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的夜晚》:技术不是一个噱头,而是一种艺术选择【声音专访】
关于《地球最后的夜晚》长镜头,大家讨论了很多,也导致大家在其他方面没有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优秀。电影在55届金马同时拿到了三项大奖,在金马之后,影视工业网请到了《地球最后的夜晚》剧组主创,声音、摄影、美术...为我们分享了这部电影的制作过程和理念。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声音设计李丹枫老师,文章内容根据【剧组有料】栏目整理。李丹枫老师告诉我们,《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声音设计追求情绪和情感的强代入感和空间营造的真实感。在制作过程中,电影也非常注重同期声,他认为,同期捕捉到的感觉,是声音层面电影情绪的基础。为了实现传说中的长镜头拍摄,李丹枫老师他们自己也发明了非常多的“武器”,具体内容在下面的访谈中。
李丹枫,毕业于巴黎高等视听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任莫非影画(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声音指导。凭借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荣获第55届金马奖最佳音效;凭借影片《暴裂无声》荣获第13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录音师。其他代表作品有:《摇摇晃晃的人间》《白日焰火》《大世界》《蜻蜓之眼》等。
影视工业网:从声音参与的角度来说,《地球最后的夜晚》这部电影是什么类型?声音在制作上的定位是什么?
李丹枫:《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一部很艺术的电影,但它同时是一部很难界定的电影。在过去没有这种电影形式,所以它具备了一部好电影所具备的特制,但艺术或者商业的概念并不能去解释它,它给人的感受更像是一个神奇的旅程。
在做声音的时候,去想象应该做成什么声音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毕赣是很喜欢和大家分享、碰撞的一个导演,从剧本阶段到堪景我们一直都有在沟通、碰撞和变化,所以最终电影成片的样子和最初预想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最初,我们是比较常规的沟通,到后面,我和毕赣两人聊的最嗨的一个话题是“星星是什么样的声音”。我们其实是在沟通这部电影需要怎样的声音质感,我们特别高兴去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感觉这部电影就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大家都不知道电影最终是什么样子,但知道它一定会给我们惊喜,所以,如果要说定位的话,更多的是一个想象空间。
李丹枫老师
影视工业网:那前期你和导演会沟通哪些问题?
李丹枫:《地球最后的夜晚》这部电影是在创作中不断发展的,所以在每个阶段大家想象的东西都不太一样。剧组所有的部门包括摄影、美术、制片…大家都会聚在一起讨论,我们到底要怎么拍,应该要什么感觉。毕赣导演会用自己很神奇的想象力,去激发每一个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他会让大家都在最“嗨”的时候,找到对的感觉。
《地球最后的夜晚》声音在前期唯一明确的是要做全景声,电影中有一个长镜头,这个长镜头的概念是要让现实感和融入感达到一种极致。在生活中,我们都处在“全景声”的模式下,甚至是比全景声更细腻的一个听感环境里。《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声音设计追求情绪和情感的强代入感和空间营造的真实感,而从声音技术的角度来说,最好的一种技术表现形式就是全景声。我们在创作中,导演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觉得还不够动人,想要做的更动人,其实真正想做到的就是让观众去感受这部电影。所以我们3D长镜头部分是全景声,电影其他部分是7.1。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也很有趣的操作,这种操作也有很大的一个实验性,没有电影这样做过。
当我们确定了要做全景声,所以我们在前期录音环节就做了很多准备。比如我跟我搭档司中林老师研究了一个能够录全景声环境的装置,然后在后期混音阶段也做了很多工作,让这段声音不属于立体,也不像全景声的感受,做出更大的反差。
司中林老师
影视工业网:所以《地球最后的夜晚》非常注重同期声吗?
李丹枫:对,非常注重。首先影片是以长镜头为主,所以其实在长镜头的拍摄模式下,声音需要更强大的还原作用。而长镜头没有剪切点,那怎么样用更好的一种录音方式去还原延续性特别重要。
然后因为《地球最后的夜晚》拍摄过程特别长,镜头的拍摄也非常复杂,所以我们的拍摄节奏不是特别快,也就给了相对充足的时间去做准备。所以在每一场戏的时候,都会有很多话筒布置或者不一样的一个想法去实现,又或者去实验。
举个例子,影片中有一场左宏元一直在唱歌的一场戏,这场戏的话筒在布置上我们有用到10到11支话筒。因为我们放了这么多话筒,有布置在了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最后的混音阶段我们就有条件去做不一样的空间处理,这样就给了整个声音设计和混音特别大的创作空间。
《地球最后的夜晚》片段
影视工业网:我认为这种工作非常有趣,但也会有很多问题。比如说为什么一定要做同期声?就现在的技术而言,是否可以考虑通过后期技术制造类似同期声效果?
