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影分享:美术指导郑辰的《断·桥》“求真”之旅
《断 · 桥》
导演:李玉
郑 辰
美术指导 / 造型指导
电影作品:《断·桥》《关于我妈的一切》《了不起的老爸》《小小的愿望》《阳光劫匪》《前任3:再⻅前任》《超时空同居》《动物世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初恋未满》等
收到《断·桥》的剧本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李玉导演的剧本文本给了一个很扎实的美术创作基础。《断·桥》不是一个传统的犯罪片或者悬疑类的电影,其实重点是在于表现谜底揭开后,以晓雨、孟超和朱方正为主的众生相,每个人物都在自己的困境之中,显露出复杂的情感和人性的善恶。
01
美术风格
不一样的“现实主义电影”
现实题材加上犯罪元素很容易让美术风格落入俗套,想要避免单调,又不能过于夸张和不真实,怎样找到一个平衡是在前期确立美术方向时最主要的难点。在“黄雀市”这个虚构的南方城市中,我想尝试去建立独特的的语境,希望这个虚构的南方城市除了像是剧本中的人物真实生活着的地方,但同时又有一点荒诞和神秘浪漫的色彩。
在《断·桥》前期筹备的时候,我看了大量的纪实摄影作品和纪录片,包括Nadav Kander、张克纯等摄影家,以及一些比较小众的纪录片和书籍等等,在脑海中一点点构建本片的美术系统。当时看到Nadav Kander拍摄的《长江》系列作品,在真实之外流露出的忧伤怀旧的诗意让人联想到浪漫派的绘画作品,一直笼罩着的雾气给人一种神秘的真实感,这些纪实摄影作品的氛围和我在读剧本时的感受有些相似的联系。
选择一个最适合影片基调的取景地是拍摄这类电影非常重要的一点,《断·桥》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孤独的、残酷的,同时在两个主角之间的惺惺相惜与生死之交又是诗意的、纯粹的,这种感受在画面上的呈现,给我的想象就是一个潮湿的不见阳光的小城镇,褪了色的建筑和公共设施,永远看不清远方的雾气弥漫……这些想象在四川省南充市、渠县等地的堪景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南充市的南部县已经具备了“黄雀市”的雏形,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给影片里的人物建立起属于他们特有的生活空间了。
图:Nadav Kander摄影作品
图:《断·桥》影片截图
02
场景设计
孟超:社会边缘人物的生存环境
《断·桥》的故事里有很多表现社会边缘人物生存环境的戏份,比如主角孟超的人物背景是一个云南农村男孩在手刃强暴姐姐的村霸之后,四处流浪,苟活在城镇底层的边缘者。这个人物的成长环境和经历离我们比较遥远,很难通过已有的经验去设计他的人物状态和生活场景。为了寻找孟超的栖身之地,我们几乎找遍了南充南部县和渠县的各处角落,同时也看到了社会底层劳工的一些生存环境,这些影像资料都不断丰富和加深着我们对孟超这类人群的理解。
图1-图2: 吕楠摄影作品 / 南部县堪景拍摄
一开始我们想他应该是住在类似半地下室的地方,但在堪景过程中觉得还是比较普通,在影片中也很常见。因为在堪景中发现,城市边缘有很多超出想象的有意思的地方,最终我们在南部县附近的老鸦镇,发现了采砂场的边上一个名叫“马尔代鸦”的废弃度假村,这个场地的基础就像这个名字一样神奇,它的建筑大部分地方是甚至连窗户都没有的毛坯房,楼房内部结构更是错综复杂,楼间距不足一米,通过漏风的门洞和窗洞便可在四五层的高空中从一栋楼钻入另一栋楼。我们当时第一感觉就是,孟超应该藏身在这儿。
图:南部县堪景拍摄
在设计孟超临时居所时,我们已经对整个影片的美术基调有更明确的方向。大桥藏尸案的揭露,揭开了黄雀市的一块遮羞布,“断·桥”露出的不只是含冤而死的白骨,还有无数豆腐渣工程、废弃的公共设施、居住在摇摇欲坠的危楼里的人们……因此,我们把生锈的脚手架、绿色的防尘网、堆满建筑垃圾的施工工地这三个在中国城市化建设中常见的元素贯穿到整个影片的场景美术设计中,也以此来表现黄雀市新旧交替的时代。
