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数字摄影机与电影摄影的艺术—鲍德熹专访

2018-07-05 14:21

鲍德熹老师接受 RED 中国采访

鲍德熹,享誉世界的华人电影摄影大师。出身电影艺术世家,27岁开始涉足电影行业。那一年,他满怀对电影的兴趣与热忱,只身来到美国旧金山留学,学习电影制作和摄影。从此,电影成为他唯一的爱好,也成为他的终身职业。

RED 数字摄影机与电影摄影的艺术—鲍德熹专访

上世纪80年代,鲍德熹开始了其辉煌的电影生涯。当时还是一名新人的鲍德熹,凭借《爵士驾到》获得了导演泰迪·罗宾的赏识,作为摄影指导拍摄了《卫斯理传奇》,这是他进入电影行业的第三部作品,也第一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的提名。时至今日,鲍德熹已七度摘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摄影奖,更于2001年以一部《卧虎藏龙》,成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的非美籍华裔摄影师。

从影三十多年来,拍摄了四十余部电影,长期为李安、吴宇森、陈凯歌、徐克、王家卫等著名导演“挎刀”,留下了《喋血双雄》、《白发魔女传》、《夜半歌声》、《卧虎藏龙》等许多经典作品。

温和儒雅是鲍德熹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这源自于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修养,而谈到电影摄影,他坚定不移而又略显严厉的语气体现着他对于电影事业的热爱和对摄影工作的认真。尽管屡获殊荣,鲍德熹自始至终保持着一颗谦卑的心来对待自己的职业。

所谓“艺如其人”,鲍德熹的艺术家风采同他掌镜的那些经典名片所呈现出的一幅幅画面一样——饱满、强烈、诗意盎然。从外表来看,鲍德熹更像中国人传统印象中的思想家,修饰得很整齐的花白胡子既是他最醒目的“标志”,也衬托出他与众不同的气质。

近日,鲍德熹老师使用 RED DSMC2 MONSTRO 8K VV 拍摄了最新作品《故乡行》,借此机会,RED 中国对鲍德熹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从个人从业经历到对摄影以及行业的看法,从胶片摄影与数字摄影的优劣到大画幅、高分辨率、高帧速率的未来趋势,以及鲍德熹老师对于使用 RED DSMC2 MONSTRO 8K VV 的拍摄感受,都与我们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以下内容根据访谈实录整理而成。

"保持好自己的心态,这是最重要的"

RED 数字摄影机与电影摄影的艺术—鲍德熹专访

RED:您怎么走上电影摄影师道路的?

鲍德熹:在我27岁以前,基本上不懂摄影,只是对构图有些兴趣,但没有真实拿相机去拍过什么。后来到了美国念大学,在旧金山艺术学院,硬照摄影是我的第二个主修科。在这个阶段学会了冲印技术,掌握了很多摄影知识。在当时我每天要拍一筒胶卷,然后把相片放大,拿到班上去讨论。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就慢慢地对摄影产生了兴趣。当然我还同时修了电影的主课,导演、剪辑、故事、特效、音响等等各个部门都有了学习和了解。

毕业以后,发现自己还是对这方面有一点兴趣,就自己导演和摄影了第一部作品《爵士驾到》。经验是慢慢积累的,拍完这个电影以后,泰迪罗宾导演觉得我可以做摄影指导,就请我去拍许冠杰主演的《卫斯理传奇》,就这样我正式入行做摄影指导。

RED:您觉得作为摄影指导,最主要的特征或者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鲍德熹:摄影的每个工作一环扣一环,和整个电影制作密不可分。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心态。要把电影作为你的热忱,而不只是混饭吃的工作。只有把态度端正了,这样做很多年都不会觉得厌倦。摄影这个职业如果你不是积极看待,就只会感觉很累,因为拍电影真的很累,比如说日班转夜班,有时连续工作十几、二十个小时不睡觉,这对意志力和身体都是很大的考验。

RED:从香港金像奖,到台湾金马奖,再到奥斯卡,很多重要的最佳摄影奖您都已经拿过。之后再摄影的时候,还会觉得还有哪些没完成?有没有想追求的一个新目标?