李丹枫:首先,我不认同后期可以完全去还原同期声的感受。可能因为我从法国回来,在法国的声音体系里,他们非常注重同期声和现场的感受。然后,我认为很多人对同期声可能会有一点点误区。可能会有人会认为同期声就是在拍摄的过程中录台词,其实除了台词以外,有太多的东西对一部电影来说都非常重要。当然台词也非常重要,它是表演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除了台词以外,氛围、空间,现场的感受,以及很多现场环境或者突发事件都是在同期录音的过程中能够去捕捉的。当然,我们在前期录音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不能达到我们最理想的状态,需要在后期做很多工作,比如拟音,去把情绪更突出表现出来,但现场同期捕捉到的感觉,是声音层面电影情绪的基础。
另外录台词部分,同期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录台词不只是录一个声音,而是要纪录演员在现场的表演状态。工作人员把一个场景建立起来,演员会根据场景进入角色情绪,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里感受不一样,那从语言上表现出来的也不一样。所以这时候的不只是在记录台词,而是在尽力去记录影像之外演员的表演。所以前期整个剧组有了很多的准备,演员的情绪也积累到了一个层面,而声音如果做不到把最准确的“时刻”呈现在电影里,我认为这是对不起演员和剧组成员的付出。
影视工业网:因为同期声往往会有很多困难,比如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沟通,或者碰到不可逆的问题,你会怎么处理?
李丹枫:困难一定会有的,但这不是来自于每个部门之间。一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因为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职责,而拍电影是大家共同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互相理解和帮助是最重要的。如果现场没办法去达到一个最好的同期声录制环境,而后期如果足够强大,那我们就做出选择,要考虑后期技术是否可以弥补前期的不足。这是一个互相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其实不存在矛盾,只是一个怎么样去协调和理解的过程。
纪录片会比较多遇到不可逆的问题,因为纪录片通常最主要的是要需要抓住人物或抓住当时发生的事情,但这样做的时候往往现场会有很多困难。这时候如果能有一点时间和空间,去录环境和氛围是特别重要,因为我遇到很多纪录片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再去录音,现场的整个环境可能已经改变了。
《地球最后的夜晚》剧照
影视工业网:给我们谈谈《地球最后的夜晚》3D长镜头部分,声音是如何制作的
李丹枫:其实《地球最后的夜晚》同期声部分最多的就是这个3D长镜头,当然有一些衔接的时候,同期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我们也都在很努力的录制。整部影片里有一些同期发生的氛围和环境我们都有录到,最终也都在混音里有所体现,完成这个工作其实是挺难的过程,这不是几支话筒的事。
这个长镜头拍摄前期大家也有很多的排练,在这个排练过程中就会找到什么可以避免,哪些不可以避免,这样就有时间去沟通、协调。然后在排练过程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话筒的信号会受到干扰,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解决,所以排练带给我们很大的作用。
拍摄这个长镜头,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影响是每个摄影机后面都会有无数的人,但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要实现这些镜头,就需要大家一起去不停的努力,所以我们就要在人声收音上解决问题。到了具体拍摄,我们会有3个团队去做接力,因为大家其实排练次数很多,多以就比较熟练,拍摄的过程是很难,但是它很有趣,也很神奇。
影视工业网:那长镜头的拍摄,更多的考验是在技术层面还是艺术层面?或哪个层面更复杂?
李丹枫:我觉得分两部分,技术层面挑战最大的是在前期拍摄部分。上天入地一个小时的长镜头,又有很多的团队在协作,那声音怎么录制,更多是在技术层面上有很大难度。它要求很大的技术性,但同时要有很强大的想法,就是摸索出怎么去实现最终想要的效果。然后在后期阶段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层面,这里当然也有很多的技术层面的追求,但更多的是一种想法和怎样去实现,去让这个长镜头变的更有意义、更有意思、更具有沉浸感或者更动人。
《地球最后的夜晚》剧照
影视工业网:提到3D、全景声或者IMAX这些词汇,往往会联想到的词汇是商业片,其实也很少有艺术片去制作全景声?
