇宙对于三维动画影像创作制作技术的赋能及由此形成创作理念转变的同时,也对已有相对成熟的创作制作工具及技术流程进行整合,以期提高三维动画影像的生产效率。经本文论证认为,元宇宙及其相关概念所促发的技术革新,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传统的工作流程,能够帮助创作者更快实现高质量影像作品产出,但大多数技术流程的根本原理并未发生转变,因而创作者还需对相关底层技术与逻辑有清晰的理解与认知。
点播影院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点播影院作为传统电影放映模式的重要补充,能够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观 影需求,特别是与酒店等娱乐场景的结合,多种消费模式相互融合促进了点播影院的发展 。本文按照 《点播影院暂行技术规范》相关要求,提出了点播影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方法,详细阐述了点播影院信息管理系统结构、硬件需求、各个功能模块功能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 能够有效完成视频授权播放、播放数据统计上报等功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版权问题,为线下点播市场发展创造了条件 。
AIGC技术在人工智能电影创作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摘要】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重点从决策式AI、分析式AI到生成式AI的转向下,艺术内容创作领域成为AIGC技术可拓展的新板块,其中人工智能电影作为涵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的综合性样式,展现出新的艺术创作潜力。本文基于AIGC及其相关支持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迭代可能性,提出了以风格化驱动的空间生成策略、以代理性驱动的智能角色策略、以涌现性驱动的自动事件策略,为AIGC技术视野下人工智能电影的应用逻辑提出新的创作策略,对电影未来形态进行思考与探索。
VR影像信息可视化与空间叙事融合方式探析
【摘要】虚拟现实影像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将信息可视化与空间叙事相互融合,为观众带来了更丰富和沉浸的虚拟体验。本文以多部VR影像为研究对象,深入探析了虚拟现实影像中信息可视化与空间叙事的融合方式,包括不同的融合模式和设计策略,以及它们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本文提出了嵌入式、交互式和生成式三种融合模式,并分析了各自特点和适用场景。在融合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还探讨了多感官交互、多维度引导和多样化体验等设计策略在信息可视化与空间叙事融合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通过案例分析以验证这些策略对提升虚拟现实影像互动性和吸引力的影响。
电影虚拟摄制“再探析”:历史溯源、演进趋势与艺术互动
【摘要】虚拟摄制是当前影视制作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技术,近几年围绕虚拟摄制已有较多研究和论述,但大多集中在应用层面和技术微观层面,从宏观视角进行体系化的理论研究仍略显不足。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综合评述法,希望通过历史溯源并结合最新的演进趋势对虚拟摄制进行一次“再探析”,主要得到的结论包括:虚拟摄制不是电影技术变革过程的突变,而是一种多技术融合并不断演进到某一阶段的必然产物;虚拟摄制的价值体现在通过新技术和工具的创新运用,在艺术创作层面融合虚实两种空间进行影像叙事和视觉创造,不论是工具属性还是观念属性都具有普适性;虚拟摄制技术需要与既有的艺术经验相结合,探索新技术独有的叙事语言和艺术技巧,不断促成电影制作基于新技术的艺术转型。
《长安三万里》:中国古典诗歌的视觉探索和特效呈现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3D动画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建模、材质和渲染等方面不断迭代升级,自主研发出具有民族风格的特效。由追光动画制作的历史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更是创新性地借助动画技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视觉呈现和奇观想象,展现了精美的唐诗古韵和唐代壮丽山河。本文从电影对古典诗歌的视觉创作风格出发,着重探讨云渲染技术支持下材质设计、粒子特效和AIGC在诗歌视觉化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探讨技术创新路径对相关影视创作及我国动画技术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