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原谅”的毕志飞

2021-02-24 21:33

文 | 廖艺舟

编辑 | 赵普通


大年初七,导演毕志飞喜提两条微博热搜,“毕志飞起诉豆瓣被全部驳回”和“毕志飞回应”。


这桩因《逐梦演艺圈》而起的诉讼案历时近三年,终于落幕。2月14日,天眼查披露了北京实传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毕志飞)与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网络(豆瓣)侵权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豆瓣胜诉。


判决结果并不让人意外,曾有豆瓣员工告诉毒眸,得知被起诉时豆瓣的内部反应是“哄堂大笑”,“因为自己电影评分低去告我们,我们会不会遇到了一个傻X?”


时过境迁,当年向豆瓣提出严正交涉,控诉“决心给中国电影做贡献的优秀青年导演可能被你们毁掉了”的毕志飞,对此事的态度产生了180度转变。


在回应微博中,毕志飞再次强调自己并非无理取闹,称判决书也体现了《逐梦演艺圈》评分从2.0到2.7再到无评分的变化,但用更多篇幅表达了如今对豆瓣的认可:“这几年了解下来,我觉得它的确是国内评分最有专业性和最具权威性的平台。”

这条微博下,有热评写道:“字里行间看到满满的诚意,我代表广大网友原谅毕导!”


几年下来,在毕志飞的不断自我重建下,他的公众形象正在逐渐发生变化。除了“烂片之王”,他身上也多了“影视圈吉祥物”、“还不错的影评人”、“理论脱离实际的名校生”等新形象。


本月初,毕志飞的第二部作品《魔亲》上线。这是部用网游《逆水寒》内置编辑器制作的15分钟短片,豆瓣评分2.8分,超越前作的2.2分。有影评人打出1星好评:“画面精美,视觉出众,配乐高级,美术创新,节奏明快,情绪紧张,故事精彩,反转不断。”


他本人对此十分坦然:“从《逐梦演艺圈》之后,经历过互联网的大风暴,心态平和了很多。我那是豆瓣2.0,没有办法再低了吧。我也没有太大的压力。”


被打倒的毕志飞


豆瓣开分2.0,518人打分100%为1星,2017年《逐梦演艺圈》横空出世,交出的口碑答卷在当时前无古人,至今也后无来者。


求学生涯里一向擅长答卷的毕志飞,无法接受自己筹划12年、写了8年剧本的电影处女作遭遇这样的恶评。


毕志飞出生在河北石家庄的一个贫困县,从小成绩优异,自认大学以前“肯定算学霸”,而且“擅长考试”。他的表弟曾告诉毒眸:“在学习成绩上,他一直都算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考上北大是毕志飞中学时的唯一梦想,高考他只报了这一所学校,失败后觉得“万念俱灰”,选择复读。尽管第二年仍与北大失之交臂,但成为了那年县城的理科状元。


带着不甘来到北京,毕志飞从大二就开始复习考研,并立下了成为电影导演的目标。“有了目标,5年或8年都会去考”。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硕士招生,第一次还是落榜,他性格里的“轴”劲不服,用绝食向家人抗议,要来两万五支撑生活,去北影做了一年旁听生。2002年毕志飞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影表演系。


相似的历程在考博时再度复现。2006年他同时报考了北影和北大,通过了北影考试却放弃就读机会,在一位教授的鼓励下再战北大,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若干年后,因豆瓣评分事件写给国家电影局的信里,他强调自己是从北影进入北大读博的第一人。


不过,这些似乎体现着坚持与梦想的早年经历,在《逐梦演艺圈》热度消退时才开始逐渐被大众关注。电影上映之初,关于毕志飞的一切都只是全民笑料。


塑料味的海报,卖力唱着“圈圈圈圈”的魔性主题曲,以及多达11条的叙事线和“章回体”结构,无一不刷新了观众对“烂”的认知。一时间,看《逐梦演艺圈》被当作“试胆挑战”,影片观感被称为“能用于刑讯逼供”。

2500万投入和233万票房,远不是关于《逐梦演艺圈》最魔幻的一组对比。真正令全网称奇的,是毕志飞在影片上映前后的一系列迷惑操作。


2016年底,一场“专家观摩研讨会”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至真至纯”、“商业与艺术气质俱佳”、“北大一百二十年才出现这么一位”,会上来自名校和权威机构的20多位专家教授都对《逐梦演艺圈》给予肯定,也让毕志飞对自己充满信心。