李丹枫:技术不是给某一类型的电影去设计出来的,它是一个电影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什么会有3D的出现,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可以达到在影院的观影感受更沉浸,所以产生了3D的要求。那全景声同理也是,我们的技术达到了,就会产生这样的一种知识,所以不是说一定要是商业片或者是艺术片才可以去做某种格式或者制式的声音。
为什么很多人印象中3D、全景声就是商业大片,其实原因是制作成本所决定的。这不是一个艺术选择,而是一个工业的产物的决定。很多相对小成本的艺术片,没有办法承担太多的制作成本,所以就会造成这个问题。但是艺术片在某种角度上,其实更需要还原真实才能打动人。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主创审美选择的问题,这是无法去评判的。技术不是一个噱头,而是一种艺术选择,它会让观众沉浸进去,这个也是我和毕赣会聊的事情。这个选择其实大家都聊了很长时间,我们不是在选择一个技术的花哨或者噱头,而是一种艺术选择,让观众更有沉浸感。
影视工业网:现在行业有一种说法,是声音在整个行业不被重视。对于这个看法,你怎么理解?
李丹枫:和我合作的影片导演、制片人,他们都是非常重视声音的。然后观众其实也在越来越重视声音,我很多不是从事这个行业的朋友看电影的时候也会挑选影院,我认为这是一件特别值得欣喜的事情。就是大家在慢慢的重视“视听”这件事情,而正是因为他们的重视,就会发现,我们自己的电影或者说中国电影在重视了声音和每个环节以后,电影的成色开始变的不一样了。
过去我们为什么很推崇好莱坞大片,那是因为他们整个工业体系造成他们的每个环节都非常精致,这种精致造成整个电影的品相和成色是不一样的。而这个成色带来的是观影感受,而电影就是视听的艺术,所以如果这两点都做的很极值,或者很有想法,很能打动人,那这个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所以我觉得如果真的有不太重视声音的创作者,我只能说这是一种遗憾,我也希望他们能意识到在一部电影里,其实每个环节都同样重要。只有你注重每一个环节的时候,你的作品才能是一个打动人和有水准的作品。
《地球最后的夜晚》剧照
影视工业网:对于中、小成本的电影,在声音制作的角度,你可以给一些建议吗?
李丹枫:这点可能是我们和美国电影区别特别大的一点,在整个制片体系里,对于声音的重视比例不太一样。
我是建议相对小成本的艺术片,其实是应该更多的给声音一点空间。观众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声音制作的想法和技术实现会对电影成色有很大的一个影响。我们常常去形容相对小成本的艺术片时会用“粗糙”两个字,这些电影往往导演很有才华,故事也很好,但电影很粗糙。其实这些电影在它可实现的范围里,主创已经做了最大努力,如果这时候,我们的制片体系能够更好的去帮助这样的作品,在技术上能够更上一层楼,这绝对不是一件坏事,从某种程度上会帮助主创去实现他们的想法。
声音制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环节,或者说只要听到声音就好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如果声音也能变成一种创作,然后这个创作融入到整个的创作体系,让电影的视听语言达到一种更极值的表现,其实对影片会有很大帮助。
影视工业网活动
点击了解更多地球最后的夜晚
查看更多 >-
回顾2019 | 电影圈年度十大事件,不专挑坏事说
-
记忆、梦、长镜头…和张大春聊《地球最后的夜晚》形式感的把控
-
用一副画解读《地球最后的夜晚》,这部电影的创作秘密都在这了【美术专访】
-
诗意,如何用技术去解读?专访《地球最后的夜晚》DP董劲松
-
《地球最后的夜晚》一镜到底大揭秘
李丹枫
查看更多 >声音
查看更多 >-
《万里归途》的好看在这些制作细节里!专访声音指导蒋建强
-
声音、剪辑组看过来,影视同期录音对白套底流程分享
-
电影录音部门和剪辑部门交互流程了解下!专访《扬名立万》声音指导
-
周五,声音指导冯彦茗揭秘《门锁》声音是怎么吓着你的?
-
影视音乐创作是时间对时间的艺术 | 董冬冬、陈曦访谈
院线电影
查看更多 >-
首映之前——为电影做一场手术
-
一部黑马电影的诞生始末:专访《扬名立万》导演刘循子墨
-
《天龙八部》又被群嘲,金庸武侠为何成为翻拍雷区?
-
聚焦90年代内地连环劫案,作为“2020年度首部警匪电影”《除暴》稀缺在哪?
-
《八佰》带动单日票房1.5亿,电影发行却在巨变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