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形宽荧幕镜头的微小体感

2019-08-19 17:23

昨天去听了一个关于“对话”全球镜头厂家专场论坛,先由中国著名摄影师赵小丁老师一段简短的讲话开始,然后赵老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前提是除去摄影师的个人爱好,未来影视前沿变形宽荧幕镜头和球面镜头纯技术物理角度来分析未来哪个更具有生命力。各个厂家都给出了答案,总之明确答案是不知道。会上基本都是在围绕着这个问题再走,厂商分别从技术难度,价格定位,摄影师的喜好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我有一个很直观的问题一直没有问出口,那就是什么时候变形宽荧幕镜头的体重能和球面镜头一样小?前提是必须达到目前主流市场上推崇的ARRI Master anamorphics,Cooke anamorphics/i等镜头的技术指标。当然在会前我和好友摄影师郑忆,摄影师王维华在会展上看到一款P+S做的一款变形宽荧幕镜头,我们随即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镜头畸变太严重,实拍物已经在焦平面的中心位置还在变形。如果拍动作戏就更完蛋了。回到我刚才的问题,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变形宽荧幕镜头体积太大,去年我在拍摄电影《乒临城下》由于镜头体重大,不便拍摄动作戏再加上它的景深过浅,给焦点员跟焦带来巨大的麻烦。最后动作戏只好选择了ARRI UP镜头。等于拍摄文戏和动作戏用了两款混搭镜头。回头大家对此话题仍然意犹未尽,老卢(卢志新影视工业网创始人CEO)建议我们几个再来一次餐上便聊。也就有了大家的一次长谈阔论,其实作为摄影师首先要了解每款镜头的性能,针对你要拍摄的故事内容,做一个理性的选择什么样的镜头适合你的拍摄,而不是无谓的炫酷,呵呵想想资方也不乐意。左一摄影师王维华,左二张小冬,左三赵明,左四卢志新,左五摄影师郑忆(友谊天长地久)


2018年秋,经朋友介绍我介入了电影《乒临城下》的拍摄,联合导演兼摄影指导。一部民国动作片,说实话刚开始拍摄也没有想去选择变形宽荧幕镜头作为此次的拍摄,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担心资方接受不了。我的首选是ARRI Master Prime也许是出于个人的习惯而已,当我从资方那边得知器材预算后,其实资方对我们拍摄还是比较宽容的。我打电话给上海的ND-RENTAL老板吴昊,老吴说公司MP都已出库,但我可以给你Cooke Anamorphics/i7一整套镜头,我以为老吴在跟我开玩笑,我说老吴别闹了,老吴很认真的跟我讲是真的。仗义的老吴说到也做到了给我一套Cooke Anamorphics/i7(32 40 50 65 75 100 135MM)镜头外加一个Cooke Anamorphics/i7变焦头(35-140MM)促成了这次我们电影的器材选择,当然也是我们全新的尝试,似乎有一段时间周边的摄影朋友都很想尝试用变形宽荧幕拍摄一部影片。可能大家出于对它的敬畏。

接下来正式进入工作状态,我们拍摄画幅比选择2.39:1.渐渐的由开始的兴奋喜悦转为平和的状态,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但是我慢慢也发现了一些小的问题,在使用变形宽荧幕镜头时时刻要注意

安装无线/手动跟焦器时注意齿轮与镜头的摩擦,如果过于匆忙着急很容易镜头出现划痕。当然小心安装自然会让工作节奏放慢一些。在拍摄极速推拉的移动镜头,画面由人物的全景/中景到人物眼睛特写时,对跟焦员绝对是考验。我记得我们在拍摄一场打乒乓球比赛的时候,演员打完球要出现昏厥的时候,我们想推到他的眼睛上时,考验来了一共拍了有十几条。在以前用球面镜头这样的情况最多不超过五条就能过。而这次却拍了翻倍的条数,让焦点员心理上都会受到打击。当然如果碰到不懂的导演会怎么认为。景深浅,焦中心很难对准你要的画面。所以用它拍摄动作戏绝对是考验,稍不留心焦点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进入后期后我特意注意了每一个镜头的焦点是否在点上,还好我对自己的团队工作还是满意的。

好的机械组对拍摄运动镜头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规划好一个运动镜头的行程轨迹时,摄影师要和机械组组长配合完成,一旦抛的行程提前到或者不到位对摄影师操控遥控头时就会带来麻烦。当然这也看演员的走位,有时候演员走不到或者走过,机械组组长都要做出临场发挥,甚至他和摄影师会用眼神沟通,我要提前到或者晚到,摇轮的速率都会做出相应的加快或减慢。说了半天就是大家的配合默契度一定要有。简单介绍一下此次拍摄我们移动设备选择了Servicevision Scorpio45’’伸缩炮,GFM-8摇臂,Move Panther,Steadicam,Ronin-2.Servicevision Bis三轴遥控头。


问题来了,临近拍摄武戏,在之前拍摄一些动作和移动镜头时候,我们遇到了跟焦的难度和

镜头过重操作不便的问题。于是和武术指导商量决定动作戏改用球面镜头拍摄,之所以选择ARRI Up时是因为它便于操作,体积小而灵巧。刚开始我还比较担心两种镜头拍摄下的画面的兼容性。后来进入后期发现似乎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利用昨天论坛的话来说,一切根据大家的需求来定你的镜头选择,而我这次拍摄属于应差阳错不过也是一次美好的体验。未来我还会选择变形宽荧幕镜头,但是遇到

安静的,空间辽阔的抒情片我会选择它。遇到特效多,动作多的故事我会选择球面镜头,它的表现欲更强。


在此感谢我团队的小伙伴们,一同前行一同上进,未来的路途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付出。也希望片子很快能与大家见面,安慰一下这群只会玩弄机器的人。

本文为作者 赵明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