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张艺谋导演、赵小丁老师的新作《影》,取材于《三国.荆州》,是一个加上中国风和古代动作样式的莎士比亚式大悲剧,展现了国家关系背后更为错综复杂的人心。

  这部电影相比于其他作品,很明显在色调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影片色彩基调以黑白为主,灰色作为过渡融入其中,让人自然地联想到中国古典水墨画的着色方式,这也是导演将摄影艺术进一步提升的尝试——在电影中带入美术,以美术提升电影体验。每一帧画面都像极了一幅中国水墨画。黑白带点灰调的水墨浓淡相宜,泼墨在一张大画纸上,可谓美轮美奂、美妙至极。整部电影围绕着大都督子虞、影子境州、沛王之间的较量展开,明争暗斗,一环套一环、一扣紧一扣,充满着玄机和神秘。
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影片开场,最先出现在画面里的,是一个女人小艾的近景。她的脸上只有门缝透进的一束光,光影在脸上半明半暗,刻画了小艾恐惧的眼神和表情,立刻给人强烈的带入感,这是导演在电影一开始就为观众布好的悬念,似乎与好莱坞电影常出现的手法一致,即在片头插入高潮部分带动起始节奏。影片刚刚开始,便进行了将观众带入画中的尝试。都督府门前的山水路,自远处缓缓归来的竹舟,相似的将主体至于画面一隅的构图方式,与南宋时期文人画构图异曲同工,屏幕仿佛宣纸,一副大气素雅的水墨画赫然呈现其上。
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画面转入政堂之内,由一个俯拍的对称构图引入了影片中极为重要的太极元素。借女主角小艾算卦之言,引出战争即将打响之紧迫。
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随着“大都督”的出场,影片的序幕正式拉开。

在此时的构图中,大臣与“大都督”位于一侧,主公、小艾、青萍位于一侧。镜头先后切到了两侧的场面全景以及人物近景,通过展现不同人物的神态表现宣战境州一事对于人物关系的影响。

此时人物的情绪有压抑亦有爆发,主公命令都督夫妇共奏琴瑟就是最好的证明。先前的对话阶段中,影片整体节奏较为缓慢,而随着琴声响起,音乐的渐快也带动了节奏的速度。

小艾停琴举刀,都督拦下,自断长发,两人离去……一系列的过程都在刻意被简化,为接下来的剧情做铺垫。

画面转回都督府,镜头运用上,以经典的固定镜头手法展现了宅内道路的秘密复杂。当小艾打开门,里面赫然有着两个男人,近景和中景切到一站一坐的他们,生动刻画了两人地位的高低。一站一坐,一暗一明,一羸弱一健壮,一伤害一承受,使观众恍然大悟刚刚“都督”的身份,也体会到了“影”的其中一层含义。

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密室空间中的光线较之前更加幽暗。在随后的三人交谈中,真身都督更是几乎完全隐匿于黑暗,阴险狡诈的形象不言而喻。相比于真身,影子则逆光而坐,显然更加生动,并且保有人性。

影片中多次使用对称构图手法,以政堂画面和影子、小艾二人合奏的画面最为典型。在第一次出现百官上朝的远景时,从百官进入政堂,到政堂以内百官就坐,镜头多次从画面中轴线处取景,甚至连影子身后的百官于主公身后的青萍公主都位于同一方向,对称完美无瑕。远景于场面全景的切换,配合对称构图,形成一幅颇为大气豪迈的水墨画。这种画面渲染出的气势推动了影片氛围的进一步激烈,以及剧情的进一步发展。

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真身与影子的交锋使剧情渐渐接近高潮。两人分别站于太极阵的两个中心,黑白相对亦相融合。真身于阳,影子于阴,恰到好处。交战开始,节奏较平常的武打更为缓慢,具有艺术留白的效果。尤其是第三合,以高处俯瞰的远景开始,结合人物全景以及近景,随着琴声乍起,镜头接连切换,招式的节奏迎合起音乐,虽缓慢却不失韵律。竹与伞在雨中相对,升格的巧妙应用,似乎使得连带起的水花都锋芒毕露。影子连败三合,最后是在小艾的指引下,将女人的身形带入沛伞,才得以悟出真谛。都督的竹竿在音乐渐息时落地,艺术的处理手法颇具深入浅出之意。

