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框中框构图!

2019-12-10 01:24


来源淘梦


“大电影套着小电影”,这是框中框构图在电影中表现出的视觉艺术。


“框中框”构图是利用镜框、门窗框、楼梯、走廊等各种框作为前景,然后将被摄对象安排在这些框中,使整个画面形成一个框架,被摄对象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一个边框。


▲《魅影缝匠》(2017)


下面这段视频,详解了大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是如何巧妙利用框中框构图,来表达他的电影观点的: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框中框构图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美国著名导演,独立电影界红人,代表作品有《大师》、《血色将至》、《魅影缝匠》等。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十分擅长使用框中框构图,他的框中框镜头的关键是将观众的关注点引导到屏幕中央较小的独立成分上。


▲《木兰花》(1999)


16毫米胶片、录像带和老式电视,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框中框画面混合着各种比例的影像,它们可以追溯到不同的时期。


粗糙的影像,有的是因为低成本制作,有的是为了模仿某个时代。但是,安德森还会利用自然场景,将演员置入框中框构图中。


▲《私恋失调》(2002)


当巴里想从尴尬的境地中脱身时,他不断的后退,同时他在画面中慢慢缩小,而摄影机则在不断拉近。


▲《私恋失调》(2002)


这样的效果是,他看似在走,却哪也去不了。通过这种方式,构图展现了这个人物的特点——焦虑,感到被困。


门廊也能创造视角,将视线聚焦到远处的一个点上。


▲《私恋失调》(2002)


安德森借此将我们从单个情景中抽离,实际上,放大了我们所看到的。


框中框与人物的动态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人物冲向外部环境:


▲《大师》(2012)


另一种是环境越来越逼近角色:


▲《大师》(2012)


当人物被放进这样的框架时,会发生奇妙的现象,画面变得非常有趣,不论观众是情感上对角色有认同,还是仅仅作为旁观者。


这些框架像是油画布——是画面的归宿。


▲《大师》(2012)


如果能注意到这些,你在看电影时就会有更多的思考。


也许在没有对话干扰的情况下,我们就会看到安德森是如何安排演员走位的。他会让角色在门廊中表演,把空间变成一个镜框式舞台。


▲《性本恶》(2014)


▲《大师》(2012)


▲《血色将至》(2007)


安德森的摄影机使我们不断逼近位于构图中心的人物,或者远离位于构图中心的这些人物。


他希望观众将这些框中框镜头视为一种观望,对受制于环境的人类的一种观望。


▲《私恋失调》(2002)


作为观众,我们正在目睹这一切。


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在盒子里展现人物的同时,他也在评价着人物行为的秉性。


视频中提到的影片:


《木兰花》1999


《不羁夜》1997


《赌城纵横》1996


《性本恶》2014


《私恋失调》2002


《大师》2012


《血色将至》2007


《魅影缝匠》2017



本文为作者 导演帮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19898

导演帮

点击了解更多
中国导演聚合社群
扫码关注
导演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