鲍德熹:永远要记住,拿奖只是一种鼓励,不要把它变成绊脚石。你的每一部电影,都用了自己最大的诚意,会有成功,会有失败。失败的你好好总结经验,成功的你也不要骄傲,要抱着一颗谦卑的心。我们欢迎拿奖,希望别人认可自己,但是不要把别人认可自己当做是自己的资本,而是要当成鼓励,这样才能拍出更好的电影。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对于摄影这是最重要的。

“RED 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质量”

RED 数字摄影机与电影摄影的艺术—鲍德熹专访

RED:拍摄《故乡行》是您第一次用到 8K 大画幅摄影机吗?此片使用到的全画幅镜头也是最新的,您能不能跟我们讲一讲拍拍摄体验和感受?

鲍德熹:8K 过去我拍过,因为在 S35 以前,RED DRAGON 已经有模式是 8K 的,大画幅我这次是第一次采用(DSMC2 MONSTRO 8K VV)。CMOS 面积越大,动态范围、颗粒的细致、和对色彩的分析能力都会加强。大画幅摄影机去配合一个用于大画幅的镜头很重要,我觉得两者有微妙的关系:

首先,把人眼看做一个 CMOS,其实应该是看不到颗粒的。理论上人眼的解像度是达到了 54K,现在摄影机有 8K 了,已经是大大的进步。虽然现在的放映系统一般来说只有 2K,但是 4K 的影院也已经越来越多了,我们希望电影也能普及 4K。还有一个就是帧速率的问题。如果现在我们还是满足于 24fps 这样帧速率运行的话,动态看起来就会比肉眼看起来的模糊大概一倍。我觉得比较理想的是 48fps。

所以这个大画幅的 8K,加上 48fps 的帧速率,就是我在《故乡行》里运用的技术,刚好完美地表现了它的精细度、宽容度、颗粒表现,以及能够将动作的果冻效应降到最低。我也衷心希望中国能够推行 4K、48fps 的播放,令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进一步感同身受。在 DSMC2 MONSTRO 8K VV 大画幅摄影机中,我感受到了一个较大的进步,就是暗部的细微表现力大大加强了。与过去的 DSMC2 HELIUM 8K S35 有很大的不同,在我测试过的机器中,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RED:很多人在追求“电影感”或者是“胶片感”,现在从胶片的时代变成数字时代,您怎么看这个转换?从精度或者从表现力等等,电影感主要讲什么?

鲍德熹:我绝大部分电影都是胶片拍的,所以我对胶片很熟悉。胶片对我来说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摇动的时候不会有果冻效应。果冻效应是数字拍摄快速移动的时候,自然出现的效果,不管是不是全局快门,都有这方面的问题。使用高帧速率拍摄,就是希望把果冻效应降到最低。因为人的肉眼是看不到果冻效应和颗粒的,所以李安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用了 120fps,这样就完全取消了果冻效应,他目的就是更接近肉眼看到的效果。

胶片除此以外就是缺点:第一,它是化学流程,非常不环保。胶片对冲印有严格要求,还要再用电脑扫描成数字格式才能发行,因为现在所有电影都是用数字格式来播放的。而且扫描时会把胶片本身的瑕疵、灰尘、花纹等所有东西都同时扫描进去,所以在这一点来说有很多不便。

第二,胶片是通过三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光,利锐度是不够的。胶片跟镜头的关系很重要。因为胶片本身的利锐度,就是从有对焦到没有对焦的过渡,那个“坡度”是很温柔的,所以给胶片用的镜头利锐度要非常高,以弥补胶片利锐度的不足。而数字摄影非常分明,要么有焦点,要么就没有,如果镜头本身还是这么硬、这么利锐的话,那么拍出来的画面看起来会非常不舒服,原因就在于这只镜头不是设计给数字摄影用的,而是设计给胶片用的。所以现在新一代的镜头,那个“坡度”,是已经比以前柔和了很多。

这次我在拍《故乡行》的时候,用了蔡司的 Supreme Prime 和 RED 的 MONSTRO 8K VV,拍出来的感觉很完美,就是因为这个“坡度”达到了胶片的“坡度”。在数字拍摄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很接近胶片的感觉,这是从质感上,而不再是从颗粒上、灰尘上或者花纹上,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质量。

“像素不怕多,而是越多越好

RED 数字摄影机与电影摄影的艺术—鲍德熹专访


RED:您觉得 4K 48帧会成为将来的趋势吗?