影片只在院线停留了4天就紧急撤档,毕志飞将主要矛头对准了豆瓣,声称“一个青年导演花十二年心血认认真真给中国拍电影,被豆瓣一天毁了”,并在2018年1月正式以电影出品方身份向法院提出诉讼,索赔1元。


对影片提出批评,或对专家研讨提出质疑的自媒体,一律收到了他的律师函。最愤怒的时候,他拉黑过几百个攻击他的网友。


怀揣2分的电影,当年的毕志飞还做着戛纳梦。他在微博分享过自己梦到了《逐梦演艺圈》入围戛纳电影节,豆瓣承认了电影评分有问题,“哪个能成真,让我们拭目以待!”


公映过了半年多,毕志飞仍未放弃为自己的处女作讨要公道。


2018年5月,他在微博上发表《致国家电影局的一封信》,文中加粗写着:“我经历了电影业极为荒诞和令人细思极恐的事情。”他认为,“网络社会舆论被操控,普通民众判断被左右和绑架”,这场具有十足讽刺意味的闹剧“给很多机构和老师,甚至给国家丢了脸”。


全网狂欢中,毕志飞所认为的荒诞与讽刺,成了他自己形象的代名词。


躺平之后


转折发生在2018年年底,毕志飞为《地球最后的夜晚》写了一篇影评。


他认为该片有几分塔可夫斯基的影子,但欠缺美学上的统一,“形式上的散并无关系,但本片的主题表达也不鲜明,这是影响本片艺术成就的主要原因。”


当时《地球》正陷入营销风波,大量观众看完跨年场一头雾水,毕志飞却简明地点出了影片缺陷,继而获得了不少好评。这时人们这才想起,毕志飞有着影视学博士的头衔。


毕志飞的第一篇影评发布于2018年夏天,聊的是《邪不压正》。起初半年,他的写作原则被总结为“别人吹爆我拍砖,别人群嘲我点赞”,比如认为《我不是药神》过誉,更适合7.5分而非9分,再如称《阿修罗》评分过低,是“最具好莱坞水准的中国大片”,通常还会再捧一下《逐梦演艺圈》,讽刺几句豆瓣。


按他的说法,中国的影评行业比电影行业还落后,既然是科班出身,“我自己写也比他们强”。但让毕志飞始料未及的是,原本玩票性质的观感分享,在《地球》后让他获得的正面反馈数量第一次超过了反讽。

大众对他的态度有改善苗头,毕志飞的心态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曾经全力反击一切的他,似乎意识到了,解嘲的最佳手段是自嘲。


接下来,毕志飞选择了躺平。接受自己,接受批评,顺便自我批评。


“金扫帚奖”曾将他评为年度“最令人失望导演”,他断然拒绝了领奖邀约。一年后,《逐梦演艺圈》被评为“十年最令人失望华语电影”,他不仅到场接受,还配合氛围发表了一番获奖感言:“这个奖以往都颁给明星大咖,我受之有愧。希望能从金扫帚奖开始一系列‘金字头’奖项的历程。”


在吐槽大会上,毕志飞再进一步,开启疯狂自黑模式,接连抛出“在狗身上装个摄像头都比我拍得好”“我爸看了说当初绝食时就应该饿死我”等金句。这让观众有些无所适从,节目弹幕里频繁出现“太心酸了”“是个狠人”“他快哭了”。


争议当然从未从毕志飞身上消散过,尤其是当他学会主动制造热度的情况下。去年他先是翻了不少过往黑料,喊话徐峥“滚出电影圈”,又参与讨论肖战事件,发文《关于“肖战粉丝”“227”事件的几点沉思》,为自己带来新关注的同时,开始在另一条赛道上“逐梦演艺圈”。


至于电影梦,在最近的采访中毕志飞表示,今年目标是“拍部真正的文艺片”。但从他的新片来看,要摆脱烂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毕竟做好一名导演,要比做一个圆滑的人困难太多。


本文为作者 毒眸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34513
毒舌电影旗下产业号《毒眸》。我们有传统财经日报老兵,也有自媒体大号经验。写过万达东北衍生品售卖造假,调查报道扎实不输传统媒体。在“后来的我们”票房事件中一马当先,引发业界关注。在菊姐热度中我们理性分析,同样收获10W+。
扫码关注
毒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