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真的和你无关吗?

2020-06-10 22:10

相比其他视听娱乐相关产业,影视无疑是最晚进入全流程数字化的行业。

 

1980年代初期,唱片工业就已经出现从录音、混音到母带后制的全数字制作技术,到90年代全面数字化。

 

平面的商业广告摄影在2000年后开始实现全面数字化。

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使用佳能5D Mark II/

尼康D810相机进行创作

 

而影视行业要到2010年之后,才真正意义上进入到了全流程数字化的时代。

 

2000年 第一部全面采用数字中间片技术的真人拍摄电影《逃狱三王》上映;


2007年 第一台被好莱坞行业认可和广泛使用的4K数字电影摄影机RED ONE面世;


2010年 BlackMagic Design公司发布了零售价仅为995美元的DaVinci Resolve;


2011年 柯达提交破产保护申请;


2013年 《华尔街之狼》成为好莱坞第一部完全放弃传统胶片发行仅有数字发行的电影。

第一部使用Red One拍摄的好莱坞电影

神秘代码(knowing/2009)


以上几个标志性的事件,无疑对影视制作行业数字化的进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全流程数字时代的来临,对整个行业的制作理念和流程的改变是革命性的。

以胶片作为创作载体的时代,画面的影调风格主要是由胶片本身特性、摄影指导前期的创作手段和化学冲洗决定的,基本上在整个流程的较前端,画面的结果就大体定型了。

 

而在全面数字化之后,数字摄影机更接近是一种中性化的记录工具,或者说这是一种去风格化的记录方式,如同录音的麦克风一样,最大化的捕捉到场景的动态和色彩细节。相比最终的画面结果,这些拍摄素材只能算是完成了信息记录的半成品。


数字(左)vs胶片(右)

胶片时代摄影师认为数字摄影丧失了

源自胶片本身的一种魔力(magic)


因而在整个后期流程中,从剪辑、特效、MG动画包装等等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在这样的物料上工作,色彩管理和部门协作也就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而画面的最终结果需要在后期调色的环节来完成。

 

无论是否认同这种改变,新的变革终归还是带来新的协作方式,甚至还引发了“摄影指导和调色师究竟谁在真正控制着影像”这样的大讨论。

好莱坞知名调色师stefan sonnefeld

(变形金刚/300勇士/碟中谍/加勒比海盗)


争议只是暂时的,在全面拥抱数字化的10年中,调色已经远不是字面上理解的“Color Grading(调色)”,这是一个包含了流程协作、色彩管理、调色、母版制作/存档、物料输出等多项内容的复合型工作,调色也不仅仅是调色师独享的技能了。

Netfilx推荐的后期调色流程

 

在ASC(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的大师班课程上可以看到,从色彩科学(color science)到后期调色(color grading)这样的教学内容赫然在列。在特效公司也出现了“特效调色师”(Visual Effects Colorist)这样的职位。在谷歌上搜索“Editor Color Grading(剪辑师、调色)”或者“VFX Compositing Color managment(特效、合成、色彩管理)”等关键词都会收获海量的话题结果。

ASC大师班在知名制作机构EFILM

为摄影师学员进行调色教学


看看国内的情况,从趋势上整个行业对于调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后期从业人员、后期统筹/制片都有学习调色的意愿并付诸了行动,但也要看到,在行业的实际执行中,因为对调色认识不足而产生的工作失误仍然比比皆是:

 

为数不少的摄影师对于调色工作边界认识还是很模糊,像哪些是调色可以搞定而哪些又是必须前期拍摄搞定的,再比如一些基本的调色流程Film Emulation(胶片模拟)和ACES(学院色彩编码系统)等技术对影片视觉风格呈现的差别,只有很少的摄影师很清楚其中的门道。对后期调色缺乏更深入的认识,摄影师们也就很难更有把握掌控画面结果,提升自己作品的品质。


ACES vs Film Emulation(蚁人/正义联盟)

 

剪辑师缺乏部门协作的基本认识,不规范的数

你了解色彩管理中场景参考与显示参示的区别吗?

