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姜文式的电影剪辑

2020-07-11 12:55

作为一位集编、导、演、剪于一身的全能型电影人,姜文导演的作品总是打着他鲜明的风格烙印。明朗的画面,凌厉的剪辑,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故事线索,孩子气与荷尔蒙齐飞,《邪不压正》还是影迷熟悉的那个姜文味儿。而对剪接师来说,如何处理大容量的对白,找到音乐与画面碰撞的可能性,保持导演一贯的风格……种种这些细化的任务构成了“打造姜文式的电影剪接”不可或缺的每一环。


《邪不压正》是剪辑师张琪第三次参与电影正片的剪接工作,此前他担任过《一步之遥》和《芳华》的剪接师。张琪和姜文导演颇有渊源,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让子弹飞》剧组拍摄纪录片,剪辑预告和花絮。他说,是姜文导演“塑造”了他今天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态度。



剪辑师张琪和导演姜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剪接师张琪在业内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电影预告片剪接师。几年间,他陆续为姜文、冯小刚、周星驰、王家卫、陈凯歌、徐克等华语名导的作品打造预告片。今年,他凭借《芳华》的“青春版”预告片斩获美国金预告片奖(Golden Trailer Awards),也是唯一获奖的中国预告片。正是预告片为他赢得大导演赏识,进而参与正片的剪接工作。此次《邪不压正》所有的预告片也都是出自张琪之手,如果感兴趣,不妨配合电影观看。




影视工业网:对于《邪不压正》来说,你作为剪接师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张琪:剪接师的任务是既要去贴合导演想象中的电影世界,也要不断刺激导演产生新的想象,帮助他拓展表达的可能性。姜文导演的电影比较特殊,他的每场戏都不满足于单层叙事。《邪不压正》的故事主线是“复仇”,但熟悉姜文导演的人都会知道,他从不满足于只是讲一个故事这么简单。在我的理解中,故事对他而言是一块画布,是他所有创作和表达的基础。所以同样地,对于剪接工作来说,讲故事也只是这个工作的基础。《邪不压正》的剪接工作持续了将近一年,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对电影本体的探索和实验上。


影视工业网:剪接在姜文的电影创作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具体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张琪:姜文导演本身就是非常优秀的剪接师,在写剧本的过程中,他已经对每场戏的节奏有了明确的构思。同时电影中很多场重头戏也是他亲自完成的剪接工作。对我来说,这次剪接工作的难度在于,既要实现他的节奏,保证剪接的完整流畅,也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剪接的创作意义。也就是说,作为剪接师,我怎么在创作层面去成为姜文电影的一部分。从《一步之遥》开始,我的工作方式就是最大限度地给导演更多的可能性,让他去实现最终判断。这有点像演员和导演的工作方式,好的演员不是去模仿导演,而是给导演各种可能性,让导演可以选择。这种创作方式也是我们不断达成理解的过程。


姜文导演从来不会满足于对成功经验的复制,所以和他工作时,我也没有一个常规、固定的工作方式。有的戏我是先找到一个音乐的情绪,有的戏是从情节出发,再去找到音乐,让二者有一个冲撞,有的戏甚至是从音效出发。


影视工业网:《邪不压正》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是什么?具体如何展开剪接工作的,请举个例子。


《邪不压正》“六国饭店”片段


张琪:“六国饭店”那场戏是单场承载内容最多的一场戏,这部电影前面的所有线索都在这场戏里汇聚。短短几分钟的戏暗含了多条线索:1.众人追究唐凤仪屁股上的章是谁盖的;2. 朱潜龙和唐凤仪的情感变化,通过这场戏,唐凤仪的人物性格更加丰富;3.亨德勒医生和李天然,前一半亨德勒医生想在所有人面前隐藏李天然的存在,当他发现李天然时,他竭尽全力地帮助李天然脱身;4.蓝青峰和根本一郎的关系;5.李天然躲在暗处伺机复仇。除此之外还展现了当时国际外交的特征和民族特点。我刚拿到这场戏时挺崩溃的,因为这么多线索和这么大信息量,剪接的难度可想而知。这场戏最初一版剪下来是13分钟,最后变成了5分35秒。


还有比如李天然和朱潜龙的决战,有两个人的功夫对决,血腥的肉搏;有绝望,对命运的慨叹;还有李天然复仇得偿所愿的酣畅。姜文导演常说,故事的所有细节必须是拧在一起往前走的。对此我的理解是,一部电影要剪掉什么,留下什么,得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让故事更简洁,还有一个是通过剪和接让叙事更丰富,扩展想象空间。



影视工业网:《邪不压正》的节奏是如何处理的?


张琪:节奏是讲究“张弛有度”,很多电影在具体实现手法上,可能紧张的时候就让戏量加大,松的时候,就用一个空镜头或是用一场慢的戏。但姜文导演的电影不是这样,他每场戏的信息量都非常大。他是在用人物的情感来做张和弛。比如当一段非常紧张的戏前后需要调剂的时候,导演会用一段优美的,有爱情感的戏来作为“弛”。他不是用空镜或抒情段落去完成这个功能,而是通过戏本身来完成。你看“六国饭店”是紧张的,这场戏的前一场是爱情戏,后一场是蓝青峰和亨德尔在城墙上的对话,也是相对慢的。


影视工业网:剪接如何处理《邪不压正》里密集的对白?


张琪:在剪接阶段,第一步是把内容和情感理顺,让观众听懂;第二步是调整节奏。我会把对白当作音符来看,每个音符的强弱是要有层次和节奏变化的,整体上我也是用演奏的方式去处理对白节奏。



影视工业网:你之前提到说姜文导演的素材是带有旋律感的,这个怎么解释?


张琪:电影和音乐其实有很多同构的部分,一部电影就像一部交响乐,它有渐进的段落,有主旋律的展示,有大调和小调的交相辉映……看素材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姜文导演的乐感渗透在电影的每个镜头之中:台词的旋律、节奏,演员声音的音色、音高、情绪,让我在脑海里经常自然就会浮现出旋律。比如李天然光着屁股跑出那场戏,我看着素材就听到了“Una Furtiva Lagrima”的旋律。我挑音乐的原则是,如果这场戏已经有五个层次,那我会看音乐能不能成为第六个层次,成为另一条叙事线索,或是成为戏的潜台词。这方面导演也给了很大的空间,比如他给了一首音乐,但他不会告诉我要怎么用。




影视工业网:从毕业到现在的八年时间,这是你第三度在姜文导演的剧组里工作。他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琪:的确,因为第一次参与电影就是在姜文导演的剧组,他塑造了我今天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让我懂得电影工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和他一起工作,可以看到他总是在创作中反复地修改。创作是一个捕捉偶然的过程,一部电影为什么要做这么长时间,就是要不断地寻找,让它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精彩的、不可复制的。一旦你知道了一切,就就格斯·范·桑特做过一个实验,翻拍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他把所有镜头和表演全都按照之前的进行拍摄,但是出现的电影就是不如老版经典。这是为什么?我的理解就是因为失去了偶然性,也就是失去了电影有机和不确定的部分。

本文为作者 陶渊明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8594

陶渊明

点击了解更多
一千个人里就有两千个眼球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