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赋予电影“电影感”
电影感的塑造,离不开构图、景深、分辨率、镜头运动,今天就单从后期调色来说,怎么使自己拍的片子,瞬间赋予“电影感”。
导入素材,回批,调色,输出,就是几个简单的操作步骤,但是背后暗藏玄机。调色的意义,不外乎两种,一是提升画面品质,二是增加氛围感受。
以《爱乐之城》为例,其实体现电影感的,不外乎人物和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它的调色方案。
《爱乐之城》的器材规格
摄影机:Panavision Panaflex Millennium XL2
镜头:Panavision Anamorphic(C系列,E系列),Custom Panavision 40mm Anamorphic
规格:Film-35mm(Kodak Vision3 500T 5219,Kodak Vision3 250D 5207),16mm(Kodak Vision3 500T 7219)
屏幕高宽比:2.55:1
首先,所以《爱乐之城》是一部歌舞片的子类型(包括:传统的米高梅歌舞片、华纳歌舞片、大爵士及当代的乐队片、演唱会电影),所以在这种格调下,幻想奇景,浪漫的画面风格其实是主导,所以浪漫、鲜艳、歌舞活泼、梦幻的感觉可能是这部电影的性格,用调色的术语来说,就是画面的“调性”。
第二,我们从上面的画面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哪个场景中,人物区域都是被提亮了的,周围的区域也都有压暗的处理。
在人的面部特写的地方,或者都有锐化的处理,其他有柔焦的处理。
第三,调色的重点其实不仅仅在单独的画面,而是整个剧情节奏上作为烘托氛围的一个重点。
上面的镜头里,蓝色(女主的外套和左墙上的画),黄色(女主背包和右边女人的衣服)和红色(左边的椅子和背后偏红的墙面)形成三色对比,突出女主在面试前失意的情绪。
在上面这组剧照上看,都是强烈的明暗的对比,用一些强烈的色彩,来烘托他们当时心情的波动,极端。
这样明暗的处理可以用达芬奇的Primaries中的Lift Gamma Gain以及Log中的Shadows Midtones Hightlights,以及cotrast Curves来实现。
以上由白天到夜晚的画面变化,天空的颜色、酒吧霓虹灯的颜色,还有细节的颜色,考虑到光源的变化,亮度的变化,进行了红色的提亮,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杂乱的颜色,在画面中间突出了这间令人印象深刻的酒吧和地点,以及他们相遇又分别的气氛。
我们可以看到在室外,他们的衣服是白色的,到了那个爵士酒吧,他们的衣服就变成泛蓝色,除了那种暧昧和开始交流靠近的情绪,还有整个场景会带有很多他们面部的细节,而远处的远景的虚实,会形成明暗对比。
以面试这场戏中的色彩处理就特别有特点 ,面试官的配色是以蓝色为主色的四色对比,红色的面积极小 ,画面给人冷漠感受为主。
镜头反打,女主画面配色,以红色为主色的黄蓝三色对比,反映女主角满怀希望的 。被割裂在两个相邻的画面中,表现女主自说自话的孤独,和面试官的冷漠。
最经典的镜头,使用了红(红色的包)、蓝(天空)、黄(女主的裙子)、绿(右侧的树),加上爵士音乐,让这段舞蹈显得即俏皮、活泼。
这种颜色也是大家脑海里对于《爱乐之城》的印象,即使它本来此段就是在MAGIC HOUR拍的,但是经过调色之后,颜色和画质更加突出。
这时候,人物就变成剪影式的感觉,辅助了一种暧昧的色彩倾向,情绪烘托到了极点。
我们可以联想起以上画面的情节,女主慢慢和男主疏远疏离,画面的色调也是和女主的心情是相对应的。
嗨趣学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了解更多嗨趣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