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聊《我不是潘金莲》的摄影

2020-03-17 19:56

电影学院以外的讲座,往往带着更多的宣传色彩。不同的是,这次罗攀老师的讲座却几乎全是关于构图的讲座,甚至连阿莱的摄影机都没有提及。但这并不妨碍阿莱的技术王虎老师协助罗攀老师讲课,并且毫无怨言的解释技术层面的问题。


如图所示,这次拍摄采用的是圆形构图。这在以往的电影中是未曾出现的。这对摄影美术都是挑战,但是,最大的挑战还不是他们。而是冯小刚导演。


第一次圆形构图,观众们是否接受。


票房能否收回前期投入?


幸运的是,当罗攀老师把创意告诉冯小刚导演的时候,冯导认可了。冯导美术出身,圆形构图,不但可以突出主题,而且可以产生一种第三视角,能更客观的展现这个故事。


而且,如同江南的圆扇一般,中国画风浓郁,唯美清纯配合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隐喻不言而喻。预算六十万的样片,冯导直接拨了一百万。(其实我们很能理解,知音难觅,惺惺相惜,罗攀老师幸好遇到了冯导,冯导也正好遇到了王总。)



筹备时,罗攀老师也是战战兢兢。或许有许多摄影入片场镇定自若举重若轻,但这并不代表你有多少“想法”。你学过这些玩意儿,照着套路来,一样能拍出东西来。但你那么受导演器重,怎么才能拍出导演心目中所想的片子呢?


后来绞尽脑汁,突然想起了阿莱蔡司1.3的那个老镜头来。现在北京应该也没多少了,压箱底多年,镀膜都已经老化,饱和度也很低,正好符合国画那种恬淡的感觉。


南方多雨,范冰冰批的那件透明雨披,与周围昏暗的场景相互映衬,也恰如其分的反映出了人物性格。透明豁达与阴暗潮湿。但到了北京画风随之一转,阳光透明,干燥浪漫。逆光拍摄也显的人物唯美漂亮,即彰显了希望所在,也表述了人物内心。当然透明的雨披,当雨滴流落下来时,阳光一照,泛出点点星光,画面也是柔和美妙。


而且空镜也是如此,天空有大片的空白,水面有大片的留白,利用天空中的反光,产生一种奇怪的透明感。圆形构图,恰如其分的切割了天空与大地的连接,形成一个个小岛。有岸有水交相辉映,有山有水,透明留白很恬静。


当然画面不能光用透明感来说话,还要用画面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与现实的世界,所以看到的画面,多了许多条条框框。有方有圆,即有规矩,又有随和。却又不同于古代的外圆内方,表面随和内心严正。实际对于屏幕而言是外方内圆,(参见《后汉书·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而外方内圆中的方又是展现了什么规则呢?想必这些只能靠大家想象了。当然,因为涉及上映前的保密需求,罗攀老师讲了很多不便于提前泄露的秘密,想必这些只能等上映后再接谜底了。而且,到北京后,画面画风为之一变,定会使大家眼前一亮,为之一振。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想一睹范冰冰美颜的观众恐怕要失望了,范爷本就是实力派,为了更客观的刻画人物,展现演技,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故事的发展。所以没有特写,绝少近景,而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述主人公的性格。包括运动镜头,也是将主人公放在画面中间,静静的跟着人物运动。


最后一句是个人观点,致敬冯小刚导演。从《一九四二》到《我不是潘金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想表达点什么的导演,虽然压力一直很大,却一直孜孜不倦的追逐着什么。祝票房大卖。同时感恩罗攀老师,随时随地的授课解惑,谢谢。


本文为作者 卤蛋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23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