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帧学院|李嘉:编剧工作如何工业化?
影视行业的工业化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并未充分应用在相关制作流程上。
“结合我这么多年的体会,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真的特别落后。别的行业的工业化19世纪就开始了,然后一直在完成,现在都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了,我们文化创意生产却一直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形态。”
编剧出身的李嘉在分秒帧学院的线下沙龙上,对行业现状有感而发。
究竟什么是影视工业化?一部剧是否能成为精品,是如何在创意层面进行演变的?被称为“一剧之本”的剧本创造者,编剧又如何顺应时代潮流,从传统手工业向工业化、数字化模式转变?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12月11日,影视编剧、导演、制片人、北京取经⼈影业创始⼈李嘉就以上行业问题进行了分享。
李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执导的短片电影曾荣获韩国釜山电影节、慕尼黑电影节、以色列特拉维夫国际学生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电影节奖项,是爆款青春校园剧《最好的我们》的总编剧,也是超级网剧《荣耀乒乓》的总编剧和导演,更是著名动画电影《魁拔》系列的编剧,还是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影片《春江水暖》的监制。
以下为沙龙实录(内容有所删减):
01
IP诞生初期:如何做好产品策划和文学策划
我今天想给大家讲的话题,叫做“怎么把一个好的创意,落地成一个剧作或者剧本内容”。这个事情总体上分两个步骤,一个叫做IP开发期,它是编剧的设计过程,还有一个是剧本生产期,是写戏的艺术。
我认为我们传统的编剧工作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编剧,另一个是写戏,大家通常认为编剧最重要的工作是写戏,但那只是他后半部分的工作,前半部分编故事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性周全的设计过程。
在策划阶段的工作七分设计,三分艺术,而写稿的时候反过来是七分艺术,三分设计,这个是这两个板块非常不同的地方。艺术与设计,感性与理性,编剧的过程其实都是伴随这两种思维的。
第一小步,要做策划。策划有两种,产品策划和文学策划。
产品策划中最重要的就是把那些创意中有财产价值的部分汲取出来,这时候要精准定位你的目标观众、播出平台、规格体量等等,这些东西都跟你的故事相关,比如说你目标的制作、播出方式是版权剧、定制剧还是分账剧,对故事设计的要求就很不同。
因为你写剧本的时候就涉及到预算,我设计的这些情节、场面,我预期的产品形态能不能支撑。这都是我们在做这种内容之前应该想清楚的。
文学策划这部分才出现了故事策划、人物策划,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东西。
所有的题材从故事类型上大体可分成强情感类型的和逻辑比较重的。强情感类型的我可能会先设定人物,而强逻辑类型的会先设计故事。
故事策划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准剧作架构模型,把无形变有形。剧作模型是一个有套路、有规律、有结构的盒子,故事策划这一步实际上是先想我装进什么样的盒子。
人物策划也很重要。剧作卖点最根本的载体就是人物,你的东西卖得好一定是你的人物让大家喜欢。我们现在的创意遇到的瓶颈就是新颖的人物越来越少了,平台制片人总是会说这个人物不行,不够新,所以你会看到这几年出现很多人设标签,什么小奶狗之类的。
还有一个策划是文学策划中非常重要的,叫做立意策划,但它不是产品必然有的,要看多大程度上把一个影视产品当做作品。我做内容会很重视这个,我觉得文学策划的最后一步要想清楚我们的价值观到底在表达什么,越想清楚这个,越能反向把故事模型和人物设定卡得更准。
这三个东西不是分步骤进行的,而是整合在一起。当你想清楚价值观表达之后你会发现你之所以设定A人物和B人物,是因为他们刚好是这个价值观的两面,它像一道辩论题目一样,而这两个人物的博弈过程其实就是你故事结构完全统一的过程。
02
做好人物设计和故事设计,从区分“角”和“色”开始
第二个小步骤,我们开始进行人物设计了,这部分需要大家把三个词搞清楚:人物设定、人物小传、人物关系。这里头比较容易搞混的是人物设定和人物小传。
设定是上帝视角的,就是我作为编剧要把这个人和那个人区分开,这叫“设定”。做设定的过程当中大家要体会好“角色”这个词。“角”是从戏曲来的,就是说这个人是一个非常立体的角色,而“色”其实更多是色彩,就是那些色彩人物。
真正让这个人活起来的是小传。
小传其实是一个传记,司马迁写的《史记》全部是人物小传,那是人物小传最好的模版。小传里面有一个叫前史小传,因为我们写的故事往往都不是从这个人出生开始讲的。前史小传设计出了这个人在故事开始时候的性格及其成因,但是这个人在故事结束的时候如果性格没有变化,还是这样一个人,那这个人其实是没有成长的。
在影视剧里面,你们听过人物弧光这个词吧?
