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16迅捷实测!AI还在路上,调色师小命还在

2019-09-17 14:17

94f2069e0adb52c76837f90fa6adc0c3一顿操作猛如虎。


今天早上,达芬奇终于迎来了这一次来势汹汹的升级,相信不少朋友已经下载尝鲜。


与此同时,勤劳的小编,也马不停蹄的撸了一天测评。


从短短不到12个小时的使用体验来看,可以用“众望所归,当之无愧”八个大字来形容达芬奇16的这一次更新。


下面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一、升级之前,有很多坑要注意避免


1. 低系统版本不兼容:以mac系统为例,低版本的苹果系统将无法安装达芬奇16,小编在升级过程中就遇到了系统版本过低的提示。根据官方的要求,必须是Mac OS X 10.13.6以上的系统版本才能运行新版本的达芬奇,所以想要升级的朋友先检查一下自己的系统版本吧。 


2.盗版加密狗大批失守:在小编的各种达芬奇交流群里,今天可谓是哀鸿遍野,不少用着盗版加密狗的用户,在升级到新的版本后,算是彻底失灵了。伴随着每一次新版本的发布,BMD对于盗版的打击力度也在加强,特别是在逐步取消加密狗,采用序列号后,免费的午餐可能将不复存在。


不过老实说,达芬奇绝对算是价格上最良心的软件了,没有趁着越来越高的市场占有率,玩儿起大多数软件都在搞的付费订阅模式,2000多元买断就可以同时获得剪辑、调色、声音、视效四款高端专业制作工具。性价比真没得说。 


3、升级后个别低版本项目打开出错:达芬奇在每一次更新后,都需要将数据库进行一次升级,这个数据库的升级是不可逆的。


在小编完成升级后,个别以前老版本的项目出现了一打开就崩溃的问题,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到问题的原因,不过还好出问题的项目不是很重要。对于这种未知性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升级前做好充足的备份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现在切入正式的主题。



二、快编页面真的会革了剪辑软件的命吗?



从早前的这张宣传图就能够看出,达芬奇16对于剪辑功能的升级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特别是这一次也是主打的快编页面,号称是一次剪辑的革命性变化。


快编页面是专为电视广告和新闻编辑等制作周期较紧张的高端制作剪辑师所设计,一切皆以速度为优先考虑,相当于是精简版的剪辑页面。


对于时间就是一切的超短周期项目来说,快编页面一定是一个有力的助手。对于长线项目来说,快编和编辑两个页面可以相互切换,也对应了粗剪和精剪两个流程的制作。



快编页面长这样


快编整体界面非常简洁,左上部分是媒体池、转场、字幕和特效工具;右上部分是检视器,下边是时间线,中间是最常用的插入、覆盖、剪切、溶解转场等按钮,几乎是只保留了剪辑的必备功能。


1、快编的核心部分,分为了上下两条双时间线,上边的是整个时间线的缩略,下边是正在剪辑的单个镜头。


在传统的剪辑工作中,剪辑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反复缩放时间线上,而双时间线则省去了重复缩放操作的过程。比如你要将一个镜头移动到时间线的后半部分,只需到在下排时间线上将它选中,然后直接拖动到上排时间线相应地方就行。 


可以说被"Cmd + / — " 摧残了这么多年的后期汪们终于得到了解救,实用指数五颗星。


2、快编模式的另一个亮点功能被称为源磁带模式。听起来好像挺高级,但其实这个功能在遥远的磁带剪辑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在磁带时期,剪辑师们都通过卷带来查看素材并选择镜头。但今天,要在含有成百上千个素材的文件夹里找到需要的片段就很费劲。


所以源磁带模式就相当于把所有素材变成一盘磁带,点击源磁带模式按钮,就可以像拉开一代磁带一样挑选需要的镜头了。 


3、除此之外,通过帧计数器和推进工具的A/B修剪模式可以在检视器上进行精准修剪。快速预览工具,快速导入素材和快速渲染交付功能,这几样化繁为简的工具都能帮助剪辑师极大提高效率。 