 

不夸张的说,面对中小成本项目的特效团队对于色彩管理(Color Management)的认识几乎为零,导致完成的特效结果画面信息严重丢失,是特效五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给企业自身效益造成了损失。

CG艺术家们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色彩管理知识


大多Motion Graphic动画包装从业者仍固守“前数字时代”的流程和理念,在一些与混合实拍的项目,以及广播电视领域近年兴起的HDR等项目上都存在着各种执行问题。


... ...

 

类似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太多的项目、参与者为此吃过教训,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浪费和对作品品质的伤害。



影视工业数字化进一步深入的未来,“调色”一定不是也不该只是调色师独享的技能。

 

众多调色软件开发团队和色彩科学家们在不断的开发更好更先进的调色工具,色彩空间感知、场景深度探测、机器学习等新技术都在不断提升后期调色的能力边界,力求模拟更接近真实世界响应的色彩和反差调整,获得更惊人的创作空间。一个影视摄影师完全不懂调色,他的专业能力一定是受限的。

人脸面部三维侦测实现后期重新打光

(Autodesk Flame 2020)

 

影视摄影师懂调色也绝非不务正业,反观平面摄影领域,你很少见到摄影师完全不懂修片的,对于那些在行业较顶端的影视摄影师们,懂调色也不是说要和调色师们抢饭碗,但和调色师一起工作时会更有的放矢,也不再会出现鸡同鸭讲、掌控无力的状况。

 

而那些从前期到后期自己掌控作品的独立摄影师们,不妨把追求拍摄器材的大把时间分一点给调色学习,这个看似额外和分心的投入,一定会让你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

Netflix全面采用4K HDR技术制作动漫项目


各个细分领域的后期同行们,数字工作流程的变革和显示科技的进步,像HDR、ACES(学院色彩编码系统)、DolbyVision(杜比视界)这样的新科技在未来只会有增无减,固守过去的制作理念和打法,只会被时代抛的越来越远,现在上车还来的及,千万不要让你的创作让这些新东西拖了后腿。



为什么选择达芬奇作为调色的入门之选

调光软件种类众多,从免费到动辄数百万的系统都有,达芬奇作为自胶转磁时代以来最富盛名的调色系统,几乎是行业中“调色”的代名词。

 

对于刚接触调色的朋友来说,达芬奇的友好程度、易用性可以说是所有调色软件里最好的,入门快,工作效率高,全面完善的色彩管理,从HDR10、HLG到DolbyVision、ACES等新科技全面支持。无论是低成本独立小制作,还是好莱坞大片,达芬奇统统驾驭的了。

 

即使你不打算太深入的掌握它,达芬奇仍是认识调色、了解色彩管理和现代数字流程一个最便捷、最好的管道。

 

最最重要的是,官方提供了一个几乎包含主要核心功能的免费版本,供初学者学习和使用。

 

影视工业网HOMEBOY调色学院自成立5年多来,一直坚持线上和线下的双平台教学,广泛覆盖色彩科学、色彩管理、调色技巧、流程协作等内容,既有满足入门人群的朴实无华小技巧,也有来自国际海外的最新的制作和理念分享。适合摄影师、调色师、剪辑师、特效师、动画师以及其他入门人群学习。

 

在正值HOMEBOY调色学院成立五周年之际,学习达芬奇调色线下课程可享受到年度最大的优惠力度。


不但在活动期间可以立享1000元学费的减免,同时还可获赠2020年最热门的影视工业网七大社群会员资格,涵盖摄影、编剧、剪辑、美术、视效、电影节、调色等职业门类,享受独家知识、大咖圈子、行业人脉、工作机会、商品特惠等超值权益。如果你正好是以上的某个职位,同时还有学习调色的意愿,那么千万不要错过本次机会哦!


具体优惠如下:

对于本次活动有问题的童鞋,可以联系上方老师咨询活动内容。



职业班介绍请点击图片


进化班介绍请点击图片





本文为作者 HomeBoy Cine Studio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7152

HomeBoy Cine Studio

点击了解更多
HOMEBOY 电影数字洗印厂是一家专注创意、品质、技术流程的后期调色公司,调色业务涵盖剧情片、广告、MV;前期DIT;最终合片、影院DCP打包。 更多作品及信息,请查看官网: http://colorgrading.cn
扫码关注
HomeBoy Cin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