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在《影》中,屏风是一个非常常用的道具,类比于艺术层面,它起到了诗歌中意象的效果。在影子临行的前夜更是作用突出。当晚,几乎完全黑暗的屋内背景中,只有小艾、影子两人身着白衣坐于画面中间。此时的白色突出二人主体地位外,更是爱情与人性的象征。当小艾穿过层层屏风,看到影子蜷缩在地上的样子,她心中埋藏的爱意终于爆发。双机位分别置于屏风两侧,性的动作先由屏风上的影含蓄表现,再切换到另一侧,冲动中包含了克制。而镜头渐渐拉远,原来在不远处的墙后,藏着一双窥视的眼睛。
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当影子前往境州与杨苍开战的时候,影片正式进入高潮。孤舟缓缓在两山之间狭窄的河谷中穿行,远景很好地发挥了揭示人物心理的作用,象征着影子在夹缝中苟且生存的命运。而随后,全景刻画了影子独自站在船上太极阵前方的画面,主观视角直指杨家父子。此时的影子已决心冲破命运的束缚,哪怕代价是死亡。

杨苍上船迎战,二人开始交锋。与此同时,林将军带领的,包括长公主在内的士兵们从水下登陆,相互配合向着境州城内进发。远景与全景的配合给浩浩荡荡的进军气势平添几分美感。

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连续的蒙太奇镜头给到了同时交战的不同人物身上,这些画面在黑白为主的色彩中增加了血液的鲜红色,无论是在人物的衣衫、面庞上,还是在剑刃划过的水花中,这些红色都为画面增加了生动的气息,并且渲染出一种杀气。

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一样是蒙太奇镜头,此时的都督府内,真正的夫妻二人正在共奏琴瑟。不同于以往琴声的优美,这次的音乐不难让人听出其中的跌宕、纠结之意,也正迎合了境州战场上的一派荒凉、两败俱伤。

影子战胜归来时仍是一身血气,他一瘸一拐的身影置于画面正中间,中心构图以及正面跟随镜头极力凸显了其主体地位。

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接下来的剧情,与其说是尾声,倒不如说是第二个高潮。

主公与大殿之上锄奸,斩杀的镜头含蓄地以血溅入酒盏的画面表意,快速切入,节奏感强,富有冲击力,红入黑白,与境州战场上血融雨水相照应。

主公转身后,影子与小艾几次和带血的刀刃一起出现在画面里,镜头由主公特写的仰拍渐渐向后拉远,三人由对称构图转变为三分法构图。

这时,一黑衣手抱一木匣觐见。很多人都认为里面会是遇刺的都督的头颅。尤其是主公打开匣子之前不可一世的样子,很容易让人忽略他正后方隐约出现的身影。匣子打开,空空如也,带血的剑刃极快地出现,给人超出预料,猝不及防之感。因而,当影子也与都督形成正前后构图的时候,观众亦会担心影子重蹈覆辙。然而影子剑锋的偏转一样极快,在都督伤害到自己之前将都督杀死。镜头节奏和构图的相似度让转场不显突兀,而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在结尾中,影子在小艾的主观视角中渐行渐远。小艾不去在乎身边刚发生的一切,跌跌撞撞地往门口跑去,却忽然在门缝中看见了什么——这就是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是导演在开篇便设下的悬念。然而,悬念无解,即使是在最后一刻。开放式的结局为观众留下无限想象空间,正如水墨画中所讲究的提锋顿首,婉转留白,《影》所运用到的正是这种艺术。

摄影说到底是光与影的艺术,《影》的灯光是极其讲究的,无论是人物还是环境,都是半明半暗、层次分明,不同的光影勾勒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沛国大臣看似心腹,实为奸臣,光在他脸上是呈现的是额头部分暗,脸上的局部亮,显示了他的两面性和奸佞小人的形象;沛王沛良看似荒淫昏庸,光只打亮一只眼,显示了他的狡猾和城府;子虞一直在暗处算计预谋,所以脸上的光一直是阴暗的,几乎看不到面部,只能看到他的狰狞;小艾和公主是纯洁的象征,所以用光也是干净的、透亮的。

以镜写影 以影成画--浅析《影》在光影运用中的画面构图

以镜头为工具,刻画影的故事,又在故事的基础上升华,将电影摄影与美学艺术巧妙结合,让观众产生“观影即看画”的奇妙感觉。在摄影美学艺术方面,《影》是一次出色的创新。

卢光东 2019.4.13


本文为作者 幕后英雄—薄荷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09369
相关文章

赵小丁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