A/B模式在检视器窗口精确修剪镜头 



快速导出,精简了常规渲染的繁复设置


4.达芬奇专用剪辑键盘


为了更快,BMD还搭配达芬奇的剪辑功能,推出了一款售价8000软妹币的专用剪辑键盘。


按照官方的话来说,有了这款真香键盘,你可以用右手控制片段位置,同时用左手设置入点和出点并应用各项编辑操作,左右两手开工,让你的剪辑工作变得“无比迅猛”。 


只不过,这个价格实在是有些感人,小编就坐等土豪来上手评测了。


除了新增的快编页面,其实对于剪辑页面,达芬奇也更新了十多项新功能。总的来说达芬奇16的这一次剪辑的更新,对于传统的剪辑方式算是一次挑战。


不过就像开始说的,这主要还是针对周期较短的项目而设计。所以小编认为,对于剪辑市场而言,主要还是吸引广告、新闻、宣传片等项目的剪辑师,挑战的是Pr、Final的市场,而对于更加高端的电影项目,相对于花哨的功能来说,Avid严谨、稳定的特性可能更容易被电影剪辑师所钟爱。



三、人工智能真的有传说中那么强大?


人工智能算是这两年最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一个东西了,连达芬奇也未能幸免。这一次备受关注的一个功能就是所谓的DaVinci Neural Engine神经网络引擎,利用这个AI工具可以在达芬奇中实现Super Scale进行素材上变换、素材面部识别分类以及自动调色和匹配镜头等操作。


对于AI调色,早在一年前我们就关注到一位叫做Dado Valentic的老兄在搞研究了,这位曾经作为《权利的游戏》调色师的科学狂人,就号称自己团队研发出来的AI机器人可以很好的完成接色工作,并且在2019年把机器人以插件的形式置入到达芬奇中。AI调色,人工智能or人工智障?


一年过去,Dado Valentic似乎成功了。那所谓的神经网络引擎,以及Ai调色和接色使用起来到底如何呢?小编也试了试。


我先尝试着用DaVinci Neural Engine来对媒体池的素材进行面部识别和分类(这功能总让我想起苹果手机里的人脸相册…)


选择了大概60条素材,在媒体池右键,选择Analyze Clips for People。


开始分析 


期待的搓搓手 


What #@&*#???


奔溃了!!!!


AI小老弟你是在逗我吗???


看来60条素材已经超出AI小老弟的脑容量了


我只好重启,这次只选了30条素材,重新计算。 


OK 这次算是稳了,AI成功识别出了相同的人脸,并完成了分类。


由于AI学习对机器性能要求比较高,会在硬盘上瞬时产生大量学习数据,所以在性能不是特别强劲的电脑上,一次性对大量素材进行分析,就会导致软件的崩溃,这也是目前的一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传说中的AI自动调色和接色是个怎么回事。


首先是自动调色,选择一个镜头,在调色菜单下选择自动调色。


下面是结果对比,左边调色前,右边自动调色后 


嗯…..从大的反差上看有一点点那么个意思,但局部细节问题比较严重,基本的黑白切问题都存在,更别说色彩倾向、噪点控制、风格调性了。


其实这个功能在很早之前的版本里就已经有了,目前来看是做了一定的优化,但结果仍然不尽人意。另外一点小编也发现,这里的自动调色在Rec.709的色彩空间以及gamma为2.4的时候效果是最好的。


相对于自动调色来说,Ai接色可能才是一个重头戏。毕竟上面那位Dado Valentic老兄就主要研究的是Ai接色。


我们再来看看AI接色。左边是目标镜头,右边是待接色的镜头,我们简单粗暴一点,不调色,直接进行匹配试一试。 


其实结果还算能看,至少在大的反差和视觉感受上是一致的。


不过对于一些极端光线情况下的镜头AI就有些无能为力了。


这里说明一下,AI接色的标准用法,其实是在基本的反差和颜色调整完成后,在最后一个节点进行匹配,AI能够帮助你对两个镜头细微的色彩之间进行分析。所以,在找到正确打开方式下,自动匹配还是有很大的用武之地的。


总的来说,经过算法上的升级,自动调色和接色,确实比之前的效果要好一些,但是也只是“好一些”而已。远没有那种大家理解的高科技带来的AI调色的“快感与惊喜”。可以当作是一个分析画面“中性”的一个起点。目前还不能够用来完成创意性和艺术性的调色,对于重复性的工作比较有帮助。


