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时间的“合板神器”,靠谱吗?
打板,绝对是片场最具仪式感的一个动作。
场记板除了负责记录基本的片名、镜次、条数、以及导演、摄影的信息以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开机前“咔嚓”的清脆声音了。
由于大多数拍摄都采用双系统录音(除了摄影机录制的参考声以外,还有单独的音频工作站同步收声),在后期剪辑开始前,需要先将声音和画面完成同步。同步过程中,很大程度需要参考“咔嚓”的打板声,所以这个过程就叫做合板。
传统合板的方法是拍摄完成以后,根据场记的序号,将视音频一一对应。然后通过DIT或剪辑软件自动识别音频对板,或者手动对板,这个过程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另一个合板方案是时间码同步器。这在大型项目中很常见,特别是在超过3个以上机位拍摄时,比如真人秀一类的项目,使用统一的时间码,就可以快速完成声画同步。
现在市场上有像Tentacle和BETSO这样的时间码同步产品,但往往因为价格过于高或使用复杂,对于中小型项目来说,并不太适用。
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Ari Krupnik是一位在硅谷工作了15年的技术大牛。最近他正在研发一项与卫星结合的时间码系统LTCsync,想要结束打板的日子。
LTCsync操作便捷,由一个插入摄影机的硬件,和一个开源软件组成,目前软件已经初具雏形,相应的硬件还正在开发中。
Ari Krupnik的目标是“尽可能的减少时间码同步系统繁琐的开关和设置,你只需插入LTCsync,硬件,然后开机就行了,让摄影师把更多精力专注在拍摄本身上,而不是时间码”。
不同于其它时码同步系统,LTCsync不采用TCXO(温度补偿晶振)进行时码记录,而是完全基于卫星时间信号。Ari Krupnik认为:“卫星时间非常准确,覆盖广泛,成本也相对较低”。
由于硬件还在研发中,开发团队现在使用Tentacle Sync,Lockit和类似的硬件设备将时间码(LTC)嵌入到摄影机和录音机的音轨中。然后通过LTCsync软件提取时间码,并导出为剪辑软件可以直接识别的文件,然后完成合板。
LTCsync可以读取多种格式的媒体文件,并正确识别开始时间。例如,如果B.MOV在A.WAV之后2.5秒开始,LTCsync就会生成一个名为B-LTCsyncPAD.MOV的文件 ,即2.5秒的黑场和静音。 B-LTCsyncPAD.MOV帧速率,音频采样率,尺寸等属性遵循B.MOV的格式。
作为一个基于LTC同步文件的开源应用程序,LTCsync可以在MacOS,Windows和Linux多种系统上运行。Ari Krupnik现在希望跟多的用户提供反馈。
Ari Krupnik说,”这个软件是开源的,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因此我们可以更早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我们希望尽早发布软件正式版。”
开源软件地址:
https://github.com/arikrupnik/ltcsync/releases/tag/0.1.1
尽管在Ari Krupnik的整个介绍中,并没有提到基于卫星的硬件时间码系统是如何实现的,目前也还没有见到LTCsync硬件部分的影儿,但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期待小哥后面的研究成果。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HomeBoy Cine Studio
点击了解更多HomeBoy Cin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