鲍德熹:我绝对希望 4K 48帧成为将来的一个标准。这种高帧速率的运行,让我们看动作看得更清楚了,画面的质感提高了。有的人说,4K 播放,那原装 4K 拍摄就够了,为什么要拍 8K 呢?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拍一张 8K 的图片,缩减成为 4K 发出来,和拍一张 4K 的图片来比较,这个 8K 原装的精细度绝对会好过原装 4K 的双倍以上。这是无可置疑的,因为这是用两个像素去代表一个像素所反映的东西,从数学上来说,就已经取胜了。我期待将来的机器,很快就到 16K、32K,32K 几乎就达到人类肉眼水平。

第二步才有资格慢慢去提高播放的解析度。8K 播放我觉得在十年之内就要达到,但是不管技术怎么发展,将来播放的制式怎么向前走,首先是要硬件来配合的。没有8K,就不会有 16K,没有 16K,又怎么会推动 8K 的播放。每一件事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但我相信这个进步指日可待。

RED:很多人说 8K 数据量很大,对后期处理有一些压力,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鲍德熹:储存数据的硬盘,对比胶片储存所花的钱,真的是低得多,所以我觉得这个双倍的储存量,对制作并不是很大的负担。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后期以原装 8K 的素材来做,DI 做完以后才去转换成 4K。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做局部画面遮罩的时候,如果是 8K 原装的素材,基于那个精细度的遮罩会准很多。还有后期上一个很大的进步,有时候希望当时拍的镜头往前推进一些,你完全可以推进到50%,就是到了原装 4K 的感觉,然后令这个画面还是保持 4K 的质量,这对于我们不管是从特效,还是在拍摄中,都是极有帮助的。像素不怕多,而是越多越好。

RED:很多香港摄影师学会的摄影师都用 RED 摄影机,您觉得 RED 与其他主流品牌摄影机的主要区别在哪?

鲍德熹:香港比较多的摄影喜欢用 RED 摄影机是有原因的。第一,它体积小,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我们以前的电影摄影机体积很大,成为了很多环境中的掣肘,不能够在小范围里进行拍摄,很不方便手提、操作,所以小而精是我们考虑的一个很重要因素。第二,就是它的高速帧率,可以很轻易地达到 5K 宽银幕的 120fps,或者 4K 16:9的 120fps,这对很多摄影师和导演来说很方便,你只需用一个机器,而不需要换一个特别的机器,马上就可以做到了。

第三,在 RED DSMC2 MONSTRO 8K VV 出现之后,它把数字拍摄的暗部细节大大提高、噪点降低,表现力更加丰富了,而且它的体积不但没有增加,体重比第一代还更轻了。我老是想机器还可不可以再轻、再小,因为我们如何在很小的空间里去拍摄,才是我们解放摄影最重要的一个元素。这是一个过程,我们看着日新月异的科技不断发展,我们对未来视觉的革命性改变,是充满期待的。

RED:像 8K 拍摄的话,您会较多使用重新构图吗?

鲍德熹:从摄影指导的角度来说,当然很希望第一次拍摄的时候,就能最精准地拍到我们要的画面,不希望在后期上故意去推进、放大它,来造成一种瑕疵。但是有时候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比如长焦镜头达不到当时的角度,只能在后期当中再推进,比如有时候演员的表演,有更好更精彩的一刹那,可能真的需要一点小小的推进,令他最精彩的表演能够还原在银幕上,在这种突发的情况下,你真的是需要一个这种大像素的摄影机,在后期做二度处理。但是这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还有一棵救命草,提供这样一种可能性。

“摄影绝对是以艺术为重,技术为辅

RED 数字摄影机与电影摄影的艺术—鲍德熹专访

RED:您觉得从刚才提到艺术的美感和对技术的应用,作为摄影来讲,这个比重怎么看?