人物弧光这个理论近几年特流行,如果大家结合自己人生体验就能理解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成长,你一定会想起来多少年前的我和今天的我在某些方面是很不一样的,那个东西就叫人物弧光,如果我们写的故事里的主要人物没有这个东西,你就会觉得这个人物有点单薄。
第三个小步骤,进行故事设计。现在你去听编剧课,往往会听到的三幕剧理论,这是电影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理论。剧里现在很少有人总结这个,但是我要把主线人物关系体现在整个剧中,也是符合三幕剧结构的。
我们一般在做这个结构的时候,比如说如果是一个40集的剧,我可能会在20集这个地方打一个点,相对均衡地把它分成三到四部分。然后我会做出来一个叫分集线索表的东西,把这些线索都捋清楚。
这个结构设计完了之后,就可以写大纲了,大纲写完之后会进行分集,如果是电影的话你要分场,然后出一个分场大纲,大纲在这一步最重要解决的问题是时空的具像化。
再往下逐渐进到剧本里你会发现每一场单场戏又要精细化设计,比如这个空间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人物的行动在这个空间里到底是怎么发生和发展的。这部分的工作叫做行动具像化,要把人的行动从文字变成一个脑子里能想象的演出。
这个阶段写完你会写出一套完整的小传和一套剧本总纲,这个东西出现之后我觉得这个内容才可以叫做“一个”IP了,但这个还都不够,接下来是写的过程,只有把上面的设计都用一场一场具体的鲜活的“戏”表现出来,我们才完成了整个的编剧工作。
03
编剧的工业化:团队协作、联合批注
介绍完这三个主要步骤之后,我想给大家说说我在影视创作工业化方面做的思考。
写剧本最传统的模式就是一气呵成地就写了,过去的作家、编剧都是这么干的,现在也依然可以这么做,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它可能只适合成熟的编剧,而且只适合个人创作,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工业化的生产。
如果是一个产品导向的操作的话,现在越来越常见的方式是团队协作。这种方式其实也非常适合新手编剧。即使他年轻、经验不足,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短板,但是只要在某些方面有可用之处,我能通过一种团队组合的方式把每个人的短板补齐。
而且团队协作也是一个步步为营的创作方式,把复杂的、艰巨的、看起来不可完成的任务变成了一个个的step。这种工业化的方式,我觉得是未来趋势。当然,这套可控的方式下产出的内容它仍然是艺术品,只是它的艺术符合工业的标准。
要想把这件事情搞好,是需要一套管理模式的,我这套方法离不开一个特别核心的人物——总编剧,他带领的是一个编剧组。
大家的分场出来之后,我有时候会做一个分场估时长的表。比如这一集戏有32场,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场景,但是也有几场动作戏,我会让编剧在写剧本之前估一下在成片当中这场戏有多长,比如说1.5分钟,0.7分钟,1分钟,反正全部填完之后,最后应该等于40分钟。
如果你最后出来差距太远,就是设计可能有问题。而且这些数据都可视化之后,你自然会知道有几个重场戏在里面。
这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自由的初稿完成之后,与原初的设计进行比对,如果偏差比较大的,我们可以逐场戏来检查,看看到底艺术对设计的跑偏,是失控还是神来之笔,如果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进行调整。
我们还有一个常用的工作方式,叫做联合批注。这个就能结合分秒帧了,为什么我很愿意来分秒帧分享,我觉得分秒帧的在线协作、联合批注的方式,与我在剧本创作中用的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比如说我们有五六个人团队,那大家都要批注一个文档,然后批注可以拼合在一个文件上,分秒帧的在线视频批注就是在做类似的事情。
这样的话,我们收回来的东西都看一遍,你会发现有些意见集中在一个位置上,大家都提出了类似的感受,毫无疑问,在将来面对观众的时候,这很可能也会是被观众质疑的点,我们就要处理。
有时候大家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意见,这可能是我们会上要讨论的一个小重点,因为它暴露出团队中大家对人物的认知出现了根本的分歧,我们需要尽快将思想统一。
我是一个从导演专业出身,在编剧这个行当比较知名的人,但是我现在真正想做的事情是创意制片。
因为我觉得之前很多传统的编剧,他就在编剧的角度思考,不知道导演在想什么,更不知道制片在想什么,制片人有时候也不知道编剧和导演在想什么,这个行业的很多分工之间,彼此还不够融合。
但是我觉得工业化是需要更专精的分工与更流畅的协作的,如果彼此的关注重点能够连贯起来变成一个很好的协作,可能对我们这个产业是更好的发展方向。
所以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就是有没有可能我们影视编剧工作能从一个依赖个人手艺的传统手工业形态,变成更加工业化和数字化的形态。
我们的愿景实际上是想做一个社会化的创意大生产,我目前还不知道怎么样一步一步能达到,但是我相信,这个在未来是可能会达到的,我相信编剧行业或者内容创意行业也不会比别的行业奇怪多少,它也能完成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一个工业化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