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看:初学调色的常见错误与规避

2021-11-02 13:44

HOMEBOY调色培训过去的几年里,面授学员中既有开始接触达芬奇的初学者。也有具备一定基础的朋友,不过我们发现,不少有过自学经历的朋友都会自带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理解,已经给自己技能的成长造成了障碍而毫无察觉,本次迪儿老师的直播就主要帮助大家规避一些错误的理解,树立正确观念,不再走弯路,本次直播回放已经上线,我们先来看看里面到底提到了哪些常见的错误理解。

在完全不了解素材的状况下就敢上手调色,是谁给你的勇气

很多初学者往往把调色重点都放在工具技巧上、风格化上,对于摄影机素材的基本信息这类细节常常是不在意的,比如拍摄素材的摄影机品牌和型号,色域和Gamma的设置等等,完全不清楚素材基本信息就开始动手调色的情况也大有人在,这就像厨师完全不关注食材一样难以令人理解。


缺乏对于素材必要的了解,就无法进行最基本的色彩管理,是否使用了正确匹配的LUT也无从评估,可以说从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的起点。


还有更业余的情况发生,有一些摄影师也会“忘记”自己到底是用了什么样的模式进行拍摄,就仅仅知道自己拍的是“灰片”。


这种“凑合拍、凑合调”十分“凑合”的模式出来的影像品质也就可想而知了。

为什么调来调去只会一套调色工具,结果也是千篇一律?


对于初学者来讲,需要对影像的处理方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比如我们常说的Video Look和Film Look,这背后都有对应的套路打法,不少人对“电影感”似是而非的模糊理解,实际在调色中经常有对着空气打拳的尴尬。

影像理解上的欠缺带来了以下的问题,一方面,对于一部片子应该适合什么样的色彩风格,不少人的调色目标是非常模糊的,尤其是在初阶的影像创作者,简单说就是对自己的片子该长成什么样不清楚。


另一方面,不少人只熟悉了一套调色工具,或者一种打法,就觉得自己会调色了。无论处理什么样的画面都是一种工具和雷同的思路,调过的片子不少,可惜都是千篇一律的感觉。

迪儿老师通过一些优秀作品的范例分析和对比,以及同一素材不同类型工具调色的方法,为大家展示了不同影调方向的差异,希望让大家把影像目标和工具搭配的认识联动起来,从更本质的角度上去理解风格化塑造这件事。

风格真的是靠二级抠出来的吗?


对于一个影像的具体风格,不少人的理解是“一级只是校色,风格化靠二级“。不恰当的理解这句话可能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在我们的线下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数量的同学都非常喜欢用限定器这样的二级调色工具去塑造画面风格,恨不得把画面中每一个具象的元素和细节都“抠”出来,然后进行色彩上的偏移。究其原因,是因为觉得这个逻辑看起来很直接有效,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塑造出一个大概的风格化感受。俗称“哪里不对抠哪里”,也会非常有调色的成就感。


但是更职业的调色师对于这种调色思路是持保留意见的。如果都按照这样的“抠像风格化思路”进行调色,在商业的实战中,众多镜头带来的是海量的抠像工作量,绝对会是噩梦一般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的品质感也非常不稳定,比如抠像的边缘处理问题等等。


除了以上的内容,迪儿老师还为大家讲解了其他的初学者常见的调色错误,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直播回看已经上线,欢迎大家扫码观看。

如果已经单独购买过会员平台课程的朋友,我建议你可以选择补差价的形式开通订阅会员服务。这样每天仅需1.9元就有400+课程可以随意学。此外还有订阅会员的专属微信群,供大家学习交流。



开通订阅会员扫描下面二维码

本文为作者 HomeBoy Cine Studio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40544

HomeBoy Cine Studio

点击了解更多
HOMEBOY 电影数字洗印厂是一家专注创意、品质、技术流程的后期调色公司,调色业务涵盖剧情片、广告、MV;前期DIT;最终合片、影院DCP打包。 更多作品及信息,请查看官网: http://colorgrading.cn
扫码关注
HomeBoy Cin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