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早餐NO.3]“铁”一般的事实:周铁东号脉中国电影

2014-08-28 00:59
107营养师说:你是电影人,如果你还不知道周铁东,真正要有点紧迫感了,
因为,你奥特了!!!

[营养早餐NO.3]“铁”一般的事实:周铁东号脉中国电影

周铁东,他不是神,他只不过:


只不过
见证了中国电影30年,自1984年对国内外电影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只不过在好莱坞工作了十年,实地学习考察好莱坞的运作模式;
只不过一直在中国电影集团负责电影的进出口工作;
只不过30年来,为国内外电影报刊撰写长短文章600余篇;
只不过出版译著和著述15部、翻译和撰写的文字累计800万字;

只不过是大家所熟知的《故事》一书的译者⋯⋯

107营养师又说:看到这里时,无论你身在何处,相信你会喜欢这份营养补脑早餐:
[营养早餐NO.3]“铁”一般的事实:周铁东号脉中国电影

◆ 什么是
“文化鱼刺” ?什么又是“文化变译” ?它们与电影观众有何干系

周铁东:文化变译这个概念我提了大概二十多年了,现在不但是电影人读不懂观众了,就连观众自己也读不懂观众。那么中国电影观众到底怎么回事?人们为什么要去看电影?是什么东西驱使观众克服天气、交通、时间、空间的阻隔,从舒适的家里面把拖鞋换成皮鞋,然后穿上衣服,揣着钱包走到影院,甚至还要排队去购票看电影。怎么一个驱动机制,是什么东西驱使观众这么做,尤其是在当今形式多样化的时代,我不需要走出家门,就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一个节目。
[营养早餐NO.3]“铁”一般的事实:周铁东号脉中国电影

“Tuhao,Let’s be friend”  土壕,交个盆有吧?

因为土豪这个词,已经进入到他们语言共和了,所以我们现在跟外国人说土豪他们都听得懂,中国电影已经进入到一个土豪的时代。他们都想到中国来,跟中国土豪做朋友。这是符合他们的商业逻辑。关于观众就讲到这。

如果说电影观众市场是一头熟睡的牲口,

这牲口被十几年的深化改革一点点激活了,但是这头牲口刚刚睡醒,睡眼惺忪、饥不择食;逮什么吃什么,还处于一种吃饱的阶段。所以你只要是眼里面稍稍有观众的电影产品,它便会被观众,被“这头睡眼惺忪、饥不择食的观众”心目中的娱乐需求的牲口,兼收并取。

想弄明白?〓打开吃我〓 请看视频

107营养师说:什么?你居然一口气吃了第一份早餐,下面还有三份,请自取,但不要吃到不消化哦⋯⋯

在美国近年来票房最好的中国电影是《卧虎藏龙》《英雄》《霍元甲》,但是现在古装武侠在西方主流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代宗师》在美国六百多万票房,再加上其他的好莱坞票房,应该是王家卫在商业上最成功的一个。因为王家卫很少给投资人带来利益,这个至少让多少投资人没有赔钱。为什么?

第二份早餐:〓打开吃我〓

我们中国电影人,也想要走出去,想要玩国际市场游戏。但是我们对国际市场利用不够,认知不够,为什么?

第三份早餐:〓打开吃我〓

107营养师说:咳咳,最后一份了,再吃就没了⋯⋯

《哈姆莱特》被拍成《狮子王》,风靡全球;《哈姆莱特》被拍成《夜宴》,难以走出国门。科恩兄弟的《血迷宫》是全球邪典影迷膜拜的经典,被《三枪》之后却只能郁于国门之内,甚至在本土文化中都不乏文化折扣,《无间道》重拍成《无间道风云》之后摇身一变而为奥斯卡经典。迪斯尼的《木兰》是一个地地道道纯而又纯的中国故事,而且还是一个被咱们的传统智慧嗤为小儿科的动画片,却能风靡全球;咱们的“木兰”,拍了一个又一个,最终都难以得到异质文化的认同。

最后一份:〓再吃就没我了〓

真的没了!

本文为作者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cinehello.com/stream/53984