孟超住所的入口也不是传统的家门口,而是钻入脚手架内部废弃的摇摇欲坠的施工楼梯,从外墙裸露的窗洞进入大楼内部。这种方式不仅在人物上来说更加会有避人耳目的效果,也使他的住所更没有“家”的属性,随时都会坍塌。在八年的逃亡中,这里也只是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
图1-图2:孟超家外景概念图 / 影片截图
我们在危楼里找了两个相对的隔间,作为孟超居住的地方,这片楼里已经几乎完全废弃,他对每层隔间中错综复杂的走廊了如指掌,在遇到危险时也会更容易逃生。
我们用周围寻找的各种木板、泡沫、别人丢弃的旧沙发、塑料布等废品拼出了一个临时住所,这些细节都来源于我们在堪景中走访各种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真实生活。这个场景在蓝莓到来之后,睡觉的区域也有一次改景,在床尾用木板加了一张床板,并且从当地最便宜的布料市场买了新的卡通图案的床品。之后我们又打通了几个房间,制造出一条孟超逃生的通道。这次我们在很多场景道具的筹备都放弃了之前陈设时的购买改造等较为便捷的方式,而是考虑不同的角色身份在生活中会选择什么方式去布置自己的居所、店铺等生活空间,我们就按人物的真实状况去还原实现这些场景陈设。
图1-图3: 孟超家实景 / 概念图 / 影片截图
图4-图6: 孟超家实景 / 概念图 / 影片截图
孟超带晓雨回家的途径之路,我们设计了一个废弃的动物园,孟超帮晓雨修摩托车的戏也在这里发生。废弃动物园的想法,一方面是由于这是个荒废的度假村实景,有一些类似游乐场的元素,我们想要延续这个概念。另一方面,在设计中原本圈养动物的笼子破败了,动物都跑光了,可边上同样破败的楼里还住着人,动物都知道择良木而栖,人何尝不知,可有的时候人是没得选择的。
图1-图3: 孟超家外道路实景 / 概念图 / 影片截图
在设计和呈现“社会边缘者”的生存环境时,我们一开始也有想过是不是要把人物往“悲惨”的极致里去做,但最终还是觉得想让这种绝望的环境里能有一点希望,就像故事里孟超随身带着姐姐的诗集一样,在场景上也能给他的生活中有一些诗意和浪漫的部分。
冰粉店在剧本中是“一个路边的小店”,但在找到孟超住所这个场景地的时候我们都很喜欢“马尔代鸦”这个环境,于是决定把这个区域的一个圆形的遮雨棚改造成剧情里的冰粉店场景。在设计上,我们想着可以顺着它本来圆形的造型,做成一个由废弃的旋转木马改成的早餐铺,成为一个附近的农民工经常会来光顾的地方,有时候晚上还会在这儿喝酒唱卡拉OK。这个冰粉店在剧本里有很多场戏都是男女主角情感连结和释放悲伤情绪的地方,虽然已经残破不堪,但柱子上残留的木马、门口忽明忽暗亮了一半的“马尔代鸦”的游乐园招牌,以及若有若无的风铃声,像是生活在苦难里的人内心一点点美好的向往。
图1-图3: 冰粉店实景 / 概念图 / 影片截图
03
美术场景制作的“求真”之旅
《断·桥》作为现实题材的影片,“求真”其实是每个部门创作的基础,这次全片我们没有使用棚内搭景,所有的场景都是要求从内到外的整个运动关系,观众看到的所谓没有设计和没有造型的真实感其实都是精心设计制作完成的。这些也都是为了增加电影的真实感。把场景风格和人物造型统一起来,根据文本进行视觉化的呈现的过程中,不是看到什么拍什么,或者一味的改造,而是要根据剧情和人物串联整个影片,凝成一种风格,这样真实感就会更加有力。
作为影片的案件发生地——黄雀市大桥,影片里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八年前大桥墩搭建阶段,也就是案发现场,另一个是八年后大桥垮塌露的阶段,我们其实是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搭建这两阶段的场景。这个是本片美术制作过程中的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部分。
这两场戏需要实地搭景与后期视效结合,对搭建场地的要求比较多,我们沿着南部县上下游的嘉陵江河道找出了6个备选地点,由于拍摄期间正值雨季,当地水务局也给了关于雨季涨水风险的意见,最后选出了两个无论场地面积、地质、视野和调度都更合适的位置搭建。由于影片中在桥墩案发现场的整个犯罪过程都要用纪实的方式区表现,所以对场景的真实感,以及拍摄的安全性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桥墩搭建的细节在外观和结构上我们完全还原2000年左右真实桥墩的搭建方法。