大家可以放心了……一时半会儿,还被抢不了饭碗。



四、调色页面大升级暂无,小惊喜不断。


讲完了这么多看似高大上的功能,最后我们再回到调色本身。


尽管经历过这么多次的升级,达芬奇早已不是一个纯粹的调色系统,这么多年来基础的调色工具也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但在一些调色工具细节设计上,达芬奇仍然时不时为我们带来一些惊喜。


此次更新中,调色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强了许多功能与算法。我们举例其中非常重要的功能。


1、示波器的整体改变:


在原有4个示波器的基础上增加至5个,新增加了CIE 1931 xy示波器。更好的将色域的概念整合到了我们的调色工作中。能够更加精准有根据的控制色彩分布。可以粗略的分析当前图像是否完成了你的交付标准。但不是万无一失的。因为这只是一个平面图形,实际上这张图应该是立体的。 


不仅如此,还非常贴心的将原本的4个示波器也进行了一些升级。


添加进了YCbCr的色彩模型的查看方式。这样的查看方式向你展示真正的亮度和色度信号隔离 



可以在亮度示波器的形态下,添加相对应画面区域的主体颜色。例如原本的波形图的亮度查看模式下,只有黑白显示的。但是现在,还添加进了颜色帮助我们分辨。比如说这里的蓝色衣服。 


以前的分量图只可以查看RGB三个通道的并列模式。现在亮度通道也可以直接在分量图中找到。


2、调色页面配有直方图的叠加曲线:


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使用曲线工具的时候,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操作对于画面的颜色、饱和度、亮度的分布带来的影响,这对于调色师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尤其是饱和度Vs饱和度曲线,甚至是可以显示“饱和度的直方图分布”这一点的升级是非常喜人的。解决了我们在处理饱和度变化的时候,无法精准识别控制区域,从而反复多次调整的尴尬现象。 


4、原本就很强大的OpenFX工具箱,在新加入一些功能的同时,也将以前的工具进行升级:


新增加了Object Removal智能填充物体的FX效果。经过测试,对于小范围的,背景整齐的运动画面,擦除的效果是非常惊喜的,虽然达不到很多VFX部门的制作精度,但是一起方便快捷的效果来说。简单的擦拭还是问题不大的。


原本的“面部识别”工具的分析速度得到了提升,蒙版的选区的宣发也更加的优化。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工具,对于画面中的皮肤做到很快速的美化操作。但是,这个版本依然没有专门的瘦脸工具提供。但可以预见的是,有了DaVinci Neural Engine(达芬奇神经网络引擎)的辅助后,这会是一件不会太久远的事情。


还有纷繁复杂的创意性效果供你选择哦~ 


5、这也是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功能:监视器与检视器联动 


有了这个功能,就可以在监视器上进行画面放大缩小的操作了,可以更好的用于评估画面局部细节,这在以前的版本是不能够做到的。


6、你可以依据静帧的“元数据”整理你的画廊。从而进行排序管理。以前的版本中是无法改变静帧的顺序的。 


综上所述你会发现,这次达芬奇在调色页面的更新都是在细节上的改进,也比较顺应主流调色软件的发展趋势。可以帮助调色师分析画面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直观。


以上只是小编个人在使用达芬奇16不到一天完成的测试,部分地方可能存在纰漏。其次,包括多用户协作,Fusion、Fairlight等功能的更新本文都还未提到。


小编也相信达芬奇16为我们带来的惊喜远不于此,很快我们的达芬奇16线上课程也将推出,大家敬请关注。


关于达芬奇的完整更新功能,还可以观看BMD官方发布的这个视频



最后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大家下载的达芬奇16网盘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ZHWrFBH2OGyTYBqxaFySFw  密码:5q7q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本文为作者 HomeBoy Cine Studio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16451

HomeBoy Cine Studio

点击了解更多
HOMEBOY 电影数字洗印厂是一家专注创意、品质、技术流程的后期调色公司,调色业务涵盖剧情片、广告、MV;前期DIT;最终合片、影院DCP打包。 更多作品及信息,请查看官网: http://colorgrading.cn
扫码关注
HomeBoy Cin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