鲍德熹:我觉得摄影绝对是以艺术为重,技术为辅。你必须要对故事有精辟的理解,看不透剧本的话,你的理解、你创作的画面和光线,就会浮于表面,就不能把戏剧更深入地表现出来,所以你的理解力很重要,而你的理解力来自于你的文化背景和修养。

摄影同时要兼顾很多其他方面,比如说舞蹈,舞蹈是关于节奏,舞台表演是关于走位,走位是关于机器运动,所有这些配合来自于你对各个方面的追求和你本身的自我修养,如果你没有良好的基础,就没有办法预想在后期剪辑中,能够得出什么样的效果。一个不会剪辑的摄影,不是一个好摄影,因为你拍的东西,不知道怎么剪出来才会好看。你也不知道什么节奏才是好的,怎么去完成导演所要的片段,怎样剪出来是能够打动人心的。如果你说,导演叫我拍这个我就拍这个,那对不起,你连称职的摄影都做不到,你只不过是一个掌机而已。

作为摄影指导,我跟大家说一句,如果你不主导你的灯光,而是靠灯光师打光的话,对不起,以后所谓的灯光指导,就应该叫摄影指导,你就降格为掌机好了。因为摄影是关于光的,一个不打光的摄影,只能做掌机。光线简直就是摄影最重要的功课,就相当于你是画家,画上去什么的东西都是关于光线,否则它就是黑色。

在好莱坞,灯光是摄影职责里的一个小部门,所以我反对有灯光指导,如果有灯光指导的话,请把灯光指导当做是摄影指导,那个摄影就叫他掌机好了。我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坚决,就是要向这个业界发出最强烈的警告: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潮流和方向。如果你们不懂灯光,请重新去学,不懂灯光都不配叫摄影。我拍了这么多年的电影,从第一部电影就主导着我所有的光线,我不容许在这个创作当中,是别人来做的。

RED:您在拍摄短片的时候,基本上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自己要亲力亲为的吗?

鲍德熹:作为一个导演,你需要更多人配合。比如灯光,是我跟他讲要具体做什么事儿,他来具体执行,但位置还是我决定的。所有这些东西,都必须通过自己巨细无遗的计划,从导演角度去计划导演的东西,从摄影的角度去计划摄影的东西。你的脑袋一定要分开来用,绝对不能合为一体,因为合为一体的话,就会很自然地去忽略其中一个工作,去专注另外一个工作。

你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筹备、去自我思考,因为你身兼两个重大部门的工作。就等于如果是一个导演身兼编剧的话,你同时要分开两个脑袋,编剧你已经编完了,就要从导演的角度去审视你的剧本,如何把它变成影像,在这个过程当中,跟写文字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两种语言,两个工作方法,是两个巨大的职业,所以不要以为你能写好剧本,就会做好导演,绝对不是这么回事。

RED:您作为前辈,从掌机做到摄影指导,对年轻的从业者有没有一些在行业上的建议和忠告?

鲍德熹:我的建议就是,必须要充分的学习,使自己越来越扎实,不要急于求成。有些人干了一两部戏的助理,马上就变成了掌机,干了一两部戏的掌机,马上就变成第二组的摄影,干了一两部第二组摄影,然后就干了摄影指导。没有一个很好的艺术修养和技术基础,你就算上去了,也会摔下来。好的电影,轮不到你拍。

你应该做一个有质量的摄影助理,慢慢地把你的电影拍得越来越越好。在扎实的基础上,跟师傅好好多学几年,才能慢慢上位。这一点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千万不要急功近利。一个急功近利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摄影的,一个没有经验的摄影,如果那个电影交给你拍就是“灾难”。所有的东西必须要积累自已和别人的经验和遗憾。因此你要不断地学习,才会慢慢成功,必须一步一步来,给自己一点耐心。


想进一步了解《故乡行》后期制作,请查看文章《后期前置,提升整体制作质量—专访《故乡行》调色师张亘》。
本文为作者 RED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102833
RED是行业领先的专业数字摄影机及附件制造商。2006年RED发布4K RED ONE,引领了数字电影行业的革命。自此至2008年RED发布的DSMC系统用于拍摄好莱坞巨制《霍比特人》等,搭载RED DSMC2的摄影机,融合了紧凑和轻巧的设计、高画质、超高动态成像、以及8K的分辨率。2017年RED最新的8K芯片HELIUM以最高的DxOMark得分重新定义了数码影像成像质量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