图1: 选址地点备选
图2-图4: 桥墩建造工地概念图 / 搭建过程 / 影片截图
影片开头黄雀市大桥坍塌场景的搭建我们参考了当地嘉陵江大桥的结构和材质。在确定搭建场地后,我们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这个地方叫做“尸骨坝”,感觉像是冥冥之中在指引我们来这儿拍摄似的。大桥坍塌的戏有两个阶段比较重要,一个是工人们清理大桥废墟发现尸骨,一个是大桥废墟清理完后晓雨去挖泥给父亲闻亮做雕塑。
图1-图2: 第一阶段概念图 / 第二阶段概念图
图3-图4: 大桥坍塌搭景过程 / 影片截图
在选景初期和导演摄影在讨论朱方正家的时候,希望朱方正家是临江的高层,阳台可以看到垮塌的大桥位置。我们都觉用实景改造的方式会比在棚里搭建更真实,但是又需要满足一些镜头调度,非常难找到合适的实景。最终我们在江边一个高层公寓找到相邻的两套毛坯房,将两家打通之后,从走水电到铺地砖,定做橱柜到贴墙布,再到做质感,按照真实的装修过程一步一步重新布置成一个像是住了十几年的家。
在整体色调和风格上,浅黄色的木质搭配棕色,给人一种沉闷、混浊和老旧的感觉。在人前朱方正是一个非常谦逊和善的人,在设计他的家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也应该是维持他“人设”的一部分,因此家里并不会奢华,反而会很“收敛”。
图1-图4: 朱方正家实景 / 概念图 / 搭建过程 / 影片截图
晓雨暂住的卧室我们设计为朱方正儿子出国前住的房间,整个风格和陈设摆放都更符合一个成长环境和生活条件优渥的男生。晓雨在这个家看似优待和受照顾的生活其实都是朱方正虚情假意的投射。
图1-图2: 朱方正家儿子卧室概念图 / 影片截图
现实题材的电影在美术上,细节的刻画非常重要,这能让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和立体,也能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朱方正家各处陈设细节都会体现他正直善良、淡泊名利、勤读诗书的假象,同时让人感到他是个爱好钓鱼、喜欢下厨的、有生活趣味的男人形象。包括家里还摆放着晓雨和朱夫妇的合照,餐桌旁的书柜上也放着晓雨的参赛作品,显示着他“慈父”的形象,这些都体现着这个人物十分矛盾和复杂的心理。当时和导演讨论这个家里得有一个暗角是能体现他内心阴暗的那一面的。最后我们在卫生间设置了一个暗藏在镜柜里的神像,每次杀人后他会打开柜门,祈求保佑自己可以逃过法律制裁,这个细节为了表现朱方正这个人物的极度虚伪和反差。
图:影片截图
晓雨妈妈是个很传统的、丈夫失踪后再婚的女性形象。以为只有一场戏,所以我们和导演商议,不想再放在一个两居室之类的环境,而是设计为一个小超市里,生活起居也在这个里面。这个家空间非常局促,里屋还要当作仓库使用。这样可以把晓雨妈妈这个角色可以塑造的更立体生动,区分于其他影片家的环境,在这场戏的演员的表演上也会更加有真实感和说服力。
图1-图2: 晓雨妈妈家 / 影片截图
影片最后的冷却塔这场戏非常重要,我们从整个四川境内包括无锡北京都在寻找最后可以完成这段戏的环境,最后在绵阳发现了这个即将拆除的冷却塔也是一个惊喜。后面根据拍摄调度又加以实景改造,才呈现出了影片中的冷却塔。
图1-图2: 冷却塔内外、爆破指挥中心气氛图 / 影片截图
04
《断·桥》的色彩表达
从筹备开始,我们在充分阅读剧本后,李玉导演和曾剑老师就基本商定了自然光为主,手持的拍摄方法,这样对于真实表演可以做到充分捕捉,但是对于场景的要求就会更加的严格,尤其是色彩的控制。整个影片在色彩上大部分时候都是褪色的、灰暗的,比如孟超居所,基本没有明显的色彩,不同深浅的灰色让这个人更能隐藏在这个环境之中。
孟超和晓雨、蓝莓三人吃饭那场戏,有一个灯泡短路断电后孟超换上新灯泡的情节,我们设计换灯泡前屋内是白炽光的冷色光源,换新灯泡之后是钨丝灯的暖黄光源。蓝莓来后,感觉一切似乎在往温情和光明的方向好起来。
图:影片截图
整个影片比较突出的环境色彩主要集中在两个情人——甘小漾和宋雅美的部分。这两个女性在剧情里的戏份很少,但又是推动剧情的人物,所以她们出现的几个场景必须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人物性格和背景。
甘小漾是菊怀义的情妇,是个热情豪放、很豁得出去的女人,这个人物有她仗义和专情的一面,也有很现实市井的一面,我们用玫粉色作为她这个人物的主色调,并且希望她的家呈现出来的风格也是强烈的、直接的。她虽然爱女儿但是不善于照顾家庭和孩子,不勤于收拾,家里乱成一团糟,但是客厅中间显眼的地方放着一个红色的拳击沙袋,这也是外放她的性格的体现。
图1-图3: 甘小漾家实景 / 概念图 / 影片截图
宋雅美则是一个和甘小漾完全不同的情人的面貌,她离开晓雨爸爸后,回到偏僻的老家县城开了一个歌名叫“世外桃源”的舞厅。我们寻找到了一个说书馆做基础进行改造。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是四川一带的中老年歌舞厅,内容和风格都很精彩,很多中老年人跳着各种不同舞蹈,甚至有人在打快板伴奏,但是都很融洽的在这个空间形成和谐。由于在剧本描述是从黄雀市需要开很久的摩托车才能到的偏远山区,所以在环境装饰上增加了些少数民族的色彩元素。宋雅美曾经是闻亮的大学同学,也是学建筑的学生,而现在她把自己隐藏在夜夜笙歌的歌舞厅中,和些许传闻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相去甚远。她经常呆在舞厅后台,这里充斥着廉价的衣物和装饰,我们想让这个环境色彩尽量显得杂乱无规,和常规理解中安静的“世外桃源”这个名称形成反差。
图1-图3: 宋雅美“世外桃源”实景 / 概念图 / 影片截图
甘小漾约见朱方正的地方在一个小山坡上半废弃的庙宇处,当初在找这场戏的场景时,并没有规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只要求是隐蔽的交易地点。堪景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这个地儿,觉得甘小漾在大庙的背景下勒索朱方正的杀人恶行,会更有讽刺的荒诞意味。我们把这里改造成一个修葺了一半便荒废了的庙宇,贯穿了之前所说的脚手架和施工的元素。
在色彩上,我们想让这场戏从人物到场景只有红色和黑色,让这座庙宇在雨夜里显得更加阴森和神秘。
图1-图3: 接头处实景 / 概念图 / 影片截图
05
人物造型
提取不同人物的特质
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后更多的故事
我们在造型设计的原则也同样是真实,要让观众相信他们是真实生活在这个地方,比如晓雨(马思纯饰)是一个父亲失踪八年,母亲又再婚的一个女孩,其实在整个青春成长过程中也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缺乏存在感的,所以在服装上面会去掉同龄人的装饰感和色彩感,更多的是以中性风格为主的包裹感,外套基本上落肩的设计,袖口长于手腕,头发丝也是会比较凌乱。后期的转变是跟孟超一样的绿色夹克帽衫一直到最后,他们相似的命运,相依为命的互相救赎与陪伴,有希望的绿色带着他们寻找真相与自我,也是一个逐渐找到信念感,坚强起来的过程。
图:造型设计稿
孟超(王俊凯饰)是一个逃犯,所以在造型设计中,我们更多强调的是隐藏感,就是这个人物不管在哪都不会被注意到,跟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去掉所有的可辨识的符号和色彩,直到后来晓雨给了他一件同款的绿色外套,他也在晓雨身上找到了他的存在感,所以后期基本上都是这件绿色外套,再后面蓝莓来到冷却塔爆炸,都是一件来路不明的白色毛衣,会更加衬托人物的像一个天使般的内心,温暖而柔软。
图:造型设计稿
朱方正(范伟饰)是影片中造型设计数量最大的,因为他的角色非常复杂:表面上是勤劳的好干部,家里的好男人,慈父,同时又是杀人犯,贪污犯,伪君子。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他的换装频率会很高,像一只变色龙,不同的场合都会有不同的状态呈现。
图:造型设计稿
美术组
美术指导:郑辰
美术:王乾
执行美术:刘雯 李枫 郑瑷菁
气氛图:付翔宇 吴鹤年 王冰妮
平面设计:刘国栋
现场美术:贾先彬
道具设计:盛文卓
造型组
造型指导:郑辰
造型设计:李沁默
造型执行:马宇
造型绘图:刘霁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